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穴位按摩让你摆脱肩酸背痛
六种穴位按摩让你摆脱肩酸背痛
1、肩井穴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被按摩者坐姿,按摩者立于被按摩者身后,双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自然搭在被按摩着双肩井部位,四指与拇指相对用力作有节律的拿捏动作。
功效:按摩肩井穴能够直接治疗或辅助治疗肩膀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
2、曲垣穴
该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左右肩胛骨内上侧。
功效:指压此穴,就可以使身体感到轻松,情绪稳静;对于使水蛇腰变直也很有效。
3、承山穴
微微施力垫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极为承山穴。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用手指按住此穴,坚持一两分钟,或揉此穴5分钟亦可。
功效:人体有承山、天宗四大聚湿穴位。承山是治疗痔疮、背痛要穴。按揉承山穴能够治疗背痛症状。
4、列缺穴
列缺穴在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它属于手太阴肺经穴位。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列缺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功效:在该穴处按摩,除能治疗腕臂部病变外,还有助于治疗头部、项背部病证。
5、后溪穴
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具体在在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指背动、静脉,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对于长期在电脑前工作或学习的朋友,每过一小时把双手后溪穴放在桌沿上来回滚动三到五分钟。
功效:可以缓解调节长期伏案以及电脑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6、合谷穴
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上班族捏这处一天精力充沛
现在人的生活压力还是非常大的,人总是处于紧绷的状态,经常对着电脑工作的上班族来说,很多人都会出现脖子及肩膀僵硬疼痛的问题。
长期坐姿不良,不自觉的驼背、抬肩,长时间保持这样的紧绷姿势,肩膀和脖子肌肉不僵硬也难!
尤其现在上班族都在冷气房里,一边喝着外头买的冷饮,一边聚精会神盯着电脑萤幕,加上冷气呼呼的吹,风寒湿气一下子全来了,将使得脖子跟肩膀遇冷收缩的更厉害,症状也就越严重,有些人甚至会牵连到手臂疼痛,严重还可能会有手指末梢麻木感。
甚至还有人因为脖子僵硬问题,常连带有头痛症状,这种头痛属于紧张性头痛,又叫做肌肉收缩性头痛,头部会有压迫、沉重、疼痛感觉。虽然是头痛,但是问题根源一样是来自颈部肌肉的紧绷。
中医认为,如果你想彻底的解决肩颈酸痛的问题,那么你就要从坐姿、肌肉放松来着手。
比如坐姿要求腰正颈直,不要低头、驼背,尽量放松上臂,这样比较不会造成长时间提肩。此外,工作一段时间,也要记得做一些伸展动作,让肌肉能够休息、放松。
中医提供给大家几个简单好用又有效的穴道按摩保健法,每天数次按摩,就可以有效改善肩颈紧绷。
风池穴
在枕骨下方,后颈发际两侧凹陷处,刚好是斜方肌跟胸锁乳突肌上端交会凹陷的地方。如果伴有紧张性头痛,按压风池穴时会有明显压痛感,但是按摩几分钟后,可以感觉头部跟颈部都放松许多。风池穴对感冒头痛、眼睛疲劳也很有疗效。
后谿穴
在手掌的尺侧,小指掌指关节后方赤白肉际处,握拳时的隆起点。后谿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经循行经过肩背部,而且后谿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跟督脉相通,所以常被用来治疗肩颈部疾病,例如落枕、颈肩综合症等。按摩后谿时,若朝掌骨侧按压刺激会很酸。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不妨每隔一段时间就自己按按后谿穴,你就感觉到脖子和肩膀舒服了很多。
中渚穴
位在手背无名指和小指的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按摩中渚穴时,可以用大拇指跟食指掐住手掌内外侧,用力向下按压时,会觉得有明显酸胀感,还会向手臂上传。一边按可以一边活动活动脖子,活动后会觉得脖子比较舒服。
中医表示,后溪穴跟中渚穴都是治疗落枕的特效穴,对肩颈部肌肉僵硬、酸痛都有很好效果。如果常有肩颈酸痛毛病,不妨自己有空按摩这两个都位在手上的穴道,平常在办公桌前就可以自己按摩非常方便。
中医再次提醒,要彻底改善解决肩颈酸痛毛病,还是必须从最基本的姿势、工作、饮食习惯等改正,否则还是会常常让你感到难过喔!
