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药用价值
桂枝药用价值
①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渐渐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细切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巳须臾,吸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②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③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一枚(炮)。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桂圆的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思虑伤脾,头昏,失眠,心悸怔忡,虚赢,病后或产后体虚,及由于脾虚所致之下血失血症。[4] 现代医学实践证明 ,它还有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
常见附方
1、龙眼肉,每日嚼食30克,治心悸怔忡。
2、龙眼肉,蒸熟每日食之,食至500多克后,即可治愈心悸怔忡、失眠、心脾血虚症者及大便下血数日不愈者。
3、龙眼肉10克,莲子15克,糯米60克,煮粥每日早晚食,治贫血体弱,心悸失眠,精神不振。
4、糖渍鲜龙眼:鲜龙眼500克(去皮核),加白糖50克,反复蒸、晒数次,至使色泽变黑,最后拌入白糖少许装瓶,每次食龙眼肉4-5粒,每日两次。本品有力胜人参、黄芪之说。可养心血,补气力,安心神。适用于老人、病后、产前产后体虚,瘦弱,失眠,心悸,健忘等症。
5、龙眼肉10克,花生米(连红衣)12克,水煎服,亦治贫血体弱。
6、龙眼肉、炒酸枣仁各10克,芡实12克,煮汤睡前饮,治失眠、心悸。
7、龙眼肉干七个,连核一起放火中煅炭存性,研细末,分四次服,一日两次,用锻赭石15克煎水送服,治呃逆。
8、龙眼龙30克配白糖3克,若素体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参片,碗口加盖,每天在饭锅上蒸,蒸至百次,便成玉灵膏(亦称代参膏)。凡年老体衰赢弱病者,每次用开水送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芪,产妇临产前服之尤佳。
肉桂的药用价值
①治肾气虚乏,下元惫冷,脐腹疼痛,夜多旋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饮食;脚气上冲,少腹不仁;虚劳不足,渴欲饮水,腰重疼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妇人转胞,小便不通等证: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熟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各二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五丸,温酒下。空心食前,日二服。
②治元阳不足,命门火衰,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膨胀;或翻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痢频作,或小溲自遗,虚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节痹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及真阳不足之神疲气怯,心跳不宁,四体不收,阳衰无子等证:大怀熟地八两,山药(炒)四两,山茱萸(微炒)三两,枸杞(微炒)四两,鹿角胶(炒珠)四两,菟丝子(制)四两,杜仲(姜汤炒)四两,当归三两(便溏勿用),肉桂二两(渐可加至四两),制附子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上药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滚白汤送下。
③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脏腑不调:甘草(锉,长寸)三十斤,干姜(炮炒)四斤,杏仁(去皮、尖,砂炒)四斤四两,肉桂(去粗皮,炙)四斤。上先将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隔净,后入桂一处捣罗为散。每服二钱,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烦躁,井华水调下,不计时候,以沸汤点服亦得。
桂花的药用价值
桂花功效:淡黄白色,芳香,提取芳香油,制桂花浸膏,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可制糕点、糖果,并可酿酒。桂花味辛,可入药。以花、果实及根入药。秋季采花;春季采果;四季采根,分别晒干。花:辛,温。果:辛、甘,温。根:甘、微涩,平。功能主治:花: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果: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虚寒胃痛。根:祛风湿,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2]
