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阙推拿 小儿神阙的作用
小儿神阙推拿 小儿神阙的作用
神阙具有温阳散寒,消食导滞,补益气血,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腹泻,便秘,小便不禁,消化不良,水肿,痢疾,脱肛,腹痛,疳积等症。
神阙的准确位置图 艾灸神阙的作用
经常艾灸神阙可以帮助人们安神降气,加强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让人体气血逐渐旺盛起来,这样可以有效提升人体自身免疫力,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充沛的体力,并且能使腰肌强壮,耳聪目明。
小孩盗汗推拿手法有哪些
心阴不足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脾经5分钟,推补肾经7分钟。
2.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
推拿配穴:
1.揉外劳宫4分钟,捏挤神阙穴。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
3.揉肾顶穴3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脾经,肾经是治本之法,可平和脾肾之气,补先天与后天的不足;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则有助于促进消化,增加小儿食欲。
配穴功效:揉外劳宫,捏挤神阙穴,有助于消化,并有温阳下元功效;揉小天心,揉二人上马则有助于镇静安神,让孩子睡的安稳;揉肾顶则可起到固表止汗之功。
心阳过盛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肾经5分钟。
2.推清天河水1分钟。
3.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配穴:
1.清肺经5分钟,退下六腑5分钟。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
心阳过盛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肾经5分钟。
2.推清天河水1分钟。
3.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配穴:
1.清肺经5分钟,退下六腑5分钟。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肾经以平和体内阴阳;推清天河水以泻心火;推清板门穴则起滋阴清热之功效,帮助缓解盗汗症状。
配穴功效:清肺经,退下六腑,可帮助缓解小儿大便干燥症状;揉小天心,揉二人上马则为清热泻火,通利小便。
按摩神阙的好处 神阙的作用
神阙位于脐窝正中,为先天精气进入之处,是任脉的经气之海,也是五脏六腑的根本,可以调节全身气血,有回阳救逆,培元固本,益气固脱,醒神的作用,是治疗虚寒脱症及全身强壮要穴。
神阙的功效和作用 神阙的按摩手法
每天晚上在睡觉前,孕妇情况下,用自己的双手焐热后,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女子相反),每次360下。
坐在地上或者床上,放松自己的身体,眼睛微闭,用右手对着神阙空转,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度。
把手指按在肚脐眼上,不需要做任何的揉动,只需要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调节按力大小。按压时平心精气,把意念集中在肚脐眼上,数自己的呼吸数,100次就够了,一天一次。
小儿神阙穴是哪里啊
神阙位于腹中部,肚脐中央。具有温阳散寒,消食导滞,补益气血,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腹泻,便秘,小便不禁,消化不良,水肿,痢疾,脱肛,腹痛,疳积等症。按摩时用中指指端或掌根揉,称揉神阙 (脐);指摩或掌摩称摩脐;用拇指和食指,中指两指抓住肚脐抖揉,亦称揉脐。揉100-300次;摩5分钟。
治疗小儿腹痛的推拿按摩方法
治疗小儿腹痛的常用推拿按摩穴位及手法
揉外劳宫3分钟,揉一窝风2分钟,摩腹1分钟,揉神阙1分钟,揉中脘1分钟,揉足三里2分钟。
小儿腹痛推拿按摩随证配穴
(1)伤食腹痛
表现:食入疼痛加重,腹胀而满,拒抗按压,面色黄,不愿吃饭,有时呕吐酸水,大便干或便出不消化食物残渣,舌苔厚,脉滑数。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推拿配穴:清胃3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2分钟,清补大肠3分钟。