上班族简单七招快速恢复元气
一、两人互背
慢性疲劳容易出现腰背酸痛,长时间坐着办公,很容易出现以上症状,那么加强对背肌的锻炼就有助于缓解以上症状,其方法有多种,现介绍一种较理想的方法--两人互背法,
二人靠背,两臂相挽,一人将对方背起,慢慢弯腰,然后对方也按此法背起前者,反复多次,这样可使周身血液循环加快,消除因久坐造成的腰部疾劳或疼痛感。
二、湿毛巾敷脑后
当你感到疲劳时,将毛巾用冷水浸后(冬季用热水)拧干,放于小脑上(枕骨左右两侧),两侧可同时冷敷或左右交替敷,毛巾重复浸水次数,每次进行3分钟左右。
能醒脑,提高反应和思维能力,对高血压引起的头晕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三、打哈欠
大脑劳累过度,氧气供给不足,人常出现头胀、思维下降,如张开嘴打哈欠,就等于进行了深呼吸,这有助于促进脑细胞重新活跃起来,打哈欠后再施以头部****,效果会更佳。
四、挺胸弯腰
站立时先深深吸一口气,然后挺起胸膛,接着呼气并向前屈身弯腰,做10—20次,每天做2—3次。
不仅能松弛颈背肌肉,还可增强肺活量。
五、全身摇摆
身体直立,向上举起双臂(也可以两臂自然下垂),然后双肩放松,使全身瘫软般地左右摇摆,可以站着做,也可以坐着做。
每次3—5分钟,做时双目轻闭,口自然微张,自我感觉舒适为好,可解除周身疲劳和减轻腰背疼痛。
六、眼保健指压法
双目轻闭,用中指按住上眼睑向上轻提,连做3次,再用中指将下眼窝向下按3次。
做完后,用左右手的中指,从左右外眼角向太阳穴按去,经太阳穴再向耳边按去,反复3—4次。
最后闭上双眼,用中指轻按10秒钟即可。这是你会觉得眼睛的疲劳感能立刻消除。
七、穴位按揉抗瞌睡
当你出现打瞌睡时,可反复揉摩中冲穴(中指尖正中),左右手交替按揉,出现疼痛感时,便可逐渐摆脱瞌睡的纠缠。
上班族简单七招快速恢复元气
一、两人互背
慢性疲劳容易出现腰背酸痛,长时间坐着办公,很容易出现以上症状,那么加强对背肌的锻炼就有助于缓解以上症状,其方法有多种,现介绍一种较理想的方法--两人互背法。
二人靠背,两臂相挽,一人将对方背起,慢慢弯腰,然后对方也按此法背起前者,反复多次,这样可使周身血液循环加快,消除因久坐造成的腰部疾劳或疼痛感。
二、湿毛巾敷脑后
当你感到疲劳时,将毛巾用冷水浸后(冬季用热水)拧干,放于小脑上(枕骨左右两侧),两侧可同时冷敷或左右交替敷,毛巾重复浸水次数,每次进行3分钟左右。
能醒脑,提高反应和思维能力,对高血压引起的头晕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三、打哈欠
大脑劳累过度,氧气供给不足,人常出现头胀、思维下降,如张开嘴打哈欠,就等于进行了深呼吸,这有助于促进脑细胞重新活跃起来,打哈欠后再施以头部按摩,效果会更佳。
四、挺胸弯腰
站立时先深深吸一口气,然后挺起胸膛,接着呼气并向前屈身弯腰,做10—20次,每天做2—3次。
不仅能松弛颈背肌肉,还可增强肺活量。
五、全身摇摆
身体直立,向上举起双臂(也可以两臂自然下垂),然后双肩放松,使全身瘫软般地左右摇摆,可以站着做,也可以坐着做。
每次3—5分钟,做时双目轻闭,口自然微张,自我感觉舒适为好,可解除周身疲劳和减轻腰背疼痛。
六、眼保健指压法
双目轻闭,用中指按住上眼睑向上轻提,连做3次,再用中指将下眼窝向下按3次。
做完后,用左右手的中指,从左右外眼角向太阳穴按去,经太阳穴再向耳边按去,反复3—4次。
最后闭上双眼,用中指轻按10秒钟即可。这是你会觉得眼睛的疲劳感能立刻消除。
七、穴位按揉抗瞌睡
当你出现打瞌睡时,可反复揉摩中冲穴(中指尖正中),左右手交替按揉,出现疼痛感时,便可逐渐摆脱瞌睡的纠缠。
另一方法是:当昏昏欲睡时,用中指或铅笔端扣打左右眉毛中间处,连扣2—3分钟,也有上述效果,还可消除眼睛疲劳。
简单几招 迅速驱除疲劳
一 、两人互背
慢性疲劳容易出现腰背酸痛,长时间坐着办公,很容易出现以上症状,那么加强对背肌的锻炼就有助于缓解以上症状,其方法有多种,现介绍一种较理想的方法——两人互背法。做法:二人靠背,两臂相挽,一人将对方背起,慢慢弯腰,然后对方也按此法背起前者,反复多次,这样可使周身血液循环加快,消除因久坐造成的腰部疾劳或疼痛感。
二、湿毛巾敷脑后
当你感到疲劳时,将毛巾用冷水浸后(冬季用热水)拧干,放于小脑上(枕骨左右两侧),两侧可同时冷敷或左右交替敷,毛巾重复浸水次数,每次进行3分钟左右。能醒脑,提高反应和思维能力,对高血压引起的头晕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三、打哈欠
大脑劳累过度,氧气供给不足,人常出现头胀、思维下降,如张开嘴打哈欠,就等于进行了深呼吸,这有助于促进脑细胞重新活跃起来,打哈欠后再施以头部按摩,效果会更佳。
四、挺胸弯腰
站立时先深深吸一口气,然后挺起胸膛,接着呼气并向前屈身弯腰,做10—20次,每天做2—3次。不仅能松弛颈背肌肉,还可增强肺活量。
