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癌症患者如何预防感染
教癌症患者如何预防感染
第一,要有预防感染的意识。
这种意识贯穿于肿瘤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平素做好细节工作,防寒保暖,热天避免空调直吹,流感季节避免到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熬夜,保证睡眠,调节好情绪等等,尤其手术后、放化疗期间,须倍加小心。
第二,加强身体营养支持。
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营养,富维生素类食品。对于胃肠功能欠佳或者食量不足者,尽可能加强肠外营养,反对“饥饿疗法治疗肿瘤”,肿瘤只是人身体的一个极小部分,饿死肿瘤,身体早就垮了!
第三,增强机体免疫力。
鼓励患者适度锻炼身体,可行八段锦、太极拳等强身健体,活动筋骨;或者适度使用免疫增强剂,比如胸腺五肽、白细胞介素2等;
四,升白针的合理使用。
肿瘤患者除去特别晚期恶液质阶段,最容易出现严重感染事件,就是放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间,及时复查血常规,及时正确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针),可迅速提升白细胞、预防感染的发生。
第五,中医中药的合理应用。
中医中药治疗肿瘤最被认可、最可靠的就是扶助人体正气,提升机体免疫力,扶正培本法是中医治疗肿瘤五大法宝之一。术后、放化疗后配合中药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概述
过敏性紫癜肾炎系指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肾损害。其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或为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或为植物花粉、虫咬等引起。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肾脏受累主要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部分重症患者可引起肾功能受损。肾脏受累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数天至数周内。
单纯血尿患者的预后几乎很好,而不同程度蛋白尿(<1g/24h,>1g/24h及肾病综合征)与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有关;急性肾炎综合征患者,病理表现Ⅲ级以上者,预后较差。应避免再次接触可疑过敏原,如食入海鲜等异种蛋白。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加强适当煅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烦劳过度,忌烟酒。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严重蛋白尿者,应注意补充优质蛋白饮食。
癌症患者发生水肿该怎么办?
1、消除引起水肿的原因,进少盐饭食,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并增加营养提高血浆蛋白水平。
2、随时注意抬高患肢,躺卧时应用枕将手臂垫高至肩水平。如为下肢水肿,坐位时将腿抬高至髋水平,夜间需将床尾抬高 5 ~8厘米 。
3、进行柔和的抬高患肢锻炼,每日 2 次,每次 5 ~ 10 分钟。
4、肿胀的皮肤易受损伤和感染,教导病人注意保护皮肤,进行家务劳动时需戴手套,如有破损及时进行伤口处理,预防感染。
5、对淋巴道阻塞引起的淋巴水肿,白天可用弹力绷带包扎或套以特制的压力袖套(如手亦肿胀,需戴压力手套),夜间取下袖套进行按摩(或用电按摩器),以促进淋巴回流。
6、中医护理,给癌症患者,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服用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的药物,如现代中药人参皂苷Rh2,来减轻癌细胞对人体正常细胞、器官的侵害,从而减轻和缓解水肿症状的发生。
癌症患者发生水肿现象,不必过于担心和害怕,水肿是癌症患者中多发的一种症状,做好饮食调理和日常护理工作,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和减少水肿情况的发生。
治疗癌症不如先预防癌症
治疗癌症不如先预防癌症。对于现在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条件,癌症的治疗仍然是一大难题,目前还没有几个癌症是有什么好的方法治愈的,所以治疗癌症不如先预防癌症,这样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利,而且还节约成本。
治疗癌症不如先预防癌症,怎么预防癌症呢?
