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刀鱼的营养价值
长江刀鱼的营养价值
(1)长江刀鱼含有丰富的EPA、DHA,这两种物质可以降低胆固醇,还有可以降低血压的功效,同时也可以避免血液凝固块,EPA和DHA还有益于高血压患者和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
(2)长江刀鱼的肉质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维生素B的作用是延缓人体衰老。
(3)在长江刀鱼的背部,鱼肉发黑的部分里面有可以治疗贫血等疾病的维生素B12。
(4)长江刀鱼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人体中不可缺少的不饱和脂肪酸。
长江刀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人体不可缺少的廿碳五烯酸、廿二碳六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有抑制高血压、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的作用。
以上就是具体详细的长江刀鱼的营养价值,希望我们介绍的这一切能够让你更多的了解长江刀鱼。长江刀鱼被誉为长江三鲜,可见它的味道是非常的鲜美,刀鱼遍体银白,体型非常的修长,鱼肉紧致,鱼刺非常的少,而且对于人体的健康又非常好的效果,非常适合老人和三高人群哦。
刀鱼的人工繁殖
2012年4月,世界首次全人工繁殖长江刀鱼在江苏中洋集团长江珍稀鱼类繁养殖基地科研中心获得成功。中洋集团从2004年开始进行长江刀鱼人工驯养工作,2008年第一批半人工繁殖的长江刀鱼鱼苗出生。2012年,存池刀鱼已达40多万尾
孕妇吃刀鱼有哪些好处
刀鱼不仅营养而且还非常好吃,鱼肉非常鲜嫩,孕妇吃刀鱼还有利于胎儿的脑组织发育。刀鱼的脂肪含量高于一般鱼,刀鱼好消化好吸收孕妇常吃还有开胃、暖胃、补虚、增强食欲的效果。
刀鱼的营养价值:刀鱼肉肥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长江三鲜之一,非常有名。现在的刀鱼产量逐年减少,使得刀鱼的价格越来越贵,但这也阻止不了喜爱它的食客们为其一掷千金。那么刀鱼的营养价值又是怎样的呢?
刀鱼的营养价值
1、每100克带鱼含蛋白质18.4克,脂肪4.6克,还含有磷、铁、钙、锌、镁以及维生素A、B1、B2等多种营养成分。
2、刀鱼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而且脂肪酸的碳链又较长,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为老人、儿童、孕产妇的理想滋补食品。
3、刀鱼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我国古今医学及水产药用书籍记载,刀鱼有养肝、祛风、止血等功能,对治疗出血、疮、痈肿等疾有良效。
4、刀鱼鳞是制造解热息痛片和抗肿瘤的药物原料。鳞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显著的降低胆固醇作用。适宜久病体虚,血虚头晕,气短乏力,食少赢瘦,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5、中医认为它能和中开胃、暖胃补虚,还有润泽肌肤、美容的功效,不过患有疮、疥的人还是少食为宜。
6、刀鱼全身的鳞和银白色油脂层中还含有一种抗癌成分——6硫代鸟嘌呤,对辅助治疗白血病、胃癌、淋巴肿瘤等有益。
7、经常食用刀鱼,具有补益五脏的功效。刀鱼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刀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脂肪,钙,铁、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而且还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高血压都有很好的食疗效果。适合所有人食用。孕妇注意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保持心情愉快。
