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疸高对婴儿有什么影响

黄疸高对婴儿有什么影响

胆红素偏高对身体各个系统都没有好处,会影响机体的功能正常发挥,对脑部的影响也很大,核黄疸的治疗比较困难,并且危害较大。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新生儿出生以后,90%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新生儿黄疸出现的原因,是由于新生儿刚出生的时候,肝脏肝能还不完善,不能够排除体内的一些物质,所以才会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

1、生理性黄疸症状较轻的宝宝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肤颜色可以恢复正常;症状较重的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第4周,大小便颜色正常,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较轻的宝宝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多见于面、颈、巩膜、躯干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宝宝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宝宝多见,可略延迟1-2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6、病理性黄疸常在出生后24h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重症的黄疸可以合并核黄疸。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有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

新生儿黄疸几天能退

一、步骤/方法:

1、婴儿黄疸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婴儿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至80%的早产儿于生后两至三天内出现黄疸,四至五天达高峰;一般足月儿会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四周内。

2、婴儿出现黄疸是一种生理性现象,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智力,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有没有异常情况发生,可是适当喂葡糖水帮助退黄。

3、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而且容易退而复现;如果病理性黄疸克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会产生胆红素脑病,所以应加强对婴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

4、引起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 ,感染性又包括新生儿肝炎和新生儿败血症,非感染性包括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以及遗传性疾病和药物性黄疸。

二、婴儿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下不必治疗,针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提前早开奶,加速胎便的排出。

②饥饿、缺氧、便秘、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等可加重生理性黄疸,应给予治疗。

以上就是介绍新生儿黄疸几天能退这一问题的具体内容了。有很多的新生儿都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就要好好的进行一下这一方面的知识的。除了要认识一下新生儿的各种的问题以后,我们也要认识一下新生儿疾病的预防方法了。最后也祝新生儿们都能够身体健康!

新生儿不宜用草药祛胎毒

核心提示:据儿科专家研究发现,新生儿服草药后,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发生急性溶血性黄疸,出现皮肤、眼珠、小便发黄。在南方约有5%的男婴发生过这类黄疸,原因多与新生儿服草药有关。

在祖国的某些地区,尤其是江南一带,流行着这样一种风俗习惯,即喜欢给刚出生的新生儿服黄连、钩藤茶等草药。

据说这样能解婴儿从母体带来的“胎毒”,保证日后夏不生痱、冬不长疮疖。其实,这是不科学的,而且还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

据儿科专家研究发现,新生儿服草药后,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发生急性溶血性黄疸,出现皮肤、眼珠、小便发黄。在南方约有5%的男婴发生过这类黄疸,原因多与新生儿服草药有关。

众所周知,婴儿在出生时粪便呈黑褐色,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数日后即可消除,无需用黄连等药来祛胎毒。因为所谓的“胎毒”会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排出体外,不会遗留在体内。所以,对新生儿不需用草药祛“胎毒”。

糖尿病产妇可以哺乳吗 母乳喂养宝宝的好处

母乳对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母乳不仅最适于婴儿消化吸收,而且里面含有对婴儿有益的抗体,这些抗体婴儿在出生后最初6个月内自己不能合成,因此母乳可以提高婴儿的抵抗力,使他们免遭一些病毒和细菌的侵害。

婴儿黄疸不退可能影响智力

很多宝宝一出生就会出现黄疸的症状,很多家长由于都是初为人父母对于这种疾病都不是十分了解,其实这种疾病只要及时治疗是没有危害的。不过如果您不接受正规医院的治疗的话,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有可能会影响小孩的智力,详情请大家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新生儿黄疸是很多孩子都会经历的阶段,许多孩子的生理性黄疸能快速退下来。但也有些孩子不能通过单纯喂奶降下来,在某种病理状态下,有可能导致孩子智力残疾。

专家提醒,一定要重视孩子的黄疸情况。家长最好在出院前,带孩子做个黄疸水平筛查,这种筛查可用仪器通过皮肤表面做无创伤性测定,非常方便,以防黄疸居高不下,损伤神经系统。现在一些规范的产科或新生儿科,医务人员都会监测宝宝的黄疸水平,如果黄疸数值下降不明显,达到了临床需要干预的程度,就应治疗。

