养生健康

小儿呃逆推拿 呃逆的病因病机

小儿呃逆推拿 呃逆的病因病机

呃逆的发生,主要是胃气上逆而致,胃处中焦,上贯胸膈,以通降为顺,若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则胃寒,过食辛辣则胃热;或情志郁怒,久则化火动肝,肝气上逆则犯胃;或久病脾阳衰惫,痰浊中阻;或热病胃阴被灼,虚火上逆等,均可致胃气不降,上逆胸膈,气机逆乱而为呃逆。

呃逆按哪里可以缓解 小儿呃逆基本推拿治法

治则:和中降逆,顺气止呃。

取穴:缺盆,膻中,中脘,脾俞,胃俞,膈俞。

推拿手法:

1.患儿仰卧位,推拿者坐于右侧,先拿揉缺盆,膻中穴约2分钟,然后在腹部顺时针方向摩腹,重点摩中脘穴约10分钟。

2.患儿俯卧位,推拿者坐于右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背部膀胱经自上而下治疗3遍,重点在膈俞,脾俞,胃俞约5分钟。

3.按揉膈俞,脾俞,胃俞,以酸胀为度,最后搓两胁,使有温热感。

呃逆的检查

如考虑呃逆系因全身性感染,中毒或尿毒症引起时,则应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例如疑为败血症时应行血液分析,血培养或骨髓培养等检查,尿毒症时应行肾功能检查等。

1.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可观察食管,贲门,胃及十二指肠有无炎症,扩张,狭窄,溃疡或肿瘤性病变,有无食管裂孔疝或贲门失弛缓存在,对呃逆的病因诊断常有重要的帮助。

2.胸,腹部平片:X线胸片可观察有无支气管,肺及纵隔病变;腹部平片可观察有无肠腔高度胀气(包括结肠肝曲和脾曲),有无肠梗阻表现,横膈上下有无异常等。

3.胃镜检查:对呃逆病因不明确,行胃镜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与钡餐检查相比较,内镜检查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更高。

4.腹部B超检查:怀疑呃逆是胆石症,胆囊炎或肝脓肿,肝癌等肝胆病变引起者,应首选B超检查,B超对这些病变的诊断可提供重要信息或诊断依据。

5.CT或MRI检查:如考虑呃逆是系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则应及时行颅内CT或MRI检查,以确定病变部位或性质,如胸部或腹部病变在其他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时,也可行CT,或MRI检查,以进一步协助诊断。

小儿推拿治疗打嗝 第一步:清胃经

位置:胃经位于小儿拇指掌面近掌端的第一指节处,呈一条短直线。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端由小儿拇指第一节处向小儿指根方向直推为清胃经,直推300次。

功效作用:可以和胃降逆,适用于降逆止呃逆。

小儿呃逆推拿 小儿呃逆辩证加减推拿

证候:呃声沉缓有力,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得寒愈甚,饮食减少,口不渴,舌苔白润,脉迟缓。

治则:温中祛寒。

推拿方法:延长摩腹时间,加摩气海穴,施振法于中脘部,擦背部两侧膀胱经,透热为度。

证候:呃声洪亮,连续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面赤;舌苔黄,脉滑数。

治则:泄热通腑。

推拿手法 :加摩天枢,大横,腹结穴以泄热,按揉大肠俞,八髎,足三里穴,以酸胀为度。

证候:呃逆连声,胸胁胀闷,常由抑郁恼怒而发作,情志转舒则稍缓,或时有恶心,饮食不下,头目昏眩,苔薄腻,脉眩滑。

治则:降气化痰。

推拿手法:加按揉中府,云门,膻中,章门,期门穴,按揉肺俞,肝俞穴,每穴半分钟,点按内关,足三里,丰隆穴,以酸胀为度,每穴半分钟。

证候: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手足不温,食少困怠,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治则:温补脾胃,和中降逆。

推拿手法:延长摩腹时间,加摩气海,关元,施振法于气海,关元穴,施振法于气海,关元穴,使之有温热感;施擦法于背部膀胱经及督脉,加擦关元俞,气海俞,肾俞,命门等穴,以透热为度。

呃逆的介绍

呃逆俗称打嗝,它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打嗝是因为横隔膜痉挛收缩而引起的。其实横隔膜不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一块膜,而是一大块肌肉。它每次平稳地收缩,我们的肺部便吸入一口气;由于它是由脑部呼吸中枢控制,横隔膜的肌肉会有规律地活动,我们的呼吸是可以完全自主运作的,我们也不需要时常记着怎样呼吸。打嗝时,横隔肌不由自主的收缩,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我们并不清楚横膈肌为甚么会失控地自行收缩。虽然大部分打嗝现象都是短暂性的,但也有些人持续地打嗝。