桂花酒功效: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像是汉代时,桂花酒就是人们用来敬神祭祖的佳品,祭祀完毕,晚辈向长辈敬用桂花酒,长辈们喝下之后则象徵了会延年益寿。该酒香甜醇厚,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的功有。桂花酒尤其适用于女士饮用,被赞誉为“妇女幸福酒”。祖国医学中有花疗的理论实践,桂花酒就是典型的实例。[2]
桂花茶功效:桂花茶可养颜美容 ,舒缓喉咙 ,改善多痰、咳嗽症状 ,治十二指肠溃疡 ,苇麻疹 、胃寒胃疼 、口臭 、视觉不明
桂皮粉的药用价值
肉桂粉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全面,我们可以用肉桂粉来起到降低血压和降低血脂的作用,肉桂粉能够活血和通经,像男性的阳痿,女性的宫冷都可以求助于肉桂粉,肉桂粉还可以治疗糖尿病呢,所以肉桂粉能在很多方面起到功效。
肉桂粉是由肉桂或大叶清化桂的干皮和枝皮制成的粉末,气芳香,多用于面包、蛋糕及其他烘焙产品。具有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肉桂粉兼有香味诱食、药物保健、饲料防霉、促生长四种功能,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链球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并有抗流感病毒作用,提高成活率;开胃健脾,补脾益气,吃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兴奋胃肠平滑肌,加快胃肠蠕动,改善肠粘膜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排除肠内积气;并能够显著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动物的采食量,既能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应激反应,又能促进其生长;添加量少,综合成本低;替代抗生素、激素,完全无残留。
月桂的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月桂四季常青,树姿优美,有浓郁香气,适于在庭院、建筑物前栽植[5] ,其斑叶者,尤为美观。住宅前院用作绿墙分隔空间,隐蔽遮挡,效果也好。
医药价值
桂树自古就被确认有药用价值,《说文解字》解释桂是“百药之长”。《本草纲目》中引用《本经》的说法,认月桂药材为桂的药用价值为:“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桂树其花具有“生津、辟臭、化痰、治风虫牙痛、润发”等功效。中医仍然认为桂枝(即桂树的新干细嫩)有发汗、解除肌表及四肢风寒和温通经络的作用,是治疗风寒湿痹、关节酸疼的良药。古人把“芝”称为“神草”,《搜神记》中把医家和民间均列为上药的桂视为仙药灵药,神化桂的药性而称其为“桂芝”,这充分说明了常吃桂使人长寿的说法并不是随意说的。桂皮:又称肉桂。性味辛甘、热,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功效。主治肾阳虚衰、心腹冷痛、久泻等。
桂圆的药用价值
1、龙眼肉,每日嚼食30克,治心悸怔忡。
2、龙眼肉,蒸熟每日食之,食至500多克后,即可治愈心悸怔忡、失眠、心脾血虚症者及大便下血数日不愈者。
3、龙眼肉10克,莲子15克,糯米60克,煮粥每日早晚食,治贫血体弱,心悸失眠,精神不振。
4、糖渍鲜龙眼:鲜龙眼500克(去皮核),加白糖50克,反复蒸、晒数次,至使色泽变黑,最后拌入白糖少许装瓶,每次食龙眼肉4-5粒,每日两次。本品有力胜人参、黄芪之说。可养心血,补气力,安心神。适用于老人、病后、产前产后体虚,瘦弱,失眠,心悸,健忘等症。
5、龙眼肉10克,花生米(连红衣)12克,水煎服,亦治贫血体弱。
6、龙眼肉、炒酸枣仁各10克,芡实12克,煮汤睡前饮,治失眠、心悸。
7、龙眼肉干七个,连核一起放火中煅炭存性,研细末,分四次服,一日两次,用锻赭石15克煎水送服,治呃逆。
8、龙眼龙30克配白糖3克,若素体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参片,碗口加盖,每天在饭锅上蒸,蒸至百次,便成玉灵膏(亦称代参膏)。凡年老体衰赢弱病者,每次用开水送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芪,产妇临产前服之尤佳。
9、龙眼肉15-30克,大红枣15克,水适量,同蒸熟食用。治妇女崩漏,贫血,血小板减少。
龙眼的药用和营养价值
龙眼制成干果桂圆后,保健和药用价值要远在其“姊妹果”荔枝之上,其果壳、果肉和果核均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说:“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龙眼鲜果含有糖、蛋白质、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尤其是糖分的含量很高,并有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干制成桂圆后果肉变为暗褐色、质柔韧,可日常入菜食用,也可配伍药用,功能性很强。