防感冒。由于肿瘤患者往往免疫力、抵抗力低下,容易感冒,而感冒极易并发感染,成为癌细胞复发、转移、扩散的诱因,所以,防感冒对癌症患者尤其重要。
防劳累。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癌细胞在体内不断地侵蚀正常细胞,使患者机体不断衰竭,所以保存体力,避免体力、心力的伤害,是患者保健的一个重要环节。
防生气。传统医学十分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而现代医学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在治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良好的心态、乐观的心情,是疾病康复的重要保证。
防失眠。睡眠是一种休息方式,是恢复体力、增加免疫功能的好方法。休息好就是治疗,就是保健。
防便秘。每天保持1-2次正常排便,说明消化道通畅,功能正常,体内的毒素可以通过粪便排出,病情可以逐渐好转。如果出现便秘,体内的毒素没有及时排出,积蓄在体内将成为癌症发展、恶化的诱因。
忌大补。中医认为,癌症的主要问题是热毒旺盛,治疗上要清热解毒。过量的补品使患者体内的热毒更加旺盛,癌细胞也因此得到过量的营养而急速活跃和发展,从而加重病情。
忌剧烈活动。癌症患者提倡适当活动,但剧烈活动会极大地消耗体力,不利于患者康复,而且加快血液循环,加速癌细胞的活跃和发展,使病情加重。癌症患者可以适当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不累为前提。
禁忌辛辣食物。癌症患者的饮食要忌口,不能吃或尽量少吃牛肉、羊肉、鸡肉、海鲜及芥末等辛辣食物。
专家解析癌症如何预防 让你不得癌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大的敌人。面对人类最大的敌人,日常生活中人们该如何预防呢?专家表示,肿瘤预防主要有三级机制: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致癌性暴露,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饮酒、吸烟。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酗酒可能是致癌剂,也是促癌剂,酿酒的原料可能含致癌物质,如果酗酒的话容易导致遗传毒效应:染色体畸变,从而引发癌症。所以防癌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要减少感染因素导致的癌症,如肝炎病毒、ED 病毒、油门螺旋菌,人乳头状病毒等。另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和膳食营养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人类的肿瘤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发生与饮食有关。传统的东方型饮食,人群中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发病率低;传统的西方膳食,人群中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发病率高。姜文奇教授建议大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蔬菜类:大蒜、洋葱、胡萝卜、苦瓜、茄子、莴笋、豆芽、十字花科等。食用真菌类:银耳、木耳、香菇、猴头菇。水产品类:海带、海草、紫菜、海参、沙丁鱼、带鱼、鱼皮、乌龟、老鳖、虾等。粮食类:玉米、小麦、黄豆、绿豆、小豆、黑豆、薏米、红薯。
二级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癌症二级预防,早诊早治。防癌体检对与癌症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姜文奇教授建议大家没病也要定期体检用以防病。一旦出现一些早期症状的时候,立即就医。早期症状:如皮肤、乳腺、舌部或者任何部位有可触及的或者不消的肿物、疣或者黑痣发生明显变化,久治不愈发热,持续体重减轻,久治不愈溃疡,嘶哑、干咳、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都要小心是不是癌症“光顾”。
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及康复性预防
早期癌症大多是可以治愈的,专家介绍,癌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方法,可以帮助做好临床预防及康复性预防。
临床预防及康复性预防的目标是防止病情恶化,预防残疾,采取多学科综合诊断和治疗,正确选择合理的诊疗方案,为能够治愈的患者提供根治性治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为已无法治愈的患者提供姑息治疗和临终治疗,以消除痛苦、恢复体力、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人流后可以吃包菜吗 包菜的食用禁忌
经过科学研究发现,中老年人一天摄入卷心菜以每日60克左右为宜。它可做凉菜生吃,也可以爆炒,不管怎么制作,卷心菜的口感爽口,清淡。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又有抗氧化作用,对预防感冒起到很大的作用,对癌症患者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动脉硬化、胆结石症患者、肥胖患者、孕妇及有消化道溃疡食用。但是这部分人不适合吃卷心菜,如:皮肤瘙痒病患者,眼部充血患者。
风湿病患者切记预防感染
风湿性关节炎
1、在空气流通量较小,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如学校、幼儿园等,预防和早期发现,应做好充足的预防准备,彻底阻断链球菌感染流行,大大减少的发病率。
2、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经常锻炼身体,积极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
3、如果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应手术摘除扁桃体。要注意,扁桃体摘除后,仍可发生溶血性性链球菌咽炎,应给予及时治疗。
4、对于由急性链球菌感染的如: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等疾病,在早期予以彻底的抗生素治疗。
风湿病患者切记预防感染,因此要注意以上4点。或许对你更有帮助。
鼻咽癌能根治吗 鼻咽癌得注意什么
1、避免病毒感染: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注意保持鼻及咽喉卫生,每日数次漱口,必要时进行鼻咽腔冲洗,避免病毒感染。
2、饮食方面:饮食配合上面注意营养均衡,不要有刺激性的食物即可,多吃含高蛋白的食物。鼻咽癌治疗首选放射治疗,辅以手术,化疗和中医保守治疗。
3、多复查:对于鼻咽癌治疗后的患者,预后要多复查,注意平时的生活规律,特别是饮食规律。
血管瘤患者注意预防感染
婴儿血管瘤是由于先天性血管畸形所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疾病,血管瘤的发生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美观形象,还严重的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血管瘤发生后一定要及时的治疗。那么,婴儿血管瘤患者日常护理要点是什么呢?