呃逆怎么处理 胃阴亏虚型呃逆艾灸

症壮:呃声急促而不连续,口干舌燥,烦躁不安,舌红干或有裂纹,脉细数。

施灸方法:1.艾条温灸,用艾条火头在穴位上方直接熏烤,皮肤产生灼痛感时即换其他穴位施灸,可每日灸治1-2次,10天左右为1疗程。2.艾柱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方艾柱,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个疗程。

施灸穴位:艾灸天突,足三里加三阴交,太溪。

呃逆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一)治疗

只有当明确了呃逆的病因及其发生机制之后,才能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例如胃肠道、胆道等腹腔内手术之后患者发生频繁的、不能终止的呃逆,其原因主要是腹部高度胀气、肠麻痹或炎症、机械性刺激膈肌所致,此时的治疗主要是采取减轻或消除腹胀、增加肠蠕动、减轻炎症等措施,经积极治疗后呃逆常可逐步停止发作。又例如,经询问病史、认真的体格检查、有关的实验室或特殊检查均无异常,结合呃逆发作的特点,在排除了多种器质性病变之后,可确定患者呃逆的原因主要是精神因素所致(亦称神经性或癔症性呃逆),则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发病诱因做耐心的心理治疗,并再辅以镇静药或抗忧郁剂治疗,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对于轻度或短暂发作的呃逆,一般无须治疗,常可自然停止发作。少数患者呃逆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连续不断呃逆数天者),严重影响患者饮水、进食与睡眠,并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甚至有一定的恐惧感,对这种顽固性呃逆,在治疗上除积极寻找发生呃逆的病因外,可试用以下治疗措施。

1.机械方法

(1)让患者深吸一口气后憋住气,并用力做呼气动作(腹部用力鼓起,但不要将空气呼出),持续10多秒钟后再将气体呼出,此法可反复多次进行。

(2)用棉签或压舌板、筷子等物刺激咽后壁或腭垂,诱发患者出现恶心或呕吐动作,有时可反射性的使呃逆突然停止。

2.药物治疗应初步判断严重或顽固性呃逆的可能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

(1)应用胃肠促动力药:如考虑呃逆系胃肠高度胀气或肠麻痹引起,可应用促胃动力剂。此类药物有多潘立酮(商品名:吗丁啉)、莫沙必利(商品名:加斯清、瑞琪等)、依托必利及三甲氧苯丁氨酯(商品名:舒丽启能)等,可酌情选用。当胃肠内积聚的大量气体排出体外后呃逆可逐渐缓解。

(2)应用抗分泌药及胃肠黏膜保护剂:如呃逆系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炎症、溃疡性病变所致,则可选用抗分泌药及胃肠黏膜保护剂治疗。前者可选用H2受体拮抗药,包括西米替丁(商品名之一: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商品名之一:高舒达),也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商品名有:洛赛克、奥克、奥美等)、兰索拉唑(达克普隆)、泮托拉唑或雷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黏膜保护剂可选用铝碳酸镁(商品名:达喜、威地美)、硫糖铝、米索前列醇(商品名:喜克溃)、铋制剂(商品名:果胶铋、比特诺尔等)、复方三硅酸镁(盖胃平)或十六角蒙脱石(思密达)等。

(3)应用哌甲酯(哌醋甲酯)注射液,商品名为利他林或利太林(Ritalin):肌内注射或静脉推注,也可静脉滴注。该药是作用较弱的呼吸中枢兴奋剂,对多数顽固性呃逆患者,不论是何种病因所致,经Ritalin治疗后呃逆可得到暂时缓解或减慢发作的频率,或延长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等,少数患者应用后可终止发作。这种效果已被多数呃逆患者治疗后得到证实。但其治疗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推测可能系Ritalin在兴奋呼吸中枢后,再反射性的抑制了呃逆发作的反射弧,也可能是Ritalin促进了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递质释放有关。常用剂量为20mg肌注,无效时可间隔4~6h重复1次,如2~3次注射后呃逆仍不能终止,一般不宜再继续肌肉内使用。静脉应用的效果优于肌内注射,方法为20mg加入生理盐水10ml缓慢静脉推注;推注过程中如呃逆突然终止,即可停止推注(有些患者可表现为欣快感)。在推注过程中呃逆未能终止,而患者无任何不适时,可将药液继续推完。也可采用静滴方法,将40mg哌甲酯(利他林)加入50~100ml生理盐水中,滴速可稍快,并严密观察病人反应,一旦呃逆终止,则应停止滴注。遇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脑血管病变者,应慎用或禁用。