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病理性黄疸并不是全部对小儿智力有影响。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当血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0μmol/L?时,血中间接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脑细胞因能量不足有变性坏死,其中以大脑基底节、下丘脑及第四脑室底部黄染明显,此病变称为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由此可见新生儿黄疸这种疾病危害还是非常多非常严重的,希望家长们可以重视新生儿黄疸这种疾病,患上黄疸不要紧,只要去医院治疗就可以了。在使用一些针对性的药物后过了一段时间后黄疸这种疾病就可以治愈了,对于以后小孩的身体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因黄疸停母乳得不偿失

新生儿黄疸分母乳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而母乳性黄疸跟母乳确实有一定的关系。研究显示,母乳中有些成分会导致黄疸代谢比较慢,所以喂母乳的孩子相对于非母乳喂养的孩子黄疸消退慢一点。目前绝大部分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不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因母乳性黄疸增高了胆红素,不会对婴儿脑部造成损害。为慎重起见,在婴儿出现黄疸后可停喂母乳两天,等黄疸明显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

一个健康妈妈可提供足月儿正常生长到6个月所需要的营养素、能量、液体量,所以母乳是初生婴儿最理想的食物。研究发现,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可提高婴儿对消化道、呼吸道和某些传染病的抵抗力;能保护婴儿少患病,其感染率以及哮喘、过敏等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均较人工喂养的孩子低;母乳中的某些物质为婴儿脑神经细胞发育所必需,有利于智力发展。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20年前开始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孩子,到了今天,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比母乳宝宝要高。而我国每年新生儿的数量约为1600万,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仅30%,远低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确定的50%的目标。

黄疸新生儿蓝光治疗需要多久

1、蓝光治疗是目前新生儿黄疸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婴儿出生时期由于某种原因使得胆红素代谢异常,造成胆红素水平过高,出现肉眼可见的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黄疸。临床上把黄疸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生理性黄疸一般对新生儿影响不大。但病理性黄疸可造成新生儿肝脏、血液及免疫系统的损害。

2、蓝光照射一般为1到3天一疗程,最好不要连续4天。如3天后依旧黄疸不退的可考虑停止母乳,观察是否是母乳性黄疸。当新生儿的胆红素下降到7mg/dl以下时可以停止治疗。

3、蓝光期间应密切监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变化以判断医疗效果。照射时要遮住新生儿眼睛,以免新生儿长时间注视荧光灯对视力长生影响。并且留长条形尿布遮盖住婴儿的会阴部,男婴应注意保护其阴囊。

注意事项:随时观测患儿的精神变化及其生命体征;应注意患儿出现黄疸的部位、程度和其变化情况。一般情况下蓝光照射不会出现不良反应,极个别可能会有皮疹腹泻等情况,应及时跟主治医师联系,对症治疗。

婴儿黄疸高怎么办

1.光照疗法:光照疗法对于降低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有效。将新生儿放置在光疗箱中,用黑色眼罩保护好双眼,使其视网膜免受损伤,用尿布遮盖好会阴、肛门,其余都可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使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每毫升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排出致敏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条件有要求,并且换血还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所以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3.药物治疗: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如何护理母乳性黄疸宝宝

专家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是因为婴儿喂养母乳而出现的黄疸。过去认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大约只有1%~2%可出现母乳性黄疸,但近年来由于此病逐渐被重视,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远高于此值。文献报道母乳性黄疸在病因学上可占新生儿黄疸的82.7%。

一、发病原因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发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当新生儿开奶迟,摄入量不足,肠蠕动减少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中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后者易被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环,加重黄疸。

二、母乳性黄疸的特点

1、早发型黄疸的特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易被忽视,因黄疸出现时间及高峰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即在出生后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但胆红素的最高值超过生理性黄疸。

2、晚发型黄疸的特点:通常所称母乳性黄疸一般均指此型。出现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即常在出生后7~14天出现,2~3周达到高峰,胆红素可达342μmol/L(20mg/dl),4~12周后下降。

三、早发型黄疸与迟发型黄疸的比较

早发型 迟发型

黄疸出现时间 生后2~3天生后7~14天

黄疸高峰时间 生后4~6天生后2~3周

黄疸消退时间 两周生后4~12周后

母乳性黄疸婴儿停止母乳喂养2~3天后,黄疸即明显下降,借此可确定诊断,3天无明显降低者可排除母乳性黄疸。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可轻度上升,但不会比以前高。婴儿除黄疸外,一般状态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诊断母乳性黄疸要排除溶血、感染、肝炎综合征及胆道闭锁等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

