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补肾灸哪里 命门穴

艾灸补肾灸哪里 命门穴

命门穴在人体的后腰部,采用俯卧姿势,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肾虚时艾灸此穴,具有一定助阳补肾的作用。

生活中经常艾灸命门穴,对于人体头晕、耳鸣、遗尿、早泄、阳痿、赤白带下以及虚损腰痛等具有一定好处。

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1、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对于月经量少,在艾灸时是采用分型治疗的。主要分血虚、肾虚、血寒、气郁四种。

血虚型: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肾虚型: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血寒型:治宜温经散寒调经。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

气郁型:取关元、命门、肩井、太冲,肩井和太冲可用清艾条温和灸,关元、命门可以用清艾条温和灸或者随身灸器。以上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15分钟,灸的时候出现打嗝或者排气则为最好。

怎么样利用三伏天排湿气 命门穴、肾腧穴

命门穴在肚脐正对腰椎的地方,找到命门穴,旁边就是肾俞穴;三伏天时候用艾灸盒灸,把命门穴和肾腧穴一起,三伏天艾灸命门穴、肾腧穴,腰为肾之府,艾灸腰也是补肾,对于男性来说比较好。

三九艾灸养生小知识 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棘突之下与脐相对。艾灸命门穴能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艾灸命门穴又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崩漏艾灸哪里

崩漏艾灸哪里

治则:理血培元,调补冲任。

血崩方取穴:隐白,关元,三阴交,百会,肝俞,脾俞,肾俞。

漏下方:气海,脾俞,三阴交,地机,血海。属寒者加灸命门,中极;属热者加灸大敦,太冲;属瘀者取气冲,冲门,支沟。

取穴方义

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的井穴,专治血崩;脾俞配三阴交可补脾摄血;肝俞可复 藏血之功;肾俞,关元培元固本,气摄而血止;更加百会可升阳益气,血随气升,漏下自止;气海,血海双调气血;属寒者者更加命门以温补真阳,中极散胞宫之寒凝;属热者更加大敦,太冲二穴,足厥阴肝经的井穴与原穴并用,可清泄血热,散厥气,调气血;属瘀者更加气冲,冲门,支沟三穴,以助行气化瘀之力。

操作方法

1.艾炷灸:隐白,百会,气海均可用如麦粒大艾炷灸10-20壮,肝俞,肾俞,脾俞各灸10壮,三阴交,地机,血海各5壮。

属寒者处艾炷重灸以上诸穴外,还可加命门,中极两穴,每穴用麦粒大小艾炷灸20壮,属热者,加大敦,太冲各5壮,急吹其火,使艾柱快速烧尽,取其散热泻火之效,属瘀者,气冲,冲门各灸3壮,支沟灸5-7壮

2.艾条灸:艾条悬灸,重点穴位是隐白,气海,关元,中极四穴,重者可用瘢痕灸法,局部灸疮可外敷药膏保护至结痂成瘢,其余诸穴可灸至皮肤潮红,一般灸15分钟左右。

3.隔物灸:隐白,气海,关元,中极四穴均可采用隔姜灸法,艾炷可大如蚕豆,应鲜姜上艾炷热力蒸透,水汽每至穴位皮肤起水疱,用消毒三棱针在水疱地部刺破放出水后,再外敷药膏,以防感染,促进吸收。

三伏天艾灸哪些部位比较好

关元穴

关元穴是小肠经的募穴,主要位于下焦,内有肾脏、小肠、膀胱、妇胞宫、前列腺等脏腑组织,故有统治三阴经,三伏天的时候适当艾灸此穴位,具有一定补肾、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等作用,对于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好处。

足三里穴

三伏天艾灸可以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为了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三伏天艾灸足三里穴具有一定美容养颜、促进睡眠以及缓解疲劳的作用,很受欢迎。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肚脐和胸骨连线的中间点,找到穴位之后直接放艾灸盒上去就可以灸,三伏天时候艾灸,可以起到很好的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等功效作用,深受人们欢迎。

命门穴、肾腧穴

命门穴在肚脐正对腰椎的地方,找到命门穴,旁边就是肾俞穴;三伏天时候用艾灸盒灸,把命门穴和肾腧穴一起,三伏天艾灸命门穴、肾腧穴,腰为肾之府,艾灸腰也是补肾,对于男性来说比较好。

