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孩吃饼干会致癌吗 丙烯酰胺对人的危害

小孩吃饼干会致癌吗 丙烯酰胺对人的危害

1、丙烯酰胺是一种很容易经过消化道、未破损的皮肤、肌肉、呼吸道粘膜、肺部或者其他方式吸收入人体,并且蓄积在体液中。

2、是一种可以可以通过胎盘屏障,有一定诱发基因改变、染色体变异的作用,是一种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癌性的ⅡA级致癌物质。

3、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会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并伴随末梢神经病,如:手套样感觉、出汗和肌肉无力等。

孕妇能吃薯条吗

研究显示:孕期吃薯条=吸烟

孕期饮食禁忌很多,最近一个禁忌引发了关注,在网络上流传,美国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孕妇在怀孕期间吃炸薯条,会增加婴儿出生时体重偏轻的可能性。研究者认为,吃炸薯条对婴儿身体健康的害处相当于吸烟。其罪魁祸首是一种名为丙烯酰胺的化学物质,它在炸薯条和烤面包中的含量最高。炸薯条和烤面包这类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食物在油炸、烘焙和烧烤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丙烯酰胺,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其产生的量就越大。

该消息还称,西班牙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欧洲20余所研究所的学者,选取了来自丹麦、英国、希腊、挪威和西班牙等国的1000多名孕妇和新生儿,对其饮食习惯进行调查后发现,摄入较多的丙烯酰胺会让新生儿体重偏轻132克,头围尺寸减小0.33厘米。丙烯酰胺能穿透胎盘进入正处于生长阶段的胎儿体内,大部分丙烯酰胺来自母亲的不良饮食习惯,其对胎儿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几乎和吸烟差不多。出生时体重偏轻,易让孩子早年或成年后患上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头围尺寸偏小,易使孩子的神经发育功能延迟。

南京专家:薯条可能产生丙烯酰胺

对于薯条对孕妇的危险,营养专家专家解释说,薯条等油炸食物可能会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丙烯酰胺的化学物质这已是公认的事实。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5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根据已有资料,对食品中的丙烯酰胺进行了系统的风险评估。同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总结报告,指出某些食品中含有的丙烯酰胺可能会成为公共卫生问题,因为根据动物实验表明,丙烯酰胺能够致癌,但是从动物实验推导到人体,以及对丙烯酰胺人体的致癌机理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并没有确切资料能够证明丙烯酰胺可能会对人体造成致癌,报告最后呼吁企业探索降低、减少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方法。

另外,丙烯酰胺在食物中也并非薯条中所独有,从24个国家获得的食品中丙烯酰胺检测数据表明,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三类食品平均值从高到低是:咖啡及其类似制品,平均含量为0.509 mg/kg,最高含量为7.3 mg/kg;高温加工的土豆制品(包括薯片、薯条等),平均含量为0.477 mg/kg,最高含量为5.312 mg/kg;早餐谷物类食品,平均含量为0.313 mg/kg,最高含量为7.834 mg/kg。

专家说,吸烟的过程也会产生丙烯酰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吸烟产生的丙烯酰胺物质肯定会比薯条要多得多,丙烯酰胺产生的危害也会多得多,另外吸烟也有可能会造成孕妇的氧气缺乏,而食用薯条并不会造成缺氧行为。

另外,薯条虽然可能会有一些危害物质产生,但是这种危害物质是否会造成低体重儿和婴儿头围缩小,神经系统的发育迟缓目前还不是确切的说法。

不过,不管怎么说,薯条油炸过程中的确会有害物质产生,专家表示:对于孕期来说,避免长时间或高温烹饪淀粉类食品,注意膳食平衡,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是有必要的。

烘烤饼干会致癌吗 丙烯酰胺致癌剂量

占未明确具体致癌剂量。

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席专家委员会任性丙烯酰胺与人类的健康有关,需要长时间的研究,但是在14年系统的审查过现有治疗之后,表明丙烯酰胺尚未发现饮食上摄入的量和癌症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关联。

就动物实验而言,短时间内每公斤体重摄入150到180毫克的丙烯酰胺有神经致毒的作用,这个剂量也远远大于人体日常摄入量。

儿童吃薯片可导致患癌几率增加

油炸食品的问题大了。近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对90款不同类型的油炸小食品进行了抽检,其中发现89个样本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其中,薯片含量普遍偏高。看到这则消息,喜欢抱着薯片消磨时光的年轻人,还愿意继续做热衷fans吗?

