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疾病该如何预防
心包疾病该如何预防
心包疾病,医学病理名称,可由急性心包炎发展而来,也可以急性期症状不明显。由于心包疾病几乎都是周身疾病的一部分,所以全身病因的去除与预防极为重要。
心包疾病的预防注意事项:
1.应积极预防病毒感染,注重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2.急性期要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心包疾病的增长情况,发现病情变化早期治疗。
心包疾病的预后注意事项:
急性特发性心包炎一般病程较短,多持续1~3周,具有明显的自限性特点。但也有少数可迁延数年,大约15%~40%病人在数周后可再发心包炎,这可能不是病毒的再感染,而是对最初病毒损伤的免疫反应。支持这一论点的根据是,有严重再发性心包炎的患者血中,抗柯萨奇B族病毒中和抗体效价升高仅在发病的第1周,用干扰素抑制再发性心包炎有效。本病较少发生心包填塞及发生缩窄性心包炎。
温馨提示:心包疾病患者要想做到有效预防,一定要注意对全身病因的去除,不要忽略。一旦发现自身有类似心包疾病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心包疾病的症状
1、心前区疼痛是炎症变化的纤维蛋白渗出阶段主要看。脏层和壁层心包表面无痛神经痛,膈神经纤维分布于第五或第六肋间水平壁面,故当病变扩散至心包或靠近胸膜、纵隔或膈肌时,仅痛。心前区疼痛常在姿势、呼吸和咳嗽,吞咽,尤其是当仰卧腿或加剧仰卧左,减少坐或前倾时。疼痛通常局限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背部、颈部或上腹部,甚至下颌,左前臂和手。在右斜方肌脊痛是一个明显的症状心包炎、但不常见。有些心包炎有明显的疼痛,如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其他有轻度或无痛性,如结核性心包炎和尿毒症性心包炎。
2、心脏压塞症状,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发绀、烦躁、疲劳、腹部疼痛、肿胀,甚至休克。
3、心包积液、肺、气管、支气管、大血管等压迫邻近器官的症状,压迫肺充血,肺活量降低,通气受限,加重呼吸困难,使呼吸变得浅而快。患者常采用仰卧位,使心包液向下运动,从而减轻压迫症状。气管受压会引起咳嗽和声音嘶哑。食管压迫可伴有吞咽困难。
4、全身症状,心包炎本身可引起寒战、发热、心悸、出汗、乏力等症状,而原发病的症状往往难以分辨。
心包炎如何预防
对于心包疾病我们都不陌生,心包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所以当出现心包疾病的症状时,必须及时的上医院就诊。心包疾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患者更离不开家属们细心的护理,做好心包疾病的工作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那么,为了避免患有心包疾病的症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下面专家将为我们讲述关于心包疾病的相关知识:
预防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结核病、风湿热、败血症等、以防止本病的发生。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慎起居,节饮食、调理情志。
心包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1.X线检查:
心影向两侧普遍扩大(积液300毫升以上);大量积液(大于1000毫升)时心影呈烧瓶状,上腔静脉影增宽,透视下心脏搏动弱,肺野清晰可与心力衰竭相鉴别。
2.心电图:
常有低电压,心动过速,大量积液者,可见电压交替。
3.超声心动图:
M型超声在心前壁之间和心后壁之后均见有液性暗区,即当心包膜和心外膜之间最大舒张期暗区(10毫米时,则积液为小量;如在10-19毫米之间则为中等量;如大于20毫米,则为大量)。
4.心包穿刺:
可证实心包疾病的存在,解除心包填塞症状,留取部分积液进行相关病因的实验室检查。
心包疾病的预防措施
一、预防心包积液的措施:
心包积液多为慢性的心包积液,因为需要长期的自我保健,才能预防做到早预防。心包积液的是长久性的一种习惯积累起来的而引发的疾病。所以养成好的习惯很重要。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
2.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平时多吃水果蔬菜等,提高自我免疫力。
3.必须在重油烟处工作的人,尽量保护好自己,比如戴上口罩,定时出去呼吸一些新鲜空气,每年起码做一次检查等。
4.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
二、出现下列信号时,要谨防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分析能够建立病毒性、细菌性、结核性、真菌性、胆固醇性与恶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分析结果也应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对怀疑恶性肿瘤的患者,应该检查细胞学与肿瘤标记物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CA125、CA72-4、CA15-3、CA19-9、CD-30、 CD-25等。对怀疑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应检查抗酸杆菌染色、分支杆菌培养、腺苷脱氨酶(ADA)、γ干扰素与结核的PCR检查。
CEA增高,ADA(腺苷脱氨酶)降低可鉴别肿瘤与结核性心包积液。此外,较高水平的ADA对心包缩窄有预测价值。但是,必须认识到对结核诊断,PCR敏感性与ADA相似(75%vs83%),但前者特异性更高(100%vs78%)。对疑有细菌感染者,应同时做心包液与周身血液厌氧需氧菌培养3次。
亲心脏病毒PCR分析可协助鉴别病毒性或自身免疫性心包炎。对心包积液的比重分析(>1015)、蛋白含量(>3.0g/dL;心包积液/血清比值>0.5)、LDH(>200mg/dL;血清/心包积液>0.6)、葡萄糖(渗出液vs漏出液:77.9±41.9vs96.1±50.7mg/dL)可以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但是,并不具有直接诊断价值。
化脓性积液中葡萄糖值显著降低。WBC计数极低支持黏液水肿;单核细胞显著增高恶性肿瘤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类风湿病或细胞感染者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与细菌培养相比,Gram染色特异性虽高(99%),但敏感性仅38%。联合测定上皮膜抗原、CEA与波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协助鉴别反应性间皮细胞与腺癌细胞。
