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痛如何治疗方法 按摩内廷穴
咽喉痛如何治疗方法 按摩内廷穴
内廷穴部位:该穴位在足背当第2、3跖骨缝隙交叉处,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取穴时可仰卧,穴在脚底,位于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
做法: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长期坚持效果明显。
功效:按摩该穴可清胃热,化积滞,谈得上是上火等热证的克星,主治咽喉肿痛、齿痛、鼻衄、扁桃体炎热性病症。
喉咙干咳嗽的按摩方法
中医认为,咽喉为肺胃所属:咽接食管,通于胃,喉接气管,通于肺。
外感风热,肺胃实热等产生的热证,皆可引起咽喉肿痛。
照海穴属足少阴肾经穴位,“照”意为照射,“海”意大水,“照海”合并,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生气作用,正好能缓解引发嗓子疼的热证。
此穴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按压时,不可用蛮力、猛力。
中医推拿讲究得气,按压中感到酸、麻、胀就已经达到得气的效果了,不是按得越疼越紫越好。
按压的时间也不易太长,5—10分钟即可。为了增强清咽利喉的效果,还可以配合按压列缺穴、太溪穴和天突穴等,几个穴位相互交替,避免因按压过量而造成皮肤、软组织损伤。
具体按摩方法
人坐在椅子上,把两只脚心对齐,用力按内跟下的一个小坑,在按摩这个穴位时要闭口,感觉到嘴里有津液出来时,一定要咽到肚子里,一般来说,点揉到3 ~ 5分钟的时候就会感觉喉咙里有津液出现。
疼痛也会随之缓解,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吞津法。在临床时还发现坚持每天按摩3 ~ 5分钟,对失眠也有一定的疗效。
这几个穴位可以治嗓子疼,治疗咽炎。
有人咽喉炎一个多月了,说话沙哑,难受得很。先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拍过片,输过液,吃过中西药,均不见效。前后花了一千多元钱。
选了以下这些穴位给他按摩:照海、少商、丘墟、商丘、鱼际、尺泽、曲池、内关。共按了二十多分钟。
照海(肾经)-专治咽喉炎。 从古至今,它治疗咽喉方面的疾病最有效,如咽喉痛、慢性咽炎。
实际上,肾经上的穴位都能治疗咽喉疾患,因为肾经本身就是通咽喉的。 但照海穴是专治,且效果极佳。
少商穴(肺经)治嗓子痛效果最佳。特别是急性咽喉肿痛有特效。
结语:很多男士朋友并不在意喉咙发干咳嗽,觉得可以扛过去,这是大错特错的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很容易使得病情加重,甚至引起其它炎症。这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相信大家看了文章后都知道如何调养,希望大家能用文章中的方法拥有一个金嗓子。
陷谷和内庭的区别
位置区别陷谷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跖骨间,第二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而内廷穴则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功效区别内廷穴多用于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而陷谷穴多用于目赤肿痛、面浮水肿等疾病。
如何用按摩减轻爱人的喉咙痛
按摩主穴
点按>
天鼎穴
位置:在侧颈部的喉结约一指宽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用双手中指或拇指点按两侧天鼎穴1分钟,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功效: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咽喉异物感、咽喉部肿块、甲状腺肿大、吞咽困难等。
点按>
水突穴
位置:喉结斜下方,颈部的胸锁乳突肌前缘。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双手拇指或中指点按水突穴1分钟,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功效: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声音沙哑、咳嗽、气喘等。
点按>
天突穴
位置:颈部,在胸骨上窝的凹陷中。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用食指点按天突穴1分钟,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功效:治疗咽喉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甲状腺肿大、食道炎、咽部异物感等。
按揉>
曲池穴
位置: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方法: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治疗咽喉肿痛、牙痛、偏头痛、头晕、面红目赤、痤疮、荨麻疹、丹毒、手臂痛等。
掐揉>
合谷穴
位置:手背部,拇指与食指的根部交接处,肌肉最高点。
按摩方法:按摩者左手拇指掐揉被按摩者右手合谷穴约2分钟,左右手交替。按摩者也可以用一手托住被按摩者一手手掌,用另一手拇指指腹按揉被按摩者合谷穴30次,两手交替。
功效:治疗喉咙疼痛、扁桃体炎、喉头水肿、鼻炎、头痛、牙痛、青春痘、眼睛疲劳等。
小贴士
1.喉咙痛食疗之柠檬汁:在一大杯温水中挤入数滴柠檬汁,含饮。
2.喉咙痛食疗之糖渍海带:取海带300克,白糖适量。将海带洗净,切丝,用沸水烫一下捞出,加适量白糖渍3日,佐餐。
3.喉咙痛食疗之大海生地茶:胖大海5枚,生地12克,冰糖30克,茶适量。上药共置于热水瓶中,沸水冲泡半瓶,盖闷15分钟左右,不拘次数,频代茶饮。
掐按>
少商穴
位置:大拇指指甲根桡侧一点就是。
按摩方法:按摩者指甲掐按被按摩者少商穴30秒,放松10秒,反复操作10余次,左右手交替进行。
