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不做这事必患胆囊癌
早上起来不做这事必患胆囊癌
睡个懒觉?还是爬起来吃早饭?今天,我们花点时间说说不吃早饭和胆囊癌的关系。很多人很难把这两个统一到一起,其实不吃早饭是好多年轻人的习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太紧张,想多睡一会儿。理由一大堆,但是不吃早饭的话,为什么对胆囊有害呢?
大家看看时间,我们早饭大概几点吃,正常人一般七点到八点之间吃,是不是?如果正常的话,中午饭一般在十二点左右去吃,这两个中间间隔多长时间?五到六个小时,然后晚饭大概什么时间吃呢?再晚很少有人晚过八点,对吧,我们从中午十二点,到晚七八点,大概是七八个小时,那么我们的晚饭和第二天的中午饭距离多长时间呢?这时间就很长了,是十几个小时了。
不吃早饭引起的“蝴蝶效应”
那么我们正常的消化道里面胆囊是干什么用的呢?很多人说胆囊是分泌胆汁的,其实胆汁是肝脏分泌的,胆囊是个浓缩的机构,它把很稀的胆汁变得很浓,一旦我们吃饭了,它再把浓缩的胆汁排出来,是这样的。但是如果我们要是十几个小时没有吃东西的话,胆汁在胆囊里就特别浓了,它就会对胆囊的黏膜和胆囊本身造成慢性的刺激,会产生哪几个结果呢?
胆结石早治疗可防癌变
胆结石不治疗可引发胆囊癌
67岁的曾大伯已患胆结石多年,以往出现胆囊炎发作,用点药就见好,所以一直没做手术。最近因胆结石导致全身黄染、发热而住进医院。结果手术发现,其胆囊已经发生癌变,且癌细胞已向肝转移。
其实,像曾大伯这样由胆结石引发的胆囊癌并不少见。作为一种常见病,胆结石往往被人们忽视,以为打打针、吃吃药就能好,只有在炎症越来越重、腹痛难以用药物控制的情况下才选择手术;有些胆结石无疼痛,患者就更不在意了。殊不知,胆结石如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甚至可能引发胆囊癌。
国内资料报道,胆囊癌合并结石者占20%~82.6%,国外为54%~100%。而且,结石的大小也与胆囊癌有一定关系。结石直径在3厘米以上者患胆囊癌的危险性要比1厘米以下者大10倍。胆囊癌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约为3:1)。近年来我国胆结石、胆囊癌发病率持续上升,胆结石发病率达3%~10%,每年新增胆囊癌患者数千人。
提高胆囊癌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如能在癌症初期及时进行胆囊切除,5年生存率可达92%。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包括中老年女性胆结石患者,病程长、胆结石病史在5年以上者,胆结石直径大于1厘米的患者,近期上腹部胆囊区疼痛变为持续性疼痛且明显消瘦者,都应及早就医做相关检查,以助确诊
早上起来不做这事必患胆囊癌
快吃早饭!远离胆囊癌
睡个懒觉?还是爬起来吃早饭?今天,我们花点时间说说不吃早饭和胆囊癌的关系。很多人很难把这两个统一到一起,其实不吃早饭是好多年轻人的习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太紧张,想多睡一会儿。理由一大堆,但是不吃早饭的话,为什么对胆囊有害呢?
大家看看时间,我们早饭大概几点吃,正常人一般七点到八点之间吃,是不是?如果正常的话,中午饭一般在十二点左右去吃,这两个中间间隔多长时间?五到六个小时,然后晚饭大概什么时间吃呢?再晚很少有人晚过八点,对吧,我们从中午十二点,到晚七八点,大概是七八个小时,那么我们的晚饭和第二天的中午饭距离多长时间呢?这时间就很长了,是十几个小时了。
不吃早饭引起的“蝴蝶效应”
那么我们正常的消化道里面胆囊是干什么用的呢?很多人说胆囊是分泌胆汁的,其实胆汁是肝脏分泌的,胆囊是个浓缩的机构,它把很稀的胆汁变得很浓,一旦我们吃饭了,它再把浓缩的胆汁排出来,是这样的。但是如果我们要是十几个小时没有吃东西的话,胆汁在胆囊里就特别浓了,它就会对胆囊的黏膜和胆囊本身造成慢性的刺激,会产生哪几个结果呢?