春季吃这些鱼最营养
刀鱼最适合老人食用。
刀鱼肉质细腻鲜嫩,富含蛋白质、脂肪,入口即化,但刺较多,吃起来要小心了。晚春时的刀鱼刺软,肉细嫩,这时候吃最好。刀鱼性甘平,有健脾益胃、益气养血之功效,最适合老年人和肾病患者食用。刀鱼也是蒸着吃最好,可在鱼上放点香菇、笋片。食用时,用筷子夹住鱼头,将鱼提起来,把鱼肉从鱼骨上刮下来即可。
鲥鱼营养价值最高。
鲥鱼的脂肪含量很高,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都有益处。在“长江四鲜”中,鲥鱼的营养价值最高,具有很好的健脾补肺、行水消肿功效,虚劳、久咳、水肿的人可以多吃一些。鲥鱼可以红烧、煮汤,同竹笋等食材带鳞蒸食为最佳。
鱼回鱼最易被人体消化。
鱼回鱼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江团,这种鱼个体很大,有的长达一米以上。鱼回鱼所含的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最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但鱼回鱼是高嘌呤、高蛋白的鱼类,因此痛风患者最好少吃。长江鱼回鱼在加工时,要先去掉体表黏液,可以先焯水,沥干后去头尾剁块,加蚝油、生抽、料酒、块姜、整葱等腌制一小时左右,鱼肉进味后再拌粉即可烹制,做成红烧是最好的。
初春河蚌是河中鲍鱼。
初春,是吃河蚌的好时节。因为此时的河水比较冷,水中的水蛭还不活跃,可以说此时是河蚌最干净、肉质最肥厚的时候,且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之功效,难怪老人们常说“春天喝碗河蚌汤,夏天不生痱子不长疮”。河蚌和鲍鱼的营养价值较为接近,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从矿物质的含量来看,虽然鲍鱼铁和钙的含量极其丰富(分别为266毫克/百克、22.6毫克/百克),但河蚌也绝不逊色,而且河蚌的含锌量甚至还高于鲍鱼。
但是,鲍鱼的鲜美离不开钠的功劳,每一百克鲍鱼中就含有2000多微克的钠,相比之下,河蚌的钠含量只有17微克,虽然鲜美味稍逊一筹,但更加健康。新鲜的河蚌,蚌壳盖是紧密关闭,用手不易掰开,闻之无异臭的腥味,用刀打开蚌壳,内部颜色光亮,肉呈白色。如蚌壳关闭不紧,用手一掰就开,有一股腥臭味,肉色灰暗,则是死河蚌,细菌最易繁殖,肉质容易分解产生腐败物,这种河蚌不能食用。
蚌肉本身极富鲜味,烹制时千万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盐,以免鲜味反失,其中黑黑的泥肠不宜食用。另外,蚌肉性寒,脾胃虚寒、腹泻便溏的人最好不要贪鲜,少吃或不吃为妙。
银鱼可做宝宝辅食。
银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银鱼肉质细腻,无骨无肠,无鳞无刺,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尼克酸等营养成分。中医认为,它具有益肺利水之功效,很适合作为辅食给宝宝食用。此外,体质虚弱、营养不足、消化不良、高脂血症患者也可多吃一些。日本人非常喜欢吃银鱼,他们认为银鱼是一种长寿食品。现在市场上很难买到新鲜活银鱼,一般都是经过冷冻或者是晒成便于储存的银鱼干。经干制后的银鱼,营养价值更高,其中以钙含量最高,居群鱼之冠。银鱼可以煮、炒、做汤,或是做成银鱼羹食用。
长江刀鱼的危机
“清明前细骨软如棉,清明后细骨硬如针。”如今正值刀鱼上市的黄金季节,江阴城中菜场的水产品摊位上,刀鱼都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
然而,这些据说“轻轻一抖肉就掉下来”的美味,却早已成了老百姓望而却步的奢侈品。“5000元/斤!”开出天价的商贩们,毫不避讳地承认,“江阴本地刀鱼找不到了,这些都是海刀或湖刀。”
常年研究刀鱼繁殖的水产专家、江苏省人大代表郑金良呼吁,刀鱼濒临灭绝的信号已拉响,全面禁捕刻不容缓,钟情江刀的食客们该缓一缓“口腹之欲”了!
价格到顶,濒临灭绝危机
“大的三四两一条,5000元一斤;中等的1200元一斤,最便宜的毛刀800元一斤!”
