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时候不宜跑步

什么时候不宜跑步

1、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因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血流速度减缓,血液粘稠度很大,血管的压力增大,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是最危险的时间。这段时间外出跑步健身,心脏负荷增大,肾脏、肺等器官的负荷也随之增大,特别容易发生心梗、脑溢血和心脏早搏,危害身体健康。

2、容易损伤骨骼和关节。

早晨人体各关节比较僵直,润滑度不高,肌肉、筋、韧带还处于放松状态,急着外出跑步健身,容易造成损伤。所以早上9点前,最好不宜进行跑步健身。

3、能见度不好,容易发生意外。

早晨有时有雾气,冬天天亮的也晚,如果一个人起得很早,到外面跑步健身,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例如,前不久的一个早上,某单位老许早晨5点就出门跑步健身了,由于他的视力不好,听力也不怎么好,在一条马路的拐弯处,没有及早发现一辆飞驰而来的机动车,被撞成重伤,从此再也站不起来了。

那么,跑步健身为什么要躲避炎热的中午呢?夏天,中午的阳光很炽热,紫外线照射也很强,要预防中暑的发生。

人体正常温度是37摄氏度左右,在这个温度下,人体的热平衡系统正常运转。在夏天烈日炎炎的中午,如果长时间在外跑步,保护措施不利,体内水分消耗严重,热量增多,且又不易发散出来,就会把体内的热平衡系统破坏,从而导致头晕、心跳加快、满脸通红、出汗少、小便少、食欲不佳,严重时会出现抽筋、烦躁不安、昏迷,直至生命危险。

跑步健身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体质,所以必须要根据人的生理结构,趋利避害,科学安排时间。

哪些人不适宜跑步呢

跑步虽有益,并非都适宜。跑步虽然好,有些病人不宜跑。跑步能强身健体,但并不适合所有的人,有以下几种情况之一的,不适宜跑步锻炼。

1、近三个月内曾发生过心绞痛者;

2、作轻微动作就觉胸痛者;

3、重症心瓣膜病患者;

4、患先天性心脏病,运动能引起发作者;

5、病理性心脏肥大者;

6、高度心律不齐者;

7、服降压药后,血压仍在180110毫米汞柱以上的严重高血压病患者。还有各种内脏病急性发作阶段的患者,如肝炎患者转氨酶升高时期、活动性肺结核、急性肾脏病、糖尿病较严重的阶段和具有出血和出血倾向的患者,如支气管扩张吐血、消化道出血患者等,都不适宜跑步。

大家在了解了上面这些内容介绍之后,现在应该知道,到底自己适不适合跑步了吧,如果确定自己存在一些心脏病,或者是高血压等等疾病的话,千万不要跑步,如果说一定要运动的话,那么可以选择走路或者散步,这都是比较好的锻炼方式。

哪些老人不宜跑步健身

(1)患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老人不宜跑步。因为这些病人在跑步时,使机体耗氧量增加,易导致机体缺氧,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

(2)患有隐匿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宜跑步。因为跑步有可能触及、诱发潜在的疾病。例如有的老人患有胆结石病,可从未发过病,即使慢跑,也有可能使位于胆囊底部的结石震落到胆囊颈部而引起绞痛。

(3)体形较胖的老年妇女骨骼变脆,肌肉韧带变硬,若跑步锻炼,易致肌肉、肌腱、韧带损伤。男性6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不宜练跑步,以练太极拳、气功或体操为宜。

跑步时的呼吸方法有哪些

公路边不宜跑步

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公路边跑步,会吸入更多的灰尘和有害气体,无形中增加了对身体的损害。所以跑步锻炼最好选择在空气清新的公园、草地或软硬适宜的土质道路上进行。

1. 2

速度不同,方式不同

跑步时有两种呼吸方法:一种是只用鼻子呼吸,另一种是口鼻一起呼吸。跑步刚开始时,或者速度较慢时,需氧量小,仅用鼻子呼吸就可以满足需氧量。当跑步时间较长或速度较快时,应张嘴配合呼吸,缓解呼吸肌的压力。