第一它会产生什么?会产生慢性胆囊炎,超浓缩胆汁,对胆囊黏膜有刺激,另外太浓了以后它就会形成结晶。形成什么呢?胆囊结石,胆囊结石也是对胆囊黏膜有慢性刺激的,国内外有大量的研究告诉我们,就是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其实有可能会增加胆囊癌的风险。
七种人容易患胆结石
◆不爱吃早餐者
通常来说,一日三餐后,胆囊都会定时排出胆汁。如果不吃早餐,胆囊在早上就不用排出胆汁。
经常如此,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加大结石形成的可能。
◆长期口服避孕药者
这类人患胆结石的几率比其他人高出2倍,绝经后用雌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女性,患胆结石的情况也明显增多,这可能都与性激素的作用有关。
◆饭后久坐不动的人
不爱运动、体力活动减少,胆囊肌的收缩力便会下降,胆汁排空出现延迟,这就容易造成胆汁郁积,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特别是有些人喜欢饭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玩电脑,还要边看边吃各种零食,这是诱发胆结石的重要原因之一。
◆体型肥胖的人
爱吃高脂、高糖食物的直接后果就是发胖,而肥胖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出5倍,20岁~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出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
◆饮食偏荤喜甜者
这类人通常会在平时摄入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加速胆固醇的沉积。
◆多次妊娠的女性
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
其原因是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郁滞,极易形成结石。
◆有疾病家族史者
有这种遗传基因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患胆结石。
胆结石急性发作可引起胆绞痛,中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疼痛,坐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黄疸和高热;但也有症状不典型,不感疼痛的“无痛性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病,胆结石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胆囊癌,而胆囊癌早期又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容易延误治疗。
胆囊炎的危害
1、急性胆囊炎:有时结石因体位的转动或进食油腻食物,引起胆囊收缩迫使结石阻塞胆囊管,引起急性胆囊炎。常出现胆绞痛,胆囊积脓,甚至坏死、穿孔、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休克而危及生命。
2、阻塞性黄疸:胆结石有时可自行或药物治疗作用下进入胆总管,继发胆总管结石症,一旦结石嵌顿,即可出现胆绞痛,畏寒、发热,全身黄染,化脓性感染休克。
3、胆石性胰腺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约40%胰腺炎由胆石症引起;希腊、意大利等国家,这个比例上升为75%;在中国,50%- 80%的胰腺炎由胆石症引起。胆石性胰腺炎往往是十分严重的出血或坏死性胰腺炎。而许多胆结石合并胰腺炎的病例常常在切除胆囊后便极少复发。这就充分说明胆石病与胰腺炎的发病的确有关系。
4、胆心综合征:胆结石导致胆囊病变通过内脏交感神经的兴奋,使心脏冠状动脉痉挛,以致冠状动脉血量减少,从而发生心绞痛,称之为“胆-心综合征”。
5、引发胆囊癌: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约70%-80%的胆囊癌伴有结石,并认为胆结石是胆囊癌的一种癌前病变。有学者指出,有胆结石的病人罹患胆囊癌的危险性是无结石者的6-15倍;结石的大小与胆囊癌的发生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有40%的胆囊癌患者结石大于3厘米,12%小于1厘米,且直径3厘米以上者发生胆囊癌的危险性要比1厘米以下的高10倍;结石时间长短也与发生胆囊癌相关,胆结石长期存在往往会引起胆囊萎缩、钙化,而钙化性胆囊或瓷样胆囊中约有20%-60%的患者发生胆囊癌。
胆囊癌引起的原因
⒈嗜油腻饮食者可增加患胆囊炎胆石症的机会,故也就增加了患胆囊癌的可能性。
⒉动物实验时,亚硝酸基胺等致痛剂可诱发胆囊癌。胆囊息肉中的胆囊腺瘤、腺肌瘤是胆囊癌相关性息肉,可发生癌变。
3.有70%一90%的胆囊癌病人合并有胆囊炎胆石症――这叫能与胆囊炎胆石症时造成的粘膜上皮发生反复损伤、修复、异型化,最后导致癌变有关。另外,胆石症时有胆汁排空受阻。发生胆汁淤滞及细菌感染使胆酸转化为致癌物质。这也是引发胆囊癌的病因。
胆结石为什么会导致胆囊癌
胆囊癌患者伴胆石病者占60%~90%,胆石病患者中患胆囊癌者占3%~14%,因此一般认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病与胆囊癌的发生密切有关。肝胆专家提示,胆结石如果长期拖延治疗的话,就有可能引发患者胆囊癌变,引起胆囊癌。肝胆专家介绍说,胆管内的恶性肿瘤(胆管癌)可沿着胆管树发生在任何部位,发病高峰年龄在60-65岁,主要表现为黄疸、偶尔伴有疼痛和体重丢失。胆管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华枝睾吸虫、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与胆囊炎相似,常常在胆囊切除时偶然发现。有数据调查显示,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大多与胆结石的相同。美洲土著的一些人群有遗传倾向,他们在较年轻时发生胆结石的频率就很高,胆囊癌在他们当中的发病率为普通人群的5-10倍。胆结石的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与胆囊癌的危险因素有关。胆囊癌尤其与大结石(直径>3cm)或有慢性炎症的胆囊壁的钙化(瓷胆囊)有关,所以胆结石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造成胆囊癌的发生。
