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肺俞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肺俞可以针灸吗

肺俞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肺俞可以针灸吗

可以针灸。

确定肺俞穴位后,对穴位进行消毒,进针斜刺0.5-0.8寸即可,由于穴位深部为胸膜及肺脏,因此不宜深刺,以防引起气胸。

同时也可对肺俞进行艾灸,艾灸时取俯卧位或低头正坐,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在距离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以局部舒适温热无灼痛为宜,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按摩肺俞穴的作用与功效 艾灸肺俞会上火吗

可能会的。

中医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进行艾灸肺俞穴,艾灸肺俞穴有有祛湿散寒的走,一般来说并不会导致人体上火。

但如果艾灸肺俞穴的次数过于频繁或者做的过程中温度过高的话,对于体质燥热的人来说,可能引发上火症状的,因此生活中艾灸肺俞穴要注意频率。

针灸可以治疗咳嗽吗

针灸可以对咳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咳嗽的发病原因有外邪侵袭,肺气不得宣畅而咳嗽;也可由肺脏的病变,或其它脏腑有病,影响肺脏所致咳嗽。针灸可以扶正正气,调和身体阴阳平衡,选用肺俞,中府,列缺,尺泽,合谷等穴位施针,可以宣肺通气,止咳化痰。

咳嗽针灸部位

外感咳嗽

取穴:肺俞,列缺,合谷,天突。风热配大椎,曲池,风寒配风门,外关;咽喉肿痛配少商,尺泽。

治法功效:疏风祛邪,宁肺止咳。取手太阴,阳明与足太阳经穴为主,毫针浅刺泻法。针灸后背部腧穴可拔罐,并可加灸或放血。

内伤咳嗽

痰湿侵肺型取穴:肺俞,太渊,太白,丰隆,天突;咳嗽兼喘加定喘穴;胸脘痞闷加足三里,内关。

治法功效:健脾化痰,调补肺气。取手,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用平补平泻手法,并可加灸。

肝火朔肺型咳嗽取穴:肺俞,尺泽,阳陵泉,太冲;咽喉肝痒加照海,咳逆咯血加孔最。

治法功效:泻肝益肺。去手太阴,足足厥阴经穴为主。毫针泻足厥阴经穴,平补平泻手法太阴经穴。

痿证的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下肢取环跳、髀关、伏免、足三里、阳陵泉、悬钟等穴为主。上肢取肩髃、曲池、合谷、阳溪等穴为主。肺热者加尺泽、肺俞;胃热者加内庭、中脘;湿热者加阴陵泉、脾俞;肝肾阴虚者加肝俞、肾俞、悬钟、阳陵泉;脊柱外伤者加相应节段华佗夹脊穴。皮肤针:沿手足阳明经线和背部肺、胃、肝、脾等背俞穴轻叩。肌肤不仁者,可叩刺麻木区域至微出血。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

刺灸法

治则:利湿除热,培补牌胃,滋养肝肾

处方:

上肢—肩髃 曲池 合谷。

下肢—髀关 风市 阳陵泉 足三里。

肺热加尺泽,湿热加阴陵泉,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

方义:取“治痿独取阳明”之意:

本方取穴侧重阳明之经,阳明多血多气,“主润宗筋”,宗筋约束骨骼,利于关节运动,故治痿证重在调理阳明,补益气血,舒筋通络;

配筋之会穴阳陵泉加强疗效;

肺热加肺之合穴尺泽,宣肺清热;

湿热加阴陵泉健脾除湿;

脾胃虚弱,取其背俞健补脾胃;

肝肾不足取其背俞,滋养肝肾。

随证配穴:咽部麻痹—上廉泉,失语—水沟。

操作:毫针刺,实证泻法,虚证补法,施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耳针法

选穴 受累相应部位

肺、胃、肝、肾

方法 每次选取3~5穴,毫针刺,每次留针20min,每日1次,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头针法

选穴

顶旁1线

方法 28~30号长1.5寸毫针刺入头皮下,快速持续捻转2~3min,每次留针5~10min,反复操作2~3欢,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过敏性鼻炎的艾灸治疗

治疗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一系列鼻炎,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疗。

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俞。

方法:治疗鼻炎不可能用艾灸盒艾灸,因为灸盒太大,扣不住这些脸上的穴位,所以艾灸面部,最好就是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尽量感觉热,这样效果好,从迎香开始艾灸,双侧,每侧艾灸时,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的时候,移到鼻梁,来回几个回合,感觉大热移动到印堂,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移到攒竹、阳白、太阳,面部艾灸下来大约是30分钟到1个小时。

