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一)浮小麦应用

第1步自汗,盗汗。

本品甘凉入心, 能益心气、敛心液;轻浮走表,能实腠理、 固皮毛、为养心敛液,固表止汗之佳品。凡自汗,盗汗者,均可应用。可单用炒焦研末,米汤调服。治气虚自汗者,可与黄芪、煅牡蛎、麻黄根等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治阴虚盗汗者,可与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等药同用。

第2步骨蒸劳热。

本品甘凉并济,能益气阴,除虚热。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药同用。

【鉴别应用】

第1步浮小麦与小麦,两者均能益气养心除热,然前者走表,除浮热止汗力强,故对骨蒸及其盗汗用之较多,后者益气养心,除烦止渴里胜,脏躁、心烦不安、消渴之证用之较多。

第2步浮小麦与麻黄根,两者均能止汗,常配伍用于盗汗、自汗证,浮小麦益气除热而止汗,具有扶正驱邪之功,并行收敛,麻黄根只具有收敛之性,无扶正之力。

浮小麦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吃浮小麦有什么好处

浮小麦是一种性质寒凉的中药材,它能入心经,益气除热和收敛心经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时人们出现骨蒸劳热以及阴虚发热等不良症状时,都能用浮小麦来治疗,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浮小麦煮水喝。

浮小麦还是一种能利尿消肿的中药材,平时它可以用来治疗人类的小便不利以及小儿遗尿,平时治疗时可以把浮小麦与益智仁还有甘草以及桑螵蛸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在服用,这样会让它的利尿功效更加出色。

浮小麦和小麦的区别

在临床上,浮小麦和小麦都可以作为药用,但是它们的药性和功能却不相同。

小麦性味甘、凉,可入心经、脾经和肺经,具有养心除烦的功效。“安神除烦”是小麦的重要效能,如著名的“甘麦大枣汤”,即是以小麦配伍甘草和大枣,专门治疗妇女“脏躁症”的。脏躁症是指由于人的心血不足而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不安、常打呵欠、悲伤欲哭等一系列症状。该病类似于“癔病”。小麦的常用剂量为30~60克,其用法是加水煎服。

浮小麦性凉、味甘咸,可入心经、脾经和肾经,具有益气、除热和止汗的功效。“止汗”是浮小麦的主要效能。凡由阳虚引起的自汗和由阴虚引起的盗汗患者均可应用浮小麦治疗,用浮小麦治疗该症的代表方剂如“独圣散”。

以气虚为主者,可将浮小麦与黄芪、牡蛎、麻黄根等配伍使用,以增强其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以阴虚为主者,则可将浮小麦与知母、黄柏、龟板等配伍使用,以增强其清热、滋阴、敛汗的功效。

此外,浮小麦还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药配伍使用,以起到养阴清热、敛汗除蒸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病症。浮小麦的常用剂量为15~30克,其用法是加水煎服或炒焦后研末服用。

手出汗容易吃什么食物好呢

(1) 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 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 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4) 小麦山药汤

[功效] 补气敛汗。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 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容易出汗吃什么

黄蓍粥,功效,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材料,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用法,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百合粥,功效,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材料,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吃饱。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浮小麦饮,功效,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用法,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小麦山药汤,功效,补气敛汗。材料,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用法,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手经常出汗是怎么回事 手出汗吃什么调理

材料:百合、粳米、白糖。

做法:将粳米和百合洗净后放进锅中,在快要煮熟的时候加入适量的白糖,继续熬煮至完全熟即可食用。

功效:有润肺止汗、止咳、宁心安神的功效。

材料:浮小麦,红糖。

做法:将浮小麦熬煮成浮小麦汁,然后加入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浮小麦有益气、清热除蒸、固表止汗的功效。

材料:浮小麦、山药、白糖。

做法:将浮小麦和善用同煎,煮出来的汁加入少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固表止汗、健脾补虚、除湿补气。