【网上调查】

年轻人吃薯片的占多数

此次抽查发现,有一款“珍珍”牌薯片,含丙烯酰胺最多。记者走访了杭城几家大型超市,发现并没有这个牌子的薯片在销售。通过互联网查询,发现有在销售,而且还有不少是香港的卖家。

新闻见报的同时,杭州本地一热门论坛发了则帖子,调查还有多少人在吃薯片。跟帖的网友基本分为两派,第一派是认为早就知道油炸过的薯片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所以不吃很久了;还有一派则是仍旧在吃薯片的人,他们关心的是时下超市热卖的“乐事”、“品客”、“上好佳”等品牌是否也被查出致癌物质。其中,跟帖的人以年轻人为主,平时在吃薯片的占了多数。

【科学论证】

丙烯酰胺等同于汽车排放的废气

丙烯酰胺真会致癌?先来认识一下这个物质。

丙烯酰胺,还被称作“丙毒”,油煎或经烘烤的香脆食品中,普遍含有丙毒。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致癌物质危险程度的5级分类中,丙烯酰胺被列为第2级,致癌可能性较高。

IARC的5级分类中,最危险的是1级,属于确认致癌物质,其次是2A和2B级,具有较高致癌可能性。1级的有煤焦油、石棉、口嚼香烟、镉元素等;2A级的有丙烯酰胺、用作木材防腐剂的杂酚油、汽车排放的废气等。

薯片中的丙烯酰胺与汽车排放的废气属于对人体危害程度相等的有毒物质。

【专家观点】

吃薯片有可能导致患癌几率增加

据了解,早在2005年,卫生部就已经发布了公告警告,淀粉类食品在大于120℃的高温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建议公众尽可能避免连续长时间或高温烹饪淀粉类食品,改变以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以减少丙烯酰胺的摄入。

市一医院肿瘤科主任潘月龙说:“如果说吃薯片就会得癌,这个说法并没有论证。但是大家都知道的是,经常吃油炸食品肯定会对身体有坏处,从而有可能导致患癌几率增加。”

像老人的新陈代谢比较缓慢,幼儿的身体尚处于发育之中,解毒能力较差,这两种人长期吃含有丙烯酰胺的油炸食品,毒素不易排出,对健康危害最大。患有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也应拒绝炸薯片等香脆食品。

吃某种食物而导致疾病,关键要看摄入量。但普通人该如何判断自己吃得过不过量?“市民的确没法很好地判断量的多少,但可以有一个简单的操作方法,就是同一种食品不要一下子吃太多,可以隔一段时间吃一次。如果明确有害的食品那就最好不要吃,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潘月龙表示。

【关联阅读】

国外对丙烯酰胺的认识

200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科学家报告,1千克炸薯条含有400微克丙毒。

德国规定,每升饮用水中丙毒含量不能超过0.1微克,炸薯条所含丙毒远超过了上限。

在英国,随着丙毒与致癌关系的发现,很多家庭都对香脆食品下了禁令。

科学研究证实,长期低剂量接触丙毒的人会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并伴有出汗、肌无力等末梢神经病症。高含量的丙毒能使动物罹患生殖系统癌。

【相关新闻】

丙烯酰胺已对人体构成风险

近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通过对90款不同类型的油炸小食品测试发现,89个样本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其中,薯片含量普遍偏高,珍珍薯片烧烤味被验出每公斤含3000微克丙烯酰胺,含量最高。

报告指出,一般来说,含丰富碳水化合物而又薄又脆的食物,经高温烹调后,丙烯酰胺的含量较高。在快餐店抽验的炸薯条等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每公斤有15微克至890微克。饼干及饼类零食样本,每公斤有32微克至2100微克。谷类早餐的含量相对较低,每公斤有29微克至460微克。

香港食品安全中心首席医生蔡敏欣表示,国际及中国香港现时未有法律规范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虽然该物质可以排出体外,但人体接触已构成风险。

苏打饼干的营养价值

升高血压

吃苏打饼干,增加了钠的摄入,可升高血压,加重水肿。

食盐(氯化钠)与高血压病、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和心衰的关系日益明了,得了这些疾病应该限制食盐或钠的摄入,采用低盐(每日钠摄入不超过2000毫克)、无盐(每日钠摄入不超过1000毫克)或低钠(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00毫克)饮食。因苏打饼干含较高的钠,故高血压病、心衰和水肿的病人不应吃苏打饼干。