江阴城中菜场的摊主陆老板掀开一个冰盒,展示他的“极品刀鱼”:“看肚子肉多厚多宽,还有这鱼鳞,黄色的,正宗的江刀,靖江来的,跟我们江阴的差不多,都是供应高级饭店的最好货色。”他还告诉记者,因为不是周末,每斤5000元的价格还不是最贵,“货太少了,如果有50斤,一天也能卖掉。”
在郑金良看来,这无疑是最危险的信号!他告诉记者,由于刀鱼的产卵周期为两年,产量有大小年之分,与前年的“大年”相比,从价格上看,今年的产量又下降了。“前年最贵没超过4000元一斤,今年已经有一天卖到了6600元一斤。价格到顶就是物种灭绝的信号,当年野生鲥鱼和野生河豚灭绝之前就分别卖到1万/斤和4000元/斤,我看现在刀鱼的价格也到顶了。”
据江阴市志记载,江阴长江刀鱼年捕捞量1956年最高,达174吨,至1987年也有106吨,2002年后年产量则不足百吨,去年江阴刀鱼的捕捞量不足0.5吨,仅为高产期的0.28%。
十年限捕,更像一场追捕
“江刀”难觅,原因可以罗列出一大堆。“问题的关键还在捕捞,”郑金良向记者描绘某地段的捕鱼网时,用“蜈蚣的脚”来形容,“航道两侧一道又一道的渔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上都系着石笼,防止被江水带走。加上渔船的设备越来越先进,网一拉就是一公里多,只有幸运儿才能游到江阴,能游到鄱阳湖产卵的刀鱼更是少之又少。”
“江刀”洄游,堪称悲壮。为加强对刀鱼资源的保护,我国自2002年起,每到刀鱼洄游繁殖季节,实行限捕———渔船必须持有特许证,在限定时间内捕捞刀鱼。江阴市渔政管理站副站长查晓宗介绍,今年江阴刀鱼捕捞证共有21张,江阴长江大桥以下沿线的刀鱼捕捞期为3月1日至4月20日,长江大桥以上江段的捕捞期则分别为3月5日至3月31日,以及4月15日至5月10日。
“效果不大,十年限捕,更像追捕。”对此,郑金良直言,“限捕的时间都是没有渔汛的时间,刀鱼洄游到哪儿,哪儿开始允许捕捞,从3月到5月份,一直从长江入海口追到安徽安庆,没有一个地方放过刀鱼。真想保护,就应该避开汛期,实行全面禁捕。”
禁捕五年,有望提高产量
早日实现刀鱼人工养殖的规模化,是刀鱼保护者最希望看到的事。从2003年开始,郑金良开辟出25亩池塘,进行刀鱼灌江纳苗实验,“如今每年能够繁殖3万条鱼苗,通过两年能够成长到3两的刀鱼也有,但还不多。”郑金良坦承,刀鱼的人工养殖还处在摸索阶段,存在很多的问题,“刀鱼性格刚烈,一碰就死,10组用于体外受精的种鱼往往有用的只有一两组,育苗非常困难;另外,刀鱼不吃人工饲料,无法进行训饵,基本上还处在‘半人工’养殖状态,产量无法把握。”
对人工养殖成活下来的刀鱼,郑金良则非常珍惜,“不是为了上餐桌的,要留着做实验,一个物种真正的养殖成功,并不是说能在鱼池里成活,而是说能否放回大自然。我们也做过1000条刀鱼的放流实验,收效甚微,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也正是这个原因,郑金良呼吁,在如今野生刀鱼还有群体的情况下,如果全面禁捕,根据其产卵周期两年的特性,只要等五六年,刀鱼的产量就会得到有效增加。而一旦物种灭绝,靠人工繁殖恢复物种,可能还需要几十年。
长江刀鱼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经济价值
清明节前的刀鱼,因处于长江入海口,淡水与海水的交界处,饵料丰富,肉质鲜嫩。由于产量锐减,物以稀为贵,网上曝出的长江刀鱼价格却令人乍舌,在6000元至1万元间不等。2012年,在江苏举办的长江刀鱼王公益拍卖会上,一条重325克的长江刀鱼王竟拍出了59000元的天价。2013年3月,新华社记者在上海最大水产品批发市场铜川路水产市场调查发现,刀鱼由2012年最高价位由每斤8千元跌至4百元。多位经营者表示:公款吃喝受到遏制,致使刀鱼价格暴跌。
营养价值
