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哪些女性最易月经不调 虚弱型

哪些女性最易月经不调 虚弱型

这类人群一到经期前,脚就会浮肿,容易疲劳,且腰酸背痛,不太有食欲,容易感冒或拉肚子。几乎不会有经痛现象,经血是浅红色,有时量多有时量少,呈两极化。经期短,若是并发贫血,月经就容易迟来。新陈代谢差,水肿严重,尤其下半身更是肥胖。

建议:一日三餐不能少,多吃好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

月经不调艾灸部位图 月经不调灸疗法则

灸疗法适用于虚寒者月经不调,虚者益气养血,补肾调经;寒者温经散寒,调理冲任。

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论治

月经不调在西医认为多少和内分泌失调有关,也有和外界的一些因素有联系,例如受冷受寒、精神受到刺激、饮食不注意等。西药调经药一般是性激素和孕激类药物,但是单纯应用激素来调经往往不那么理想,停用药物大多会出现反复。而中医认为这月经不调有几个方面的类型,例如:气滞血瘀型、气血虚弱型、宫寒型、血热型、脾不统血型等。其中,气滞血瘀类型颇多。

针对月经不调若能请中医具体辩证施治,做到辩证施治针对性应用相应的中药调理治疗月经不调疗效很好,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对身体不良影响也很小。下面就几种常见的月经不调类型加以阐述。

①气滞血瘀型:表现为经血色泽深暗有块,经期不准,小腹疼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舌质紫暗有瘀点等。治则:活血化瘀。常用方剂:四物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的中成药有花红片、当归丸、女金丸、复方益母草膏等。

②气血虚弱型:表现为面色无华,经血量少、色淡,月经或超前或错后,经期短或月经淋漓,头晕眼花无力,舌质淡,心悸气短,说话有气无力。治则:补气养血。常用方剂:八珍益母汤、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的中成药有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人参归脾丸等。

③宫寒型:表现为经期错后,痛经(热敷可缓解),经少白带偏多,畏寒,喜热饮,面色苍白,舌苔薄白。治则:温经祛寒。常用方剂:宫寒散。常用的中成药有艾附暖宫丸、理中丸等。

④血热型:变现为经血提前和经血不畅、经血色红或发紫、口苦咽干,舌苔偏黄,午后作烧,颜面潮红。治则:清热凉血。常用的方剂是丹栀逍遥散,中成药可选择丹栀逍遥丸。

⑤脾不通血型:表现为经血过多或淋漓不尽。治则:补脾摄血。常用的方剂是固冲汤、胶艾汤等,常用的中成药可选择宫血宁胶囊、人参归脾丸等。

存在月经不调只要通过中医的具体辩证施治,做到针对性用药预后相当不错,当然平时的生活起居也是很重要的。发现月经不调首先不要恐惧和过于的紧张,平时应该注意经期卫生,在经期应该注意保暖,注意休息,注意营养平衡,保持心情舒畅。

5类女性最易月经不调

1 血液循环不佳型

建议:血液循环不佳的人要多活动身体,小心别受寒,不要吃冰冷食物。最好不用卫生棉条。避免长时间坐着,要多走路,让骨盆的血液循环好些,否则很容易引发月经不调。2 怕冷型

这类人群一到经期,腹部就有受寒的感觉,经痛严重,一受寒会更严重,但是保暖会觉得舒服一点。她们经期通常都迟来,经期常会持续七天以上,经血暗红色,会夹杂像猪肝色般的血块流出。特别怕冷,并发虚弱型的几率很高。

建议:一定要做好保暖功夫,可以穿厚内衣或厚袜。

3 压力过大型

这类人群经期前精神不安定,情绪焦虑不安,容易发脾气。贪食与厌食两种现象不停地重复着,老是放屁或打嗝,会乱长痘痘,不是便秘就是拉肚子。每个月经痛症状不同,会随当时的身体状况改变,在经期前会腹胀或腹痛,但是月经一来这些症状会消失。经血是一般的红色,是正常的4~5天。有时会提早,有时迟来。

