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热也不能对宝宝做的事 解暑降温的5大法宝
再热也不能对宝宝做的事 解暑降温的5大法宝
夏天睡觉,妈咪不妨在床褥上垫一张凉席,让宝宝睡个安稳觉。这里的凉席是指吸汗性好的草席、亚麻席。
但需注意的是,凉席易滋生螨虫,使用前必须用开水烫洗,使用期间最好天天擦洗,以免宝宝皮肤产生炎症。
宝宝身体太热时,妈咪可以做一些冰块放到碗里给宝宝玩耍,如果觉得太冰,也可以把冰块用毛巾包着。
但需要注意的是,冰块要做得稍大,以免宝宝误吞,同时要避免宝宝身体的其他部位接触冰块。
对“汗宝宝”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在后背垫一条毛巾,让毛巾吸走宝宝的汗水,这是消暑降温的明智之举。
但毛巾别乱选,最好选透气性好、吸汗性强的纯棉毛巾。如毛巾已湿漉漉的,要及时换下来,以免宝宝受凉感冒。
游泳不仅可以解暑降温,还可以促进宝宝肌力发展。妈咪可以多带宝宝去游乐场游泳,也可以尝试家庭泳池。
但需提醒妈咪的是,游泳池的水温最好控制在29-30℃,以免宝宝受凉。
对付宝宝上火4大食疗妙招
宝宝上火时,若并无诱发疾病和严重的不适,一般不建议急着给宝宝吃降火药,而是先从饮食方面入手进行改善。今天小编就给爸爸妈妈推荐几款美味的食谱,可以帮助宝宝去火。
1、莲子百合羹
原料:15克莲子、15克干百合、1个鸡蛋、适量白糖。
做法:先将莲子去芯,然后与百合一起放在砂锅内,加入清水,用文火煮至莲子肉烂,接着加入鸡蛋、白糖,等到鸡蛋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诸症均有疗效。给宝宝煮一碗链子百合羹,具有补益脾胃、润肺、宁心安神的功效。
2、鲜拌莴苣
原料:250g莴苣、适量料酒、盐、味精以及香油。
做法:先将莴苣洗净,去皮,切成细丝,加入盐拌匀,去汁,接着加入料酒、味精、香油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莴苣味道清新,可刺激消化酶分泌,有助宝宝排毒去火,而且利水、渗湿、通淋的功效显著。
3、金银花茶
原料:10克金银花、10克生甘草。
做法:将金银花泡茶饮用即可。
功效: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宝宝饮用金银花茶,能够防暑降温、清热解毒、去火解热、滋阴润肺等功效。
4、绿豆百合饮
原料:1把绿豆、适量百合、5-6粒冰糖。
做法:直接将绿豆百合洗干净放入高压锅中,加入适量水,先用大火煮5分钟后,拧至最小火,如此熬30分钟,自然解压后放入冰糖,再打开盖煮5分钟即可。
功效:绿豆性凉,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的功效,是宝宝降火的首选食品。绿豆含有丰富无机盐、维生素,在高温环境中以绿豆汤为饮料,可以及时补充丢失的营养物质,以达到清热解暑的治疗效果。
对付宝宝上火4大食疗妙招
1、莲子百合羹
原料:15克莲子、15克干百合、1个鸡蛋、适量白糖。
做法:先将莲子去芯,然后与百合一起放在砂锅内,加入清水,用文火煮至莲子肉烂,接着加入鸡蛋、白糖,等到鸡蛋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诸症均有疗效。给宝宝煮一碗链子百合羹,具有补益脾胃、润肺、宁心安神的功效。
2、鲜拌莴苣
原料:250g莴苣、适量料酒、盐、味精以及香油。
做法:先将莴苣洗净,去皮,切成细丝,加入盐拌匀,去汁,接着加入料酒、味精、香油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莴苣味道清新,可刺激消化酶分泌,有助宝宝排毒去火,而且利水、渗湿、通淋的功效显著。
3、金银花茶
原料:10克金银花、10克生甘草。
做法:将金银花泡茶饮用即可。
功效: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宝宝饮用金银花茶,能够防暑降温、清热解毒、去火解热、滋阴润肺等功效。
4、绿豆百合饮
原料:1把绿豆、适量百合、5-6粒冰糖。
做法:直接将绿豆百合洗干净放入高压锅中,加入适量水,先用大火煮5分钟后,拧至最小火,如此熬30分钟,自然解压后放入冰糖,再打开盖煮5分钟即可。
功效:绿豆性凉,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的功效,是宝宝降火的首选食品。绿豆含有丰富无机盐、维生素,在高温环境中以绿豆汤为饮料,可以及时补充丢失的营养物质,以达到清热解暑的治疗效果。
宝宝夏季中暑护理
宝宝中暑的几种临床表现:
1、先兆中暑: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短时间休息可恢复。