命门的定义 命门的配伍疗法

1、配肾俞穴、太溪穴:治遗精、早泄、腰脊酸楚、足膝无力、遗尿、癃闭、水肿、头昏耳鸣等肾阳亏虚之症;

2、配百会穴、筋缩穴、腰阳关穴:治破伤风抽搐;

3、配灸命门、隔盐灸神阙穴:治中风脱症;

4、配关元穴、肾俞穴、神阙穴(艾灸:)治五更泄;

5、补命门、肾俞、三阴交:治肾虚腰痛;

6、泻命门、阿是穴、委中、腰夹脊:治腰扭伤痛和肥大性脊柱炎;

7、配十七椎穴、三阴交穴:治痛经(寒湿凝滞型)(艾灸);

8、配大肠俞穴、膀胱俞穴、阿是穴(灸):治寒湿痹腰痛。

拉肚子艾灸什么部位 肾虚型拉肚子艾灸

艾灸疗法1:灸神阙,关元,脾俞,命门,肾俞,申脉,足三里,腹泻特效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取神阙,关元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或用艾炷隔姜灸,每穴3-5壮,每日1次。

艾灸疗法2:灸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穴。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0分钟;或用艾炷隔姜灸,每穴3-5壮,每日1次。

艾灸功效:补肾止泻。

艾灸穴位助女人摆脱冰人

艾灸助女人摆脱冰人

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施灸方法】:大椎穴位,如果是胖人可以使用双眼艾灸盒艾灸,插两根艾条;瘦人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每次施灸10-20分钟。以自己适应为度,可以逐渐延长施灸时间。

神阙穴

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主要用于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神阙是气和,气舍,气具之穴,是任脉在此会和,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

【施灸方法】:可以使用方四眼艾灸盒,先逐渐适应,开始插两根艾条,然后增加到三根,最多的时候可以插四根艾条,循序渐进施灸,每次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自己适应为度。

都说一灸神阙暖全身,灸神阙,有沟通上下之功效联系任脉之上下。而且灸神阙还可以治疗胃肠疾病,妇科疾病,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就是灸了神阙可以打通任脉。

命门穴

补肾壮阳灸命门,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

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所以要长灸命门和大椎可提高督脉之阳气,大椎和命门艾灸,补足督脉元阴元阳,补命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灸命门给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生发和推动作用,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

【施灸方法】:可以使用方四眼艾灸盒施灸,先逐渐适应,开始插两根艾条,然后增加到三根,最多的时候可以插四根艾条,循序渐进施灸,每次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自己适应为度。

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施灸方法】:可以在晚睡前,先热水泡脚20-30分钟,然后点燃两个大艾柱分别放在两个艾灸罐里面,上床睡觉,包好毛巾绑在两个足底的涌泉穴。

五个穴位不需要一次灸完,可以一次施灸1-2个穴位,隔天再施灸余下的穴位,只要坚持下来一定会看到疗效。

艾灸命门穴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散寒除湿

艾灸命门穴具有调节全身的水液,疏通气血之功效,同时艾灸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人体艾灸命门穴可以起调节体内水湿以及寒邪之气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散寒除湿效果。

月经少用艾炙炙什么穴位

1.1、血虚型

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

1.2、肾虚型

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1.3、血寒型

治宜温经散寒调经。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

1.4、气郁型

取关元、命门、肩井、太冲,肩井和太冲可用清艾条温和灸,关元、命门可以用清艾条温和灸或者随身灸器。以上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15分钟,灸的时候出现打嗝或者排气则为最好。

艾灸五大穴位改善手脚冰凉

一、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施灸方法:

可以在晚睡前,先热水泡脚20-30分钟,然后点燃两个大艾柱分别放在两个艾灸罐里面,上床睡觉,包好毛巾分别绑在两个足底的涌泉穴。

二、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施灸方法

艾灸足三里是以温和灸为主,尽量不要发生灸疮。艾灸足三里,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每穴施灸时间在10-20分钟,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每穴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

三、大椎

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施灸方法

大椎穴位,如果是胖人可以使用双眼艾灸盒艾灸,插两根艾条;瘦人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每次施灸10-20分钟。以自己适应为度,可以逐渐延长施灸时间。