长江刀鲚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水解氨基酸、游离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11种矿物质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长江刀鲚肌肉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16.97%、6.42%、73.64%、1.25%;2)肌肉水解氨基酸含量为13.73%,必需氨基酸组成基本符合WTO评分标准;3)在肌肉检出18种游离氨基酸中以活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为主,占总量的63.50%,其中呈味氨基酸占蛋白氨基酸的35.20%,是长江刀鲚具有特殊鲜味的原因之一;4)共检出13种脂肪酸,包括5种饱和8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7.16%,以油酸比例最高,为53.61%;5)微量元素组成比例与一般淡水鱼类不同,5种常量元素和6种微量元素中,锌铜比分别为19,锌铁比1.1。
长江刀鱼的做法
清蒸刀鱼
原材料
主料:刀鱼五尾(约1250克)。
辅料:熟火腿15克、水发冬菇10克、春笋片20克、香菜末5克、猪网油30克、虾子5克。
调料:绍酒25克、精盐2.5克、熟猪油30克、鸡清汤100克、葱10克、姜5克、白胡椒粉1克。
刀鱼的做法步骤:
1. 新鲜的刀鱼,用筷子从两边鱼鳃插入鱼肚中,双手握紧筷子,旋转几圈后,边转边拉,这样鱼鳃和内脏全部被拉出。
2 清除内脏后,用水从鱼嘴清洗鱼肚中的血水,清洗好的刀鱼完整如初。
3. 加入葱段,姜片,猪油入蒸箱蒸6分钟左右。
4. 将盘中的汁水倒入锅中,勾芡调味淋在刀鱼上即可。
糖醋刀鱼
主料:刀鱼200g
调料:油、盐、面粉、料酒、醋、糖、十三香、鸡精、海鲜酱油、蒜3颗、姜
糖醋刀鱼的做法:
1、刀鱼洗净去肠后,切成适应块,加入料酒和酱油腌半个小时左右;
2、.准备好姜和蒜、面粉,净刀鱼两面均匀涂上面粉;
3、锅内放入适量底油,大火油开后,转小火,将裹满面粉的刀鱼下锅煎炸,两面分别炸到金黄色即可;
4、将炸好的刀鱼装盘待用;
5、另起油锅,放入姜,蒜,煸炒,将炸好的刀鱼放入锅内,加入盐、鸡精、十三香燔炒,加入适量的水,小火慢炖10分钟左右
6、10分钟后,起锅加入适量糖,加适量醋,大火收汁,完成。
红烧刀鱼
食材
主料刀鱼300g
辅料:面粉、油、葱、姜、料酒、胡椒粉、酱油、蒸鱼豉油、糖
红烧刀鱼的做法:
1.刀鱼去头去内脏切成寸段。
2.葱姜用水泡十分钟备用。
3.将刀鱼用厨房纸吸干水份,沾上面粉。
4.入油锅煎至两面焦黄。
5.加入葱姜水、胡椒粉、蒸鱼豉油、酱油、糖、料酒大火煮开,转中小火收汁即可。
刀鱼卤面
刀鱼卤面是江苏镇江地区的小吃,鱼肉细嫩,味道鲜美,清明前后尤佳。以鱼由辅以香菇、笋片制成刀鱼羹,作为盖浇,以鱼头、鱼皮,鱼骨熬成汤卤,使面条入味。为传统时令佳品。鱼羹细嫩,面条入味,鲜美可口。
原材料
面条650克,刀鱼1000克,春笋片100克,水发香菇片40克,料酒30克,绵白糖8克,精盐4克,酱油50克,味精1克,葱末50克,姜末25克,湿淀粉40克,熟猪油100克,白胡椒粉少许。
刀鱼卤面的做法:
1、将刀鱼去鳞、鳃,用竹筷从鳃部伸入鱼腹绞出内脏,洗净,取下两面鱼肉,平放在案板上,用刀背略捶后,剥去鱼皮,鱼头、鱼骨、鱼皮留用。
2、炒锅内加入50克熟猪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15克葱末略炒,然后加入鱼肉、香菇片、笋片、15克酱油、绵白糖、1克精盐、5 克料酒,煸炒3分钟,用15克湿淀粉勾芡,制成"刀鱼羹",分别盛入5只碟内。
3、锅内加入35克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鱼头、鱼骨和鱼皮,炒至色黄时,加入清水2000克、料酒25克、葱末35克、姜末,烧约10分钟,待汤呈乳白色时,滤去鱼渣,再放入精盐少许、酱油35克、绵白糖5克和味精,用25克湿淀粉勾芡,最后加入15克热猪油,撒上白胡椒粉即成汤卤,分别盛入5只碗内。
4、锅内加水烧沸,放入面条煮熟,捞入温水中略浸,再捞起沥去水,分别盛入汤卤碗内,上面盖上刀鱼羹即可。
江刀鱼和海刀鱼的区别
目前市场上卖的刀鱼,其实在行内有3种名称:江刀、海刀和湖刀.