容易变胖

吃苏打饼干,增加了

脂肪摄入,更容易变胖,增加患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苏打饼干中,因加入精炼混合油,使其脂肪的含量远高于馒头等食物。100克面粉蒸制的馒头含脂肪1克,而100克苏打饼干中含脂肪8克。摄入100克苏打饼干较之摄入100克面粉蒸制的馒头,等于多摄入7克脂肪,相当于多摄入63千卡的热能。

可见,如果你怕长体重,或想减肥,或想降血脂最好别随意吃苏打饼干。吃苏打饼干,会增加丙烯酰氨的摄入,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含潜在致癌物

现代研究证明,淀粉类食物被高温烹制时,除产生风味独特的物质外,还产生一种国际公认的潜在致癌物——丙烯酰胺。 1000克苏打饼干中约含丙烯酰胺200微克,远远高于馒头中的含量(馒头中几乎不含丙烯酰胺),但低于炸薯条(811微克)中的含量。丙烯酰胺会促进形成良性或恶性肿瘤,并导致中枢和末梢神经受损。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丙烯酰胺归类为对人类有可能的致癌物质。应当明确的是,丙烯酰胺是人类可能的潜在致癌物,但目前仍没有证据表明,吃高温烹制的淀粉类食物会使人类患癌症的发生率增加。 有了上述三点,是否就绝对不能食用苏打饼干呢?事实上,对健康人(体型适中,无疾病)在平衡膳食的原则下(保证有足够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每周吃3次苏打饼干,每次不超过50克还是允许的。

薯条薯片可致癌

薯条薯片恐含致癌物质

喜欢吃零食或马铃薯的人要特别小心,因为马铃薯制品(包括薯片薯条)等食物丙烯酰胺含量最高,过分摄入丙烯酰胺,不利健康。以一个正常成人来说,一日进食一包薯片已属高摄取量。

在一次食物研究组别中,“零食食品”组别的丙烯酰胺含量最高,“零食食品”中以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最高,平均为每公斤680微克,远远较第二高含量的薯条多近300微克。

薯片、薯条、饼干等“香口”煎炸小吃,都是经煎、焗、烤及炸等高温处理,过程会产生丙烯酰胺。以一个体重50公斤成人来计算,每天吃约60克薯片,即一包中容量的薯片,便摄取约40.8微克丙烯酰胺,即摄入量为0.816微克,属高摄取量。

除薯条及薯片,谷类早餐亦是香港市民从膳食中摄入丙烯酰胺的重要来源,佔每日总摄取量的14.7%,仅次于“蔬菜及蔬菜制品”。谷类早餐的平均含有丙烯酰胺,为每公斤160微克。

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可致癌,增加令动物长肿瘤的机会。“若果大量摄入,会对神经系统有损害,但我们比较关注是它致癌的毒性,现有资料显示,丙烯酰胺在动物实验会令动物致癌,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将丙烯酰胺列为可能令人类致癌物质。

含量最高的分别有“金必氏愉快动物薯仔饼”,每千克含丙烯酰胺达2600微克、“卡乐B烧烤味薯片”含1000微克,“四洲高纤麦饼”达九百微克、“肯得基家乡鸡脆薯格”达850微克、“麦当劳中薯条”达520微克。

消委会表示,以120度以上高温烹调含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特别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尤其是又薄又脆的食物,因水份少,故表面面积相对较大,所以含量较高;相反未经烹调、烹调温度较低的食物,所含的丙烯酰胺水准则会很低或没有。

食物安全中心风险评估及传媒科首席医生杨子桥说,丙烯酰胺是在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并非人为添加;对身体会造成神经系统中毒,以及影响运动机能。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可致癌,增加令动物长肿瘤的机会。“若果大量摄入,会对神经系统有损害,但我们比较关注是它致癌的毒性,现有资料显示,丙烯酰胺在动物实验会令动物致癌,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将丙烯酰胺列为可能令人类致癌物质。”

吃饼干的坏处 致癌风险

饼干的制作过程,是高温烘烤,而饼干中又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经过高温烘烤,除了会产生风味独特的物质外,还产生了一种国际公认的潜在致癌物——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会促进形成良性或恶性肿瘤,是一种潜在致癌物,可能增加致癌的风险。

烘烤饼干会致癌吗

烘烤饼干有可能会致癌。

烘烤饼干本身并没有添加任何有致癌作用的材料,主要原料就是烘焙粉、黄油、奶粉、糖、鸡蛋等常规成分,是没有致癌作用的,但是烘烤饼干需要在高温下烘烤,而材料中的天冬氨酸会和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超过120摄氏度就会产生丙烯酰胺这种致癌物质,因此吃烘烤饼干有可能会致癌。