(二)虚寒腹痛
表现:腹中疼痛较轻,得温则舒或疼痛缓解,得寒或受凉加重,喜热饮,喜俯卧,面色黄而发青。
治法:温中散寒止痛。
推拿配穴:推上三关3分钟,顺揉天枢2分钟,拿列缺2分钟。
(三)湿热腹痛
表现:腹胀拒绝按压,胸闷,纳呆,口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
推拿配穴;清大肠2分钟,揉神阙2分钟,揉中脘2分钟,揉天枢2分钟,退下六腑2分钟。
(四)气滞腹痛
表现:脘腹胀满,走窜不定或引起腹部两侧疼痛,胸闷暖气,脉弦,舌苔薄。
治法:舒肝理气。
推拿配穴:摩腹1分钟,分腹阴阳1分钟,揉神阙1分钟,揉天枢1分钟,推四横纹2分钟,揉足三里1分钟。
(五)瘀血腹痛
表现: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或触之有块状物,推之不动,按之疼痛加重,有时昼轻夜重,口唇色暗,舌有瘀斑,脉来细涩或弦滑。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推拿配穴:平肝2分钟,清补脾2分钟,揉三阴交2分钟,摩腹2分钟。
(六)虫扰腹痛
表现:脐腹周围疼痛,时痛时止,往来上下,痛时便高声啼叫,口喜吐涎及清水,且多在饭前疼痛。
治法:安蛔驱虫。
推拿配穴:揉脐(神阙)2分钟,揉神阙2分钟,揉天枢2分钟,拿肚角1分钟,揉一窝风1分钟,捣小天心1分钟,顺运八卦、推四横纹各1分钟。
腹痛临床最为多见,在急诊中也经常遇到。其病因较多,但难以诊断,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尤其要排除外科疾病引起的腹痛,方可推拿治疗。
宝宝腹泻推拿有用吗 寒湿腹泻推拿手法
主证:泻下清稀如水,色白不臭,肠中鸣响,腹痛而啼,面唇淡白,神萎蜷卧,口不渴饮,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指纹淡红。
治法: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方法:补脾土,板门推向横纹,揉一窝风,揉神阙,揉外劳,利小肠,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上推七节,揉龟尾,摩腹,揉脐。
推拿功效:板门推向横纹长于止泻,能升提,一窝风和神阙能温中散寒,顺运内八卦有调畅气机的作用;揉龟尾,上推七节,摩腹,揉脐乃止泻四大手法,可用于一切腹泻之症。
孩子长高按摩手法
小儿长高推拿手法一 按揉涌泉50-100次 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足底第2、3跖趾缝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手法: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指端揉30-50次。 温馨提示:涌泉和命门是两大传统增高配穴,对治疗睡眠差、尿床等效果也非常不错哦!
小儿长高推拿手法二 按揉命门10-30次 位置:位于脊柱上,第二腰棘突下方凹陷中,与肚脐的神阙穴前后相对。 取穴:取穴时可将双手食指相交在肚脐上,然后一左一右从肚脐出发,往腰后水平绕去,两手食指交汇处就是命门(也可以用卷尺哈)。 手法:用拇指指腹着力按揉该穴,也可用擦法,用拇指指腹横擦该穴,力度适中,以热透为度。 温馨提示:涌泉和命门是两大传统增高配穴,对治疗睡眠差、尿床等效果也非常不错哦!
小儿长高推拿手法三 揉脐(神阙穴)1-3分钟 位置:在脐中部,脐中央。 手法:一手食指、中指并拢,放置宝宝肚脐上,着力顺时针按揉1-3分钟。 温馨提示:揉脐旨在促进宝宝消化、吸收,可搭配足三里一起进行。
小儿脱肛推拿按摩图解 按揉神阙穴
患儿仰卧,按摩者以一手中指指腹点按其脐中神阙穴,持续时间要长,并配合揉法,反复进行,以补气固脱。
婴儿呕吐怎么推拿 寒证型呕吐推拿手法
外感风寒或风寒侵腹都会引发本症,孩子摄入寒凉性食物也会引发呕吐。
症状表现:患儿有明显消化不良的症状,呕吐物没有酸臭气味,通常面色发白,四肢发凉,有畏寒的症状。
推拿方法:
主穴:揉一窝风5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推拿功效:揉一窝风有健脾之功效,可温中散寒;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揉合谷穴有平和胃气的作用,帮助消化,可缓解呕吐的症状。
配穴:揉外劳宫4分钟,捏挤神阙穴;推补肾经5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
推拿功效:揉外劳宫,捏挤神阙穴可驱寒,温养下元;推补肾经,揉二人上马可清热滋阴,清利小便,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