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因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人每年可发病数次。病原体主要侵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而引起炎症。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主要有:

(一)病原体

1、病毒: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常见的病毒有:①粘病毒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A及B型)、副流感病毒(1、2、3、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等;②腺病毒:目前有30余种血清型可致轻重不等的上呼吸道感染;③小核糖核酸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B组、ECHO病毒以及鼻病毒。

2、细菌:细菌感染多为继发,因为病毒感染损害了上呼吸道局部防御机能,致使上呼吸道潜伏菌乘机侵入。少数为原发感染,常见细胞为β型A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亦可为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

(二)诱发因素

1、特点见第一节,表明防卫能力差。

2、育价段全身及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3、疾病影响

(1)先天性疾病:常见的如兔唇、腭裂、先心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2)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此外肺结核变为常见诱因。

(3)营养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以及小儿腹泻等。

4、环境因素

(1)卫生习惯及生活条件不良:如住处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阳光不足、家长吸烟、护理不周以及呼儿平日缺乏锻烁防御功能更低下。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因

(一)病原体

1、病毒: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常见的病毒有:①粘病毒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A及B型)、副流感病毒(1、2、3、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等;②腺病毒:目前有30余种血清型可致轻重不等的上呼吸道感染;③小核糖核酸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B组、ECHO病毒以及鼻病毒。

2、细菌:细菌感染多为继发,因为病毒感染损害了上呼吸道局部防御机能,致使上呼吸道潜伏菌乘机侵入。少数为原发感染,常见细胞为β型A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亦可为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

(二)诱发因素

1、特点见第一节,表明防卫能力差。

2、育价段全身及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3、疾病影响

(1)先天性疾病:常见的如兔唇、腭裂、先心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2)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此外肺结核变为常见诱因。

(3)营养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以及小儿腹泻等。

4、环境因素

(1)卫生习惯及生活条件不良:如住处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阳光不足、家长吸烟、护理不周以及呼儿平日缺乏锻烁防御功能更低下。

(2)气候骤变,如寒冷易引起鼻部粘膜舒缩功能紊乱,有利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如何预防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幼儿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有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因素。先天原因是孩子出生是早产或难产,使肺部发展不完善或抵抗力不足;后天原因是新生儿肺炎后,治疗未彻底导致反复发作咳嗽,甚至哮喘。大部分孩子还是由于后天失调而造成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

1、注意饮食:现在儿童大多喜欢吃洋快餐,并以各种饮料代替喝水,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肠胃积滞。中医认为易生内热,孩子的呼吸系统抵抗力很薄弱,这样稍一感冒,就会内外相挟,导致咳嗽、哮喘,所以很多发病都是饮食不当造成的。

2、增强体质:无论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原因,增强孩子体质是最重要的,一要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有些家长怕孩子感冒,稍一天凉,就不让出屋,这样不仅不能减少感冒,反而使孩子一点抗病能力也没有,一出门就感冒。所以坚持户外锻炼非常重要,只是要少去人口过于密集的商店等场所,同时还要注意调整孩子的膳食结构,少吃油炸高脂高糖食物,多吃新鲜蔬菜。

有句俗话说得好:“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就是说对孩子一不要喂得过饱,以防积食;二不要穿得太多,免生内热,再加上适量的锻炼,孩子体质增强后,感冒自然就会减少。如果感冒了可以用中药少吃西药,更不要动辄就用抗生素,以免造成耐药性及副作用。你可以每日或隔日给孩子捏脊,每次捏5—10遍,捏脊治疗可调节胃肠功能,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居家护理

1、让孩子充分休息

患病时让孩子充分休息,有利于病的痊愈。在此时不要外出,也不要长时间逗孩子玩。

2、多饮水

大量饮水除了可对咽部的病毒、细菌起到冲刷的作用,同时能及时补充因退热出汗所丢失的水分。喝水时宜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如果孩子不爱喝白开水,也可适当加些果汁,让孩子能多喝些水。

3、保暖

根据情况增减衣物,有些父母爱用被子为孩子捂汗,这可造成高热抽风。当孩子出汗后,用温水为孩子擦干汗,及时换上干净的衣物;在室内,就不必穿得太多,与成人穿得相当即可,甚至要比成人穿得少一些才好。