(4)应用利多卡因或氯丙嗪静脉滴注治疗:对于少数顽固性呃逆患者,暂不能确定其病因,在上述多种方法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应用利多卡因或氯丙嗪静脉滴注治疗,目的是终止呃逆的反射弧,并解除膈肌、呼吸肌的持续性痉挛收缩,常可取得较好效果。方法为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中加入利多卡因100mg,缓慢静滴,并严密观察病情及心率及节律变化,当呃逆停止时即可停药。如滴完后呃逆仍未终止,则间隔4h后可重复滴注1次,若2次都无效,则不再应用利多卡因。也可采用氯丙嗪25~50mg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中缓慢静滴,并严密观察病情及血压变化,呃逆一旦终止即可停药,无效时可间隔4~6h后再重复滴注1次,若2次无效则应停止滴注。

(5)针灸或中草药治疗:临床实践证明,某些顽固性呃逆患者,经针灸、耳针或中草药治疗后呃逆可终止或减轻。

(二)预后

一般良好。

呃逆的原因

病因分类

膈肌的阵发性痉挛可因肺神经局部受累如炎症仅瘤侵及膈神经;迷走神经受刺激如胆囊炎、胃部及腹腔其他脏器疾患而引起;或由中枢神经引起如炎症,中毒等。按诱发部位的不同,呃逆的病因可分为中枢神经性和周围神经性两大类。

一、中枢神经性

1、神经性

常见的原因有:脑炎、脑膜脑炎、脑肿瘤、脑出血、脑血栓形成、颈的脊髓癣癫痛早期、手足搐搐症、狂犬病、破伤风等。流行性或感染性呃逆患者,吸道可持续数天,甚至可以致死。

2、中毒性

可见于酒精中毒、环丙烷、铅。巴比妥类中毒。全身感染而伴有显著毒血症者,如伤寒、肺炎球菌肺炎等。痛风伴有肾衰竭、尿毒症的晚期可引起呃逆,提示疾病预后差。

3、精神性

瘟病或神经过敏者可引起频繁的呃逆。

二、周围神经性呃逆

1、胸肺部疾患:见于使膈神经受刺激的各种原因,如纵膈肿瘤、食管肿瘤或纵膈淋巴结肿大、心包炎、肺胸膜或支气管疾患等。

2、膈肌疾患:肺炎并胸膜炎、膈迹等。

3、腹腔内疾患:能使腹内压增高或使膈肌受刺激的任何原因均可引起呃逆,如胃扩张。饮食过饱、胃肠胀气、胃炎、胃癌A 下脓肿、肠梗阻、肝胆疾患、腹部手术后腹胀、急性阑尾炎。出血性卿炎、弥漫性腹膜炎等。腹部因素可引起神经反射性吸道,也可直接刺激膈肌引起呃逆。

发病机理

膈肌的神经支配来自于膈神经、第6-12对肋间神经和神经丛(腹腔神经丛的分支)。膈神经主要由颈(部分)及颈4一神经根组成。左右腿神经各支配其同侧的膈肌,均由传入及传出神经纤维组成。信息传入后通过反射将冲动传出,使膈肌痉挛而产生呃逆。实验证明,刺激迷走神经或其他脑神经的传入纤维,可引起膈神经的短暂兴奋。

腹肌局部、膈神经或迷走神经受刺激可发生呃逆。呃逆时两侧的膈肌痉挛的程度不一定完全相等。这种神经反射在一定程度上受中枢神经的影响。健康者进食或饮水过快或过多使胃骤然扩张,大笑、饮酒或姿位改变时肋间肌或隐肌所承受的压力骤然改变都可导致呃逆。

中医认为呃逆为胃气上逆、寒气蕴蓄、燥热内盛、气机不畅、气郁痰阻、正气亏损引起。

呃逆艾灸治疗方法 胃火上逆型呃逆艾灸

症状:呃声洪亮有力,面赤,口臭,烦渴,大便秘结,苔黄,脉滑数。

施灸方法: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处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较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2,艾柱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柱施灸,可吹火使艾柱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清除艾柱。

施灸穴位:艾灸天突,足三里,内关加合谷,曲池,内庭。

呃逆预防预后

打嗝家庭紧急处理

(1)尽量屏气,多屏几次,一次约在15~25s即可,屏上3~5次即可见效。

(2)让打嗝者饮少量水,尤其要在打嗝的同时咽下。

(3)婴儿打嗝时,可将婴儿抱起,用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搔痒,一般至婴儿发出笑声,打嗝即可停止。