血管瘤患者日常护理要点:
第一: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一定要注意清洗干净,因为有时会残留农药。较好多吃一些类似,西红柿、胡萝卜、空心菜、大枣等。因为其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抗癌防癌的效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C,其中空心菜的维生素最高。例如蒜苔、菜花、韭黄、包心菜等,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外。
第二:密切关注宝宝血管瘤瘤体的变化,发现宝宝血管瘤稍有变化。就要及时向专业医生询诊,确定血管瘤的症状类型,做好日常观察。不管宝宝是否有血管瘤疾病,都一定要时常给宝宝经常修剪指甲。因为婴幼儿喜欢用手乱抓挠,特别是面部。因此要经常修剪婴儿指甲以免抓破血管瘤。
第三:家里自备一些无菌的纱布或者棉签,万一血管瘤瘤体发生破溃,就要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压迫的时间要长一些,不要松开一会儿压一会儿,要一直压着,如果创面比较大较好上血管瘤专科医院请专家帮忙消毒。以便使再次加重病情,甚至给治疗增加难度。
第四:注意预防感染,感染一般都是破溃后护理不当所造成的,特别是一些特殊的部位,例如外阴、肛周、颈部、腋下等易感染部位。保持宝宝身体清洁,常洗澡,以免汗液浸湿血管瘤表皮。毛细血管瘤有浅表皮血管瘤,表皮极薄,若长时间浸在汗液中易破烂。父母洗澡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划破宝宝血管瘤。
第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了使宝宝能够早日康复,不给瘤体破溃的机会,也减少家长们的操心。较好及早进行治疗。患血管瘤的宝宝要勤剪指甲,或者戴好手套,不要让孩子不小心给抓破了,一旦出血,流血量很多,家长很心疼,而且血管瘤的创面不好愈合,还会留疤痕。造成更大的风险。
皮肤癌的日常护理
1、为了防止发生感染,应该保持皮肤局部清洁。
2、应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A的水果和蔬菜,喝茶也是可以预防发生皮肤癌的。
3、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患者的情绪紧张,调动患者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
4、对一些长期不可以痊愈的慢性炎症、黏膜白斑、慢性溃疡等需要积极的定期检查,因为检查还可以预防皮肤癌的发生。
5、加强对职业性毒害的高危人群的防癌的普及教育和定期普查,应该避免长期的接触砷剂、化学致癌剂、煤焦油物质,职业接触者在工作中应该注意加强保护自己,防止发生皮肤癌的可能。
6、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度El光直射和曝晒,使用遮阳工具,避免过多接触紫外线、x线等各种射线。
7、加强对职业性毒害的高危人群的防癌教育和定期普查,避免长期接触煤焦油物质、砷剂和化学致癌剂,职业接触者应当注意在工作中加强防护,以预防皮肤癌的发生。
预防癌症远离三大因素
我国癌症发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是公共卫生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许多科学研究及有效控制活动表明,癌症是可以避免的。1/3癌症可以预防。1/3癌症如能及早诊断,则可能治愈。合理而有效的姑息治疗可使剩余1/3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上周,由广东省保健协会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康复乐园承办,日月养生泉协办的“岭南健康大讲堂”第140场《关爱生命 科学抗癌》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公益活动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举办。主讲嘉宾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中山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姜文奇教授就如何预防癌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大的敌人。面对人类最大的敌人,日常生活中人们该如何预防呢?姜文奇教授表示,肿瘤预防主要有三级机制: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致癌性暴露,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饮酒、吸烟。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酗酒可能是致癌剂,也是促癌剂,酿酒的原料可能含致癌物质,如果酗酒的话容易导致遗传毒效应:染色体畸变,从而引发癌症。所以防癌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要减少感染因素导致的癌症,如肝炎病毒、ED病毒、油门螺旋菌,人乳头状病毒等。另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和膳食营养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人类的肿瘤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发生与饮食有关。传统的东方型饮食,人群中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发病率低;传统的西方膳食,人群中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发病率高。姜文奇教授建议大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蔬菜类:大蒜、洋葱、胡萝卜、苦瓜、茄子、莴笋、豆芽、十字花科等。食用真菌类:银耳、木耳、香菇、猴头菇。水产品类:海带、海草、紫菜、海参、沙丁鱼、带鱼、鱼皮、乌龟、老鳖、虾等。粮食类:玉米、小麦、黄豆、绿豆、小豆、黑豆、薏米、红薯。
