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后必吃七大保健养生菜
中秋后必吃七大保健养生菜
从中医节气看,中秋是气候转换分界点。一过中秋,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人体新陈代谢渐缓,容易感冒、咳嗽。除上呼吸道毛病外,有些人会皮肤干燥,或腹泻、便秘等肠胃功能失调。蔬菜不仅养生,还辅助治疗一些疾病。那么,在应季的蔬菜中,哪些是适合养生的蔬菜呢?下面就推荐给大家一份“养生蔬菜目录”:
强肾植物:黄秋葵
要说蔬菜的功效,现在最有名的要数黄秋葵。它开黄色的花朵,果实有点像辣椒,用油炒,特别是炒鸡蛋,很好吃。
这种蔬菜不太常见,但最近声誉鹊起。为什么?经科学家研究,黄秋葵强肾健体的功效,在蔬菜中非同一般。
强肾植物:黄秋葵
要说蔬菜的功效,现在最有名的要数黄秋葵。它开黄色的花朵,果实有点像辣椒,用油炒,特别是炒鸡蛋,很好吃。
这种蔬菜不太常见,但最近声誉鹊起。为什么?经科学家研究,黄秋葵强肾健体的功效,在蔬菜中非同一般。
脸上不长痘痘:生菜和苦瓜
生菜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含水量是蔬菜中的佼佼者,多吃有助于皮肤补水,对因胃肠功能不好引起的痤疮也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苦瓜富含粗纤维、维生素c、钙、铁等营养素,它含有抗癌作用的活性蛋白质,不但能够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还能清除体内毒素,帮助排毒。
避免消化不良:韭菜和香菜
韭菜富含胡萝卜素、蛋白质、硫化物和膳食粗纤维。食用韭菜,可以起到消食导滞、除积健脾、促进食欲的作用。
香菜香味独特,具有刺激食欲、增进消化等功能。中医认为,香菜有温中健胃的作用,适当吃点香菜可以缓解胃部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深绿色、棕红色蔬菜,天天吃一斤
秋天干燥,所以要多吃绿色叶菜,因为维生素含量高,多吃有好处。一个成年人,每天最少得吃一斤蔬菜。菠菜、青菜、芹菜、茼蒿、苋菜、胡萝卜等深色蔬菜,它们和棕红色蔬菜一样,不仅维生素含量多,胡萝卜素含量更高。而胡萝卜素是人体一宝,中医认为它可补中气、健胃消食、壮元阳、安五脏,治疗消化不良、久痢、咳嗽、夜盲症等有较好疗效,故被誉为“东方小人参”。用油炒熟后吃,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间接消灭癌细胞。
特别提醒的是,辣椒等辛辣食物,要少吃。
白色蔬菜,养阴生津
白色蔬菜可养阴生津,如萝卜、花菜、百合、山药等。夏天津液损耗严重,现在刚开始入秋,要多吃些养阴生津的蔬菜。而白色蔬菜一般津液比较浓。秋天茄子性凉,不利脾胃。初秋养生,还有一个讲究是“健脾化湿”。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秋天,人体必须先把脾胃养好了,才能为冬天做好准备。秋天的茄子性凉滑,脾胃虚寒不宜多吃。而吃南瓜就对脾胃很有好处。
藕是东方蔬菜之王,抗衰老
秋天可吃点莲藕,“藕是东方蔬菜之王,富含多酚类物质,可以提高免疫力,还可抗衰老”。
中秋节吃什么 中秋节吃芋头
“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在中国民间有很多地方把中秋吃芋头寓意为辟邪消灾,并有不信邪的意思,因此,芋头是中秋必食的一种食物。
哪些人不适合吃腰果
腰果有美颜抗衰老等保健养生功效3类人绝不能吃。腰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美味零食,一般人均可食用,即美味又保健养生。腰果又名鸡腰果、介寿果,性味甘、平,具有降压、美颜护肤、延缓衰老、利尿降温等保健养生功效。不过中医提醒,有3类人绝不能食用,否则不利于身体健康。
腰果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香甜的干果,即可当零食食用,又可制成美味佳肴。那么,腰果都有哪些保健养生功效呢?中医为您介绍腰果的三大保健养生功效。
1、含有丰富的油脂,可以润肠通便,润肤美容,延缓衰老。
2、腰果中的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成分有很好的软化血管的作用,对保护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大有益处。
3、经常食用腰果可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增进性欲。
哪些人不适合吃腰果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腰果,但是以下这些人要慎食,以避免引起不良后果。
1、腰果含油脂丰富,故不适合胆功能严重不良者、肠炎、腹泻患者和痰多患者食用;
2、腰果含有多种过敏原,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过敏反应。
3、腰果含的脂肪酸属于良性脂肪酸的一种,虽不易使人发胖,但仍不宜食用过多,尤肥胖的人更要慎用。
月饼的历史沿革
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
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据说起源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
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
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中秋节美食介绍 月饼
提起中秋节的应节食品,大家一定立刻想起月饼。其实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要迟至明朝才盛行。而在此之前的中秋食品,仍以应节的瓜果为主。
至于月饼的起源,再民间有一项流传甚传说:在元朝末年,汉人想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条计策。说是今年要有冬瘟,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回到家中,咬开月饼,发觉里面藏张条子,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这个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就这样留下来。