2. 3

配合步伐

呼吸节奏应该与步伐密切配合。通常慢跑的呼吸节奏是每2~3步一呼,每2~3步一吸,并保持呼吸均匀一致,这样跑起来才会感到轻快。

3. 4

深呼吸

许多人在跑步时不注意呼吸的深度,所以在持续较长时间的运动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从而产生胸闷、呼吸困难的感觉。有些人虽然注意吸气,但往往忽视了呼气的深度。尽可能地深呼吸,能够给身体供应更多氧气,减缓疲劳的到来。

注意事项

跑步前应做准备活动

人体各内脏器官及四肢从相对静止状态到紧张活动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人在跑步前同样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使身体生理机能在运动的情况下能够协调地工作。如果跑前不做准备活动,长跑时往往会发生关节韧带、肌腱扭伤,尤其是一起床就进行紧张的跑步,更易发生伤害。

以上就是关于跑步呼吸的正确方法,大家在跑步前可以学习一下。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一下,严重肥胖者不宜跑步减肥,空腹不宜跑步,饭后不宜跑步。如果不注意以上的事项,大多数的时候就会导致身体出现难受的现象。

老年人是否适合晨跑

很多人都会选择跑步,出出汗,其中也有不少中老年人,虽然他们跑步速度不是很快,但身影同样矫健。专家指出,晨跑会给身体带来强刺激,因此不建议老人晨跑。

由于人体从睡眠状态清醒的时候,人体处于兴奋状态,身体会产生很多激素,血压会升高,心率加快。此时给予身体一种强刺激,比如跑步,会引起老年人很多身体问题。

以下几种老人禁止做晨跑锻炼

1、患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老人不宜跑步。因为这些病人在跑步时,使机体耗氧量增加,易导致机体缺氧,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

2、患有隐匿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宜跑步。因为跑步有可能触及、诱发潜在的疾病。例如有的老人患有胆结石病,可从未发过病,即使慢跑,也有可能使位于胆囊底部的结石震落到胆囊颈部而引起绞痛。

3、体形过胖的老年人不宜跑步。因为过重的身体会加重膝盖的负担,造成膝盖损伤。因此,老年人不要跑步时间过长,另外,跑步动作要正确,迈开的步子要小一些,着地时尽量有弹性。

上年纪的三类人不宜跑步

跑步是不少老人喜爱的运动项目,但以下三类老人不适宜跑步:

(1)患有隐匿性疾病的老人。跑步有可能触及或诱发潜在的疾病。例如,有的老人患有胆结石病,虽从未发过病,但即使慢跑,也有可能使位于胆囊底部的结石震落到胆囊颈部而引起绞痛。

(2)体形较胖的老年妇女骨骼变脆、肌肉韧带变硬,若跑步锻炼,易致肌肉、肌腱、韧带损伤。男性6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不宜跑步锻炼,而应以练太极拳、气功或体操为主。

(3)患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老人。这类老人跑步时机体耗氧量增加,易导致缺氧,进而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

什么人适合慢跑呢

1.患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老人不宜跑步。因为这些病人在跑步时,使机体耗氧量增加,易导致机体缺氧,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

2.患有隐匿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宜跑步。因为跑步有可能触及、诱发潜在的疾病。例如有的老人患有胆结石病,可从未发过病,即使慢跑,也有可能使位于胆囊底部的结石震落到胆囊颈部而引起绞痛。

3.体形较胖的老年妇女骨骼变脆,肌肉韧带变硬,若跑步锻炼,易致肌肉、肌腱、韧带损伤。男性6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不宜练跑步,以练太极拳、气功或体操为宜。

1、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患有高血压、心脏疾病、气喘等疾病者,应尽量减少慢跑运动。跑步期间若身体发生不适现象,应立即停止跑步,休息后身体仍不舒服者,应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2、要循序渐进

刚开始慢跑要视自己的体能状况,从1000米开始慢慢增加距离,千万不要超过自己体能的限度,否则不仅对身体没有益处,反而更伤身罢了。再者,慢跑过程中要适度地调整呼吸和休息,呼吸的调整对体力有莫大的帮助,而适当的休息可调节体力,放松心情,切莫求快,免得欲速则不达。