4、空气新鲜、温湿适宜

即使是孩子生病了,也要每天开窗通风,通风可以将室内的病毒、细菌吹走,新鲜的空气换进来。一般情况下,在冬季也要保证每天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在通风时,不要直吹孩子,如果有条件,最好一个房间通风完了,让孩子进去玩,再为另一个房间通风换气。

冬季北方空气比较干燥,湿度不够,使孩子鼻痂不易出,嘴唇、小脸都是红红的、干干的,这时可使用加湿器给房间增加湿度,或者在暖器上晾湿毛巾为房间加湿。人们感到舒适的室内温度以18-20度,相对湿度40%-50%左右为宜。

5、合理饮食

孩子感冒时多不爱吃东西,见什么都没胃口,因此家长需给流质、半流质食物如牛奶、酸奶、稀饭、面条、面包等,同时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苹果、猕猴桃),这样可保证有大量维生素C抗病毒的作用。

患病期间,禁食肥厚味的食品,如炖肉、大虾之类,也禁食冷冻食品,如冰淇淋、凉西瓜等。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有90%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遇到小儿感冒有发烧咳嗽时,不要一上来就服抗生素,应该以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中药为主,如果合并了细菌感染,比如细菌性肺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退热药一般需要每隔4小时才能喂一次,而且低烧或中度发烧可以不服退烧药,高热时(39℃以上)再服,如果服药后发烧不退,又没到四个小时,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退烧,比如冷毛巾冷敷颈部两侧、大腿根部、双腋窝部,或洗热水澡(千万别着凉),头枕凉水袋等。

休息和营养对疾病的恢复非常重要,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要让小儿多喝水、多休息,即使小儿病情不太重,家长也不要满足小儿的要求带他去买玩具、逛公园,这样会使病情加重。一定要多喝水,用以补充发烧消耗的体液,促进毒素的排出,稀释病液等。饮食以流食、半流食为好,如果小儿用奶瓶吞易呛咳,可以改用勺喂,如果食欲不好或呕吐,可以适当增加吃奶次数,每次量少一些,菜汁和蔬菜水不要减少,因它们包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疾病的恢复是有好处的。

要使小儿休息好,要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尤其注意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清新,冬季房间内有暖气,不能太热太干燥,一定要定时开窗通风,上下午各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另外家长绝对不能在室内吸烟。

在呼吸道感染时,鼻腔、气管分泌物很多,会造成呼吸不畅,鼻孔内如果干痂太多,可以用棉签沾凉开水,慢慢湿润后轻轻掏出来,如果小儿有俯卧睡眠习惯,此时应保持侧卧,以免引起呼吸困难。在护理小儿过程中,多注意观察他的精神、面色、呼吸次数、体温的变化,如果小儿有高热惊厥史,体温在38℃多就要服退烧药,以免达高热时引起抽风。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食疗方

一.风寒感冒的患儿

原料:苏叶5克,生姜10克,红糖10克

原料采购来源:苏叶药店

制作方法:苏叶洗净,加入生姜,用沸水浸泡,加红糖。

服用方法:母乳宝宝的妈妈,代茶饮。小宝宝代水饮(每日三次20-30ml)。

功效:发散风寒,发汗退热。

二.风热感冒的患儿

原料:薄荷3克,桑叶5克、菊花5克,冰糖15克

原料采购来源:药店

制作方法:薄荷、桑叶、菊花洗净,用沸水浸泡或旺火急煎,加冰糖。

服用方法:代水饮。

三.感冒咳嗽痰多的患儿

原料:绿豆30克,杏仁10克,白糖10克

原料采购来源:市场售。

制作方法:绿豆30克,杏仁10克,打碎(用打碎机),加水煎煮放白糖。

服用方法:代茶饮。

四.感冒伴有头痛,口渴的患儿

原料:菊花15克,鲜(干)芦根30克,

原料采购来源:药店

制作方法:菊花、芦根加水煎

服用方法:代水饮。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是指鼻、鼻窦、咽、喉部的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常可侵及口腔、中耳、眼部、颈淋巴结等邻近器官,如炎症向下蔓延则可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婴儿表现为起病急,进食减少、腹泻、呕吐、发热。高热时可引起高热惊厥,而咳嗽症状不明显,儿童表现为咳嗽、鼻塞等局部症状为主,如为链球菌感染,可引起急性肾炎、风湿热等疾病。本病预后良好。