四、命门穴

补肾壮阳灸命门,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

临床上,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阳 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

所以要长灸命门和大椎可提高督脉之阳气,大椎和命门艾灸,补足督脉元阴元阳,补命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灸命门给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生发和推动作用,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

施灸方法

可以使用方四眼艾灸盒施灸,先逐渐适应,开始插两根艾条,然后增加到三根,最多的时候可以插四根艾条,循序渐进施灸,每次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自己适应为度。

五、神阙穴

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主要用于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神阙是气和,气舍,气具之穴,是任脉在此会和,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

施灸方法

可以使用方四眼艾灸盒,先逐渐适应,开始插两根艾条,然后增加到三根,最多的时候可以插四根艾条,循序渐进施灸,每次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自己适应为度。

都说一灸神阙暖全身,灸神阙,有沟通上下之功效联系任脉之上下。而且灸神阙还可以治疗胃肠疾病,妇科疾病,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就是灸了神阙可以打通任脉。

艾灸哪里补肾

补肾可以艾灸以下一些穴位: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艾灸该穴位,可以调补肝肾,调经止带,调理肠道,回阳固脱,强身健体。煮至遗尿,尿失禁,尿路感染,小便赤涩等泌尿系统病症;遗精,阳萎,性功能减退,月经不调,前列腺炎,盆腔炎,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生殖系统病症,消化系统病症,以及休克,眩晕,虚劳,腰痛,低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艾灸方法:每次5-7壮,或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隔日一次。

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后背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该穴位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主治头晕,耳鸣,遗尿,阳萎,早泄,赤白带下等生殖系统病症,以及虚损腰痛,五劳七伤,手足逆冷等症。

艾灸方法:温和灸15-30分钟,或隔姜灸3-5壮。

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前脚掌中心凹陷处,艾灸此穴位有补肾壮阳,养心安神的作用,可以强健身心,益寿延年,主治头晕目眩,小儿惊风,癫痫,失眠,咽痛失音,口疮,二便不利,肾结石,足心有热,高热不退,咳嗽,肺热等症。

艾灸方法:一般可温和灸15-30分钟。

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肚脐旁开两指处,艾灸次穴位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的功效,主治肾炎,肾绞痛,遗尿,尿路感染,早泄,阳萎,遗精,腰痛,肋间神经痛,脑血管后遗症等症。

艾灸方法:取肾俞,命门穴,由上到下艾灸10-20分钟。隔日或3日一次,1-3个月为一个疗程。

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由足内踝尖向后推至凹陷处,大约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艾灸该穴位可以清热生气,补肾壮阳,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萎,失眠,健忘,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咳嗽,气喘,咯血,胸疼等症。

艾灸方法:取太溪,涌泉穴,艾灸10-20分钟,隔日或3日一次,1-3个月为一个疗程。

艾灸补肾灸哪里 艾灸命门穴-助阳补肾

命门取穴:在人体的后腰部,采用俯卧姿势,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艾灸功效:助阳补肾,

主治疾病:头晕,耳鸣,遗尿,早泄,阳痿,赤白带下,虚损腰痛等症。

相关推荐

教你的穴位

最常用的穴位 一年有四个季节,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季节特点,我们养生保健更加需要遵循四季养生的原则。中医认为,不仅要掌握好时间、火候,还有注意的穴位。那么的时候,最常用的穴位有哪些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关元: 古今医学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能起死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 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

一般多长时间为一疗程 可以增强性功能吗

对于增强性功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主要是通过穴位来帮助人体治疗疾病,对于男性来说增强性功能,首先需要增强肾阳虚,而补肾阳虚需要温补,可以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平衡阴阳等功效。 时可以肾俞穴、太溪穴、命门穴、关元穴、内关穴等穴位来帮助提高人体性功能,一般每个穴位15-20分钟左右。

月经量少什么穴位

对于月经量少,在时是采用分型治疗的。主要分血虚、肾虚、血寒、气郁四种。 血虚型: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或温和。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每处20分钟,每天1次。 肾虚型:从补肾养血入手,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器,每个穴位每天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血寒型:治宜温经散寒调经。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 气郁型:取关元、命门、肩井、太冲