3、暖身要足够

适度的暖身可帮助肌肉伸展,让关节活动一下,让自己随时保持在预备的状态中。暖身不仅能预防运动伤害更能保护我们的身体。

上文中介绍了一些不适合慢跑的人,除去了这些人群以外,其他的人就可以进行慢跑的运动。而且在慢跑的时候需要按照这些注意事项去进行。热身也是必要的,慢跑完了以后也要进行肌肉的放松和拉伸,这样才能避免肌肉拉伤和疼痛。

不是所有老人都适合跑步锻炼

专家认为,以下三种老人禁止做跑步锻炼:

(1)患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老人不宜跑步。因为这些病人在跑步时,使机体耗氧量增加,易导致机体缺氧,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

(2)患有隐匿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宜跑步。因为跑步有可能触及、诱发潜在的疾病。例如有的老人患有胆结石病,可从未发过病,即使慢跑,也有可能使位于胆囊底部的结石震落到胆囊颈部而引起绞痛。

(3)体形较胖的老年妇女骨骼变脆,肌肉韧带变硬,若跑步锻炼,易致肌肉、肌腱、韧带损伤。男性6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不宜练跑步,以练太极拳、气功或体操为宜。

四种老人不宜跑步健身

1、患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老人不宜跑步

因为这些病人在跑步时,使机体耗氧量增加,易导致机体缺氧,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

2、患有隐匿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宜跑步

因为跑步有可能触及、诱发潜在的疾病。例如有的老人患有胆结石病,可从未发过病,即使慢跑,也有可能使位于胆囊底部的结石震落到胆囊颈部而引起绞痛。

3、体形较胖的老年妇女

体形较胖的老年妇女骨骼变脆,肌肉韧带变硬,若跑步锻炼,易致肌肉、肌腱、韧带损伤。

4、年龄较大的老人

男性6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不宜练跑步,以练太极拳、气功或体操为宜。

老年人如何选择跑步时间呢

1、忌雨天、雨后、雪后、雾中跑

有些老年人进行跑步锻炼,习惯风雨无阻,这样做是错误的。身体暴露部位受冷雨刺激后易诱发多种疾病。若在雾天跑步,由于雾滴含污染物,易吸入大量被污染的空气,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各种过敏反应。另外要忌迎风跑。老年人可迎风时走,侧风和背风时再跑。

2、太阳没出来前不宜跑步

有些老年人认为晨跑就是应该越早越好,因此喜欢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出家门进行跑步,其实这是不科学的。经过一夜的时间,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堆积比较多,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太阳出来之后,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进行一定的稀释分解,空气质量就会相对好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跑步,就比较适合人体的新陈代谢。

3、空腹时不宜跑步

老人应该先要适当吃一些食物,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人。由于营养物质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身体正处于低代谢阶段,如果不在运动前得到一些补充,那么会很容易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但是也不要吃得过饱,防止运动的时候身体各部位供血不足。最好吃点东西,过半个小时再开始热身跑步。

老年人是否适合晨跑

以下几种老人禁止做晨跑锻炼

1、患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老人不宜跑步。因为这些病人在跑步时,使机体耗氧量增加,易导致机体缺氧,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

2、患有隐匿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宜跑步。因为跑步有可能触及、诱发潜在的疾病。例如有的老人患有胆结石病,可从未发过病,即使慢跑,也有可能使位于胆囊底部的结石震落到胆囊颈部而引起绞痛。

3、体形过胖的老年人不宜跑步。因为过重的身体会加重膝盖的负担,造成膝盖损伤。因此,老年人不要跑步时间过长,另外,跑步动作要正确,迈开的步子要小一些,着地时尽量有弹性。

老人晨跑的坏处

1、对于没有晨跑习惯的老年人来说,晨跑后容易导致精神倦怠,不少老年人跑完后感觉要睡回笼觉才能恢复。这就是身体的有氧基础不够的典型症状。

2、对于有氧基础不够发达的人,晨跑容易导致低血糖啊呼吸困难啊等等,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身体伤害。