■江刀即是正宗的长江刀鱼,以长江靖江段所产为最好.因为刀鱼洄游到这段水域时,身上的盐分基本淡化,同时在淡水中身体长肥,肉质变嫩,因而口味非常鲜美.江刀通体银白,头部也是白色,鱼鳃血红.
■海刀是指洄游至长江口海水、淡水交接处被捕获的刀鱼,鱼种纯正,但由于身上盐分没有淡化,肉质稍硬,口味略逊.
■湖刀是长江刀鱼的“近亲”,因生活在大湖里,口味与江刀相差甚远.湖刀在市场上常被冒充江刀高价出售,尽管模样相似,但其头部为红色,鱼鳃泛白,仔细辨认可以区别.
乌江鱼的营养价值
乌江鱼的营养价值
乌江鱼鱼肉富含动物蛋白质和磷质等,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促进智力发育、降低胆固醇、降低血液黏稠度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作用。鱼体的其他部分可制成鱼肝油、鱼胶、鱼粉等。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很丰富,
另外,鱼肉中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A、B1、B2、D和矿物质。鱼肉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鱼鳞中含有的卵磷脂,可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脂,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减少脑血栓的形成和心肌梗塞,降低胆固醇,具有健脑作用。
吃乌江鱼的好处
1、缓解胃部不适
鲢鱼味甘性温,能起到温中益气、祛除脾胃寒气、暖胃补气、利水止咳的作用,尤其适合冬天食用。常用于脾胃虚弱、水肿、咳嗽、气喘等病的治疗,还可以治疗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2、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鲢鱼的鱼肉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很丰富,对促进智力发育、降低胆固醇、降低血液黏稠度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作用。
3、预防癌症促进脑部发育
鲢鱼的体内含有可抑制癌细胞扩散的成分欧咪伽3,因此长期食用鲢鱼对预防癌症大有帮助。
4、美容护肤
鲢鱼佐香油食用,对皮肤粗糙、脱屑、头发干枯易脱落等症状均有一定疗效,是女性美容美发不可忽视的佳肴。
吃乌江鱼的最佳时间
一般冬季食用最佳。
乌江鱼的选购方法
乌江鱼四季均产,以冬季产的最好,乌江鱼肉软嫩且细腻,刺细小且多。挑选时注意其鱼体侧扁,腹腔大而狭窄,头大眼小,尾鳍叉形,鳞片细小,银白色。优质的乌江鱼,眼球突出,角膜透明,鱼鳃色泽鲜红,腮丝清晰,鳞片完整有光泽,不易脱落,鱼肉坚实、有弹性。注意清洗鲢鱼时,要将鱼肝清除掉,因为其中含有毒质。
乌江鱼的副作用
1、乌江鱼肉不宜多吃,吃多了容易口渴。
2、乌江鱼可使炎症增强,因此,甲亢病人不宜食用。
3、乌江鱼不宜与甘草同吃,容易引起腹泻。
4、乌江鱼的鱼胆有毒不要食用,在处理时要把胆干净处理掉。
秋刀鱼的营养价值
1.秋刀鱼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廿碳五烯酸(EPA)、廿二碳六烯酸(DHA)等不饱和脂肪酸。
2.秋刀鱼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从上海水产大学对秋刀鱼营养成分分析来看,秋刀鱼的蛋白质含量为20.7%。它的蛋白质含量是所有鱼中的第一名。