中秋节南方的食物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
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场上藕的品种主要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
江浙一带较多栽培七孔藕,该品种质地优良,肉质细嫩,鲜脆甘甜,洁白无瑕。中医认为,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呢?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因此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
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
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
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
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
糍粑是一种信物,圣洁的食品,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赏月活动即喻示家家团结幸福、吉祥如意。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就连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来年丰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喜庆、吉祥和团圆;当然吃着圆圆的糍粑就自然象征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了。
大闸蟹是江浙地区人们中秋必不可少的助兴菜肴,每人一只,伴着姜醋,拆分食之,是最好的消磨时间的方式。不过,大闸蟹属凉性,吃的时候要配一些黄酒暖胃,食后再饮一杯姜茶,对健康有益。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柚子 中秋节吃什么水果
苹果,意即平平安安,吃苹果,保平安。
苹果的营养价值很高,它含有丰富的果酸,能够畅通毛孔,降低痘痘的产生,每天吃苹果也可以改善痘痘肌。苹果可以养肝气,对缓解秋燥引起的诸多病症十分有益。
中秋吃水果,当然得有脆嫩甜美的鲜枣了。
鲜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还有抗氧化的类黄酮,是绝佳的秋季养颜水果。鲜枣甘脆爽口,风味独特,营养特别丰富,鲜枣有健润脾胃、养血、补气的功效。
秋天是板栗的季节,甜甜糯糯的板栗,让人吃得欲罢不能。
板栗中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中秋节吃菱角,据说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俐。
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
幼嫩时可当水果生食,味甘、平、无毒,皮脆肉美,也可以将剥了壳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
中秋节也可以吃些柿子。
红艳艳的柿子水分充足,是秋天对抗干燥的美食之一。不过柿子好吃,可不能空腹吃,更不能与螃蟹、虾子等高蛋白食物同食。
中秋吃梨不分离,中秋吃梨的习俗很多人还都遵循着。
梨是治疗疾病的良药,民间常用冰糖蒸梨治疗喘咳,“梨膏糖”更是闻名中外。梨还有降血压、清热镇凉的作用,所以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食梨大有益处。
你知道怎么正确吃柚子
柚子是芸香科柑桔属中果实较大的一种,果肉成分与柑桔类似,营养师认为柚子维生素C的含量特别高,故又称为“维生素C宝库”。柚子清香、酸甜、凉润,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很高,也是医学界公认的最具食疗效益的水果。柚子一般只充当果肉水果,其实柚皮的营养价值也不错,在中医应用中的药效更是不可能一两句话讲清楚。李时珍说它有宽中理气、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的功效。
其食用方法及医疗用途包括:
吃柚子皮能发汗:中秋吃柚子是大家所爱,但您知道吗,柚子皮也是宝。因柚皮含挥发精油,与红茶同煮能祛寒发汗;把柚肉挖空,填入茶叶,悬挂通风处,渐渐风干,柚的体积缩小,名为“茶柚”,专治伤风感冒发热;茶柚内的茶叶,经风干吸取精油后,辛散效力更强。我记得小时候农村没有钱看病,就经常制作这种“茶柚”,弄一两个挂在梁上风干,等到家里有人伤风感冒的时候就取下来,泡着喝一喝就好了。所以中医说,中秋吃柚子可谓养生一大宝。
吃柚子皮消食积:中秋吃柚子还有个好处就是消食积。柚皮内含有细胞囊,细胞囊的液体有开胃通气的功效。如有胸膈气闷,或嗳气不除,可以将柚皮切丝煮成浓茶进服,能发散寒气、开胸利膈,嗳气也就很快消除了。市面上出售的柚皮蜜饯都具有这种功效。
吃柚子能通便:秋天一到,很多人便秘又开始作乱了,而中秋吃柚子能好好的治疗便秘,不仅在中秋,平时也可以。患便秘的人可以选取皮薄多汁的大柚,连瓢进食(瓢即柚肉外的白色部分),大便就可以通畅。凡是肠胃热重、口淡无味、不思饮食、大便秘结者,食用柚瓢五六片就可以顺畅,因为柚瓢中含有丰富的纤维质,可以刺激肠管蠕动。曾经有个病人,便秘多年,也吃过很多药、看过很多医生都没有好,后来也是经过辗转用到这个柚子治便秘的方法。一开始还将信将疑,结果吃了一个星期之后便秘情况就大有好转,欢喜得不得了。
除了上面说的,吃柚子还有很多其他功效,比如柚果汁中含有胰岛素样的成分,可降低血糖;蜜渍柚皮既可作为消闲食品,又可开胃通气;蚝油煮柚皮,虾子煲柚皮都是佐餐妙品,柚皮炖鸭更是席上佳肴,且能助消化。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试试特殊口味。
吃柚子有讲究:太苦的柚子不宜吃;如果一次食柚量过多,会影响肝脏解毒使肝脏受到损伤,严重的甚至发生头昏、恶心、心悸、心动过速、倦怠乏力、血压降低等中毒症状;袖子味酸,容易聚痰,因此风寒感冒和哮喘多痰的人不要多吃;而且本身柚子有能滑肠致泻,因此腹泻患者切忌吃柚子,另外腹部寒冷或常有腹痛的患者也不宜进食柚子;另外服药时尤其是老年病人,千万别吃柚子或喝柚子汁,以免引起药物反应造成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