黄疸不祛对婴儿有影响吗

生理性黄疸通常是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不成熟而造成的。随着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加强,黄疸会自然消退,所以生理性的黄疸,爸妈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护理。在孩子黄疸期间可以适量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黄疸很快就能退去,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黄疸的危害

1、小儿黄疸的病因有很多。比如小儿溶血病、小儿球形红细胞升高症、小儿围产期疾病等既可造成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又可造成贫血、缺氧和缺氧缺血脑病些疾病及病理改变均可导致胎儿和小儿脑损伤,继而导致脑瘫。

2、胆红素脑病是由小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多种小儿疾病。如早产、感染、缺氧、酸中毒等综合造成小儿胆红素脑病可造成严重脑损伤,是导致儿小脑瘫痪的重要原因;早产、感染、缺氧等同样可造成或合并脑畸形、脑发育障碍和脑损伤也可能导致小儿脑瘫。

3、小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各种治疗措施的使用是否及时,是否正确,均有可能使黄疸的控制不平衡,甚至使黄疸加重,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出现和加重,因此小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不恰当治疗也是引起小儿脑瘫的原因。

出生婴儿黄疸的症状体征

针对新生儿黄疸高的症状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新生儿黄疸高的症状为你解答如下:

1、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现象。在足月产的新生儿中,其发生率约为50~75%,而在早产儿中发生率则可能更高些。据统计,90%以上的新生儿都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其中大多数是无害的,是新生儿的一种生理现象,称为生理性黄疸,对于这类黄疸是不必过分紧张的。另一方面,黄疸又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一个重要的症状,严重的黄疸尚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往往造成新生儿死亡或留下终生的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这类黄疸被称为病理性黄疸,对于这类黄疸不能忽视。

2、那么如何区别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生后第2~3天,表现为轻度的皮肤黄染,呈黄红色带有光泽,进展较慢,至生后第4~6天时最为明显。但其血清胆红素的最高限值不超过每分升12毫克(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多于生后7~10天逐渐消退;一般足月儿完全消退的时间不超过2周,早产儿不超过4周。除了黄疸以外,没有贫血或肝脾肿大,新生儿的一般情况良好。而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①黄疸出现较早,生后24小时内即可出现;②黄疸程度较深,呈土黄色或黄表纸色,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上述正常生理的最高限值;③黄疸进展迅速,一天中早午晚可见黄疸颜色有加深的表现,或黄疸迟迟不退,或有退后重现的现象;④尚有其它疾病的伴随症状。

3、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母乳也可以引起新生儿黄疸,母乳因含有使胆红素代谢发生异常的物质,故可使婴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及其黄疸持续时间延长,其特征是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可持续1~3个月,但无其他症状,婴儿生长发育正常。如停喂母乳48小时,则血中胆红素水平便可下降,再食母乳又可回升,但不会升至以前的水平。如血中胆红素过高或黄疸较深(超过每分升20毫克时),可停喂母乳2~4天,改用人工喂养,否则不必停止母乳喂养。

看过了新生儿黄疸高的症状以后,一定对于大家治疗这一疾病有所帮助的。同时,我们也要预防好新生儿黄疸高这一疾病的出现的。要是不幸患上了新生儿黄疸高这一疾病的话,我们就及时进行这一疾病的治疗,以便更好的保护新生儿的健康的。

相关推荐

新生儿黄疸额头会先退吗 母亲吃什么退婴儿黄疸

婴儿黄疸主要是发生在新生儿时期,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的代谢特点,容易出现皮肤黄染的现象,黄疸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外在表现。如果是黄疸监测在正常范围,是不需要特殊干预的。 如果是黄疸出现时间早,进展比较快,或者是黄疸程度比较重,宝宝其他的不舒服的表现,这时候要考虑病理性黄疸,一般针对病理性黄疸是需要对宝宝进行治疗的,一般最效的治疗方法,如果胆红素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一般是光疗退黄,然后可以适当地口服一些药物辅助退黄治疗,最常见的口服退黄的药物是茵栀黄相关的中成药,还就是一些