二级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癌症二级预防,早诊早治。防癌体检对与癌症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姜文奇教授建议大家没病也要定期体检用以防病。一旦出现一些早期症状的时候,立即就医。早期症状:如皮肤、乳腺、舌部或者任何部位有可触及的或者不消的肿物、疣或者黑痣发生明显变化,久治不愈发热,持续体重减轻,久治不愈溃疡,嘶哑、干咳、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都要小心是不是癌症“光顾”。
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及康复性预防
早期癌症大多是可以治愈的,姜文奇教授介绍,癌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方法,可以帮助做好临床预防及康复性预防。
临床预防及康复性预防的目标是防止病情恶化,预防残疾,采取多学科综合诊断和治疗,正确选择合理的诊疗方案,为能够治愈的患者提供根治性治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为已无法治愈的患者提供姑息治疗和临终治疗,以消除痛苦、恢复体力、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哪些女性易患宫颈癌
对宫颈癌认识有哪些误区呢?带着这些问题,家庭医生在线非常荣幸采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主任、首席宫颈癌专家刘继红教授。刘继红教授指出,开始性生活早的或性伴侣很多的女性是患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宫颈癌发病率已位列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虽然这个数据是根据死亡率和医院上报的病例数进行估算的,并没有像传染病一样有一个准确的报告,但这也说明了宫颈癌已经成为危害女性的一大杀手。且宫颈癌现在呈现出一种年轻化的趋势。刘继红教授说,她临床上接触最年轻的宫颈癌患者才18岁。上世纪80年代宫颈癌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现在40岁左右的女性已逐渐成为患病主体。
刘继红教授介绍说,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第一是女性开始性生活特别早。比如有些女性十几岁就开始性生活,那时候她的宫颈上皮是没有成熟的,而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对HPV的防御能力就差。第二是性伴侣多的女性。如果女性性伴侣多,其感染HPV的风险就高。另一方面若其性伴侣同时拥有多个女性伴侣,将会造成感染HPV的风险增高,即使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率,但也不能完全阻隔感染。第三是多次生育或是多次流产。因为生育和流产将对宫颈上皮造成创伤,降低了对HPV的防御能力。
绝大部分宫颈癌是由HPV感染引起的
这里所说的HPV指的是人乳头状瘤病毒。绝大部分宫颈癌是由HPV感染引起的。理论上说,没有HPV感染就不会得宫颈癌。只有一小部分特殊类型的,如宫颈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可能跟HPV没关联,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
虽然宫颈癌成为了女性一大杀手,但是宫颈癌并没有那么可怕,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宫颈癌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可是不少人对宫颈癌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误区一:宫颈糜烂经过数年后将癌变
正解:宫颈糜烂可以是生理性,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刘继红教授说:“宫颈糜烂并不能说是一种病,说它会变成癌症,这样的说法肯定是不对的。”宫颈糜烂只是一种临床表现,是医生检查病人宫颈之后的一种描述,宫颈糜烂并不一定是病理情况。事实上,宫颈糜烂可以是生理性的(如宫颈柱状上皮外翻),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慢性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也可以表现为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变三级如果不治疗,若干年后则有可能会变成宫颈癌。
误区二:子宫癌等同于宫颈癌
正解:医学术语上并不存在子宫癌这一说法
刘继红教授解释道,医学术语上并不存在子宫癌这么一种说法。在临床上,发生于子宫的癌症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或是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发生在子宫体,也可以叫子宫体癌,子宫颈癌发生在子宫颈。医学上并没有一种笼统的子宫癌的叫法,子宫癌不是一个医学名词,大部分是病友或是网络传播时所使用的称呼,如果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是并没有这样的诊断。
误区三:宫颈癌疫苗将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正解:皮疹、红痒等反应是接种任何一种疫苗都可能有的
在听到宫颈癌疫苗有严重副作用时,刘继红教授说,皮疹、红痒等反应是注射任何一种疫苗都可能有的。但是,首先,它们的发生率并不高。另外,它是一过性的,是一个局部反应,打其他的疫苗也会有这样的反应。另外,也有人出现过一些全身性的反应,如发烧,但都是很短期的,是可以积极处理的。宫颈癌的疫苗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副作用。此外,刘继红教授还指出,这些副作用大部分都不是疫苗本身的抗原引起的,而是疫苗中用来提高抗原效价的佐剂造成的反应。
误区四:患了癌症后对患者进行隐瞒
正解:知晓病情+积极乐观心态,有利于癌症的治疗
刘继红教授说:“我更倾向于告诉患者病情,但不是直接告诉患者得癌症了,而是分阶段婉转地告知。”刘继红教授认为,不能让病人稀里糊涂的就接受治疗,知晓病情是病人本身的权利。如果病人是在知晓病情的情况下,并在家属或自身的调节下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对治疗效果是有好处的,同时也给医生一个正面的反馈,在增强医生治疗信心的同时,可以让医生在治疗时更加积极,大胆地去探索一些治疗方法。刘继红教授特别强调在治疗的过程,越是对病人进行隐瞒就越是让病人心生疑窦,反而于病情无益。