(4)如打嗝难以止往,倘无特殊不适,也可听其自然,一般过会儿就会停止。如果长时间连续打嗝,要请医生诊治。中老年人或生病者突然打嗝连续不断,可能提示有疾患或病情恶化,需引起注意。

(5)在打嗝难以控制时,端一杯水,吸一大口,分七次吞下。

呃逆按哪里可以缓解

呃逆基本推拿治法

治则:和中降逆,顺气止呃。

取穴:缺盆,膻中,中脘,脾俞,胃俞,膈俞。

推拿手法:

1.患儿仰卧位,推拿者坐于右侧,先拿揉缺盆,膻中穴约2分钟,然后在腹部顺时针方向摩腹,重点摩中脘穴约10分钟。

2.患儿俯卧位,推拿者坐于右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背部膀胱经自上而下治疗3遍,重点在膈俞,脾俞,胃俞约5分钟。

3.按揉膈俞,脾俞,胃俞,以酸胀为度,最后搓两胁,使有温热感。

呃逆辩证加减推拿

胃中寒凉

证候:呃声沉缓有力,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得寒愈甚,饮食减少,口不渴,舌苔白润,脉迟缓。

治则:温中祛寒。

推拿方法:延长摩腹时间,加摩气海穴,施振法于中脘部,擦背部两侧膀胱经,透热为度。

胃中燥热

证候:呃声洪亮,连续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面赤;舌苔黄,脉滑数。

治则:泄热通腑。

推拿手法 :加摩天枢,大横,腹结穴以泄热,按揉大肠俞,八髎,足三里穴,以酸胀为度。



呃逆怎么处理 寒气犯胃呃逆艾灸

症状:呃声沉缓,得热则减,胃部不舒,饮食减少,苔白,脉迟缓。

施灸方法:1.艾条温和灸,艾条隔火头距离穴位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火力温和缓慢透入穴下深层,皮肤可有温热舒适而无灼痛感,每次选穴4-5穴,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即可,每日灸1次,5-7次为一疗程;2.艾柱无瘢痕直接灸:将施灸穴位涂敷少许凡士林油以粘附艾炷,用中小艾柱,放小艾柱点燃,皮肤感到灼痛时即扫除艾柱,更换新的续灸,连灸3-7壮,穴下皮肤充血红晕为度。

施灸穴位:艾灸天突,足三里,内关,膈俞,中脘,膻中穴。

呃逆艾灸治疗方法 呃逆辩证灸疗

呃逆艾灸治疗以理气宽膈,和胃降逆为主,多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位治疗。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中医降呃逆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包括胃中寒冷,胃火上逆,气滞痰阻;虚证包括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脾肾阳虚。艾灸主要适宜于治疗胃中寒冷证,气滞痰阻证,脾胃虚弱证及脾肾阳虚证。

相关推荐

呃逆艾灸哪里 胃中寒冷致呃逆艾灸方法

主证:病人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进食减少,口淡不渴,或渴饮热饮,舌苔白等。 治则: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艾灸取穴:主穴取胃俞,膈俞,上脘;配穴取足三里灸之以温胃散寒。 施灸方法: 1.温和灸:将艾条距皮肤3cm进行熏烤,使皮肤产生温热舒适而无灼痛感,至皮肤稍有红晕,每穴每日1次,每次15分钟,5-7天为1个疗程。 2.隔姜灸:用2-3mm厚的姜片,中穿数孔,上置艾绒做成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每穴5-7壮,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 3.艾炷无瘢痕灸:用凡士林涂抹施灸穴位,上置小艾炷

呃逆艾灸哪里

呃逆艾灸治疗以理气宽膈,和胃降逆为主,多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位治疗。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中医降呃逆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包括胃中寒冷,胃火上逆,气滞痰阻;虚证包括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脾肾阳虚。艾灸主要适宜于治疗胃中寒冷证,气滞痰阻证,脾胃虚弱证及脾肾阳虚证。 胃中寒冷致呃逆艾灸方法 主证:病人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进食减少,口淡不渴,或渴饮热饮,舌苔白等。 治则: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艾灸取穴:主穴取胃俞,膈俞,上脘;配穴取足三里灸之以温胃散寒。 施灸方法: 1.温和灸:将

打嗝能用药物治疗吗

1、胃复安 10mg静脉注射,以后每6h口服或肌肉注射10mg。 2、氯丙嗪 25m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3次。 3、苯妥英钠 200mg缓慢静脉注射(5min以上),以后100mg口服,每日4次。 4、盐酸丙咪嗪 开始每次25mg,每日3次,后逐渐加量,一般增至225mg/d时呃逆停止。 5、钙阻滞剂 尼群地平60mg、硝苯啶10mg,每日3次。 6、东莨菪碱 每次0.3~0.6mg肌肉注射,6~12h1次,直至呃逆停止。 7、利他林 治疗呃逆机理尚不清楚,可能是通过中枢-内脏神经的调节作用,或使膈神经

