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的定时产检必须做
孕期的定时产检必须做
进入妊娠晚期以后,孕妈咪身体会越来越笨重,行走不便,食欲不振,有时候吃完饭还会有胃部不适感。但能令人欣慰的,是胎儿更加强健有力,胎动明显,甚至能在腹壁上看出明显的胎动。
孕晚期,妊高征、早产、前置胎盘等孕期特有疾病最易发生,定期检查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不同。孕36周前每两周检查一次,36周以后每周要检查一次,临近预产期要根据具体情况,改为每两三天检查一次。发生异常情况的孕妈咪,要比规定时间提前住院观察。
怀孕晚期,一定要按照医生的约定时间,及时进行产前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常规检查如身高、体重、血压、宫高、腹围、胎位、胎心等项目与孕中期相同。此外,辅助检查项目如尿常规、血常规等根据孕妈咪是否有浮肿、高血压、贫血等需要重复检查,以便诊治。B超检查在37周以后要重复检查一次,如果有条件的要做三维超声检查,可以看到比较清晰的胎儿情况。如果查出胎心异常者,可能需要做胎心监护。
大部分医院都会在孕37周左右进行全面检查,为分娩做准备。有的检查项目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一点。高危孕妈咪的检查时间和项目,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怎样预防鹅口疮 孕期注意检查治疗
如果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分娩前未彻底治愈,那在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到母体的分泌物,就会被感染,诱发新生儿鹅口疮。所以,孕妇要定时产检,如患有阴道霉菌病,应先积极治疗。
过期妊娠怎么预防 坚持产检
在怀孕停经后2个月,应该去医院产检,并且整个孕期要定期产检,怀孕28周后每两周1次产检。怀孕36周后坚持每周1次产检。按时产检,能及时发现胎儿在宫内的异常,也能明确孕妇是否各项身体指标正常。
产后大出血是什么原因 产后大出血难预测按时产检、健检是根本
研究指出,临床上很难预测产后大出血会不会发生,多是在没有预期的状况下突然发生。因此,陈柏帆认为,对于孕产妇,按时产检、做好身体检查,与产检医师好好讨论及配合,选择合适的生产方式是很重要的。
产前检查注意事项 产前检查容易产生的五点误区
因为早孕试纸的普及,一些女性在家自行测试,发现怀孕后就安心在家等着3个月后建档,认为前三个月没必要去医院检查。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孕早期检查是相当必要的,在停经后7—10周要做腹部彩超排除宫外孕,并确定胎心及胎儿是否在宫内存活。一些孕早期的产检项目还将及时了解孕妈妈的身体情况,是筛选高危妊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期死亡率的关键,大家一定要重视。
现在很多孕妈咪都是职场女性,时间受限,所以经常不能按时产检,另外一些年轻的孕妈咪对待产检的态度应该转变一下,不要因为不想动、天气不好、没啥不良反应等理由随心所欲地打乱原定的产检计划。产检时间和次数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只有按时产检,才能更好地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母亲的生理状况,出现异常也能及时处理。
来产检的孕妈妈很多一听要做B超都会下意识的问一句:“对胎儿有没有影响?”可见大家都B超存在很多误解。B超作为现代医学中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基本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因此,孕妈妈不可擅自减少B超检查的次数。
产检在受到重视的同时,也存在被神化的现象,很多人认为产检无所不能,只要按时产检,就能排除胎儿的所有畸形,保证胎儿的健康。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比如说,唐氏筛查只是通过化验孕妇的血液,来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症的危险程度,并不能完全确定是否是唐氏儿,所以大家要理性对待产检中的每一个项目。
我们发现很多孕妈的产检经历就像打游击一样,今天在这个医院产检,明天在那个医院产检,真是想去哪儿检去哪儿检。但是我们还是建议各位孕妇能够固定在一家医院、一名医生进行产检,这样能够使产检医生清楚掌握你整个孕期的情况,在出现突发情况时,便于处理,同时有助于日后制定个性化的分娩方案。
高龄孕妇一定要做羊水穿刺吗 高龄孕妇做唐氏筛查还是羊水筛查
建议选择羊水筛查。
因为普通产检做的唐氏筛查只是筛查实验,并且有一定的假阴性率,而羊水穿刺可以收集到胎儿脱落细胞,通过培养进行染色体数目及形态鉴定,所以大部分产科医生会建议高龄孕妇直接做羊水穿刺检查,以进行胎儿染色体疾病的确诊。
孕早期产检项目及最佳检查时间
第一次产检:怀孕12周
【产检项目】:建立妊娠期保健手册、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评估妊娠期高危因素、血压、体重指数、胎心率、血常规、尿常规、血型(ABO和Rh)、空腹血糖、肝功能和肾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HIV筛查、心电图
【温馨提示】:之前没有做过婚检、孕检的人,还要增加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家里养宠物的人,则要增加寄生虫检查。专家提醒:第一次产检做的检查项目相对最多,这也是为了全面检查准妈妈的健康情况。要带上准爸爸一起检查,并且要了解你和他的直系亲属及家族成员的健康情况。
哺乳期奶水少怎么办 哺乳期怀孕了怎么办
哺乳期妈妈若是刚生完宝宝怀孕,最好进行流产,因为刚生完宝宝身体还非常的虚弱,此时再孕育一个宝宝,对妈妈和宝宝都非常的危险,若是产后半年,妈妈想留下宝宝,可以考虑,但是要定时产检,注意休息,注重营养,且不论是流产还是生下宝宝,最好要暂停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