治疗手汗症药膳食疗偏方介绍

1、人参当归猪腰

材料:10克人参、8克当归、1个猪腰、姜葱、盐

方法:首先先将人参和当归切成片,将猪腰处理切好,然后将材料都放进煲里,加入适量的水煮,直至煮烂即可。

人参当归可以补气、补肺、益脾、生津、补血活血的功效,此方还可以起到补虚敛汗的作用。

2、百合粥

材料:20克百合、50克粳米、适量白糖

方法:将粳米、百合洗净,然后放在一起加水煮粥,煮好之后再加入白糖,然后再煮10分钟即可。

此方有着润肺止汗、安心宁神的作用,肺热汗多的人可以采用此方。

3、小麦山药汤

材料:15克浮小麦、15克山药、适量白糖。

方法:将浮小麦和山药一起加水煎煮,取汁液然后加入适量的白糖,每次服用50毫升,在早晚各服用一次。

4、黄蓍粥

材料:20克黄蓍、50克粳米、适量白糖

方法:首先先把黄蓍加水煎汁,然后取出汁液和洗净的粳米一起煮粥,之后再加入白糖即可。

此方能起到固表止汗、补气升阳的作用。

5、浮小麦

材料:15克浮小麦、适量红糖

方法:将浮小麦加适量水煎煮,煮好之后加入适量红糖即可。

浮小麦可以起到止汗的作用。

浮小麦副作用

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浮小麦的化学成分,一定会让您大开眼界!

普通小麦含淀粉53%—70%,蛋白质11%,糖类(蔗糖、葡萄糖、棉子糖、麦芽糖、蜜二糖)2%—7%,糊精2%—10%,脂肪约1.6%,粗纤维约2%;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allantoin)、精氨酸、淀粉酶、蛋白分解酶及微量维生素B、E。

2、浮小麦在我国古代被用作药方,还有一段故事,甚是传奇。

据说名医王怀隐医治一位妇人的狂躁症开的方子是汉末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良方“甘麦大枣汤”,来治疗妇女更年期出现的精神与心理方面的症状。当时那位妇女还有盗汗的症状,可是由于新购进的麦子又瘦又瘪,误打误撞治好了妇人的狂躁症和盗汗症,后来名医王怀隐发现原来就是这批又瘦又瘪的麦子的作用,后取名浮小麦。因此浮小麦的良方沿用至今。它的内服方子是:煎汤,3—5钱;或炒焦研末。

3、我们说浮小麦可以治盗汗,但是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哦。

阴阳两虚所致的自汗盗汗者不宜用。《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无汗而烦躁或虚脱汗出者忌用。”也就是说盗汗也有好几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用适合自己的良方。

介绍小麦的药用以及营养价值

小麦都有什么价值呢?看看小麦的哪些药用价值有什么:养心神,敛虚汗,心慌,自汗,盗汗等。

小麦属禾本科栽培作物。中药材分淮小麦、浮小麦两种。浮小麦即淘洗时轻浮瘪瘦的麦粒。仲景甘麦大枣汤,系用淮小麦。

小麦性味

甘、微寒,无毒。

小麦成分

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糊精、脂肪、谷甾醇、卵磷脂、尿胆素、精氨酸、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分解酶及维生素B等。

小麦功用和药效

养心神,敛虚汗。陈小麦粉外用消疮肿有良好的功效。

痈疮疖肿,一切无名肿毒,初起未溃者:

陈小麦浸泡水磨取淀粉,将淀粉炒焦研成细粉,以米醋调成糊,涂于患部,有效率达到98%。

妇人脏躁(癔病)、悲伤欲哭,神经性心悸,怔忡不安,失眠:

浮小麦15~30克,甘草9克,大枣4-6攻,水煎服。

心慌,自汗,盗汗:

浮小麦30克,茯苓、麦冬各9克,水煎服。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碧桃干9克,水煎,一日分2次服。

相关推荐

治疗手出汗的药膳

1、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手心出汗小偏方 2、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