五、全身摇摆
身体直立,向上举起双臂(也可以两臂自然下垂),然后双肩放松,使全身瘫软般地左右摇摆,可以站着做,也可以坐着做,每次3—5分钟,做时双目轻闭,口自然微张,自我感觉舒适为好,可解除周身疲劳和减轻腰背疼痛。
六、眼保健指压法
双目轻闭,用中指按住上眼睑向上轻提,连做3次,再用中指将下眼窝向下按3次。做完后,用左右手的中指,从左右外眼角向太阳穴按去,经太阳穴再向耳边按去,反复3—4次。后闭上双眼,用中指轻按10秒钟即可。这是你会觉得眼睛的疲劳感能立刻消除。
七、穴位按揉抗瞌睡
当你出现打瞌睡时,可反复揉摩中冲穴(中指尖正中),左右手交替按揉,出现疼痛感时,便可逐渐摆脱瞌睡的纠缠。另一方法是:当昏昏欲睡时,用中指或铅笔端扣打左右眉毛中间处,连扣2—3分钟,也有上述效果,还可消除眼睛疲劳。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揉腹
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搓脊柱
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按压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可补肾壮骨。
家人脖子酸痛按揉穴位
妻子是个会计师,长年累月伏案工作落下颈椎病,时常颈酸背痛。我听说中医按摩效果不错,就买书自学后帮妻子按摩脊椎。随着我按摩技术的进步,妻子的疼痛减轻了不少。
我的方法是先按摩天宗穴(位于肩胛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和天柱穴,也就是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用拇指由轻至重地各按揉100下约5分钟;在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用掌根按揉100下后并以手掌横向摩擦使肌肉发热;取神道穴(位于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第六胸椎中央处。)用掌根按揉100下,并用拳或手刀(竖着手掌,像刀砍)施以锤击或敲打,让肌肉得以松弛,缓解酸痛。另外对压疼点最明显的部位,也就是阿是穴进行推拿。
七招让上班族远离疲劳
一 、打哈欠
大脑劳累过度,氧气供给不足,人常出现头胀、思维下降,如张开嘴打哈欠,就等于进行了深呼吸,这有助于促进脑细胞重新活跃起来,打哈欠后再施以头部按摩,效果会更佳。
二、湿毛巾敷脑后
当你感到疲劳时,将毛巾用冷水浸后(冬季用热水)拧干,放于小脑上(枕骨左右两侧),两侧可同时冷敷或左右交替敷,毛巾重复浸水次数,每次进行3分钟左右。能醒脑,提高反应和思维能力,对高血压引起的头晕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三、两人互背
慢性疲劳容易出现腰背酸痛,长时间坐着办公,很容易出现以上症状,那么加强对背肌的锻炼就有助于缓解以上症状,其方法有多种,现介绍一种较理想的方法——两人互背法。做法:二人靠背,两臂相挽,一人将对方背起,慢慢弯腰,然后对方也按此法背起前者,反复多次,这样可使周身血液循环加快,消除因久坐造成的腰部疾劳或疼痛感。
四、挺胸弯腰
站立时先深深吸一口气,然后挺起胸膛,接着呼气并向前屈身弯腰,做10—20次,每天做2—3次。不仅能松弛颈背肌肉,还可增强肺活量。
五、全身摇摆
身体直立,向上举起双臂(也可以两臂自然下垂),然后双肩放松,使全身瘫软般地左右摇摆,可以站着做,也可以坐着做,每次3—5分钟,做时双目轻闭,口自然微张,自我感觉舒适为好,可解除周身疲劳和减轻腰背疼痛。
六、眼保健指压法
双目轻闭,用中指按住上眼睑向上轻提,连做3次,再用中指将下眼窝向下按3次。做完后,用左右手的中指,从左右外眼角向太阳穴按去,经太阳穴再向耳边按去,反复3—4次。后闭上双眼,用中指轻按10秒钟即可。这是你会觉得眼睛的疲劳感能立刻消除。
七、穴位按揉抗瞌睡
当你出现打瞌睡时,可反复揉摩中冲穴(中指尖正中),左右手交替按揉,出现疼痛感时,便可逐渐摆脱瞌睡的纠缠。另一方法是:当昏昏欲睡时,用中指或铅笔端扣打左右眉毛中间处,连扣2—3分钟,也有上述效果,还可消除眼睛疲劳。
四种穴位按摩让你远离肺炎
1、点按天突穴
位置: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凹陷的中央。
按摩方法:
用左手指指尖点于天突穴,指力沿胸骨柄的后缘向下点不动1分钟,力度以不影响呼吸为佳。
功效:经常按摩天突穴可起到宣通肺气 通经活络 降气化痰的作用,可帮助缓解咳嗽、咽喉肿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肺炎等。