虽说这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预后良好,但是也要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平时要注意孩子的饮食与保暖,从各方面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怎么治

患有上呼吸道感染以后,患者的身体状态整体是非常差的,看着孩子蔫蔫的,家长们的心情肯定也是非常难受的,因此,在发现孩子患有了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之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1、及时退热

感冒后,可引起发烧,有些孩子发烧后,温度烧得很高,并且出现高热惊厥(也就是俗话说的抽风),这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孩子发热时,及时控制好体温很关键。一般应将体温控制

在38.5度以下,当超过38.5yac 应及时用药退热,就可避免发热抽风。

用退热药物前,先看好说明,因为不同月龄、年龄的孩子用药剂量也不一样,因此,要结合自家孩子的月龄,合理用药,每日的用药次数也要严格遵照说明,不要因为为孩子退热心急,而多次用药,这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

2、抗感染

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治疗上要以抗病毒为主,故主张暂不用抗生素,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一些适合小儿的中成药,或常用的小儿退热药。若确定了细菌感染,则应给予有效的抗生素。

应用抗生素要千万注意,有些父母看抗生素效果不错,吃完后就又去药店买来给孩子继续用,这是不当的,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及副作用,而且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性,今后一旦再使用,对孩子毫无效果,这就会对治病带来一定麻烦。因此,抗生素不要私自使用,一定要遵医嘱,用完后再去医院咨询医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有流泪、轻咳或咽部不适,可在3~4天内自然痊愈。如感染涉及鼻咽部,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有时淋巴结可轻度肿大。发热可持续2~3天至1周左右。

重症: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可因为鼻咽部分泌物引起较频繁的咳嗽。咽部微红,发生疱疹和溃疡时称为疱疹性咽炎。有时红肿明显波及扁桃体,出现滤泡性脓性渗出物,咽痛和全身症状加重,鼻咽部分泌物从稀薄变成稠厚。颌下淋巴结显著肿大,压痛明显。如果炎症波及鼻窦、中耳或气管,则发生相应症状,全身症状也较严重。要注意高热惊厥和急性腹痛,并与其他疾病作鉴别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高热惊厥多见于婴幼儿,于起病后1天内发生,很少反复发生。急性腹痛有时很剧烈,多在脐部周围,无压痛,早期出现,多为暂时性,可能与肠蠕动亢进有关。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三个月以下婴儿

发热轻微或无发热。因鼻阻及鼻阻所致的症状较突出。如哭闹不安、张口呼吸、吸吮困难、拒奶、有时伴有呕吐及腹泻。

2、婴幼患儿表现

(1)全身病毒症状较重,病初突然高热39.5-40℃,持续1-2天,个别达数日,部分患高热同时伴有惊厥。

(2)患儿患上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则会出现鼻塞以及流鼻涕和咳嗽等症状,并且这些症状较严重。

(3)常伴有拒食、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4)体检除发现咽部充血外无其他异常体征。

3、三岁以上患儿

多不发热或低热,个别亦有高热,伴畏寒、头痛、全身酸困、食欲减退,一般上呼吸道的其他症状明显,鼻塞、流涕、喷嚏,声音嘶哑及咽炎等。

怎样预防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一、 对婴儿要加强衣着护理,合理喂养,按时添加辅食,加强体格锻炼,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小儿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防止忽冷忽热。

二、 积极治疗佝偻病、营养不良和其他慢性疾病。

三、 在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不能带孩子随意串门,减少交互感染的机会。

四、 对易感小儿不妨给予预防性投药。如:

贯众15-25克水煎服,每天2-3次,连服2-3天;

板蓝根、双花、连翘水煎服。室内保持空气新鲜;

可用食醋熏蒸法消毒室内空气,每立方米空间为10毫升加水1-2倍,在炉火上煮沸熏蒸至全部汽化为止。每天一次,连续数日;

在感冒流行季节时,可给孩子注射免疫球蛋白或感冒多价疫苗,都能减少该病的发生。

相关推荐

嗓子像有谈一样呼噜呼噜的发病时间及原因

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考虑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的,需要你给予消炎药物对症治疗的,同时需要你给予调整饮食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误区