空气炸锅炸的东西对人体有害吗 空气炸锅炸东西会导致癌症吗

常吃油炸等高温烹饪的食物容易导致致癌,但和空气炸锅无关。

美国癌症协会(ACS)指出:只要食物里含淀粉和氨基酸,经过了120℃以上的高温烹饪,就会产生微量的丙烯酰胺,也就是说,未烹饪时并不含有丙烯酰胺的土豆、谷物等经过高温的煎、炸、烤等烹制过程就会产生较高含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一种致癌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2A类致癌物,这类致癌物主要是基于实验动物的致癌性数据,但是它对人体很可能也是致癌的。

而丙烯酰胺在油炸和烘焙食品里尤其容易产生,广泛存在于薯条、薯片、饼干、面包,甚至烧炒的菜等常见食物中,因此空气炸锅并不是致癌的源头,即使不用空气炸锅,换做普通的炒锅、煎锅、烤箱,也是一样的。

而且相比于油、炸、煎、烤等传统方式,空气炸锅具有易控制烹饪温度、不需要使用油的优势,或许会降低致癌物的产生,更安全一些。

孕妇吃多炸薯条宝宝头小体轻

欧洲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孕妇不要吃太多炸薯条等油炸或烧烤的淀粉类食品,以免自己的宝宝出生时体重偏轻、头部偏小。

研究人员调查了英国、丹麦、挪威、希腊和西班牙等国共1000多对母亲和婴儿的情况。结果显示,那些怀孕期间食用较多炸薯条等油炸、烧烤食品的母亲,其孩子出生时脐带血中丙烯酰胺的含量较高。

丙烯酰胺是油炸和烧烤淀粉类食品中容易出现的一种化学物质。近来有研究显示,摄入较多的丙烯酰胺对人体有害,并可能致癌。

本次研究还发现,那些脐带血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婴儿,出生时的体重与其他婴儿相比平均轻132克,他们的头围与其他婴儿相比也要短0.33厘米。

英科研人员说,丙烯酰胺对新生儿的影响与人们熟知的吸烟危害可以相提并论,因此孕妇应尽量少吃炸薯条等油炸、烧烤淀粉类食品。

怎么正确认识油炸食品方法

越薄的油炸食品有害物质越“厚”

高温油炸后的食品,如炸薯条、炸馒头片、炸油饼等含有一定的致癌物丙烯酰胺,世界卫生组织曾就此明确警告过消费者。

近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与食物安全中心发布的最新研究称,在所有油炸食品中,越薄的含丙烯酰胺就越多,对人体危害也越大。

长期食用含丙烯酰胺的食品,哪怕每次吃的不多,也会让人出现嗜睡、幻觉和震颤等症状,情绪与记忆改变,并伴随末梢神经病(如出汗和肌肉无力)。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与食物安全中心对103个煎、炸、烤小食样品中的丙烯酰胺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就比薯条高10倍。其中一种由土豆淀粉制作的饼干,由于体积细小且薄,每千克的丙烯酰胺含量高达2600微克,谷类早餐和果仁的丙烯酰胺含量较低,分别为每千克16-160微克和每千克10-120微克。

食物越薄,它在油炸时接受的温度就越高;温度越高,产生的有害物质就越多。比如炸油条加热时油温超过180℃就可以了;但更薄一些的炸薯条、炸薯片等,油温需要超过200℃,因此会产生更多的丙烯酰胺。如此比较而言,煎饼果子中的油条就比薄脆安全,炸馒头片就比又薄又脆的千层饼安全。除了这些食品,被白领喜爱的一些小点心,如薄脆饼干、曲奇也会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小孩吃饼干会致癌吗

尚未有明确的因为吃饼干导致小孩致癌的报道。

致癌的发病机理未明,但是与人体自身DNA的修复能力是有关系的,而DNA的遗传与基因、营养等各种因素有关系。而饼干中的丙烯酰胺确实有一定的致癌性,且剂量关系不明确,因此只能说小孩吃饼干有一定的可能性会致癌。

空气炸锅烤红薯下面放水吗 空气炸锅烤红薯会致癌吗

正确操作食用并不会致癌。

首先,任何利用高温来完成食物加热的方式,都会让食物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危害的化学成分,比如丙烯酰胺;其次食物中丙烯酰胺的产生,主要源自天冬酰胺和还原糖发生的美拉德反应,而这种反应在烤红薯中就会有,因此空气炸锅高温烤红薯确实会产生丙烯酰胺。