心包疾病的治疗
心包疾病包括心包炎(化脓性和缩窄性)、心包囊肿和心包肿瘤。最常见的为心包炎,是指心包因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或化学等因素而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和渗液,以及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慢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心包炎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吕志前
1.急性心包炎
(1)急性心包炎的临床症状
可以由多种致病因子所引起,常常是全身性疾患的一部分,或由临近组织的炎症
蔓延而成。可以有心前区痛、有压迫感、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2)急性心包炎的诊断
①体检发现心率增快,心界增大、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脉压差变小、肝大、腹水及下肢肿胀等。急性心包炎早期可以在心尖部听到心包摩擦音。这是由于心包脏层和壁层变得粗糙后摩擦引起。②胸片可见心脏影像呈烧瓶状,心脏影扩大。③心电图检查表现为低电压与窦性心动过速等。④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心包积液,及心脏受压征象。
(3)急性心包炎的治疗
当炎症侵入心包膜脏层内,可以引起心肌炎性变,心包腔内有纤维素浆液渗出,
浆膜表面纤维蛋白沉着,继而引起化脓。当心包腔内渗液增快,心包内张力明显增高时,临床上可有心包填塞征象。如在早期得到有效的治疗,炎症消退;反之病程迁延,心包腔内纤维蛋白沉积,肉芽组织形成和机化,纤维瘢痕组织束缚心脏,导致缩窄性心包炎。急性化脓性心包炎的治疗应以引流心包积液,缓解心包填塞,同时选择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并给予输血、血浆、高蛋白饮食和高维生素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2.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1)临床症状
多继发于急性心包炎,主要为结核性心包炎或化脓性心包炎急性期未能得到很好
的治疗。由于形成坚厚的斑痕组织,心包明显增厚,主要防碍心脏的舒张功能,影响心脏回心血量,导致腹水、肝肿大、呼吸困难等。
(2)诊断
① 有过发热、胸痛等急性心包炎病史。②体检发现腹水、肝大、颈静脉怒张、
脉压差小、心音遥远等。③心电图示低电压和异常Q波。④超声心动图示心脏舒张功能明显受限,心包增厚,钙化,可以确诊。
(3)治疗
应及早采取心包剥离术治疗,否则,心肌由于长期受压容易造成萎缩或废用。
心包疾病的检查技术
首先慢性心包积液可以由急性心包炎由于病情恶化发展而来。如果积液量较多,并且形成时间较短。那么此时患者会出现气短、脉压差小、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奇脉,病情较重者会出现肝大、腹水的现象,在X射线心脏检查及超声检查中可以证实存在大量的心包积液。如果是结核性心包炎、肿瘤转移心包及粘液性水肿则常有大量的心包积液。经过穿刺心包液体,检查其内部的性质,对病因诊断帮助较大。
在进行心包检查技术心包穿刺术指南指出主动脉夹层伴心包积血是心包穿刺的禁忌证,一旦出现该类病人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该指南建议应尽可能的在心导管室X线以及心电图的监视下做心包的穿刺检查,并且建议采用剑突下径路,该做法以防损伤胸膜、冠状动脉以及乳内动脉。那么急性的心脏压塞是为了争取时间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心包穿刺引流。在每次抽液量不应超过1L,以防急性右室扩张。
还有细菌引起的细菌性心包炎以及化脓性心包炎,该病大多数病因源于身体上出现其它部位的感染或是出现败血症,一旦怀疑或是确诊细菌性心包炎则应立即进行心包穿刺以及送验。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在诊断上主要依据的是心包液或是组织中找到的分枝杆菌和有干酪样肉芽肿。以上就是对心包疾病的介绍,祝您生活愉快。
心包炎患者的饮食调理
心包疾病一般包括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三者也可以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心包炎(pericarditis)是最常见的心包病变,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常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或由邻近组织病变蔓延而来,所以通过饮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包炎。
牛奶
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维生素D和镁,对心脏有益。每天150-200毫升。热饮为佳。
豆腐
能够降低LDL(坏)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凉拌或者炖煮后食用。
水果
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这种物质能够防治心脏的动脉硬化以及减少(坏)胆固醇LDL在血液中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心脏发病的危险性。每天100-200克,榨汁饮用。两餐之间食用。
心包积液概述
心包积液(别名:心包积水 英文:Pericardial effusion)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通常可经体格检查与X线检查确定。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
本病患者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以更年期为多。病人常能参加日常工作而无自觉不适。出现症状时多表现为气短、胸痛。部分病人在病程早期出现心包堵塞症状,又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减轻乃至消失。本病由于几乎不存在急性心包炎的病史,因而无法确定发生时间。当心包积液突然急剧增长时,心包的适应性扩张低下积液的增加,表现为限制性的心包积液,有可能出现心包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