建议:学习控制情绪,日常生活作息要正常,经期可听音乐、喝花草茶来平复情绪。

4 贫血型这类人群容易头晕,一站起来就眼冒金星,皮肤摸起来粗粗干干的,精神不集中,老是健忘。生理期腹部不舒服,还会腰酸背痛以及并发各种不适症状。经血颜色浅红色,经血很稀,经期很短。月经迟来的情况很严重,经常会拖到40天以上。即使经期已经结束了还是觉得全身无力。

建议:平时不要用眼或用脑过度,睡眠要充足,日常饮食生活要注意补血。

5 虚弱型

这类人群一到经期前,脚就会浮肿,容易疲劳,且腰酸背痛,不太有食欲,容易感冒或拉肚子。几乎不会有经痛现象,经血是浅红色,有时量多有时量少,呈两极化。经期短,若是并发贫血,月经就容易迟来。新陈代谢差,水肿严重,尤其下半身更是肥胖。

建议:一日三餐不能少,多吃好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

女性身材苗条更容易痛经

国外有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身材苗条的女性更容易患痛经。

很多有减肥经历的女性一定非常熟悉一个词——BMI指数【BMI(Body Mass Index)指数=体重值(公斤)/身高的平方(米)】。BMI指数反映了身体总的脂肪含量,是衡量肥胖与否的一个国际标准。若BMI指数超过23表示过重,超过25表示肥胖。专家在对2万多名痛经女性的调查后认为,BMI指数跟痛经关系密切。BMI指数在21.3-23.2之间的妇女患痛经的机会相对较少,而BMI每下降1个点痛经概率增加12%-14%。

过瘦或过胖都易月经不调

身体的胖瘦,影响着月经。肥胖的人容易月经不调还容易出现多囊卵巢。但太瘦的女人也容易出现月经不调,过少的脂肪会减少雌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活动,大概体脂肪要保持在17%的比例之上,才能保证正常的月经周期。所以,过胖和过瘦都不好。

中医应该怎么调理月经不调

肝肾阴虚型

二至丸合两地汤加减。月经不调的女性朋友需要准备女贞子15克,旱莲草18克,干地20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山茱萸12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9克,对治疗肝肾阴虚型月经不调的女性朋友是有一定效果的。

脾肾气虚型

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治疗女性月经不调需要准备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续断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艾叶10克,首乌30克,当归12克。

肝郁气滞型

中医应该怎么调理月经不调?逍遥散加减。柴胡12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茯苓15克,白术9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木香6克(后下),炙甘草6克,月经不调的女性朋友需要每日1剂,水煎服。

气血虚弱型

滋血汤加减。月经不调患者需要准备的有当归15克,熟地30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茯苓20克,鸡血藤30克,黄精20克,首乌20克,对治疗气血虚弱型月经不调是有一定效果的。

血寒型

温经汤加减。桂枝10克,艾叶10克,熟附子9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炙甘草6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牛膝12克,月经不调者每日一剂,可用水煎服。

血瘀型

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熟地15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炒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益母草30克,对治疗痛经型的月经不调效果比较好。

湿热型

四妙散加减。黄柏10克,苍术10克,薏苡仁30克,绵茵陈15克,赤芍15克,丹皮12克,香附12克,车前子15克,败酱草20克,银花藤20克,对治疗月经延后型的月经不调效果非常好。

痰湿型

苍附导痰丸加减。月经不调者需要准备法夏15克,陈皮6克,茯苓20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胆南星12克,香附12克,枳壳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月经不调患者每日需要1剂,用水煎服。

山楂和荷叶能一起喝吗 山楂和荷叶泡水喝要注意什么

1.山楂荷叶茶性凉,因此经期女性要少喝,否则容易体寒,会使经血运行不畅,容易月经不调,甚至会造成痛经。

2.山楂荷叶茶性凉,喝多了容易使脾胃受到损伤,脾胃虚寒的人喝了之后容易加重他们的病情,因此也要少喝。

这些女性容易月经不调

虚弱体质

月经期容易疲劳,腰酸背痛,食欲降低,容易感冒或拉肚子。经血是浅红色的,量时多时少,有时会流出大量的粉红色经血。经期通常是4-5天,周期会越来越短,如果并发贫血症,月经就会推迟来。