3.秋刀鱼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与维生素E。秋刀鱼既可治疗贫血,又有防止衰老的功效,患有胃弱、食欲不振、虚弱体质的人适宜常吃秋刀鱼。
4.秋刀鱼中的维生素A比牛肉多了16陪,对夜盲症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5.秋刀鱼的热量不算很高,平均每100克秋刀鱼的可食用部分的热量大约为125大卡。
长江刀鱼
长颌鲚从头向尾部逐渐变细,腹部圆润,上颔长,超过胸鳍基部,胸鳍鳍条细长,有6个长的细丝,臀鳍长,并与尾鳍相连,尾鳍短小,臀鳍软条80条,体长可达26厘米,体长、身侧扁,向后渐细尖呈镰刀状,故而得名。一般体长18~25厘米、体重10~20克。吻短圆。口大而斜、下位。体侧两边被大而薄的圆鳞,腹具棱鳞,无侧线。胸鳍上部有丝状游离鳍条6根;背鳍、臀鳍各1个,臀鳍长直至尾尖与尾鳍相连,尾鳍小而成尖刀形。头及背部浅蓝色。体侧微黄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基部均呈米黄色,尾鳍边缘黑色。
背鳍条Ⅳ,10~11;臀鳍条Ⅲ,102~112;纵列鳞75~83;胸棱鳞18~22;腹棱鳞30~35;鳃耙外侧41~47;脊椎骨77~82;幽门垂16~20。体长为体高的5.6~6.7倍,为头长的6.6~7.1倍。头长为吻长的4.2~5.9倍,为眼径的5.5~7.9倍,为眼间距的3.5~3.9倍,为上颌长的1.3~1.4倍。体形长;侧扁,背部较平直,胸、腹部具棱鳞。头侧扁,口大而斜,半下位;上颌骨游离,超过鳃盖后缘,延伸至胸鳍基部,但11厘米以下个体一般不超过鳃盖骨。上、下颌骨,口盖骨和犁骨上均有细齿。眼较小,侧位,鳃孔大,鳃膜不与峡部相连。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较近。胸鳍前有6根鳍条为游离的丝状体。臀鳍甚长,与尾鳍基相连。腹鳍、尾鳍均较短小。体被薄而大的圆鳞,无侧线。头部、体背部呈灰黑色,身体其他部分银白色,体侧具有蓝色光泽。
种群分布
种群信息长颌鲚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亚洲马来西亚、亚马逊河、婆罗洲西部、普吉岛的淡水半咸水水域,品种为洄游性鱼类,产卵群体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当年幼鱼顺流而下,聚集在长江开港一带,肥育生长到第二年,再回到海中生活。
生活习性
长颌鲚长江刀鱼是典型的洄游鱼种之一。生殖季节从河口区进入淡水区,沿干流上溯至长江中游产场作生殖洄游。产卵后亲鱼分散在淡水中摄食,并陆续缓慢地顺流返回河口及近海,继续肥育。长江刀鱼的幼鱼也顺水洄游至河口区肥育。平时生活在海里,部分长江中下游的淡水湖中也有,每年2~3月份亲鱼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每年春季3、4月进入生殖季节后,产卵群体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就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长颌鲚的幼鱼也顺水洄游至河口区肥育,肥育生长到第二年再回到海中生活。冬季,刀鱼不作远距离洄游,而聚集在近海深处越冬。刀鱼和鲥鱼、河鲀和鮰鱼一起被誉为“长江四鲜”。刀鲚的性腺在洄游途中逐渐发育成熟, 繁殖期为 4~ 10月。该鱼对产卵场要求不严, 多在泥质或砂质的 S形或腰鼓形江段产卵, 通常是刀鲚鱼汛集中的地段。1 ~ 2龄达性成熟,属一次性产卵鱼, 绝对怀卵量一般在 3万 ~ 4万粒。成熟卵粒具有油球, 受精卵粒漂浮于上层水体孵化发育, 幼鱼育肥至秋后或翌年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