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中蛋白质水平为多少比较正常
尿常规中蛋白质水平为多少比较正常
相信在生活当中,很多的朋友们在体检的过程当中,检查出自己患有,尿常规尿蛋白,首先要带来的这种现象大多数是源自于自己身体健康疾病的危害,比如说常见的肾炎,膀胱颈疾病都很有可能发生这样的症状,那么该怎么办呢。
尿液检查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以使结果准确:
1、容器必须清洁:一般采用医院提供的容器。
2、防止采集标本时被污染:女性应避开月经期,以防影响结果,最好能在检查前一天清洁阴部,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如果采集时有异物掉入,要重新取样。
3、取中段尿:一般尿液检查须弃头尾,避免干扰,如有特殊要求医师会说明。
4、采尿时间:一般尿常规检查可于任意时间,最好是刚采到的新鲜尿液。做尿细菌培养、尿糖、尿蛋白、尿胆酸或妊娠检查均以清晨第一次尿为最佳。
5、近日服用药物情况:如服用维生素C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应向医师说明。
上面的文章当中我们了解到了尿常规尿蛋白,首先将现象是通过一般的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的给自己的身体进行常规的检查。
肾衰竭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尿常规蛋白一般为>2.0g/L,晚期肾功能损害明显时尿蛋白反见减少。晨尿比重降低至1.018以下,或固定在1.010左右。
2.血液检查 因CRF时均有贫血,故血常规检查对CRF有重要提示作用。其他检查包括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测定;血电解质水平测定。
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上升,尿液浓缩-稀释功能测定提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
3.肝功能及乙肝两对半检查。
4.血清免疫学检查 包括血清IgA,IgM,IgG,补体C3,补体C4,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群CD4 /CD8 比值等。
5.营养不良指标检测 测定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素白和低分子量蛋白。极低水平的胆固醇也被认为是营养不良的指标。
影像学检查
1.肾脏B超 肾皮质厚度<1.5cm,判断CRF优于以肾脏大小为标准。如双肾萎缩,支持终末期诊断。
2.其他 常规做心电图、X线胸片、骨片及胃镜检查,以及某些特殊检查如X线造影、放射性核素肾扫描、CT和磁共振等对确定肾脏的外形、大小及有无尿路梗阻、积水、结石、囊肿和肿瘤等有帮助。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尿常规蛋白一般为>2.0g/L,晚期肾功能损害明显时尿蛋白反见减少。晨尿比重降低至1.018以下,或固定在1.010左右。
因CRF时均有贫血,故血常规检查对CRF有重要提示作用。其他检查包括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测定;血电解质(HCO3--、K 、Na 、Ca 、Mg2 、P3 等)水平测定。
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上升,尿液浓缩-稀释功能测定提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
4.肝功能及乙肝两对半检查。
5.血清免疫学检查
包括血清IgA,IgM,IgG,补体C3,补体C4,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群CD4 /CD8 比值等。
6.营养不良指标检测
测定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素白和低分子量蛋白。极低水平的胆固醇也被认为是营养不良的指标。
二、影像学检查
1.肾脏B超
肾皮质厚度<1.5cm,判断CRF优于以肾脏大小为标准。如双肾萎缩,支持终末期诊断。
2.其他
常规做心电图、X线胸片、骨片及胃镜检查,以及某些特殊检查如X线造影、放射性核素肾扫描、CT和磁共振等对确定肾脏的外形、大小及有无尿路梗阻、积水、结石、囊肿和肿瘤等有帮助。
尿常规检查包含哪些内容
1.外观
我们每天都必不可少的就是看看自己的尿啥颜色(误)。尿常规中也有一个根据外观的描述,没错,淡黄色、清晰透明是正常的,其实这个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在意这个指标,因为倘若真的尿色有变化,如淡红色、洗肉水色,你就是不拿这个尿常规结果也会看医生的,对吧。