女性胆结石患者比例比男性高
有统计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胆结石的几率要高出许多。这是因为女性体内的性激素会影响胆汁的化学成分,以及胆囊的 收缩功能,进而促进了结石的形成。按照胆结石的成因,生活中有七种人较易患病,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一、饭后久坐不动的人
不爱运动、体力活动减少,胆囊肌的收缩力便会下降,胆汁排空出现延迟,这就容易造成胆汁郁积,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特别是有些人喜欢饭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玩电脑,还要边看边吃各种零食,这是诱发胆结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体型肥胖的人
爱吃高脂、高糖食物的直接后果就是发胖,而肥胖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出5倍,20岁~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出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
三、不爱吃早餐者
通常来说,一日三餐后,胆囊都会定时排出胆汁。如果不吃早餐,胆囊在早上就不用排出胆汁。经常如此,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加大结石形成的可能。
死、饮食偏荤喜甜者
这类人通常会在平时摄入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加速胆固醇的沉积。
五、多次妊娠的女性
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其原因是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郁滞,极易形成结石。
六、长期口服避孕药者
这类人患胆结石的几率比其他人高出2倍,绝经后用雌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女性,患胆结石的情况也明显增多,这可能都与性激素的作用有关。
七、有疾病家族史者
有这种遗传基因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患胆结石。
胆结石急性发作可引起胆绞痛,中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疼痛,坐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黄疸和高热;但也有症状不典型,不感疼痛的 “无痛性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病,胆结石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胆囊癌,而胆囊癌早期又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容易延误治疗。
不吃早餐易患胆囊癌
不少胆囊癌患者都同时伴有胆囊结石,而且他们有着共同的饮食习惯就是长期不吃早餐。经常不吃早餐会导致胆结石等胆道疾病发生,而胆囊癌与胆结石关系密切,并有日渐递增的趋势。早餐是很重要的,所以平常一定要保持吃早餐的习惯。即便是喝点牛奶、吃几片面包都能把胆囊内潴留的大量胆汁排出体外,避免形成结石。
不吃早餐容易患上胆囊癌
不少胆囊癌患者都同时伴有胆囊结石,而且他们有着共同的饮食习惯就是长期不吃早餐。经常不吃早餐会导致胆结石等胆道疾病发生,而胆囊癌与胆结石关系密切,并有日渐递增的趋势。早餐是很重要的,所以平常一定要保持吃早餐的习惯。即便是喝点牛奶、吃几片面包都能把胆囊内潴留的大量胆汁排出体外,避免形成结石。
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患胆囊结石等病变的人,最后都会发展为胆囊癌,但是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和结石患者来说极其重要。如果不吃早餐,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在胆囊内就会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因此建议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通过专家讲了一些有关,不吃早餐易患胆囊癌到相关知识以后,我们知道了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对身体帮助性是非常大的,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定时定量的去吃早餐,另外不要吃些垃圾食品。
长时间不吃早餐容易患上胆囊癌
胆囊癌的病因至今未明,多数人认为是综合因素引起,可能包括结石的机械刺激,炎症,胆固醇代谢异常和胆汁的刺激作用,使粘膜增生、变性,继而发生癌变。胆囊癌病人同时有胆囊结石者可达75%~100%,而在胆囊结石病人中患胆囊癌者占3%~14%,其发病率较无结石者为高。至于有无某种化学致癌物的影响,尚无足够证据。
现今,很多青年人不吃早餐就去上班,但经常不吃早餐是诱发胆结石和胆囊癌的主要因素。胆囊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客观上给胆囊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上腹突然出现持续隐痛或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低烧、体重减轻等,随着病程的发展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特别是无痛性黄疸,此时应引起警惕,有可能是患上了胆囊癌应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在右上腹可触及坚硬无压痛的肿块时,往往胆囊癌的病情已到晚期。
人在长达8小时以上的睡眠后,胆囊中潴留了大量的胆汁,如果能及时就餐,喝点牛奶、吃片面包,都能帮助胆汁排出,不容易形成结石。但是如果不吃早餐,胆汁就容易积聚在胆囊中形成结石,造成胆囊代谢紊乱。所以上班族最好提前半小时起床,每天给自己留出半小时的早餐时间避免胆囊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