古人很推崇桂圆的营养价值,早在汉朝时期,桂圆就已作为药用。有许多本草书都介绍了它的滋养和保健作用。《名医别录》称之为“益智”,认为其功能可以养心益智。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著名的中药书里,都记载着龙眼(桂圆)滋味甘甜,属于温热性质,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桂花的药用价值
化学成份
花含芳香物质,如γ-癸酸内酯、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反-芳樟醇氧化物、顺-芳樟醇氧化物、芳樟醇、壬醛以及β-水芹烯、橙花醇、牻牛儿醇、二氢-β-紫罗兰酮。
花蜡含碳氢化合物、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
性味
辛,温。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本草汇言》:"味辛甘苦,气温,无毒。"
功能主治
化痰,散瘀。治痰饮嘲咳,肠风血痢,疝瘕,牙痛,口臭。
①《本草汇言》:"散冷气,消瘀血,止肠风血痢。凡患阴寒冷气,瘕疝奔豚,腹内一切冷病,蒸热布裹熨之。"
②《国药的药理学》:"治口臭及视觉不明。"
③《陆川本草》:"治痰饮喘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或泡茶、浸酒。外用:煎水含漱,或蒸热外熨。
桂枝茯苓丸的功效有哪些呢
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牡丹皮、白芍、桃仁中药组成。《本经疏证》云:“桂枝利关节,温经通脉??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其功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所谓桂枝能温通经脉,即是和营、通阳、行瘀等功能的体现。
所谓调和营卫即发表解肌并调整营卫失和。营卫的生成:营卫来源于饮食物经过中焦脾胃的吸收转化而成的“精气”(指具有营养价值者),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则化为营气与卫气。桂枝的药性是辛甘温热的,质地是油润肥厚的,桂枝药性就会沿着动脉往人的四肢末梢冲去,而冲入脉管中的能量,自然就成为人体“营气”的一部分,其“侵”力令尚未侵入营分的风邪无法进入营分。
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桂枝有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可见,调和气血就是通过桂枝扩张血管、调整血液循环的功能,以促进炎症的消散吸收。所谓“通阳”,即宣通阳气,因阴血有赖于阳气的推动功能得以运行,亦即调整血液循环的作用。
桂枝茯苓丸的功效很多,比如温经通脉,调整血液循环,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等,所以被广泛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可能很多女性朋友有听过甚至服用过。桂枝茯苓丸现如今广泛用于妇科疾病,但是大家也不可以盲目服用,一定要遵医嘱服用。
川桂枝药用价值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表虚有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
2、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常与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胃寒腹痛,喜温喜按,常与饴糖、白芍、生姜等同用,共奏温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汤.血寒瘀滞,经闭腹痛或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如温经汤.心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等同用,如炙甘草汤.
3、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如苓桂术甘汤.膀胱阳气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证,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助阳化气利水,如五苓散.心阳虚,发汗过多,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
4、用于阳虚不得温通之证。本品可温经通阳,胸阳不振,心脉淤阻。胸麻心痛,常与枳实、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荔枝核的药用价值
荔枝核
(《本草衍义》)
【荔枝核异名】荔仁(《广西中药志》),枝核(《四川中药志》),大荔核(《药材学》)。
【荔枝核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荔枝"条。
【荔枝核采集】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净皮肉,取种子,洗净晒干。
【荔枝核药材】干燥种子呈长椭圆形,略扁,长2~2.5厘米;直径1~1.7厘米。表面棕红色或紫棕色,有光泽,一端有黄白色的种脐。质坚硬;剖开后有2片肥厚的子叶,灰黄色,质亦坚实。气微,味淡而涩。以干燥,粒大,饱满者为佳。
主产广东、广西。此外台湾、福建、四川亦产。