肺俞穴艾灸可以用单眼艾灸盒或双眼艾灸盒艾灸,时间大约在15-30分钟左右。很多人艾灸治疗鼻炎不方便加上肺俞,因为肺俞在背部,自己够不着,用艾灸盒就会方便很多。却不知肺俞在治疗鼻炎方面功不可没。我们都知道,肺主皮毛,“皮毛”为一身之表,包括汗腺、皮肤与毛发等组织,有分泌汗液、润泽皮肤、调节呼吸和抵御外邪之功能,是人体抵抗外邪的屏障。肺通过其宣发作用能将卫气和气血津液输布全身,温养肌腠皮毛,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可见皮毛的功能是受肺气支配的,所以说“肺主皮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皮毛者,肺之合”(《素问?咳论》),“肺主一身之皮毛,在治疗鼻炎和外感的时候,肺俞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用艾灸治疗鼻炎,灸后鼻腔内白细胞明显降低,对免疫球蛋白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可以很快改善机体的免疫力。

所以,我们在治疗鼻炎 和感冒的时候,除上述穴位外最好加上肺俞穴。

肺俞穴: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鼻子是我们呼吸道的喉舌,鼻子不通畅呼吸就不会畅快。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人体穴位配伍〗配风门穴治咳嗽喘;配合谷穴、迎香穴治鼻疾。灸肺俞散发肺脏之热。

灸肺俞可以调节水液代谢、调节呼吸、调节体温,抵御外邪。

治疗痛风病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针灸治疗

针灸不仅可以降低血尿酸,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痛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治疗痛风起着积极作用,但须注意的是其操作要求严格,必须经由专业医生施治。临床主要取穴有:上部取肺俞穴、太渊穴、廉泉穴;中部可取胃俞穴、脾俞穴、内庭穴;下部可取肾俞穴、三阴交、太溪穴、然谷穴等以及腹、手、足腺代表区。在针灸治疗期间应当控制饮食配合食疗,对针灸疗效发挥有着促进作用。

肺俞的作用与功效 肺俞有什么作用

肺俞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肺经之气输注于背部之处,主一身之表,刺激该穴位可以增强呼吸功能,减小气道阻力,增加肺的通气量和肺活量,促进支气管内炎性物质的吸收。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系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笔者近年来采用针灸治疗本病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20余年。

1.2 治疗方法

1.2.1 取穴 肺俞、大椎、大杼、肾俞、脾俞、印堂。

1.2.2 手法 患者取侧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肺俞、大椎、大杼、肾俞、脾俞,用28号毫针,进针1~1.5寸,施以较轻刺激,有酸胀或麻胀感为止,印堂用28号毫针,左手拇食二指将患者印堂穴皮肤捏起,右手持针对准穴位刺入约1寸,用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外达鼻头,内及鼻腔,鼻部酸胀明显,均留针30min,施以艾灸,10次为1个疗程,间隔1周行下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半年以上不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偶尔受过敏原刺激,有轻微鼻塞或流少许清涕,短时可自愈;有效:气候变化或因其他刺激,复发次数较少,症状减轻并较快控制;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 治疗结果

30例患者,经3个疗程治疗后,其中痊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4岁,于1998年5月就诊,患过敏性鼻炎5年,主症为鼻痒、鼻塞流涕、喷嚏,以晨起或闻及刺激性气味尤甚,伴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为肺气不足,脾肾阳虚而致,用上述治疗方法,经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4 体会

过敏性鼻炎系中医“鼻鼽”范畴,因肺脏虚损复感风寒而致,多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俞穴,针刺及艾灸肺俞、大椎、大抒、肾俞、脾俞穴能达温肺散寒,益气健脾,补肾壮阳的作用,并可调节脏腑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加强鼻、肺抗病能力,进鼻功能尽早恢复;印堂为经外奇穴,位于督脉循行线上,取这符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取穴原则,督脉有统摄全身阳气和维系人身元气的功能,而达益气固表。经过临床观察,对体质较弱者,疗程结束后,可视其病情,适当服些滋补药物,以增强体质,巩固疗效。