贫血体质

容易头晕,皮肤摸起来比较粗燥,精神不集中,容易健忘。经期会觉得腹部不舒服,还会出现腰酸背痛的现象,还会并发各种不适的症状,这种症状会持续很久。月经迟来的情况很严重,经常会拖到四十天以上,经期结束的那几天会特别疲劳无力。

怕冷体质

很多女性经常遇到腹部受寒的情况,经痛特别严重,如果经期受寒就会加重痛经,适当保暖可以缓解痛经。该体质的女性通常都会出现月经推迟的现象,经期常常持续七天以上,经血颜色是暗黑色的,还会夹杂像猪肝色般的血块。

血液循环不良体质

这类女性在经前会感到肚子胀胀的,下腹部突出,一到生理期就会便秘,经血颜色为暗沉的红色,比较粘稠,有时还会有像猪肝般颜色的血块流出。由于血液循环不佳,经痛时会痛到无法忍受,只能完全依赖止痛药。

肥胖女性容易月经不调

造成这一原因的情况是很复杂的,单从妇科角度去分析,起码应当从是否有多囊卵巢综合症、高泌乳素血症、下丘脑垂体性闭经和其它原因引起的不排卵等病症去分析研究。这些疾病临床上可以同时表现出其它多种症状与体征,但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月经不正常、闭经与肥胖相伴或相继而出现。

“进口多”,“出口少”,日积月累自然“发福”

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症患者的肥胖发生率达50%以上,这些病症伴发肥胖的机理很多。简单地可以归为体内雄激素与雌激素各自的水平异常和两者的平衡异常。过高的、持续的雌激素使脂肪生长和脂肪细胞分裂增加。而雄激素则促使肾上腺抗脂肪分解,从而导致脂肪的积累,这样一来“进口多”,“出口少”,日积月累自然“发福”。

中医认为月经产生的机理是:女子进食水谷精微后经过五脏六腑的消化、吸收、转化而成为血液,这种源源不断的血液充实了女子的冲、任二脉,所以能够产生“月事以时下”的生理功能,而当这一从食物——血液——月经的“流水操作线”上受到寒、热、湿、痰、瘀的损伤后,便造成痰湿瘀滞,络道受阻的病理状态,于是由于经血不按月下行,逆向而变为脂肪。这样就造成肥胖与月经不调的恶性循环。

盲目服用减肥药,造成肥胖与月经失调的恶性循环

对于这部分女性病人治疗的关键是:切忌盲目进食减肥药物,单纯减肥且不说是治标不治本,相反临床往往可以见到许多盲目服用减肥药后导致月经失调的症状出现。

人体精确的神经中枢“下丘脑”像一部完美的电脑,对每一种激素的释放都计算得异常精确,按照每个人特有的生物钟,成脉冲式释放激素,数量控制得非常严谨,有些甚至以微摩尔这一数量级为单位。而减肥药中的激素成分,很可能打破人体自身多种激素之间相互协同并且相互制约的关系,一种激素水平不足或过量,均可导致相关多种激素分泌抑制或过度释放的连锁反应,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激素之间的相互平衡被打破,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不但月经不调时有发生,妇科肿瘤、骨质疏松、过度肥胖等激素的副作用都可能接踵而至,而更普遍的后果是抵制了自身激素的正常分泌。

受到月经不调困扰的肥胖女性,不妨在食谱中添加大葱、豆类、南瓜、大蒜、生姜、栗子、橘子等食物;另外,醋、酱、植物油、辣椒、胡椒等调料及炖牛肉、鸡肉高汤,由于肥胖导致的月经不调有一定作用。同时,.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症状仍未好转或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生活与学习,就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身材苗条的女性容易痛经

国外有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身材苗条的女性更容易患痛经。

很多有减肥经历的女性一定非常熟悉一个词——BMI指数【BMI(Body Mass Index)指数=体重值(公斤)/身高的平方(米)】。BMI指数反映了身体总的脂肪含量,是衡量肥胖与否的一个国际标准。若BMI指数超过23表示过重,超过25表示肥胖。专家在对2万多名痛经女性的调查后认为,BMI指数跟痛经关系密切。BMI指数在21.3-23.2之间的妇女患痛经的机会相对较少,而BMI每下降1个点痛经概率增加12%-14%。