出虚汗怎么办

中医认为,气虚是指由于人体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此病患者除了可表现为易出汗外,还可伴有身体虚弱、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呼吸短促、四肢乏力、精神萎靡、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夏季,阳气旺盛,正是此类患者进行调补的最佳时机。下面就推荐一款具有调补气虚作用的食疗方--甘麦大枣汤。 此汤的民间做法是:取浮小麦30克,甘草3~5克,大枣10枚,冰糖适量。将浮小麦和甘草洗净。将大枣去核。将浮小麦、甘草和大枣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炖煮30分钟,然后加入冰糖即成,可吃枣喝汤,每日服一剂。 甘麦大枣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

失眠怎么办 浮小麦

所谓浮小麦就是不沉于水的小麦,具有补心止汗的功效,适用于体虚多汗、舌燥口干、心烦失眠等人群。中医常常会用浮小麦来治疗失眠。小麦在安定精神和增强体力方面有着良好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小麦胚芽内所含有的食物纤维和维生素E非常丰富,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保证睡眠。

孕妇降血糖粗粮食谱有哪些呢

1、荞麦 又名莜麦、油麦、乌麦、花荞、三角麦、玉麦、甜荞麦。功效:荞麦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湿、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等功效。主治头风疼痛、胃肠积滞、痢疾热泻、疮疖丹毒糖尿病、白浊带下等症;外用可清热解毒。 2、小麦 小麦性凉,味甘。具有养心安神,益肾,健胃厚肠,除热止渴,敛汗,止痢等功效。主治糖尿病、神志不安、虚烦不眠、心悸怔忡、癔病、脾虚泄泻等症。 3、燕麦 又名皮燕麦、雀麦、野麦。功效:燕麦性温,味甘。具有益肝和脾、滑肠催产的功效。主治病后体虚糖尿病、纳呆、便秘、难产等症。此外还有止汗、止血的功效,或治

​哪些食疗方可应对手心出汗

(1)百合粥 [功效]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用法]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黄蓍粥 [功效]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浮小麦饮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脾胃虚寒吃什么好

1、浮小麦大枣茶 原料:绿茶、浮小麦、大枣、莲子、生甘草。 做法:后四味加水1500 毫升,先煎至浮小麦熟后再加入绿茶即可,每次服100 毫升,日服3~4 次,可复煎服。 功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 2、姜汁牛乳饮 原料:鲜生姜30克,鲜牛乳250毫升。 做法:将鲜生姜洗净、去皮,切成细丝,放入容器加水捣烂取汁,加入牛乳中,用小火煮沸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有温补脾胃的功效

体质虚寒吃什么最好

1) 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 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 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

小麦营养价值及功效 小麦的功效

小麦味甘,性凉,归心、脾、肾经,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肾、除热止渴之功效,主治脏躁、烦热、消渴、泻痢、痈肿等。浮小麦具有益气除热止汗的作用,可治疗多汗症。

长期失眠多吃什么好 浮小麦

所谓浮小麦就是不沉于水的小麦,具有补心止汗的功效,适用于体虚多汗、舌燥口干、心烦失眠等人群,中医常常会用浮小麦来治疗失眠。 小麦在安定精神和增强体力方面有着良好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小麦胚芽内所含有的食物纤维和维生素E非常丰富,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保证睡眠。

小麦和大麦有什么区别 营养功效区别

1.食用小麦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雌激素的含量,从而达到防治乳腺疾病的目的。 2.小麦味甘性凉,具有镇静,止汗,生津的功效,适宜于调理虚热多汗,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等症。 3.小麦可以宁心安神,对于更年期女性,食用未经加工的小麦能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4.小麦胚芽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促进皮肤血管畅通,防止皮脂氧化,抑制因脂质过氧化而引起的皱纹和黄褐斑,具有抗老防衰的作用。 1.大麦功效跟小麦近似,而其性更平凉滑腻,为面则甚于小麦,无燥热。 2..大麦是可溶性纤维素的极佳来源,可以辅助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低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