肺俞的作用与功效 肺俞主治疾病

1.肺俞是人体肺的专属保健学,具有理气,平喘,宣肺等功用,可广泛防治因肺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各种疾病,临床上对肺部及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可用于治疗肺炎,咳嗽,气喘,鼻塞,支气管炎,肺结核,潮热等症。

2.肺俞穴掌控着肺气疏散的关窍,刺激该穴位可有效缓解气短乏力,喘气不顺畅等症状。

针灸可以治疗咳嗽吗 咳嗽针灸哪些部位

取穴:肺俞,列缺,合谷,天突。风热配大椎,曲池,风寒配风门,外关;咽喉肿痛配少商,尺泽。

治法功效:疏风祛邪,宁肺止咳。取手太阴,阳明与足太阳经穴为主,毫针浅刺泻法。针灸后背部腧穴可拔罐,并可加灸或放血。

痰湿侵肺型取穴:肺俞,太渊,太白,丰隆,天突;咳嗽兼喘加定喘穴;胸脘痞闷加足三里,内关。

治法功效:健脾化痰,调补肺气。取手,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用平补平泻手法,并可加灸。

肝火朔肺型咳嗽取穴:肺俞,尺泽,阳陵泉,太冲;咽喉肝痒加照海,咳逆咯血加孔最。

治法功效:泻肝益肺。去手太阴,足足厥阴经穴为主。毫针泻足厥阴经穴,平补平泻手法太阴经穴。

相关推荐

针灸治尿失禁

1.肾气不固 小便失禁,尿液清长,因冷加重,腰膝酸软,两足无力,舌质淡、苔薄,脉沉弱。 2.脾肺气虚 小便失禁,尿意频急,气短懒言,身重乏力,舌胖大,脉沉缓。 3.下焦瘀滞 小便失禁,小腹胀满隐痛,有阴部外伤史或阴部手术史,舌质暗或有紫斑、苔薄,脉沉涩。 针灸治疗 治法 益气补肾,通络化瘀,针法灸法并用。 主穴 肾俞 膀胱俞 三阴交 中极透曲骨 配穴 肾气不固加气海、命门;脾肺气虚加肺俞、脾俞、足三里;下焦瘀滞加委中、太冲 【按语】 久病多虚,针灸主穴膀胱俞配肾俞补肾气,强膀胱;膀胱俞配中极为俞募配穴法,

针灸催乳穴位有效果吗

一、基本治疗的方法: 治法:调理气血,疏通乳络。以足阳明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乳根 膻中 少泽 。 配穴:气血不足者,加足三里、脾俞、胃俞;肝气郁结者,加太冲、内关;食少便溏者,加中脘、天枢;失血过多者,加肝俞、膈俞;胸胁胀满者,加期门;胃脘胀满者,加中脘、足三里。 操作:少泽点刺出血,其余主穴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乳根可调理阳明气血,疏通乳络。膻中为气会,功在调气通络。少泽为通乳的经验效穴。 二、其他治疗 (1)皮肤针 背部从肺俞至三焦俞及乳房周围,叩刺强度根据证候的虚实决定轻重,一般多用轻刺激或中

哮喘支气管炎怎么办

1、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指针对发病情况及患者体质针刺穴位进行对症治疗,常用穴位包括肺俞、风门、列缺、天突、大椎、肺俞、心俞等。 2、穴位贴敷:穴位贴敷指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使药物沿经络脏腑渗透并放大药效,从而激活人体免疫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将咽炎贴敷在“大椎穴”和“天突穴”,达到利咽、消炎的效果。 3、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指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研究表明,相同剂量的药物在穴位注射产生的药效,要强于皮下或肌肉注射甚至静脉注射。采取双足三里注射治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针刺脾俞的作用 脾俞常用配伍疗法

1.配胃俞,中脘,天枢,内关,足三里,公孙,针刺补泻兼施,脾俞,中脘可灸,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治疗脾胃虚寒之呕吐,呃逆,吞酸,胃痛,腹痛等。 2.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或补泻兼施,补益脾胃,如配中脘,关元俞,天枢,足三里,太白,治疗脾虚泄泻,完谷不化;配中极,天枢,中脘,治疗脾虚邪留肠胃之痰饮;配足三里,四缝,太白,治疗脾虚食积之小儿疳积。 3.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或补泻兼施,可灸,温补脾肾,如配肾俞,关元,水分,足三里,太溪,治疗脾肾阳虚之水肿,鼓胀;配肾俞,关元,天枢,上巨虚,太溪,治疗脾肾阳虚之泄泻;

