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不可忽视
支气管哮喘不可忽视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是发作性气喘。咳痰,病情可自发或经治疗缓解。本病多于幼儿期发病,男孩多于女孩,气候变化和情绪波动,常能诱发症状。幼儿哮喘一般预后较好。
大部分病儿在青春期前后终止发作。本病有遗传因素及个人过敏史,幼儿过去有婴儿湿疹、过敏性鼻炎等病史,吸入的过敏原多为花粉、屋尘、牛奶、鱼虾类。病毒感染所致哮喘多发生在3岁以前幼儿。某些药物也可引发哮喘,如阿司匹林、青霉素等。精神因素和运动也是幼儿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临床发病可急可缓,发病前1至2天有上呼吸道感染,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发病的幼儿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往往不能平卧,呼吸时可听到哮喘鸣音,患儿脸色苍白、鼻翼扇动、口唇指甲发绀、出冷汗,有时剧烈咳嗽,可引起肌肉疼痛。常有流鼻涕、鼻痒、咳嗽等先兆症状。病儿一般不发热,但感染者可发热。部分幼儿发作时有严重呼吸困难,给平喘药及供氧后仍不能缓解者称为“哮喘持续状态”,可有紫绀、出汗、神智不清、痰液粘稠。
本病诊断应综合考虑家族史、过敏史、症状体征和化验检查结果(嗜酸性粒细胞在6%以上,可高达30%)。处理要点为:使用肾上腺素解除支气管痉挛,接着用麻黄素维持疗效,无效者也可选用氨茶碱,重症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常可使哮喘持续状态得到缓解。
如病儿咳痰过多,可用氯化铵、明矾等祛痰剂;出现烦躁不安应用苯巴比妥等镇静剂;伴有过敏性鼻炎者可使用非那根、苯海拉明等药物。同时应充分重视补液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补充足够的水分。
此外,由于哮喘患儿支气管粘膜水肿,呼吸道引流不畅,易于继发感染,故应给予抗生素药物。预防哮喘的发作,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吸入色甘酸可产生一定预防作用。平时应鼓励幼儿多运动,以增强体质,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但应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以免诱发哮喘。此外,一旦哮喘发作,父母一定不要惊慌,以免影响幼儿情绪,应设法让宝宝增强治愈的信心,这点非常重要。
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区别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确实需要从以下几方面鉴别。 发病诱因 : 支气管哮喘为过敏或呼吸道感染; 慢性喘息 性支气管炎为 感冒,着凉。 发病季节 : 支气管哮喘夏秋季多发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冬季多发。 临床表现 : 支气管哮喘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 ,双肺满布哮鸣音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为主、伴有喘息,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并发症 : 支气管哮喘为可逆性肺气肿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为不可逆性肺气肿 。 我考虑你是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大,不考虑为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当然,要确诊还需要做一个检查(肺功能检查)和一个试验(支气管诱发试验),要去三级甲等医院检查。
支气管哮喘的危害
支气管哮喘的危害。人们通常了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不注意理会的情况下,支气管哮喘慢慢腐蚀人的身体健康,支气管哮喘不是儿戏,那他的危害又有哪些呢?下面就给大家讲讲。
最严重的是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据统计,支气管哮喘约有半数系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而诱发,应努力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保持气道通畅,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以减少感染。由于患有支气管哮喘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据统计,支气管哮喘约有半数系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而诱发,应努力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保持气道通畅,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以减少感染。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由于支气管哮喘发作缺氧摄食不足脱水,心、肝尤其是呼吸和肾功能不全,常常并发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这些均是影响支气管哮喘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要努力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每天甚至随时监测电解质和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气胸和纵隔气肿,由于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气体潴留于肺泡,使肺泡含气过度,肺内压明显增加,慢性哮喘已并发的肺气肿会导致肺大泡破裂,引起气胸甚至伴有纵隔气肿。
总之支气管哮喘危害不可以轻视,应该用个合理的态度对待疾病,有病就要医,可不要一拖再拖,耽误了医疗的最佳时间。
喘息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应该如何区别
哮喘性支气管炎除了支气管炎的表现外,还伴有哮喘的症状,并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其病因多与感染、过敏有关,多见于2岁左右的虚胖小儿,往往有湿疹等过敏史,多在上呼吸道感染2~3天后出现喘息性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喘息昼轻夜重,常在烦躁哭闹时加重,安静时减轻。