婴儿黄疸过高怎么办

1、新生儿溶血病,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造成的一种溶血病。ABO、RH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最常见。 治疗: 目前,新生儿溶血病轻者可采用蓝光照射,在蓝光作用下,将毒性的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一种无毒的水溶性异构体,不需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即可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重者可进行换血,目的是在短期内大幅度降低血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移除血清中特异性血型抗体、致敏红细胞和胆红素。不仅可以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又可纠正贫血。 2、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

新生儿几种特殊的生理现象

乳腺增大:新生儿出生后,其乳房圆锥样增大,甚至还会分泌少量乳汁,一般2~3周消失。此属正常现象,并非病态。因为妈咪临产时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产素较多,这几种激素都是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的物质。胎儿会从母体接受一定量的激素,所以乳房肿大。婴儿出生后,激素来源中断,其体内激素逐渐消失,而生乳素则在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内仍在体内维持相当的浓度,导致乳房增大现象出现。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延续一个月后会逐渐消失,大人们不可挤压及做任何处理。 黄疸 : 大约半数以上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5天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现

新生儿黄疸什么危害

一、新生儿黄疸影响 生理性黄疸通常是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不成熟而造成的。随着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加强,黄疸会自然消退,所以生理性的黄疸,爸妈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护理。在孩子黄疸期间可以适量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黄疸很快就能退去,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并发脑核性黄疸,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爸妈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应及时送往医院,请求医生的帮助。 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

樟脑丸怎么使用 哪些人不宜使用樟脑丸

孕妇及婴幼儿不宜使用樟脑丸。市场上大多数的樟脑丸都含对二氯苯这是一种对人体还的元素,而孕妇及婴幼儿抵抗力都比较差,容易通过上呼吸道和血液,会出现红细胞破坏,而导致急性溶血,表现为迅速贫血、严重黄疸及浓茶样小便,引起心力衰竭,黄疸严重者影响大脑引起核黄疸,可危及生命或者留下不同程度的智力影响等。

新生儿黄疸偏高 婴儿黄疸严重怎么办

喝白开水 每天早晚必须都要给孩子喂30ML的白开水,在白天也要适量的喝水,让孩子自身尽早的排掉体内的黄疸。如果是母乳喂养还好,如果是喝配方奶粉,要加喂水。 喝葡萄糖 发现新生儿黄疸指数高的时候,给孩子喝点儿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给孩子喝就可以,这是去黄疸效方法。 晒太阳 每天早上十点左右,阳光不是很厉害的时候给孩子晒太阳,要尽量多的晒到孩子的皮肤,但是不要晒到眼睛。 停止母乳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那么就停止喂养母乳两到三天,因为黄疸高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母乳,所以停止喂养母乳以后,黄疸指数就会下

婴儿大脑发育不良哪些异常状况

怎样及早发现宝贝脑发育异常检查宝贝是否以下高危因素— 1.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如孕期过胎儿窘迫,母亲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脏病、严重糖尿病等,出生过程中小儿严重的窒息、颅内出血等。 2.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由于早产儿的大脑在出生时未发育成熟,在出生过程中容易受到损害。而低体重儿一般在宫内发育迟缓,可能大脑发育也受到影响。 3.病理性黄疸:一般新生儿都生理性黄疸,常在出生后第3天出现。当宝贝出生后黄疸出现早或消退迟,并黄疸较重,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 警惕宝贝出现这些情况-- 1.多睡或入睡后易

​新生儿直接总胆红素高

人体每天都在进行新陈代谢,未出世的宝宝在母体内也一样。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较多宝宝体内垃圾的排泄较慢,这就是胆红素高的来源。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不必担心。 新生儿表现为皮肤染黄即黄疸,约80%新生儿类似情况。早晨测试超过25,验血胆红素超过350均为超标。只要宝宝排泄快的话就会下降的。 绝大部分新生儿黄疸都是生理性的,出生后的第3~4天出现,7~14自行消退,的时间会较长,但也关系不大。 新生儿直接胆红素偏高,一般可归为黄疸症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不同,根据其特点可以相互鉴别。 新生儿病理性

新生婴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婴儿黄疸指数正常值: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关的特发性黄疸,多数是婴儿刚出生的时候皮肤红润,但母乳喂养不久后皮肤却变黄,停母乳后,黄疸又减退现象。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宝宝往往吃得好,睡得好,体重增长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