2、轻度中暑: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经休息后,宝宝可恢复正常。
3、重度中暑: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预防宝宝中暑的两个招数:
年轻父母应该重视和预防夏季宝宝中暑的发生。
招数一:注意收听高温预报,合理安排宝宝的作息时间。如遇高温天气,尤其是每天的中午和午后(11~14点),尽量减少带宝宝外出,并适当宝宝午睡的时间,饮食宜清谈,多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每天勤洗澡、擦身;
招数二:如遇带宝宝参加野外活动、外出旅游或观看露天体育比赛,一定要带上防暑工具,如遮阳伞、太阳镜等,不要让宝宝在太阳下长时间曝晒,并注意到阴凉下休息。
宝宝中暑的应急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宝宝有中暑的症状,你也不要惊慌,只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宝宝的情况就会好转的。
1、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让宝宝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宝宝的衣服己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宝宝身上吹。
3、快降温,使宝宝的体温降至38度以下。具体做法是:用凉凉的湿毛巾冷敷宝宝头部,或给宝宝洗温水浴。
4、在宝宝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可让宝宝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夏季车内更易使宝宝中暑
家长意识薄弱
最近,最高气温都在30摄氏度以上,夏季腹泻、生痱子、空调病、热伤风、中暑等常见的夏季病又逐渐多了起来,很多家长在预防这些疾病的同时却忽略了夏季汽车内也容易使宝宝中暑。
据了解,许多拥有家用汽车的父母出行时,如需临时下车办事,常会把孩子留在车内。他们或许对孩子误动车内开关的可能性已经做了防范,但却忽略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车内高温。据了解,每年都有儿童因为被父母有意或无意单独留在车内而导致死亡的案例,而造成悲剧的主因就是车内高温。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有孩子、有车子的家长,对于孩子可能会在车内中暑甚至致命的说法,有八成以上的家长表示这个说法很新鲜,从没听说过,并根本没有想到过这个事情会这么严重。家长意识的薄弱,是造成这些悲剧的关键之处。
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导致中暑
内蒙古天骄医院保健医师朱俊丽介绍,就算在阳光不算充足的情况下,停在室外的汽车内外温差往往会高达7至10摄氏度,有时甚至更高。即使父母只是临时下车买个饮料或和偶遇的朋友聊几句,车内温度也会在短短几分钟内有极大变化。尤其在汽车门窗紧闭的情况下,10分钟内,车内的温度将急速提高6至7摄氏度,这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车内温度的快速上升可能会让孩子出现体温飙升、窒息等中暑的症状,严重的话,不排除发生悲剧的可能。
朱俊丽大夫强调,低龄儿童更容易吸收热量,因为婴幼儿代谢旺盛,单位体重产热量是成人的数倍,一旦散发不出去,体温上升比成人更快。而小儿体温调节系统发育尚不完全、不稳定,体温调节功能很容易失调。一旦失去平衡,热量在体内积聚,体温上升,加之婴幼儿在车内不能自由活动,很多儿童被安置在安全座里,影响宝宝的散热,便发生中暑。
车内中暑防与治
防止夏季中暑,尽量避免婴幼儿乘车,尤其不可把宝宝单独留在车内。此外,车内备足清凉饮用水,水分不足是中暑的重要原因。天气炎热,应喝淡盐水或盐汽水。夏季逢水果佳季,家长可以给孩子喝一些自榨的鲜果汁。