支气管哮喘的发作诱因、频度和预后等与成人哮喘不尽相同。随着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发育,免疫功能的成熟,抵抗力增强,大部分哮喘性支气管炎喘息症状会逐渐缓解,甚至消失,只有存在特异性体质或其他因素又未给予适当干预才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据最近的研究资料统计,约有72.6%的病例在学龄前期症状缓解,仅有20%左右的喘息患儿可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
因此,对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婴幼儿,家长及医务人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尽量减少或避免伤风感冒,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特别是对那些过敏性体质的孩子应设法消除或避免接触过敏物,同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使用抗过敏的药物治疗,将其控制在萌芽阶段,这样就能使哮喘性支气管炎转变为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小孩子如果出现一些疾病的话是非常让家长感觉到头疼的,因为小孩子如果出现一些头疼感冒,可能会出现一些哭闹不停的情况,这时候会让家长感觉到十分烦恼,所以小编提醒您,如果孩子出现一些疾病的话一定要立刻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希望小编以上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哮喘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区别
哮喘性支气管炎除了支气管炎的表现外,还伴有哮喘的症状,并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其病因多与感染、过敏有关,多见于2岁左右的虚胖小儿,往往有湿疹等过敏史,多在上呼吸道感染2~3天后出现喘息性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喘息昼轻夜重,常在烦躁哭闹时加重,安静时减轻。支气管哮喘的发作诱因、频度和预后等与成人哮喘不尽相同。随着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发育,免疫功能的成熟,抵抗力增强,大部分哮喘性支气管炎喘息症状会逐渐缓解,甚至消失,只有存在特异性体质或其他因素又未给予适当干预才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据最近的研究资料统计,约有72.6%的病例在学龄前期症状缓解,仅有20%左右的喘息患儿可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
戴口罩喘不过气是怎么回事
导致戴口罩喘不上气的原因较多,包括口罩的因素和患者自身的因素,具体原因如下:
1、部分口罩为无纺布或罩杯式口罩,密闭性较好,可能会导致暂时出现缺氧的表现,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喘不过气。可尽量缩短戴口罩的时间,或重新使用舒适度更高的口罩。
2、若是存在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像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在戴口罩的情况下,可能引起缺氧、喘不过气、呼吸困难的表现,甚至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或者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建议尽量减少外出,降低因戴口罩而引起的不良事件概率。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误区是什么
西医一旦诊断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原则统一,中医也只是根据患儿的体质辨证为热、寒、痰等证用药。但其实小儿支气管哮喘可以分为分为三个年龄段进行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类同西医上的毛细支气管炎,辨证为毒,认为解毒是根本,止哮是关键,使用中药七叶一枝花,苦参等药物解毒,配以宣肺平喘;幼儿哮喘,类同西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多是痰作祟,中药方中注意使用化痰药物。而儿童哮喘则以风为主,方药中加入除风止哮的地龙,全蝎,僵蚕等。
现代医学的理论,有一部分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患儿随着年龄的增大,免疫力的增强,哮喘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甚至痊愈,国外一些医疗机构做的较大规模的调查结果的确是这样。但是小儿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势必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也对小儿的生长发育起到一定的影响。即使是症状轻的患儿未经治疗而自愈,等到这部分患儿年老以后如何还未可知。因此,小儿支气管哮喘必须治疗,应分为以上三期规范治疗,尽量在患儿18岁以前治愈,因为成人哮喘治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治疗是一个短期的过程,但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论是西医治疗还是中医治疗都是如此。这里还是要谈到稳定期的治疗,对于哮喘的治愈十分关键。但有些家长没有耐心,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小儿支气管哮喘不能长期治疗,这都会对患儿的预后大有害处,长此以往,这部分患儿发生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险性很大,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以后的生活、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这里呼吁哮喘患儿的家长不要把眼光聚焦在发作期的治疗上,而要着眼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整体、长期治疗上,争取患儿早日康复。
哮喘肺炎严重吗