多吃酸味食物可缓解痛经

妇科专家说,像痛经这样大多数女性都要面对的顽症,目前的医学还不能完全解决,但平时用中医调理或者日常食疗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症状。

女性在月经来潮前的数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不要吃得过饱,尤其应避免生冷食品,那会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行经期间,更要避免一切生冷、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以缓解疼痛。在国外,有人认为适量饮酒能改善痛经,想来酒能通经活络,扩张血管,使平滑肌松驰,从而减轻疼痛。

另外,平时饮食应该多样化,经常食用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香菜、胡萝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鸭、鱼、鸡蛋、牛奶、动物肝肾、鱼类、豆类等。

过瘦或过胖都易月经不调

身体的胖瘦,影响着月经。肥胖的人容易月经不调还容易出现多囊卵巢。但太瘦的女人也容易出现月经不调,过少的脂肪会减少雌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活动,大概体脂肪要保持在17%的比例之上,才能保证正常的月经周期。所以,过胖和过瘦都不好。

女性心情不好易月经不调

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

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经病。

2.卵巢问题引起

育龄期女性月经不调一般多是因为卵巢黄体功能不好,常表现为有周期,但是周期缩短,或者月经出血比较多。

3.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

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氏病等;肝脏疾患;血液疾患等。

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均可能发生月经不调。某些职业如长跑运动员容易出现闭经。

此外,某些妊娠期异常出血也往往被误认为是月经不调。

情绪变化会干扰月经周期?

女性的月经来潮,月经的紊乱,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下丘脑又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接受外来的刺激,经过整合,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

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卵巢功能而发生月经紊乱。

精神因素如情绪过度波动、紧张,环境或外周温度的较大变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与下丘脑-垂体间的功能失调,使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卵泡成熟和排卵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月经紊乱,直至发生闭经。

情绪波动导致月经异常怎么办?

心理因素对月经的影响很大,因此对于月经病的预防既要注意饮食起居,讲究生理卫生,也要情志调和,讲究心理卫生,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正如医学所指出:“则荣血生而经自行,须慎饮食,调七情,保神气,庶可得生。”

对于主要由心理因素而引起的月经失调,对其治疗主要是以心理治疗为主,适当配合药物治疗。单靠药物治疗,不消除引起月经不调的消极心理因素是很难奏效的。

因此,生活中要保持心情愉快,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当环境发生变化,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当情绪恢复正常或适应了新环境时,月经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久坐容易月经不调吗

久坐不起,第一,来月经的时候长久的坐着月经会流畅不通,导致经血逆流,如果长时积压经血还会变成肿块,进而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第二,如果女性工作长期久坐的话,会导致女性的盆腔容易充血,导致附件和宫颈的血液循环不畅通。第三,长时间坐着阴部透气不好。就比较容易发生感染,导致宫颈炎、宫颈糜烂等妇科疾病的来袭。

所以,小白领们一定要注意,在办公室工作要经常起来活动一下,一旦遇到月经不正常的情况,也不要因此胡乱吃药调理,还是应该及时去正规妇科医院就医,查明病因才能对症治疗,也可以避免自以为是的乱调理带来其他的健康问题。

如何衡量月经是否正常?我们打个比方,如果在月经前或者月经期间出现了小腹胀痛,而且经血颜色暗还带有血块这是不正常的。一般月经周期为28天到30天不等,也可能40天来一次,只要有规律性都属正常。影响月经不调的因素有很多,其实,提前或推后3-5天也属正常。

专家提醒女性朋友们,不管是平常是在家里还是工作期间,一定不要久坐,为了自己的身体,也要坐坐适当的运动一下,谨防久坐也是对自己身体的负责。

月经不调一般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还带有血块。这样的患者,我们应该调和气血,化淤止痛。适当吃一些补血的食材,比如黑豆、黑醋、木耳、葡萄等活血的食材,可以有效帮助血液流动。