3、在很多地区污染严重,太阳没出来前的空气质量其实是很差的,午后相对要好一些。

给老年人的晨跑建议

1、跑前检查身体:参加慢跑的老年人要先检查身体,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跑步。医生认可后,则可积极参加,并长期坚持下去。

2、如何提高有氧基础:持续的进行有氧锻炼,最佳时机是下午4-7点。在这个时候锻炼自己的身体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提升了身体素质之后,再进行晨跑。

3、慢跑锻炼要掌握合适的心率:可用170-年龄=最高心率的公式来掌握,跑完后测出的脉搏应低于最高心率。一般60岁的人跑完的合适心率为96-112次/分;65岁93-109次/分;70岁90-150次/分;80岁84-98次/分。

4、忌雨天、雨后、雪后、雾中慢跑:有些老年人跑步锻炼风雨无阻,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身体暴露部位受冷雨刺激后易诱发多种疾病

5、补充能量:晨跑前半小时,补充400ml的水,补充一定的糖分,和少量碳水化合物。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跑步锻炼

一、小孩太小 慎跑步

有些家长自己每天清晨喜欢练长跑,也拉着几岁大的孩子一起跑,这是不对的。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肌肉纵向发展,肌力差,强度过大的长跑易使肌肉疲劳,影响肌肉的正常发育。

儿童心脏较小,收缩力较弱,加上儿童胸廓小,肺通气量亦小,摄氧能力差。强度过大的长跑会加重其心肺负担,造成氧气供应不足。儿童长跑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一般认为12岁以下的小孩每次跑步不宜超过1000米。

二、身有疾病 不宜跑

有以下几种情况之一的,不适宜跑步锻炼。1、近三个月内曾发生过心绞痛者;2、作轻微动作就觉胸痛者;3、重症心瓣膜病患者;4、患先天性心脏病,运动能引起发作者;5、病理性心脏肥大者;6、高度心律不齐者;7、服降压药后,血压仍在180110毫米汞柱以上的严重高血压病患者。还有各种内脏病急性发作阶段的患者,如肝炎患者转氨酶升高时期、活动性肺结核、急性肾脏病、糖尿病较严重的阶段和具有出血和出血倾向的患者,如支气管扩张吐血、消化道出血患者等,都不适宜跑步。另外,手术愈后3个月内的人不宜进行跑步。

跑步时正确呼吸方法及注意事项

公路边不宜跑步

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公路边跑步,会吸入更多的灰尘和有害气体,无形中增加了对身体的损害。所以跑步锻炼最好选择在空气清新的公园、草地或软硬适宜的土质道路上进行。

速度不同,方式不同

跑步时有两种呼吸方法:一种是只用鼻子呼吸,另一种是口鼻一起呼吸。跑步刚开始时,或者速度较慢时,需氧量小,仅用鼻子呼吸就可以满足需氧量。当跑步时间较长或速度较快时,应张嘴配合呼吸,缓解呼吸肌的压力。

配合步伐

呼吸节奏应该与步伐密切配合。通常慢跑的呼吸节奏是每2~3步一呼,每2~3步一吸,并保持呼吸均匀一致,这样跑起来才会感到轻快。

深呼吸

许多人在跑步时不注意呼吸的深度,所以在持续较长时间的运动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从而产生胸闷、呼吸困难的感觉。有些人虽然注意吸气,但往往忽视了呼气的深度。尽可能地深呼吸,能够给身体供应更多氧气,减缓疲劳的到来。

注意事项

严重肥胖者不宜跑步减肥

由于肥胖者的身体笨重,在跑的过程中膝关节和踝关节将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容易导致不可逆转的运动损伤,建议改用游泳、骑自行车及长距离散步来减肥,等体重得到控制后,再开始跑步并逐步增加跑步频率和持续时间。