1、注射丙种球蛋白。病因不同,使用药物不同,注射丙种球蛋白只是对其中一种病症有效。而且,注射丙种球蛋白存在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2、感冒就用抗生素。抗生素可治疗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但对病毒没有疗效,且会对宝宝产生副作用。 因此,在给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宝宝使用药物的时候,要先确定病情病因,再对症使用药物。如果盲目用药,不仅很难治愈,而且会给宝宝带来副作用,增加治疗难度,延长治愈时间。

怎样预防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1.感冒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浑浊的公共场所,更不要让孩子接触感冒患者。 2.家人患感冒时,应尽量减少与小儿接触,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流通。 3.把家中的门窗关紧后用醋熏蒸,必要时,可用过氧乙酸喷雾或乳酸熏蒸消毒。. 4.如果哺乳期的母亲的母亲患感冒,可尽可能用肥皂洗净双手后带上口罩喂奶;若有发热,可将奶挤出,煮沸后再喂。- 5.要提高小儿上呼吸道免疫力,增强抵抗上呼吸道感染的能力。另外,在气候多变的季节,家长应加强对小儿的护理,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由于活泼好动,容易出

呼吸道感染病因

1、免疫力低下、营养元素缺失 首先,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其次是孩子的消化功能紊乱,脾、胃、肺、胃、长期便秘;另外,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长期厌食、微量元素缺乏、缺铁性贫血、佝偻病患儿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 2、细菌感染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 3、外部环境因素 做好呵护呼吸道的防护措施

婴儿上呼吸道感染怎么预防

幼儿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有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因素。先天原因是孩子出生是早产或难产,使肺部发展不完善或抵抗力不足;后天原因是新生儿肺炎后,治疗未彻底导致反复发作咳嗽,甚至哮喘。大部分孩子还是由于后天失调而造成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 现在儿童大多喜欢吃洋快餐,并以各种饮料代替喝水,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肠胃积滞。中医认为易生内热,孩子的呼吸系统抵抗力很薄弱,这样稍一感冒,就会内外相挟,导致咳嗽、哮喘,所以很多发病都是饮食不当造成的。 无论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原因,增强孩子体质是最重要的,一要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

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病毒感染(45%): 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 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免疫力降低(15%): 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力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 发病机制: 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降低时,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外界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有什么症状

当孩子与平时的状态不太一样,出现咳嗽、打喷嚏、咽喉痛的时候,妈妈们可要注意了,孩子很可能患上了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了,想要准确的判断孩子到底是不是生病了,家长们就必须对疾病的症状十分的熟悉。 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有流泪、轻咳或咽部不适,可在3~4天内自然痊愈。如感染涉及鼻咽部,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有时淋巴结可轻度肿大。发热可持续2~3天至1周左右。 重症: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可因为鼻咽部分泌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怎么护理

1、让孩子充分休息 患病时让孩子充分休息,有利于病的痊愈。在此时不要外出,也不要长时间逗孩子玩。 2、多饮水 大量饮水除了可对咽部的病毒、细菌起到冲刷的作用,同时能及时补充因退热出汗所丢失的水分。喝水时宜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如果孩子不爱喝白开水,也可适当加些果汁,让孩子能多喝些水。 3、保暖 根据情况增减衣物,有些父母爱用被子为孩子捂汗,这可造成高热抽风。当孩子出汗后,用温水为孩子擦干汗,及时换上干净的衣物;在室内,就不必穿得太多,与成人穿得相当即可,甚至要比成人穿得少一些才好。

小儿支气管炎是什么引起的

小儿支气管炎是由于各种致病原引起的支气管粘膜感染,由于气管常同时受累,故又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为急性传染病的一种表现,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婴幼儿多见,它的主要病因是为各种病毒或细菌,或为混合感染,一般能够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都可以引起支气管炎,免疫功能低下、过敏体质、营养障碍或佝偻病或支气管结构异常等等,都可能是本病发生的一些危险因素。

经常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怎么回事呢

其原因主要有小孩先天性心脏病、肺发育不良、气管食管瘘;小儿免疫功能低下,加上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营养不良、白血病;小儿的喂养方式不当、环境污染等因素。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诊断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标准为: 0-2岁,每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7次,下呼吸道感染3次; 3-5岁,每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6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 6-14岁,每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5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