【荔枝核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种子含皂甙1.12%,鞣质3.43%。又含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如将此物给饥饿22小时的小鼠皮下注射(60~400毫克/公斤),可使血糖下降,肝糖元含量亦显著降低。
【荔枝核性味】甘涩,温。
①《纲目》:"甘,温,涩,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涩,温,微咸。"
③《广西中药志》:"味甘微苦涩,性平,无毒。"
【荔枝核归经】入肝、肾经。
①《纲目》:"入厥阴。"
②《本草经疏》:"入肝、肾。"
③《本草撮要》:"入足太阴、厥阴经。"
【荔枝核功用主治】温中,理气,止痛。治胃脘痛,疝气痛,妇女血气刺痛。
①《纲目》:"行散滞气。治颓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
②《本草备要》:"辟寒邪,治胃脘痛。"
②《本草备要》:"辟寒邪,治胃脘痛。"
【荔枝核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荔枝核宜忌】《本草从新》:"无寒湿滞气者勿服。"
【荔枝核选方】
①治心腹胃脘久痛,屡触屡发者:荔枝核一钱,木香八分。为末。每服一钱,清汤调服。(《景岳全书》荔香散)
②治心痛及小肠气:荔枝核一枚。煅存性,酒调服。(《本草衍义》)
③治肾大如斗: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等分。锉散,炒,出火毒,为末。酒下二钱,日三服。(《世医得效方》荔核散)
④治疝气颓肿:荔枝核四十九个,陈皮(连白)九钱,硫黄四钱。为末,盐水打面糊丸绿豆大。遇痛时,空心酒服九丸,良久再服,亦治诸气痛。(《坦仙皆效方》玉环来复丹)
⑤治血气刺痛:荔枝核(烧存性)半两,香附子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盐酒送下。(《妇人良方》蠲痛散)
⑥治肋间神经痛:荔枝核烧炭存性捣碎,取6克,加广木香6克,水煎服。
⑦治疝气疼痛:㈠荔枝核15克,焙干研末,空腹时用开水送服。㈡炒荔枝核、大茴香各60克,研末,每日早晨用黄酒送服10克,亦治疝气疼痛。
⑧治癣:荔枝核研末,调醋搽患处
神奇桂圆温补一冬
桂圆 VS 龙眼
龙眼是我国南方一种特色水果,常在夏、秋两季大量上市,因果核圆黑光泽,种脐突起呈白色, 看似传说中“龙”的眼睛所以得名。龙眼的另一个名字叫桂圆。新鲜的龙眼肉质爽滑鲜嫩,汁多甜蜜,口感极佳,但是保鲜不易,人们常常将龙眼鲜果焙晒成干果,称为龙眼肉、桂丸、龙眼干等等,也就是中医里常用的桂圆。
中医说桂圆的药用和营养价值
龙眼制成干果桂圆后,保健和药用价值要远在其“姊妹果”荔枝之上,其果壳、果肉和果核均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说:“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 良。”龙眼鲜果含有糖、蛋白质、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尤其是糖分的含量很高,并有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干制成桂圆后果肉变为暗褐 色、质柔韧,可日常入菜食用,也可配伍药用,功能性很强。
古人很推崇桂圆的营养价值,早在汉朝时期,桂圆就已作为药用。有许多本草书都介绍了它的滋养和保健作用。《名医别录》称之为“益智”,认为其功能可以养心益智。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著名的中药书里,都记载着龙眼(桂圆)滋味甘甜,属于温热性质,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中药治疗结核胸膜炎
1、夏枯草。药材:夏枯草、鱼腥草、全瓜萎、炒葶苈子、莱菔子、连翘、猪苓、白芸苓、薤白、白芥子、杏仁、桃仁、黄芩、银柴胡、川桂枝、鳖甲。做法:先用水把鳖甲煎煮一会,再把所有药材加入一起煎煮。每天一剂,分三次服用,可以起到行气消痰、温阳化水的作用。
2、大枣葶苈子。药材:大枣、葶苈子。用水煎服,每天一剂,可分早晚两次服用。可以起到补中益气,泻肺平喘的作用。适合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服用。
3、麻黄桂枝。药材:麻黄,桂枝,细辛,葶苈子,五味子,甘草,生姜,大枣。用水煎服,每天一剂,起到泻肺逐水的作用。
4、当归瓜篓皮。药材:当归须,瓜蒌皮,茜草根,炒枳壳,青皮,延胡索,制乳香,丹参,桃仁,降香,山桅衣,夏枯草,鱼腥草,炮山甲,川楝子,柴胡,蒲公英,天花粉,白芥子。用水煎煮3次,每天一剂,可分三次服用。可以起到疏肝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桂圆的药用价值
1.每晚睡前吃10个桂圆,可养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
2.龙眼30个取肉,红枣10枚撕破,用粳米100克,煮粥2碗,加适量红糖,早晚各吃1碗。可补脾生血,养心增智,老年人尤宜。
3.每晨用龙眼10枚取肉,煮荷包蛋2个,加适量白糖,空腹吃。补脾养心,生血益气。
4.龙眼肉200克,加高梁白洒500毫升,泡1个月。每晚临睡时饮15毫升。可恢复疲劳安神定志。
以上这些桂圆的功效与作用是您所了解的吗?如果您还没有尝试过以上的方法,那就试一下吧!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