一旦发生中暑情况,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内蒙古妇幼保健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图雅介绍,如果一旦宝宝在车内中暑,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树荫下或凉爽的室内,然后让宝宝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宝宝的衣服己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干衣服,如有条件可打开电扇或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注意风不要直接朝宝宝身上吹。如果宝宝的体温很高,家长要用凉凉的湿毛巾冷敷宝宝头部,或给宝宝洗温水浴降温。注意在宝宝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可让宝宝饮服绿豆汤和淡盐水等解暑。如果情况紧急,立即送医院就诊或及时拨打120。
夏季宝宝如何应对暑热
夏季,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宝宝的体温时高时低,我们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宝宝感冒了。是真的感冒了吗?答案是:不一定,有可能是宝宝患了“暑热症”!有些宝宝的反复“发烧”与感冒等病毒和细菌真的没有关系,他们有可能患的是“暑热症”,一般的感冒退烧药,不但起不到治疗的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下面和家长们一起来了解“暑热症”吧。
夏季,有些宝宝会出现长期发热,既不是外感,又找不出其他原因,各项检查项目均正常,宝宝表现除了一般的感冒症状外,还有口渴心烦、头晕头痛、呕吐恶心、体倦无力等现象,并以发烧为主要症状。在排除感染性疾病后,医生通常就诊断为暑热症,也称夏季热。
“暑热症”是婴幼儿在夏季容易发生的一种热证,它因外界环境升高而致使体温上升,所以也有人叫它“夏期高体温症”。体温一般在38℃~40℃之间,天气愈热,热度愈高。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这种病也就自然告退。
暑热症“中意”3岁内宝宝
发生暑热症的,多是3岁以下的宝宝,因为他们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所以体温不能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而自行调节;汗腺功能也不足,出汗少而不容易散热。
暑热症的病症很有特点,热度很少超过40℃,通常随着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很多宝宝发热规则是从每天清晨开始,日间体温逐渐升高,下午渐降,到傍晚时最低,至次日清晨又开始升高。患过暑热症的宝宝,容易每年都发生。
碰上宝宝发烧别急着喂退烧药
看到宝宝发烧,家长们都很担心,通常是马上给宝宝服药,把体温降下来。这种对策,对一般的细菌或病毒性感冒有效,但对暑热症却没有效果,因为其发病原因不一样。
退烧药的机制是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使体温下降,同时促进汗液排出,加速体温下降。但如此免疫系统未被唤醒,完全不抵抗,使外邪在体内积存,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很多宝宝使用退烧药后反复发作,一次发烧比一次更高,皆因体内病因未能去除,中枢神经系统醒来后再次加强抵抗,反复如此。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动辄就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很容易造成假象,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甚至加重疾病。尤其是新生儿发烧,绝对不可随意用退烧药,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环境温度改变,过热、着凉等都可以引起发烧,若随意用药物降温,对宝宝今后的健康将有莫大的影响。
因此,夏日宝宝出现感冒症状或暑邪所表现的上述症状时,家长不可随意给宝宝吃退烧药。
对付宝宝暑热症要这样
宝宝患上暑热症,妈妈首要做的就是让宝宝处于凉爽的环境下。把宝宝安置在温度在26℃左右的房间,可以开空调或吹电风扇,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很多宝宝在凉快的房间内很快降温,其他症状随之好转,而天热时不要给宝宝穿着太多或太厚,以免影响身体散热。
此外,如果宝宝出汗太多,妈妈可给宝宝洗2—3次温水浴,浴时多擦洗皮肤,使皮肤保持清洁,帮助汗腺分泌,以降低体温。