功效:治疗咽喉疼痛、不能说话、发热、咳嗽、喘气、胸痛、咯血、乳房刺痛、手腕疼痛等。
辅助穴位
局部按摩
[按摩消疼痛]每天早起后,在左手掌心涂上3~4滴风油精,按摩(顺时针方向)咽喉部位20~30次。2~3个月后,病情可大为好转。
[舌根运动法]咽喉炎致使咽喉肿痛、嗓子燥痒、吞咽有异物感,可采取舌根运动法,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即闭口、舌尖抵牙齿,正转18次,反转18次,然后将口中津液分3次咽下,早晚坚持各做一次。
[按摩喉咙]将一汤勺的干洋甘菊花加入1~2杯的沸水中。将溶液直接敷在患部,用手轻轻按摩帮助吸收,必要时可重复。
中医治疗支气管炎哮喘哮喘
按揉丰隆: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点按少商: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按揉鱼际: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按揉列缺: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痛等症。
按揉膻中: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喉咙疼按摩哪里能缓解
点按天鼎穴:天鼎穴在侧喉部的喉结约一指宽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用双手中指或拇指点按两侧天鼎穴1分钟,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按摩主治: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咽喉异物感,咽喉部肿块,甲状腺肿大,吞咽困难等。
点按水突穴:喉结斜下方,颈部的胸锁乳突肌前缘。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双手拇指或重点,按水突穴1分钟,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按摩主治: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声音沙哑,咳嗽,气喘等症。
点按天突穴:颈部,在胸骨上窝的凹陷中。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用食指点按天突穴1分钟,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按摩主治:治疗咽喉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甲状腺肿大,食道炎,咽部异物感。
中医按摩帮你甩掉哮喘
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点按少商
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按揉鱼际
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小儿胃火推拿方法
1、小儿去胃火按摩内庭穴
如果你同时存在口臭、胃酸、便秘这几个问题,就可以确定是有胃火了。这是可采取按摩内庭穴祛胃火,另外还可以采用针刺疗法针刺内庭穴,则有很好的祛胃火功效。以下具体介绍按摩内廷穴的手法。
内庭穴位置:足背上,当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取穴时,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2跖趾关节前方,第2、第3趾缝间的纹头处。平时也可多用指端按压此穴,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按摩。
2、小儿去胃火按摩劳宫穴
小儿去胃火若能同劳宫穴一起按摩,效果则更佳。劳宫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上的要穴,它在手掌心第2、第3掌骨之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指向的地方即是。之所以它能去热除口臭,是因为它是心包经上的荥穴,所以清热泻火也是它的一大功能。临床上也常用它来治疗由于身热或者内热引起的口疮、口臭,效果突出。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的方法
点按少商
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按揉膻中
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按揉鱼际
这个穴位位于第一个手指骨的手背和手掌肌肤的交界处。
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按揉列缺
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痛等症。
按揉丰隆
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点按天突
这个穴位在于孩子胸骨上面的最中间有一处凹陷的地方。
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点按天突穴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开音,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陷谷和内庭的区别
陷谷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跖骨间,第二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而内廷穴则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内廷穴多用于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而陷谷穴多用于目赤肿痛、面浮水肿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