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要注意什么 要等到奶胀了才喂奶吗
母乳喂养要注意什么 要等到奶胀了才喂奶吗
不少新手妈妈都把乳房理解成储存母乳的“容器”,“容器”里还没有满胀,那么母乳存量就不够多,于是经常登奶胀了才喂宝宝。
实际上,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宝宝吮吸会加速乳汁分泌,随之刺激妈妈的身体做出调整,然后继续分泌乳汁。只要宝宝不断吮吸,妈妈的乳汁是可以源源不断的供给的。
如果等到奶胀时才喂奶,就有可能因为奶水过多,溢出过急,反倒容易呛到宝宝。此外如果胀奶厉害的话,宝宝还有可能会吃撑,对肠胃消化不利。
正确做法是按需哺乳,只要宝宝有需求就可以哺乳。
给新生宝宝喂奶时间有讲究
在民间,尤其是在农村,认为母亲分娩后头三天之内的初乳不是奶而是黄色的脏东西,不能给婴儿吃,应挤出来丢掉,在这期间用大黄之类的轻泻药或用红枣汤、泡馓子等食物来喂养刚出生的婴儿,从三天以后才开始喂奶。
由于开奶较晚,致使一些母亲的奶水减少,不能完全靠母乳喂养。为改变这一不良习惯,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以母亲分娩后三十分钟内就应帮助母亲立即喂哺自己的婴儿为最好。这就是现在所提倡的皮肤早接触、早吸吮。
一天当中应当给新生儿喂几次奶?
这也有不同的看法,在过去一般认为应定时喂奶,每隔3小时喂奶一次。因此,有母亲定时闹钟,不到时间决不喂奶,结果使婴儿和母亲都非常紧张,反倒使母乳喂养失败。
有人调查发现每天婴儿吸吮乳房8次以下的母乳分泌量有明显地不同。因此,只要婴儿饿了就抱起来喂奶,真正做到按需哺乳。另外,母亲感到奶胀时,也要进行哺乳,尤其是婴儿睡眠时间过长时,应叫醒他喂哺。应当注意的是夜间也应当坚持给新生儿喂奶3~4次,
一个母亲只要能做到早开奶、早吸吮、按需哺乳、坚持夜间哺乳,就会使乳汁分泌越来越多,完全可以满足婴儿4个月内的需要,真正做到完全母乳喂养。
注意喂养方式避免宝宝胀气
母乳喂养宝宝
作为新手妈妈,如果您的孩子是母乳喂养还经常胀气,那么自己先尽量避免进食一些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像番薯、黄豆、板栗等就要少吃。如果在母亲节制饮食期间,孩子的症状仍然是时好时坏的话,便说明母乳不是引起孩子胀气的原因。如果母亲通过节制饮食后,孩子的胀气有所减轻,那妈妈就应远离那些易引起胀气的食物一段时间。
配方奶喂养宝宝
如果孩子喝了奶粉后就胀气,可以尝试换一下其他牌子的奶粉。因为有孩子对乳糖不吸收,换奶粉时尽量选择那种不含乳糖、豆质的或低致敏性的配方奶粉。当然,换了奶粉后也未必是可以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通常要等两个星期左右才能看到效果。
及时喂奶
不要等到宝宝饿到哭得很厉害时才给他喂食,如果孩子哭得很厉害,父母应该要先安抚下孩子的情绪。
喂养的姿势
喂养的时候,要让孩子的脸正对乳房,以保证他的嘴将乳头和乳晕全都含住。使用奶瓶喂奶时,如果您听到“咕咕”冒泡的声音,或是看到奶从孩子的嘴角流出来,那说明了孩子对奶嘴的含裹可能不是很严密,您可以将宝宝的头摆放成45°,并相应地使奶瓶保持倾斜,从而使奶嘴总是充满奶水,另外,奶嘴孔的大小也要跟宝宝的月龄相适宜。
喂奶后拍背
给孩子喂完奶后,不要马上把宝宝放到床上,而是应该先把宝宝竖着抱起来,让孩子的头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拍拍孩子的后背,直到孩子打了嗝后才让他躺下来。
混合喂养好吗 妈妈要牢记的喂养常识
混合喂养可以在妈妈母乳量不足的情况下让宝宝大限度地吃到母乳,保证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母乳中蛋白质、脂肪、糖三大营养元素的比例适合宝宝的身体需求,能提升抵抗力、减少过敏现象的发生,这是配方奶粉无法替代的。而且母乳喂养还能加强互动,建立妈妈和宝宝之间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混合喂养的过程中,妈妈的乳房能够按时接受宝宝的刺激,有助于维持乳汁的正常分泌。有一些妈妈在一段时间后还改善了乳汁分泌过少的情况,恢复了纯母乳喂养。
当然,混合喂养也是存在缺点的。有些宝宝由于过早喂食配方奶粉导致母乳喂养失败。也有一些宝宝出现了乳头与奶嘴混淆的情况,拒绝使用奶瓶或者拒绝吃母乳。