误区五:宫颈癌患者一定不能生孩子
正解:全球一千多例宫颈癌患者做了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大概30%能够生育孩子
刘继红教授表示,宫颈癌患者多数不能再生育,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做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这个手术要在宫颈癌早期才能进行。现在,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生也在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如先做化疗缩小肿瘤后再做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国内已经有用这种方法成功保留生育功能的病例。但是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由于患者的宫颈已经被切掉了一部分,剩下的宫体不一定能保证足月妊娠。现在全世界有一千多例做了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患者,大约只有30%的患者能够生育孩子,但是早产率明显高。
解除了这些关于宫颈癌的误区之后。另一个要提起的话题就是关于宫颈癌的预防。
预防宫颈癌:适时注射HPV疫苗可降低70%的发病率
刘继红教授在谈到预防时说道,女性有了性生活之后都应该参加常规的宫颈筛查。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开始性生活3年的女性,每1-2年都应进行一次宫颈筛查。
除了常规的筛查外,另一个预防方法就是打HPV疫苗。疫苗可以降低70%的宫颈癌发病率。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疫苗主要是针对HPV16和HPV18型的,有70%的宫颈癌是由这两种病毒引起的。目前,中国还在对宫颈癌疫苗进行临床试验,宫颈癌疫苗还没有上市,有条件的女性可以到香港或澳门地区进行接种。此外,刘继红教授提醒到,疫苗的接种最好在开始有性生活之前。国外的临床试验发现,有过性生活之后再去接种疫苗,并不是没有效用,但是效果没有那么好。不过,即使有了性生活的女性也应该去接种疫苗,因为即使体内已经感染了HPV病毒,进行疫苗接种的话可以防止再度感染,对宫颈癌的预防还是有作用的。
另外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根据调查,若某一女性的性伴侣包皮过长,其患宫颈癌的几率要高于一般人。这一方面是因为包皮垢里可能藏有HPV,容易传染给女性引起HPV感染。另一方面包皮垢里的一些细菌、微生物,可能会协同HPV导致宫颈癌的发生。但这只是一个危险因素,并不是说有这个因素就一定会导致宫颈癌。建议有这样问题的男性及早去医院治疗。
女性吃什么食物养生 卷心菜
卷心菜具有良好的防衰老、抗氧化效果,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保护癌症患者的生活指标。在抗癌蔬菜中,卷心菜排在第五位。
气功可以治疗癌症吗
现在医学上有很多的难题无法解决,癌症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很是实践证明运动养生可以使癌症复发以及发生的几率变小,那什么样的运动有利于预防癌症呢?我们请到的运动养生专家将为我们解释。
关于癌症的病因,人们普遍重视理化刺激、病毒、慢性感染、药物、遗传等因素,却忽略了社会、职业、生活习惯、个性、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事实上,现代心理生理学的研究已发现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紧张刺激所引起的不良情绪常常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因素。对癌症患者作心理调查发现,压抑愤怒,有不安全感及不满情绪的人易患癌症;情绪忧伤、失望和难于解脱的悲哀会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同时,对治疗怀疑、丧失信心、焦虑者常致复发;压抑及克制情绪者,预后不良。中医学早就注意到,情志所伤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并认为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原因。如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一书中指出,乳岩(乳腺癌)的产生是由于“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者,致经络痞备,聚积成核,初如豆大,渐如棋子……渐渐而大,始生痛疼,痛则无解,日后堆如粟……名曰乳岩”。
随着癌症研究的进展,对癌症的治疗的方法也不断增多。但基本都离不开两个方面,即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清除病灶;用中药、免疫疗法来改变机体内环境,增强抵抗力。这些治疗方法都是靠医生从外部给患者以物质的治疗方式实现的,大多忽视对患者心理因素的调整。而气功不仅重视对患者心理因素的调整,同时强调通过自我精神调节,调动人体生理潜力,起到强身治病为人类造福的作用。因此,癌症患者如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能较好地掌握气功的要领进行锻炼,并与其它疗法相结合,对减轻症状,缓解精神紧张,消除焦虑情绪,促进食欲,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是非常有益的。心身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利于机体对癌症的控制和转化。从这一角度出发,气功疗法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运动养生专家讲到从目前关于气功治癌的报导来看,一些早、中、晚期的癌症患者,在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的同时,辅以气功治疗,可以使症状改善,病灶减小或消失。不少人远远超过了预想的结果。更有个别晚期患者,在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下,采用气功疗法,有时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进一步加强气功治疗癌症的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