尿常规中除了颜色,还有一个尿比重的结果项,这个结果的价值体现在对于肾脏肾小管的功能障碍的判断参考,但是尿比重高或低在正常人群中也非常常见。如果你一天都没喝水或者很少喝水,尿比重就会上升;如果你短时间喝了大量的水,尿比重就会下降。所以,如果你尿常规上一个其他箭头都没有,就一个尿比重上升或者下降,首先自问一下自己的喝水情况哦~
2.化学分析
尿常规项目中的化学分析通常包括酸碱度、蛋白质、潜血、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和尿胆素、亚硝酸盐、细菌数等。
在这里,本人痛心疾首的向各位主要介绍3个指标:蛋白质、潜血和细菌数。
蛋白质:此项目是定性结果,非定量的准确结果(定量结果有专门的其它检查,所以别拿这个结果的数字找堵哦!)。在尿常规中的结果主要以(-)、(+-)、0.X~X.X(+~4+)来表示。是的,正常人一般这一项是(-),但是!这个是一般情况,人在激烈活动、发热、紧张等情况下都有可能造成这个结果的异常。这种正常人出现的暂时的蛋白质结果异常成为生理性的蛋白尿,也就是正常现象~嗯嗯!但这种情况下一般尿蛋白不会超过(+)。如果此项指标超过(+)或多次复查均处于(+)左右水平,就有可能提示存在泌尿系统的异常,需要行进一步检查来明确。
肾功能衰竭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尿常规蛋白一般为>2.0g/L,晚期肾功能损害明显时尿蛋白反见减少。晨尿比重降低至1.018以下,或固定在1.010左右。
因CRF时均有贫血,故血常规检查对CRF有重要提示作用。其他检查包括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测定;血电解质(HCO3--、K 、Na 、Ca 、Mg2 、P3 等)水平测定。
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上升,尿液浓缩-稀释功能测定提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
4.肝功能及乙肝两对半检查
5.血清免疫学检查
包括血清IgA,IgM,IgG,补体C3,补体C4,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群CD4 /CD8 比值等。
6.营养不良指标检测
测定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素白和低分子量蛋白。极低水平的胆固醇也被认为是营养不良的指标。
二、影像学检查
1.肾脏B超
肾皮质厚度<1.5cm,判断CRF优于以肾脏大小为标准。如双肾萎缩,支持终末期诊断。
2.其他
常规做心电图、X线胸片、骨片及胃镜检查,以及某些特殊检查如X线造影、放射性核素肾扫描、CT和磁共振等对确定肾脏的外形、大小及有无尿路梗阻、积水、结石、囊肿和肿瘤等有帮助。
尿常规中的蛋白与尿微量蛋白的区别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只有极少的蛋白被排出体外。一般做尿常规检验时,其中蛋白质一项应为阴性。尿常规蛋白是指尿中总蛋白,但白蛋白占尿蛋白主要含量。由于尿总蛋白方法学所限,尿总蛋白的定性、定量灵敏度较低。主要用于大量体检检验地带网,泌尿系统疾病及一些全身性疾病的筛选及疗效观察。
尿微量蛋白是指用常规定性或定量方法难以检出的一些尿中含量极微的蛋白质。目前主要检测微量白蛋白、α微球蛋白、β微球蛋白。尿微量蛋白主要应用于肾脏病的早期诊断,以提高肾脏疾病诊断的灵敏度。
尿微量白蛋白:用于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肾小球肾炎、糖尿病性肾病及隐匿性肾炎时,尿液微量白蛋白含量升高,并且出现时间在尿蛋白定性阳性出现之前,是肾脏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同时应用于检验地带网诊断肾小球性与肾小管性损伤: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多见于肾小球损伤,并且其升高程度与肾小球受损程度相关。
α微球蛋白:是由肝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当肾小管吸收功能障碍时,尿中α微球蛋白含量增加,因此α微球蛋白比贝塔微球更能反映肾小管早期损伤,同时,它不受恶性肿瘤及酸碱度的影响,故更为可靠。
β微球蛋白主要用于鉴别肾小球和肾小管疾病:尿中β微球蛋白较灵敏地反映了肾小管的损伤,如药物毒物所致的早期肾小管受损、急性肾小管坏死等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尿中β微球蛋白检验地带网就会升高。另外也用于鉴别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时尿β微球蛋白含量会明显升高,而下尿路感染如单纯性膀胱炎时则正常。它的升高也可见于肾移植后的急性排异反应早期。
尿常规检查包含哪些内容
尿常规是三大常规检验之一,所谓“常规”又是“三大”,既说明了这个检查的普适性,又说明了这个普适检查的重要地位。然而遗憾的是,现在的很多体检都没有尿常规这个项目,那么,尿常规包含哪些内容?