但丙烯酰胺是否会致癌,首先有一个摄入量的因素存在,也就是说适量食用无法致癌,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报告认为,有害健康的丙烯酰胺的平均摄入量为:1μg/kg·天。而我们日常饮食中的平均摄入量,估计只有0.38μg/kg·天,因此对于空气炸锅制作的食物会致癌这种说法,不必过于担心。

苏打饼干的三大危害

1、升高血压,加重水肿

吃苏打饼干,增加了钠的摄入,可升高血压,加重水肿。

食盐(氯化钠)与高血压病、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和心衰的关系日益明了,得了这些疾病应该限制食盐或钠的摄入。

采用低盐(每日钠摄入不超过2000毫克)、无盐(每日钠摄入不超过1000毫克)或低钠(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00毫克)饮食。因苏打饼干含较高的钠,故高血压病、心衰和水肿的病人不应吃苏打饼干。

2、容易变胖

特色苏打饼干照片(12张)脂肪摄入,更容易变胖,增加患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苏打饼干中,因加入精炼混合油,使其脂肪的含量远高于馒头等食物。100克面粉蒸制的馒头含脂肪1克,而100克苏打饼干中含脂肪8克。

摄入100克苏打饼干较之摄入100克面粉蒸制的馒头,等于多摄入7克脂肪,相当于多摄入63千卡的热能。

可见,如果你怕长体重,或想减肥,或想降血脂最好别随意吃苏打饼干。吃苏打饼干,会增加丙烯酰氨的摄入,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3、含有潜在致癌物——丙烯酰胺

现代研究证明,淀粉类食物被高温烹制时,除产生风味独特的物质外,还产生一种国际公认的潜在致癌物——丙烯酰胺。

1000克苏打饼干中约含丙烯酰胺200微克,远远高于馒头中的含量(馒头中几乎不含丙烯酰胺),但低于炸薯条(811微克)中的含量。

丙烯酰胺会促进形成良性或恶性肿瘤,并导致中枢和末梢神经受损。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丙烯酰胺归类为对人类有可能的致癌物质。

应当明确的是,丙烯酰胺是人类可能的潜在致癌物,但目前仍没有证据表明,吃高温烹制的淀粉类食物会使人类患癌症的发生率增加。

相关推荐

香脆薯片美味的背后是什么

日本厚生劳动省从薯片中检验出高浓度的被认为具有致癌性的丙烯酰胺。此前瑞典政府研究发现: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谷物类,如果进行烧烤油炸等烹调处理,生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丙烯酰胺。 以油炸土豆食品为日常零嘴的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纷纷进行了试验和检测,全都得出肯定结论。 打开一袋散发着迷香味的薯片,你很难不被它金黄酥脆的外表所诱惑,拿起一片放入嘴巴,随着“喀吱”声,土豆特有的清香立刻充溢了口腔,那满足的感觉一直传递到大脑。你也可以蘸着番茄酱、辣椒酱、烧烤酱,让土豆香和酸味、辣味、肉味等MIX后,更充分地满足你

小孩饼干致癌饼干一天可以多少

饼干的摄入量建议控制在3到6块之间。 饼干是一种富含油脂的食物,热量很高因此一般不建议食用过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同时饼干的营养成分不全面,没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等成分,长期大量食用饼干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建议饼干不超过6块,最多不能超过10块。

这样葱等于砒霜

每个家庭几乎一年四季都离不了葱,主妇们用葱姜爆锅,立马香味四溢。大葱不但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其中的挥发油还具有杀菌抗癌,促进食欲的功效。大葱虽好,但若食用不当,反而危害你的健康。 如果在爆香时油温过高,产生的较多的丙烯酰胺,其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动物实验也显示,丙烯酰胺有致突变作用,能诱发动物的乳腺、肾上腺肿瘤。 其次,将葱切的过薄,过小,因为容易糊变而使丙烯酰胺含量大大增加。在烹饪过程中,食物越”黑暗“越危险。因此,爆香时大葱应切成不小于一厘米的葱段,并且尽量热锅凉油。如

锡纸正反面的使用方法 长期使用空气炸锅致癌

真正致癌的不是空气炸锅,而是高温烹饪食物的方式。 空气炸锅本身是不致癌的,是烹饪方式的问题才导致致癌,它的加热温度超过120℃,多在180℃-200℃,当食物中同时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时,经过高温烹调,就出现美拉德反应,让食物变得色泽诱,香气四溢,在大部分焦香美味的食物中,多多少少都含有丙烯酰胺,这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是这类物质少量食用是没有关系的,长期食用对身体危害很大。 而日常即使不使用空气炸锅,换成用普通锅具来高温煎炒、油炸、红烧、烤等,都是可能出现丙烯酰胺的,不过相比于真正的用油煎炸,空