预防小儿肺结核的措施

1.适当的运动 体育运动增加肺结核患者全身抵抗力的方法之一,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在全身抵抗力增强以后,才可以促成任何局部疾患的好转与治愈,所以体育运动有积极治疗的意义。体育运动一系列运动,包括晨操、户外散步、体操、游戏、太极拳、气功以及其它体育活动。 2.外敷法 回生膏:(1)功效:消肿散结、拔毒敛疡;(2)用法:贴敷在与病灶相应的体表及与病相关的穴位上。另在大推、肺俞等穴位贴敷,每次3~10贴,3~5天换1次。 3.针灸 取穴太渊、列缺、内关、肺俞、足三里、三阴交、丰隆等穴。每次取3~5穴,平补平泻留

华盖准确位置图 华盖穴常用配伍

1.本穴宣肺理气,止咳平喘,配肺俞,脾俞,丰隆,太白,合谷,针刺泻法,可加灸,治疗湿痰侵肺咳嗽;配大椎,中府,孔最,针刺泻法,治疗痰热咳嗽;配尺泽,列缺,风门,肺俞,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治疗寒饮停肺咳喘。 2.配支沟,日月,行间,阳陵泉,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解郁,治疗气郁血滞胸胁痛。 3.配膻中,内关,丰隆,巨阙,针刺泻法,化痰降浊,治疗痰浊胸痛。

艾灸治疗鼻炎的方法跟禁忌

治疗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一系列鼻炎,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疗。 取穴 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俞。 方法 在我们用艾灸治疗鼻炎时要注意温度,因为艾灸的热度很高,稍有不慎就会在脸上留下疤痕,所以我们使用艾灸治疗鼻炎时要时刻注意温度的变化,最好的方法就用面部温灸棒或者就手拿着艾条艾灸,这样可以及时感受到温度,效果也最好。 治疗鼻炎不可能用艾灸盒艾灸,因为灸盒太大,扣不住这些脸上的穴位。 从迎香开始艾灸,双侧,每侧艾灸

治疗抑郁症可用中医针灸疗法

抑郁症的一般症状 得抑郁症的患者时常性格内向适应能力差、抗压能力差。工作生活上的问题不善解决,也不善与人沟通,时常内心压抑,对生活失去了乐趣,茶饭不香,焦躁不安,还不与人说,全部憋闷在心里。 抑郁症在中医上七情病的一种,我们常说的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不顺,经常忧思、郁闷,以致于肝气郁结,导致茶饭不思,寝食难安。 中医上五脏对应五行,肝属木,脾胃属土,抑郁症病人多见于肝木克脾土,肝气郁结导致肝火旺盛,进而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饱胀没食欲、吃饭味同嚼蜡。中医又认为,肝属木,心属火,木

针灸如何辅助治疗肺癌的

1、咳嗽喘促者:可选定喘、风门、肺俞、列缺、合谷等穴,有宣肺降逆、止咳平喘的功效;如患者痰多,则可配太渊、丰隆、足三里等穴,以化气、健脾、除痰。 针刺方法采用平补平泻法。 2、放化疗后骨髓造血抑制者:可选大椎、足三里、肾俞等穴,有健脾补肾、补气生血的功效。 采用灸法,每次用艾条悬灸20分钟,每日1~2次;或使用毫针刺,针刺进后用补法。 3、放化疗后食欲不振、呕恶者:可选内关、足三里、中脘、公孙、胃俞等穴,可有调和脾胃、降逆止呕的功效。 针刺方法采用平补平泻法。 4、肺癌晚期不耐放化疗者:可刺激十二经井穴,

牛皮癣的针灸疗法

针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这人们熟知的。同样,针灸也可以治疗银屑病,而且有很多成功的病的。主要穴位: 风池、肺俞、心俞、肾俞、曲池、内关、血海、足三里等,根据皮损部位可以灵活选择和加减。还可采用耳针治疗,可取神门、心、肺、内分泌、等穴位,耳穴处可以不用耳针,而用中药王不留行籽代替耳针,这样很安全,不会因为消毒不严而引起耳部软骨发炎。将王不留行籽粘在小胶布上,然后再贴在耳穴上,经常压迫和按摩这些穴位。针灸可以用消毒的银针,也有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穴位埋线治疗的。也可以用电针灸的仪器,这样不仅安全而且可以自己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