混合喂养的注意事项
虽说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对宝宝的作用有利有弊,但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方法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宝妈们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混合喂养方式之一。在进行该种方法的混合喂养时,宝妈们有以下两个方面注意事项是要了解清楚的。
1、不允许母乳、牛奶一顿混合着喂
一次只喂一种奶,吃母乳就吃母乳,喝牛奶就喝牛奶。不要先吃母乳,不够了,再冲奶粉。这样不利于消化,也使宝宝对*发生错觉,可能引发厌食牛奶,拒吃奶瓶。一顿喂母乳就全部喂母乳,即使没吃饱,也不要马上喂牛奶,下一次喂奶时间可以提前。如果上一顿没有喂饱母乳,下一顿一定要喂牛奶;如果上一顿宝宝吃得很饱,到下一顿喂奶时间了,妈妈感觉到乳房很胀,奶也比较多,这一顿仍然喂母乳。这是因为,母乳不能攒,如果奶没有及时排空,就会减少乳汁的分泌,母乳是吃得越空,分泌得越多。所以,不要攒母乳,有了就喂,慢慢或许就够宝宝吃了。
混合喂养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母乳,尽量多喂母乳。母乳是越吸越多,如果妈妈认为母乳不足,就减少母乳的次数,会使母乳越来越少。母乳喂养次数要均匀分开,不要很长时间都不喂母乳。
2、千万不要放弃母乳
混合喂养容易发生的情况就是放弃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单单对母婴身体有好处,还对心理健康有极大的益处,母乳喂养可以使孩子获得极大的母爱。况且,有的产妇奶下得比较晚,但随着产后身体的恢复,乳量可能会不断增加,如果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宝宝吃母乳的希望,希望妈妈们能够尽大的力量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可爱宝宝。
怎样预防产后乳房胀痛
乳房胀痛的原因:一是当乳腺不断分泌乳汁时,因小儿吸奶量少,使多余的乳汁淤积在乳房内。二是如遇到乳腺管不够畅通,使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淤积在乳房内,可导致乳房充盈、硬结、胀痛,有时在乳房部能摸到大小不等的硬块。
下面的几种方法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1、乳汁分泌过多,常导致乳房胀痛。如果小儿实在不能吃空奶,多余的奶一定要用吸奶器吸净。
2、提倡按需喂养。小儿肚子饿和乳母感到乳房充满时就进行哺乳,不规定喂奶次数和时间。盲目按时喂养,将使乳房蓄奶过多。
3、产后未能及时哺乳,易可引发乳房胀痛,因此,产妇产后在30分钟内及早喂奶。
4、要有正确的喂养姿势,使小儿含接良好,这样既使孩子吃到更多的奶水,又解决了乳房胀痛的问题。喂养姿势不正确,致使乳头皱裂,母亲因疼痛不敢让小儿吃奶,乳汁蓄积在乳房中,乳房就更胀,孩子也吃不饱。所以,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哺喂宝宝的姿势。
5、掌握好产妇发奶食物,如鸡汤、鱼汤等营养汤的进食量,由少而多。
6、哺乳前热敷乳房。轻轻从四周向乳头方向按摩挤捏、使乳汁排出。
怎样预防产后乳房胀痛
乳房胀痛的原因:一是当乳腺不断分泌乳汁时,因小儿吸奶量少,使多余的乳汁淤积在乳房内。二是如遇到乳腺管不够畅通,使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淤积在乳房内,可导致乳房充盈、硬结、胀痛,有时在乳房部能摸到大小不等的硬块。
下面的几种方法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1、乳汁分泌过多,常导致乳房胀痛。如果小儿实在不能吃空奶,多余的奶一定要用吸奶器吸净。
2、提倡按需喂养。小儿肚子饿和乳母感到乳房充满时就进行哺乳,不规定喂奶次数和时间。盲目按时喂养,将使乳房蓄奶过多。
3、产后未能及时哺乳,易可引发乳房胀痛,因此,产妇产后在30分钟内及早喂奶。