夏季宝宝的饮食需给予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水分要充足,多给宝宝喝一些菜汤,但盐不宜多,也不要吃油腻食品。
如果宝宝喝水多,尿液也会相应增多。因此要勤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发生尿布疹。
由于宝宝表现口渴多饮,食欲不振,可给予水分较多的饮食,如流质、半流质。平时可常服用清凉饮料,如绿豆汤、金银花露等。
饮食要清淡,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清暑、益气、养阴、清热的防治暑热症的中成药及药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妈妈们用了这些方法后,宝宝热度不退,一定要去看医生。当宝宝出现高热惊跳、烦躁不安要及时就医。
宝宝防暑降温小方法
新生儿和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和散热功能较差,尤其对那些新生儿,家长更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不少家长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防暑问题上存在误区。比如,有的家长担心宝宝着凉,夏季也要给宝宝包上棉包裹。其实,新生儿的包裹应以舒适为主,不要太厚,以宝宝的手脚不凉不热为标准。还有的家长为避免宝宝长痱子,喜欢给宝宝剃光头。其实,这样会使宝宝的头皮完全暴露在阳光下,容易损伤毛囊。所以,夏季将宝宝的头发剪短即可,没必要剃光。
宝宝防暑方法:
一是可通过洗澡或游泳降温。现在,不少地方都有专业的婴儿游泳馆,可让宝宝多去游几次,既安全又能降温。
二是可适度使用空调或风扇。在宝宝睡觉前将卧室空调打开,等宝宝上床睡觉时,关掉即可。不过,家长切不可将空调或风扇的风向对准宝宝,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6℃左右,为防干燥,家长还可以在屋里放置一盆凉水。
如果发现宝宝出现大汗淋漓、体温升高、面色发红、皮肤干热等症状,家长要赶快把宝宝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用湿毛巾擦拭宝宝的身体,或灌一个凉水袋让宝宝枕上。等宝宝的体温降下来后,就要把这些措施去除,以免矫枉过正。
宝宝中暑如何急救
要想养育好宝宝,懂得一些育儿知识以及孩子疾病防治知识很重要。夏天,宝宝在高热下可能出现中暑现象。如何防治呢?下面说说宝宝中暑的治疗步骤。
5步骤处理
第1步:尽快将宝宝移到阴凉处,脱去宝宝衣物,注意保持宝宝呼吸道通畅;
第2步:把中暑的宝宝放在凉席或冷毛巾里,用毛巾沾凉水替宝宝擦拭降温,或放进有凉水(不是冷水)浴盆里帮助降温;
第3步:每隔10到15分钟给宝宝喝一些清凉饮料,宝宝的饮料不能含咖啡因;但宝宝有呕吐或意识不清的情况不要喂,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第4步:尽快地让宝宝的体温降下来,但是要小心不要降得太低。假如体温又上升,再重复前述降低体温的动作;可以用电扇及空调等降低环境温度;
第5步:如果效果不佳,记得要尽快向医院或专业人士求助。
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爸妈要留心观察,宝宝出现哭闹不止,或者有中暑现象时应该及时处理。
宝宝中暑有哪些症状表现 宝宝中暑怎么办
做法:
1、宝宝中暑后,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用电扇或空调降低环境温度,但风不要直接朝宝宝身上吹。
做法:
1、让宝宝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宝宝的衣服己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干衣服。
2、用凉凉的湿毛巾冷敷宝宝头部,或给宝宝洗温水浴,使宝宝的体温降至38度以下。
做法:
1、在宝宝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每隔10到15分钟给予一些不含咖啡因清凉饮料,但有呕吐或意识不清者勿给。
2、也可让宝宝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做法:
1、给宝宝服用藿香正气液,每次半支,一日2次,可散热解暑,治疗中暑。
2、每次5克六一散冲水服用,也可治夏日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