经常浑身无力是怎么回事 免疫功能紊乱

很多中青年人长时间会觉得身体乏力,注意力较难集中,有些时候,还会影响食欲,以及消化道功能,可出现便秘或是腹泻情况,症状较严重者,还会有心慌,心烦,焦虑,失眠等等表现,女性则易月经不调,男性可导致性功能下降。而这主要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生活无规律,进而造成免疫功能紊乱,也被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女性月经不调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不调的出现已经危害到了很多的女性,特别是长期的月经不调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月经不调不止是给女性健康带来问题和困扰,给女性的生活也会带来很大的不便,无法预测的经期和经量的变化都会令女性焦虑不安,而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中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联系。

经期持续数十天,几乎流失了体内一半的血,晚半小时就诊就可能因失血过多而死。这是广州一19岁女孩的遭遇,当然最终医生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但这也为广大女性朋友提了一个醒,对于自身经期异常现象一定要多加留意。月经不仅仅是女儿成熟一步的标志,同时也是女性健康的判断标准之一,因而女性发现自身经期异常一定要去就诊。

女性不吃早餐容易月经不调

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发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类与其他人科动物之间。其他的哺乳类动物则是经历动情周期。育龄妇女和灵长类雌性动物,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

据专家介绍,女性不吃早饭,有的是为了减肥,有的是因为上班时间很紧张,还有其他原因。不论什么原因,不吃早饭对女性身体损害较大,尤其是寒冷季节,不吃早饭则人体“火力”更加不足,致使女性体寒,而这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月经失调,甚至闭经。

月经不调的出现已经危害到了很多的女性,特别是长期的月经不调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因此,现代女性特别是职场白领还是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尤其是一定要按时吃早餐。女性要保持美丽,应该坚持科学饮食,特别是不能不吃早饭而空腹外出,最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引起月经不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月经不调的主要原因1、血液循环不佳:血液循环不佳的人要多活动身体,小心别受寒,不要吃冰冷食物。最好不用卫生棉条。避免长时间坐着,要多走路,让骨盆的血液循环好些。否则很容易引发月经失调。 月经不调的主要原因2、怕冷:这类人群一到经期,腹部就有受寒的感觉,经痛严重,一受寒会更严重,但是保暖会觉得舒服一点。她们经期通常都迟来,经期常会持续七天以上,经血暗红色,会夹杂像猪肝色般的血块流出。特别怕冷,并发虚弱型的几率很高。所以一定要做好保暖功夫,可以穿厚内衣或厚袜。 月经不调的主要原因3、起居无度:据研究,妇女经期

月经推迟怎么办才能快点来 怎么让月经快点来

注射黄体酮是最直接的方法,效果是比较快的,一般当时就开始生效。若是想月经提前至少一个星期,可以考虑注射黄体酮。 贫血的人来月经大多不及时,而且量很少,甚至到没有。来月经前的一个星期多喝补气血的汤,如乌鸡汤排骨汤。多喝红枣桂圆粥。 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要放松精神,长期精神紧张的女性是容易月经不调,迟迟不来月经的。心情压抑的时候要想办法宣泄一下。 过度劳累对健康不利。多去参加任何活动,避免过于安逸,造成懒惰。应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规律。通过适度的劳动,以帮助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抗御能力。

生完孩子月经不正常

1、怀孕期间没有注意调养,通常会导致生产后月经不调。因为女性在怀孕期间身体激素发生较大变化,如果没有注意调养的话,容易导致女性在生产之后身体过分虚弱,从而导致月经不调现象发生; 2、女性在生产后身体过分虚弱,而没有好好的调养身体。这会使得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失调,从而导致月经不调现象发生; 3、女性在生完孩子后过度劳累,或者是受寒,感染。这也是女性生完孩子月经不正常的原因。 女性月经不调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边是体质问题。很多女性由于体寒或者是其他原因,在4、受孕前会有痛经或者其他月经不调现象,而在生完孩子后也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都有什么方法

中医认为,血得寒则凝,女性常食用生冷寒性食物会损伤人体阳气,导致血液流通不畅,易出现月经不调、经血量少,还易出现痛经、闭经等经期问题,因此月经期间,宜食用温热食物,促进血液运行通畅。不宜食用辛辣食物,月经期间进食辛辣的食物容易引起盆腔血管收缩,造成经血量过少甚至突然停止,长此以往,会发生痛经或月经不调的可能,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中医治疗各种类型月经不调的方法吧。 1、脾肾气虚型月经不调。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续断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