呃逆艾灸哪里 呃逆艾灸治疗注意事项

1.呃逆病位虽然在膈,但病因较为复杂,疗程差异很大,艾灸对于轻证或实证效果较好;年老体虚,慢性久呃者,可结合服用中药治疗;若在急慢性疾病严重节段出现呃逆不止,多属胃气衰败,预后不良,必须中西医结合并采取急救措施。 2.外感风寒是膈肌痉挛发生的原因之一,故患者生活起居,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风寒之邪侵袭。 3.精神紧张,会使全身肌肉和神经都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膈肌痉挛缓解,故患者应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呃逆与干呕嗳气如何鉴别

呃逆与干呕嗳气鉴别 (一)呃逆的诊断要点 1.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症,其呃声或高或低,或疏或密,间歇时间不定。 2、常伴有胸脘膈间不舒、嘈杂灼热、腹胀嗳气等。 3.多有受凉、饮食、情志等诱发因素,起病多较急。 (二)呃逆与干呕、嗳气的鉴别 三者同属于胃气上逆所致的病变,但干呕属于有声无物的呕吐,乃胃气上逆,冲咽而出,发出呕吐之声;嗳气为胃气阻郁,气逆于上,冲咽而出,发出沉缓的嗳气声,多伴酸腐气味,食后多发;呃逆则气从膈间上逆,气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干呕与嗳气只

呃逆的主要症状都有哪些

呃逆时伴有声带的闭合,所以常常产生一种特殊的声音,一听到这种声音就可判断是呃逆所致。由于引起呃逆病因甚多,所以对其病因诊断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检,并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来完成。了解呃逆的主要症状,以便患者之后对呃逆的预防及治疗。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呃逆发生的诱因,频率,持续时间,是否影响进食或睡眠,既往呃逆发作状况等甚为重要,如患者多年来经常有呃逆发作,无须治疗或经一般对症治疗后呃逆即可停止,多提示呃逆系饮食不当,胃肠道胀气或神经性因素所致;如果呃逆正在胸,腹部大手术后发生,多提示呃

呃逆与干呕嗳气如何鉴别

呃逆就是俗称的“打嗝”。呃逆常出现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也可出现于某些病理状态下。主要原因是因为某些因素导致横隔痉挛性收缩。 呃逆与干呕嗳气鉴别 (一)呃逆的诊断要点 1.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症,其呃声或高或低,或疏或密,间歇时间不定。 2、常伴有胸脘膈间不舒、嘈杂灼热、腹胀嗳气等。 3.多有受凉、饮食、情志等诱发因素,起病多较急。 (二)呃逆与干呕、嗳气的鉴别 三者同属于胃气上逆所致的病变,但干呕属于有声无物的呕吐,乃胃气上逆,冲咽而出,发出呕吐之声;嗳气为胃气阻郁,气逆于上,

打嗝是什么原因

打嗝是什么原因 其实生活中出现打嗝的现象是非常的普遍的,可能是在上班的时候出现,可能是在开会的时候出现,也可能是在吃完饭的时候出现,这个都是难以预测的,但是当出现打嗝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呃逆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收缩(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 按病变部位其病因分为 1.中枢性 呃逆反射弧抑制功能丧失,器质性病变部位以延脑最重要,包括脑肿瘤、脑血管意外、脑炎、脑膜炎,代谢性病变有尿毒症、酒精中毒,其他如多发性硬化症等。 2.

人为什么会打嗝

人为什么会打嗝? 人打嗝大家一致都认为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随意对于打嗝的原因也是不清楚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人为什么会打嗝。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认识一下膈肌。膈肌在我们的胸腔和腹腔之间,是一层又像盖子又像活塞的厚厚的肌肉,它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 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使肺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呼气时则相反。 和身体其他器官一样,膈肌也有神经分布和血液供应。膈神经由传入及传出神经纤维组成,当引起打嗝的诱因刺激传

呃逆症会引发什么疾病

呃逆证容易并发顽固性呃逆,如果持续痉挛超过48小时未停止者,称顽固性膈肌痉挛,也叫顽固性呃逆。如果膈肌痉挛发作持续不断则可严重影响正常工作、休息,如果是伴有心肺疾患的患者呼吸功能也会有很大影响。 其次,容易并发胃肠神经官能症、胃肠道慢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疝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