对不孕有用吗

对不孕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不孕症主要是由于是肾气不足,冲任气血失调,导致冲任胞宫阻滞,两精不能相合所致,通过疗法能达到扶正祛邪,补气养血,调理身体阴阳平衡,补肾益精之功,有效改善不孕症。 不孕症常用穴位 取穴:气户,子宫,关元,命门,三阴交,中极,合谷,太冲 方义:阴交乃任脉,肾脉,冲任会聚之处,可调补冲任;气户,子宫为种子验穴;命门与关元,取其补肾精,助气化之功效。中极理冲任,调胞脉,通经化瘀浊,合谷配三阴交理气血,调月经;合谷,太冲配合开四关,调肝胃二经。 不孕症辩证疗法 肾虚

肾阳不足就会腰膝冷痛

浑身上下都怕冷、腰部和膝盖出现冷痛感、小便清长,这是肾阳不足的典型特征。肾阳是人体的阳气根本,就好比那太阳,我们需要它来取暖,靠它来获得抵御外面的寒气。肾阳要是弱了,就起不到温暖的作用了,冷就会反映到身体上,腰膝会感到冷痛。 那么为何会肾阳不足呢?原因主要是本身就先天不足,或者是后天生病太久伤到了,以及夫妻之间的生活过度损耗阳气导致的。 如何补肾阳呢? 治疗腰膝冷痛的方法,当然是要补足肾阳了。但是呢,这肾阳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补上,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补上了。如果是肾阴虚,可以通过食物调养就能很快调养好,但是

女人秋天要暖养扶阳效果佳

1、暖子宫,腰腹 腰腹部是女人非常重要的部位,也是最怕冷的部位。腰腹部积聚了女性的生殖器官子宫和盆腔,所以首当其冲就是暖子宫。在中,背部的命门穴的主要穴位,这个穴位中藏有命门之火,是人的先天之火,只有命门之火旺盛,肾脏温养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暖子宫穴位:命门、八髎、关元和归来。 方法:找到上述这四个穴位,肢体穴位15到20分钟;躯干穴位30到40分钟。每隔一天一次。 2、暖肠胃,胃脘 在中医学中,脾胃被称为仓廪之宫,是人体后天之本。可见其在身体中的重要作用了。在所有的穴

月经量少用有用吗

属于中医针疗法中的法。是通过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 月经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血虚、肾虚、血瘀、气滞与痰阻。而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所以月经量少是可以通过熏来治疗和缓解的。应该如何呢? 其实,跟中医辨证论治一样,也是要辨证用穴的。 对于月经量少,在时是采用分型治疗的。

三伏天几天一次比较好

应根据自身的病情和体质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老年人群或体质相对平和者,起防病保健作用,三伏天,可选择两天或三天一次比较好,可足三里穴、关元穴等;避免频率过高,导致阳气偏于亢盛,引起上火症状。 2、阳虚体质者,三伏天,选择每天或隔天一次比较好,可足三里穴、关元穴、命门穴、肾俞穴、百会穴等,能够起到温补阳气,调和气血阴阳的作用。 3、女性宫寒不孕或宫寒痛经者,三伏天,选择每天比较好,可关元穴、命门穴、肾俞穴、大赫穴等,能够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温煦胞宫的作用。 4

养生保健法有哪些

第一、养生保健足三里穴。犊鼻穴下的三寸位置就是足三里穴,它和胫骨前缘有着一横指的距离。简单准确找到穴位的方法推荐,正坐屈膝,用手去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一寸的位置便是。经常用艾针足三里穴可以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预防疾病的功效,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 第二、命门穴 命门穴的位置在背后第二腰椎下方与肚脐相对的位置,是人生命力的中心,是元气所聚集的地方,如果对这个穴位进行可以起到补肾壮阳的功效,是保健强壮的重要穴位。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 第三

5穴位能调理手脚冰凉

手脚冰凉,在中医体质学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当然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身体寒冷怕冷的症状,那么也是元气不足的典型表现。中老年人出现的继发性怕冷疾病,那么一定与她所患的疾病有关,也就是阳气不足,身体虚弱,体内由于疾病而产生热量不够,久而久之也会导致阳虚。 属阳,配合火。 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