哪些养生人群易出现月经不调

一、经常闹减肥的女性:长期节食,必然会引起营养不良,身体缺少必要的脂肪组织。而脂肪是女性月经和生育的能量来源,如果身体脂肪总量少于体重的17%以上,就会影响性器官的发育和月经,引起月经不调。 二、与便秘纠缠不清的女性:发生便秘后,直肠内大便过度充盈,子宫颈会向前推移,子宫体则向后倾斜。如果长时间反复发生子宫后倾,阔韧带内的静脉就会受压而不畅通,子宫壁会发生充血,并失去弹性,久之就会发生月经不调。 三、与药物为伴的女性:那些女性易发生月经不调呢?在排除疾病、情绪、心理、环境等因素的情况下,应该考虑药物对月经

哪些职业容易月经不调

一、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一般对月经及其疾病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但在医院里,仍有相当一部分女医护人员找不到自己月经不正常的原因。其实,医院手术室的麻醉气体和消毒用的甲醛气体常是惹事的祸根。 二、空中小姐从事飞行服务工作的女性,由于经常受高空缺氧,时差改变,生活不规律等因素的影响,同样会发生月经异常,如经期提前或错后、继发性闭经等,已成为许多空中小姐难以启齿的苦恼。 三、工厂女工与女司机在工厂工作的女工,可能会接触某些生产性毒物。尤其是从事化工原料、人造纤维生产,或制造四氯化碳、玻璃纸等产品的女工,会接触甲苯、二

肝炎“缠身” 月经易失调

肝炎和“大姨妈”有啥关系? 肝炎和月经不调看似没有联系,其实他们私底下有着不为人知的关系。肝脏不仅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同时还参与体内新陈代谢。卵巢不断分泌的雌激素,要在血中保持一定浓度,就需要肝脏来代谢。 女性的月经来潮,是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的坏死、脱落、出血的结果。女性患肝炎后,肝细胞功能受到损害,对雌激素的代谢功能减弱,雌激素的正常生理波动发生紊乱,从而可能引发月经不调。 为什么肝炎女性容易月经失调 成熟女性患肝炎后,由于肝细胞功能受到持续性损害,对雌激素的代谢功能减弱,雌激素在血液

女性妇科肿瘤有哪些种类

随着生活的压力,生活的环境等一些客观的因素改变,往往导致身体较为虚弱的女性患有妇科疾病,从而引发妇科肿瘤,那么女性容易患上妇科肿瘤的种类有哪些? 第一,女性易患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易引起月经不调、腹部肿块、压迫症状、白带增多、不孕、贫血、内分泌失调等症状,多发生在中年期的女性,常因子宫肌瘤小,无症状,不做妇科检查而未做诊断。 第二,女性易患.卵巢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而良性肿瘤容易像恶性肿瘤方向发展,原发灶多数位于卵巢和宫体,也可由对侧输卵管、宫颈癌转移而来。 第三,女性易患子宫颈癌,这也是

夏季女人补气血喝什么茶 当归红茶

当归10克,红茶8克,冰糖少量。当归去除杂质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烧开,加红茶,转文火煮30分钟,滤渣取汁,加入冰糖待其溶化即可饮用。 作用:当归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对于血虚者,易月经不调,痛经,面色面色萎黄,虚寒腹痛等症的人来说有非常好的调理效果。

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论治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病因可能是功能性的也可能是器质性的。月经不调包括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例如经期的紊乱、经血色泽和出血量的改变等。存在月经不调的妇女往往伴随其他的不适症状,例如经前、经期或经后腹痛,头痛,腰酸或胸胁疼痛等。 月经不调在西医认为多少和内分泌失调有关,也有和外界的一些因素有联系,例如受冷受寒、精神受到刺激、饮食不注意等。西药调经药一般是性激素和孕激类药 物,但是单纯应用激素来调经往往不那么理想,停用药物大多会出现反复。而中医认为这月经不调有几个方面的类型,例如:气滞血瘀型、气血虚弱型、宫寒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