2、按揉涌泉穴
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是肾经的首穴。
功效:常按揉涌泉穴可增强肾气,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3、按揉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
以左手大鱼际或掌根贴于穴位,逆时针方向按摩2分钟,以胀麻感想胸部放散为最佳。
功效:膻中主一身之气,刺激膻中,可以理气止痛,经常按摩可以改善呼吸困难、咳嗽、胸部疼痛、肺炎等症状。
4、按压大椎穴
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明显,可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按摩方法:
深呼吸,用食指缓缓用力按压大椎穴,缓缓吐气,持续数秒,再慢慢放手,如此反复操作10~15次。
功效:常按此穴可驱风解热,治疗肺炎有一定功效。
上班族必知抗击疲劳七方法
一 、打哈欠
大脑过度劳累,氧气供给不足,人常出现头胀、思维下降,如张开嘴打哈欠,就等于进行了深呼吸,这有助于促进脑细胞重新活跃起来,打哈欠后再辅以头部按摩,效果会更好。
二、湿毛巾敷脑后
当你感到疲劳时,将毛巾用冷水浸后(冬季用热水)拧干,放于小脑上(枕骨左右两侧),两侧可同时冷敷或左右交替敷,毛巾重复浸水次数,每次进行3分钟左右。能醒脑,提高反应和思维能力,对高血压引起的头晕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三、两人互背法
长时间坐着工作,很容易出现腰背酸痛,如果能加强对背肌的锻炼就有助于缓解此症状。现介绍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两人互背法,具体做法:二人靠背,两臂相挽,一人将对方背起,慢慢弯腰,然后对方也按此法背起前者,反复多次,这样可使周身血液循环加快,消除因久坐造成的腰部疾劳或疼痛感。
四、挺胸弯腰
站立时先深深吸一口气,然后挺起胸膛,接着呼气并向前屈身弯腰,做10-20次,每天做2-3次。不仅可以松弛颈背肌肉,还能增强肺活量。
五、全身摇摆
身体直立,向上举起双臂(也可以两臂自然下垂),然后双肩放松,使全身瘫软般地左右摇摆,可以站着做,也可以坐着做,每次3-5分钟,做时双目轻闭,口自然微张,自我感觉舒适为度,可解除周身疲劳和减轻腰背疼痛。
六、眼保健指压法
双目轻闭,用中指按住上眼睑向上轻提,连做3次,再用中指将下眼窝向下按3次。做完后,用左右手的中指,从左右外眼角向太阳穴按去,经太阳穴再向耳边按去,反复3-4次。最后闭上双眼,用中指轻按10秒钟即可。
七、穴位按揉抗瞌睡
当你出现打瞌睡时,可反复揉摩中冲穴(中指尖正中),左右手交替按揉,出现疼痛感时,便可逐渐摆脱瞌睡的纠缠。另一方法是:当昏昏欲睡时,用中指或铅笔端扣打左右眉毛中间处,连扣2-3分钟,也有上述效果,还可消除眼睛疲劳。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揉腹
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搓脊柱
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按压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可补肾壮骨。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 不妨试试这些中医穴位按摩吧。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
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更高一点,除了营养上面的补充,在加上中医穴位按摩会事半功倍,不但促使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发育,而且按摩简便易行,孩子更易接受。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揉腹
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搓脊柱
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按压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可补肾壮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