1.外观
我们每天都必不可少的就是看看自己的尿啥颜色(误)。尿常规中也有一个根据外观的描述,没错,淡黄色、清晰透明是正常的,其实这个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在意这个指标,因为倘若真的尿色有变化,如淡红色、洗肉水色,你就是不拿这个尿常规结果也会看医生的,对吧。
尿常规中除了颜色,还有一个尿比重的结果项,这个结果的价值体现在对于肾脏肾小管的功能障碍的判断参考,但是尿比重高或低在正常人群中也非常常见。如果你一天都没喝水或者很少喝水,尿比重就会上升;如果你短时间喝了大量的水,尿比重就会下降。所以,如果你尿常规上一个其他箭头都没有,就一个尿比重上升或者下降,首先自问一下自己的喝水情况哦~
2.化学分析
尿常规项目中的化学分析通常包括酸碱度、蛋白质、潜血、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和尿胆素、亚硝酸盐、细菌数等。
在这里,本人痛心疾首的向各位主要介绍3个指标:蛋白质、潜血和细菌数。
蛋白质:此项目是定性结果,非定量的准确结果(定量结果有专门的其它检查,所以别拿这个结果的数字找堵哦!)。在尿常规中的结果主要以(-)、(+-)、0.X~X.X(+~4+)来表示。是的,正常人一般这一项是(-),但是!这个是一般情况,人在激烈活动、发热、紧张等情况下都有可能造成这个结果的异常。这种正常人出现的暂时的蛋白质结果异常成为生理性的蛋白尿,也就是正常现象~嗯嗯!但这种情况下一般尿蛋白不会超过(+)。如果此项指标超过(+)或多次复查均处于(+)左右水平,就有可能提示存在泌尿系统的异常,需要行进一步检查来明确。
寻常型银屑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常规实验室检查
有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尿常规包括酸碱度、尿糖、蛋白质、各种细胞等;大便常规包括性状、细胞计数、潜血等。
2、病理学检查
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进行皮损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3、脏腑功能检查
脏腑功能进行检查有利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B超有助于了解肝、肾等器官形态的变化;对心脏的问题可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来反映。
4、针对性的检查
对怀疑有肝脏损害者或应用影响肝功能的药物时要查肝功,并进行定期的复查;可能有肾脏受累者除了化验尿常规以外还应检查肾功和血液酸碱及电解质水平。
肾功能不全检测方法包括哪些
1.尿液检查尿常规蛋白一般为()~(),晚期肾功能损害明显时尿蛋白反见减少。尿沉渣镜检有不同程度的血尿、管型尿,粗大宽阔的蜡状管型对慢性肾衰有诊断价值。尿比重降低至1.018以下,或固定在1.010左右,尿渗透压在450mOsm/kg以下。尿中BUN、Scr水平的测定、Ccr测定、尿液浓缩-稀释功能测定有助诊断。
2.血液检查因CRF时均有贫血,故血常规检查对CRF有重要提示作用。血红蛋白降低,一般在80g/L以下,重者<50g/L,为正常形态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感染或严重酸中毒时白细胞可升高,血小板正常或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其他检查包括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测定;血电解质(HCO3-、K、Na、Ca、Mg2、P3等)水平测定。一般总蛋白<60g/L;血钙常低于2mmol/L,血磷>1.6mmol/L,血钾、钠、氯、CO2CP、阴离子间隙随病情而变化。另外,应根据病情常规做以下检查: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心肌酶谱,肌酸激酶,肌酸同工酶,胆碱酯酶,乳酸脱氢酶,血糖以及pH值测定。
3.肾功能检查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上升,尿液浓缩-稀释功能测定提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
4.肝功能及乙肝两对半检查。
5.血清免疫学检查包括血清IgA,IgM,IgG,补体C3,补体C4,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群CD4/CD8比值等。
6.营养不良指标检测测定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素白和低分子量蛋白。测定值下降为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的指针。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是营养不良的晚期指标。血清转铁蛋白水平常与铁的状况有关,血浆水平低下可见于营养不良,但并不是衡量慢性肾衰病人营养状态的可靠指标。低分子量蛋白如前白蛋白、视网膜结合蛋白、核糖核酸酶被认为是内脏蛋白合成的非常敏感的指标,特别对于肾功能正常者更为敏感。低血浆前白蛋白水平改变可见于血液透析营养不良的病人。极低水平的胆固醇也被认为是营养不良的指标。
对肾功能不全检测方法,大家是一定要把握的,因为肾功能不
运动型蛋白尿发生病因解析
专家介绍说,尿常规作为一项常规检查指标,在体检、孕期保健等时候都需要查;运动之后去体检,如果出现蛋白尿并非都是病态,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功能性蛋白尿也称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年人,在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
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出现病理性蛋白尿就需要引起重视了,需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以免耽误病情。所以在剧烈运动后出现蛋白尿属于功能型蛋白尿,只是暂时的,只要注意休息是会自行消失的。许多人休息几天去检查,来到医院再次检查尿常规,蛋白尿消失。
运动型蛋白尿发生病因解析之后,大家是否进一步了解了呢?如果你在体检之前进行了剧烈运动,发生了尿蛋白之后,不要盲目担心,如果身体没有出现异样症状,可以过几天再去检查一次,避免进食高蛋白的食物,是不会影响到你的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