油炸薯条的危害

炸薯条、油条是许多喜欢的食品,却因为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受到卫生部的关注。前天,卫生部发布今年第4号公告,建议公众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以减少其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 专家:油炸品致癌过程犹如吸烟 卫生部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监测结果显示,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如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条等)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其中薯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高出谷类油炸食品4倍,长期低剂量接触,有潜在危害。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博士、肿瘤科主任曾波航说,其实不光是薯条、薯片等西方食品,中国食用了多年的油饼、

这些食物致癌物比香烟更高

1、炸薯条 炸薯条也是富含丙烯酰胺的食品。分析结果显示炸薯条的丙烯酰胺的最大浓度是薯片的1.5倍。不是家里做的炸薯条就安心,无论是自家制作的还是餐厅中的薯条检测出了丙烯酰胺,因此请多加注意。 2、薯片 因可能致癌而值得我们注意的物质是“丙烯酰胺”。该物质据说存在于一些原材料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并将其加热到120度以上的食品中。由于薯片充分满足了上述条件,因此研究都认定薯片中含有大量富含丙烯酰胺。 3、速溶咖啡 在咖啡豆、炒制茶叶、焙炒的麦茶中竟然也检测到了高浓度的丙烯酰胺。由于丙烯酰胺易溶于水,因此在此次

长期喝速溶咖啡的危害

1、丙烯酰胺带来的危害 速溶咖啡是通过将咖啡萃取液中的水分蒸发而获得的干燥咖啡提取物,在这一干燥处理过程中,咖啡很容易产生较多的丙烯酰胺,而丙烯酰胺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食用过量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备注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1994年对其致癌性进行了评价,将丙烯酰胺列为2类致癌物(2A)即类可能致癌物,动物试验研究发现,丙烯酰胺可致大鼠多种器官肿瘤,包括乳腺、甲状腺、睾丸、肾上腺、中枢神经、口腔、子宫、脑下垂体等。 2、反式脂肪酸带来的危害 在速溶咖啡加工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没有氢化的植物油由天

孕妇不宜多炸薯条

们调查了英国、丹麦、挪威、希腊和西班牙等国共1000多对母亲和婴儿的情况。结果显示,那些怀孕期间食用较多炸薯条等油炸、烧烤食品的母亲,其孩子出生时脐带血中丙烯酰胺的含量较高。 丙烯酰胺是油炸和烧烤淀粉类食品中容易出现的一种化学物质。近来有研究显示,摄入较多的丙烯酰胺体有害,并可能致癌。 本次研究还发现,那些脐带血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婴儿,出生时的体重与其他婴儿相比平均轻132克,他们的头围与其他婴儿相比也要短0.33厘米。 英国布拉德福德健康研究所的科研员约翰·赖特说,丙烯酰胺对新生儿的影响与们熟

丙烯酰胺的化学成分

丙烯酰胺单体和甲叉双丙烯酰胺交联剂在催化剂(如过硫酸铵)作用下形成的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是透明且呈啫喱状,当中主要成分为水,聚丙烯酰胺只占其中5%。而聚丙烯酰胺是由丙烯酰胺单体经过加成聚合反应所产生出来。聚丙烯酰胺本身不是有毒的,但由于聚丙烯酰胺并不是很稳定之关系,自然地分解变回丙烯酰胺单体,而最大问题就是丙烯酰胺是神经毒素及致癌物质。所以当注射聚丙烯酰胺凝胶,这些有毒物便同时进入体内。 凝胶孔径大小可以通过制备时所使用的浓度和交联度控制。常用做层析介质、电泳分离支持材料等。用作隆胸整型手术,好处是无

薯条薯片危害胎儿健康

薯条薯片是不少喜欢的零食。但是德国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怀孕妇女和哺乳期的妈妈应当尽量少食、甚至禁食法式炸薯条、薯片或其他含有化学物质丙烯酰胺的食物。 研究员指出,因为胎儿和新生儿特别容易受到丙烯酰胺——一种可能致癌的化学物的危害,能够对神经造成损害的丙烯酰胺很容易进入他们幼嫩的大脑,造成威胁。 多薯条薯片容易对胎儿和正在哺乳期的宝宝产生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