4、要有正确的喂养姿势,使小儿含接良好,这样既使孩子吃到更多的奶水,又解决了乳房胀痛的问题。喂养姿势不正确,致使乳头皱裂,母亲因疼痛不敢让小儿吃奶,乳汁蓄积在乳房中,乳房就更胀,孩子也吃不饱。所以,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哺喂宝宝的姿势。
5、掌握好产妇发奶食物,如鸡汤、鱼汤等营养汤的进食量,由少而多。
6、哺乳前热敷乳房。轻轻从四周向乳头方向按摩挤捏、使乳汁排出。
如何母乳喂养早产宝宝
母乳喂养对所有新生宝宝都非常有益。不过,如果你的宝宝是早产儿,母乳喂养就更加重要了。这是因为你的身体会自动下奶,这种奶是为喂养早产宝宝特别设计的,含有更多的热量、维生素和蛋白质。不仅如此,母乳中含有能帮助宝宝抗感染的活细胞,这对早产宝宝尤为重要。由于早产宝宝的免疫系统特别不成熟,所以,被感染的风险更高。虽然你也能买到早产宝宝专用的人工配方奶和补充剂,但它们都不能提供母乳中的抗体和其他保护成分,而这些对脆弱的早产宝宝来说,有很大的好处。至于你的宝宝是否准备好直接从你的乳房吸吮乳汁了,则要取决于宝宝的胎龄和整体健康情况。在很多医院,如果宝宝出生时间提前很多,医生通常开始都是通过一根鼻胃管把挤出来的母乳喂给他(也叫“管饲法”)。
如果宝宝发育得太不成熟,无法直接从乳房或奶瓶吸奶,这种做法是为了确保宝宝尽可能获得更多营养。你要多咨询负责护理你的宝宝的医护人员,和他们密切合作,把你挤出来的母乳喂给宝宝。很多早产宝宝只是不能在医院里一开始就进行母乳喂养,要等到他们通过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开始增重后,才能出院。一旦宝宝能直接吃你的母乳后,你就要准备好频繁地给他喂奶了。不过,在接近预产期之前,早产宝宝每次吃奶可能都吃不太多。
因此,你要在喂完奶后,再挤奶,这样既能让你继续下奶,也能保证宝宝一有额外的需要,就有奶吃。你可能也需要利用不同的喂奶姿势给宝宝喂奶。当你刚刚开始母乳喂养时,护理你的医护人员和月嫂也许能够为你提供帮助。上文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有关母乳喂养早产宝宝的方法了,朋友们都有了一些了解了吧。最好一个母乳喂养早产宝宝的方法就是得看看宝宝的胎龄和整体健康情况,如果还有其他的不懂,可以问问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再用正确的方法给宝宝喂奶。
产妇坐月子拒绝母乳
除了乳母本人的精神心理上准备不足和认识不正确能影响母乳喂养以外,其他因素如乳头疼痛、肿胀、淤奶、乳腺炎等也可能直接影响母乳喂养。
乳头疼病是哺乳母亲最常遇到的问题,通常出现在刚开始喂奶的几天,或每次喂奶前乳汁流出之前。有许多原因可引起乳头疼痛,最常见的是喂奶时乳头位置不合适。如果婴儿只吸住乳头而不吸住部分乳晕,则乳汁流出不畅,婴儿一用力吸时就可引起乳头疼痛。另一个常见的原因是将婴儿从乳头移开的方法不正确。例如当婴儿正在吸奶时突然将其拉开,婴儿仍用力吸拉乳头而引起疼痛。有时因喂奶间隔时间太长,婴儿饿而用力吸奶也会引起疼痛。喂奶前后未用肥皂水或酒精洗乳房而保持奶头清洁干燥,也会引起乳头破裂。因此,每次喂奶后应该用清水把乳头洗净,用清洁的布或纸轻擦,使其自然干燥才好。
乳头肿胀也是哺乳母亲常遇到的问题。哺乳期乳房增大,由于血管增多,血流量增加和乳汁的压力,使乳房变得更加敏感,容易触痛。经常喂奶或用手将乳汁挤出,可以减轻乳头肿胀。如果在挤奶之前,先用温毛巾热敷一下,可以减轻触痛。有时由于前部乳汁的淤积或阻塞乳腺导管,也可引起淤奶而发生红肿与变硬。当发生淤奶时乳母应充分休息,热敷乳房、轻轻按摩使淤肿逐渐消退。淤奶通常是乳腺炎的一个危险信号,乳腺炎有乳房疼痛、红肿、发烧,应及时加以诊治。
婴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奶,通过母婴同室实现尽早开奶,勤吸奶,能促进乳汁分泌并增强母亲对母乳喂养的信心。采取合适的喂奶姿式可使母亲精神得到放松,此时吸吮反射将十分有效。
另有一些妈妈自己认为母乳不足而放弃母乳喂养,其实有许多乳母只要坚持母乳喂养,其奶量就会增多的。家庭成员的鼓励支持也极为重要,因此母乳喂养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去除母亲生理与心理上影响母乳喂养的所有因素,来实现母子身心健康与婴幼儿脑体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