跑步前应做准备活动

人体各内脏器官及四肢从相对静止状态到紧张活动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人在跑步前同样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使身体生理机能在运动的情况下能够协调地工作。如果跑前不做准备活动,长跑时往往会发生关节韧带、肌腱扭伤,尤其是一起床就进行紧张的跑步,更易发生伤害。

空腹不宜跑步

不少人习惯早上起床去跑步锻炼,练完再吃早饭,这样对身体不好,很容易发生低血糖。早晨跑步前应该适当喝些糖水或吃点水果“垫垫底”,使身体得到一些启动的能量,会更有利于健康。跑步结束后,可以休息20~30分钟,使心肺功能恢复稳定状态,同时胃肠系统有适当的准备,然后开始吃早饭。

饭后不宜跑步

吃饱饭后马上跑步,会引起胃酸分泌减少,影响对食物的消化,久而久之会引起胃病。一般饭后1个小时再进行跑步锻炼为好。

相关推荐

慢跑减肥真的好吗

跑步时,有意识调动肌肉群,保持上半身微微前倾,切忌弯腰驼背。如此善用骨盘四周的体干肌肉群,才能发挥理想的跑步机能,膝盖负担的压力。 超过标准体重 9公斤以上的人,通常来讲并不建议跑步健身,因为会造成前十字韧带损伤、半月板撕裂、膝关节滑囊炎、髕腱炎关节失稳等,形成骨刺,且会加速软骨流失。 因此,要防止跑步伤膝,首先必须要维持标准体重,而不是体重超标后才跑步减重。 此外,即便体重适宜者想要跑步健身,选择合宜的跑步时间也非常重要。 由於跑步属於比较剧烈的身体运动,对心肺功能要求相应较高,因此需要身体处於完全运作

适量运动可以预防骨性关节炎

中老年人中患骨性关节炎的不少,这与年龄、遗传、关节劳累有关,尤其是一些重体力劳动者,到了中年往往因为一些小问题引发骨性关节炎。对于这种慢性疾病,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适量运动来预防骨性关节炎。 老年人不宜跑步包括慢跑,因为年老,软骨弹性差,跑步过程中关节的撞击力太大,会破坏骨结构,反而引发骨性关节炎。老年之后学打太极拳也不妥,因对体位要求高,特别屈膝位对关节损伤很大。此外,不宜做的运动还有爬山、爬楼梯等,这些也会造成关节磨损,也对骨性关节炎不利。 比较适宜老年人的运动是游泳、散步、骑自行车。锻炼过程中如出现疲

站立减肥有哪些运动

屈腿运动 可在睡觉前和起床后进行,平躺在床上,右腿弯曲,使其尽量贴近腹部,然后伸直;再换左腿,轮换伸屈。交替做20次。稍休息后,再做仰卧起坐。 腰部弯曲运动 先做左右弯曲,两手左右平伸,腰部左右摆动,双手随着身体摆动而摆动。再做上下弯曲运动,两手朝前平伸,将身子弯曲,让双手触地,然后恢复正常。交替做20次。 慢跑运动 跑步可以锻炼腹肌,消除腹部脂肪。有将军肚的人身体肥胖,应以慢跑为宜,跑程也不宜太长。坚持一段时间后,再加大运动量。 引体向上 如果在体育场内活动,可利用单杠做引体向上运动。若户外找不到单杠,

中老年人慢跑的害处

1、有些老年人进行跑步锻炼,习惯风雨无阻,雨天、雨后、雪后、雾中跑,这样做是错误的。身体暴露部位受冷雨刺激后易诱发多种疾病。若在雾天跑步,由于雾滴含污染物,易吸入大量被污染的空气,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各种过敏反应。另外要忌迎风跑。老年人可迎风时走,侧风和背风时再跑。 2、心态不好不要跑步。忌争强好胜、心情烦躁。在和同伴或家人一起练跑时,不要有比高低、争强好胜心理,应该心平气和、量力而行。如果跑时烦躁不安,难受苦恼,也应停止。 3、体形过胖的朋友不宜选择跑步。因为过重的身体会加重膝盖的负担,造成膝盖损伤。跑的