儿童或青少年的过敏性哮喘一般不常伴有慢性支气管炎,且发作大多有较长的间歇,或每次发作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在短期内不致于发展成肺气肿。但如抵抗力降低、经常接触刺激性物质或反复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可以合并发生慢性支气管炎,病情迁延难愈。所以说单纯的支气管哮喘不像慢性支气管炎那样容易发展成肺气肿或肺心病。但若发作很频繁,或呈哮喘持续状态,尤其是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后,则发生肺气肿并进而发展成肺心病的可能性就较大了。
支气管哮喘由于支气管痉挛、粘膜水肿及分泌物增多,使气道阻塞,当吸气时膈肌强烈收缩,肋外肌上提,胸廓扩大,胸腔负压增大,肺泡扩张,肺脏膨胀,整个胸廓成为气肿状态。在哮喘缓解期,可能并不出现肺气肿瘤临床表现,但如哮喘经常发作,支气管粘膜反复发炎水肿,呼吸道的狭窄将成为恒久性。吸气时支气管扩张,气体尚能进入肺泡,呼气时支气管缩小、塌陷,肺内所体不容易排出,因而形成所谓阻塞性性肺气肿。
患有哮喘的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运动量,不要过于激动,激烈运动之后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哮喘发作,尤其是已经哮喘比较严重的人,一定要定时去医院进行复查,有肺气肿的情况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法,一般药物治疗就能够控制。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误区
支气管哮喘并不是什么稀罕的疾病,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类病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支气管哮喘的出现,要知道支气管哮喘同样会有致命的可能,为了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那么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误区。
误区一:哮喘患者偶尔有咳嗽和气喘,不算严重
哮喘轻微的症状也提示气道的炎症没有被控制。如果不经过规范的治疗,这种慢性的炎症会导致气道结构的破坏,造成永久性的肺功能损害。没有被控制的哮喘,无论平常症状轻还是重,由于哮喘急性发作引起死亡的患者比例是相同的,因此,偶尔的哮喘症状也应该重视
误区二:哮喘不能控制,肯定经常犯
目前尚无一种治疗手段或药物可以达到根治哮喘,但是,支气管哮喘不是无药可救。全球哮喘防治创仪指南指出,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长期坚持使用控制药物,绝大多数哮喘患者都可以控制哮喘。
上述内容为大家介绍了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误区,希望大家可以正确的对待疾病,千万不要小看的支气管哮喘,一旦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后果一定会让你后悔的。因此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才是上选之策。
少儿支气管哮喘怎么办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具有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的呼吸道症状病史,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呼吸道症状和强度可随时间而变化。哮喘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大多始发于4~5岁以前。积极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可防止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
1.治疗原则
哮喘控制治疗应越早越好。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治疗包括:①急性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②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如避免触发因素、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并做好自我管理。注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不可忽视非药物治疗如哮喘防治教育、变应原回避、患儿心理问题的处理、生命质量的提高、药物经济学等诸方面在哮喘长期管理中的作用。
2.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
(1)β2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支气管舒张剂。根据起作用的快慢分为速效和缓慢起效两大类,根据维持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效和长效两大类。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疗效可维持4~6小时,是缓解哮喘急性症状的首选药物,严重哮喘发作时第1小时可每20分钟吸入1次,以后每2~4小时可重复吸入。药物剂量:每次沙丁胺醇2.5~5.0mg或特布他林2.5~5.0mg。急性发作病情相对较轻时也可选择短期口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片和特布他林片等。
(2)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病情较重的急性病例应给予口服泼尼松短程治疗(1~7天),每日1~2mg/kg,分2~3次。一般不主张长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严重哮喘发作时应静脉给予甲基泼尼松龙,每日2~6mg/kg,分2~3次输注,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氢化可的松,每次5~10mg/kg。必要时可加大剂量。一般静脉糖皮质激素使用1~7天,症状缓解后即停止静脉用药,若需持续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可改为口服泼尼松。
(3)抗胆碱能药物 吸入型抗胆碱能药物如溴化异丙托品舒张支气管的作用比β2受体激动剂弱,起效也较慢,但长期使用不易产生耐药,不良反应少。
少儿支气管哮喘需要家长更好的呵护和照看,尤其是避免孩子过度剧烈运动。同时,在季节交替或者遇到过敏源的时候更要仔细。建议大家不要面对各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虚假广告失去头脑,尽量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