慢跑对心脏的好处

1、跑步对心脏有好处吗 跑步对于心脏是有好处的,适量的跑步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血液循环的速发会加快,一般安静不运动时每分钟流周身4-5次,运动时可以加快流全身7次,血流量增多。 2、跑步对心脏有什么好处 由于跑步之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收缩力量增强,心脏受到一定的负荷,心跳会加快,流经供应心脏本身需要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大大增加,心肌本身得到更多的养料和氧气的供应,心肌就会在这样的时候不断增强。 在运动之时储蓄在肝脏,脾脏和皮肤里的血都在积极的输送养料和运走废物,也对心脏也是有好处的。 3、跑步对心脏

让孩子学会跑步中的自我保护

有的成人在孩子跑步时,总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生怕孩子跑步时会跌倒或跌伤,因此,只要看见孩子在跑,就立刻喊:“别跑!小心跌倒!”之类的话语。这时,孩子总是很不情愿地停止跑步,或者反而违反成人的意愿,跑得更快。这是由于学龄前孩子具有“逆反”心理,越是成人不允许的或反对的,他们越是想去做,总是想通过亲身的经历去实践一番。因此,成人不必强求孩子终止自己的行动,可以教给他们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让他们在运动中掌握一定的跑步技能,增强体质。 怎样指导孩子在跑步时,学会自我保护呢? 1、要求孩子跑步时注意安全,不要在马

跑步的正确呼吸方法有哪些

1公路边不宜跑步 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公路边跑步,会吸入更多的灰尘和有害气体,无形中增加了对身体的损害。所以跑步锻炼最好选择在空气清新的公园、草地或软硬适宜的土质道路上进行。 2速度不同,方式不同 跑步时有两种呼吸方法:一种是只用鼻子呼吸,另一种是口鼻一起呼吸。跑步刚开始时,或者速度较慢时,需氧量小,仅用鼻子呼吸就可以满足需氧量。当跑步时间较长或速度较快时,应张嘴配合呼吸,缓解呼吸肌的压力。 3配合步伐 呼吸节奏应该与步伐密切配合。通常慢跑的呼吸节奏是每2~3步一呼,每2~3步一吸,并保持呼吸均匀一致,这样跑

冬天早上跑步好还是晚上跑步好 冬天跑步哪些时间不适宜

饭后马上跑步,会使血液流向肌肉和骨骼,影响肠胃的消化,并且肠胃中的食物也会随着运动震荡,对肠胃会造成机械性刺激。因此饭后跑步容易导致胃痉挛,引发呕吐,阑尾炎等,对身体危害极大。 有人认为睡前跑步,身体疲惫以后就很容易睡着,其实不是这样。睡前一个半小时跑步,会使神经细胞呈现十分强烈的兴奋状态,这种状态在短时间内无法平静下来,使人无法入睡。 孕妇不宜做出汗运动,也不适宜做大幅度的运功,所以孕期并不适宜跑步,此时应当咨询医生的意见,谨遵医嘱。 生病以及身体刚好时体质虚弱,身体抵抗力差,此时太快跑步锻炼,很容易因

跑步健身的正确方法 睡前不宜跑步

睡前2小时跑步会造成精神兴奋,不利于睡眠。

帮你甩掉肚腩6个简单的收腹运动

1、慢跑运动:跑步可以锻炼腹肌,消除腹部脂肪。“将军肚”的人身体肥胖,应以慢跑为宜,跑程也不宜太长。坚持一段时间后,再加大运动量。 2、引体向上:在体育场内活动,可利用单杠做引体向上运动(视身体状况选择此项运动)。如果在户外找不到单杠,回家后,以自家门框沿做单杠练习。引体向上既练手劲,也练腹肌。 3、床上运动:可在睡觉前和起床后进行。先做屈腿运动,平躺在床上,右腿弯曲,使其尽量贴近腹部,然后伸直;再换左腿,轮换伸屈。交替做20次。稍休息后,再做仰卧起坐,身体仰卧,双脚不动,将上半身坐起来。如果脚部太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