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影响宝宝心理健康
产后抑郁症影响宝宝心理健康
患产后抑郁症的新妈妈一般都不愿意照顾孩子,甚至厌恶或害怕接触孩子,不能有效地料理婴儿生活,更不能保证婴儿的进食和温暖;粗心还使新妈妈不注意婴儿的行为动作,不易发现宝宝有不适和疾病;有的新妈妈对婴儿缺少爱抚,忽视婴儿的表情,不能进行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
所谓“母子连心”,妈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身边的宝宝。因此,新妈妈的心理情绪对宝宝的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宝宝长期得不到妈妈那温馨又充满爱意的眼神,总是面对妈妈抑郁的面容和情绪,日久就会受到感染,变得痛苦、忧伤,易哭闹,更不知道怎样面对外界。忧伤阴霾长期笼罩,婴幼儿内心多会感到恐惧、哀怨,并有自卑、退缩倾向。因为缺乏爱和关注,他们的心理易形成阴暗面,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据英国卡迪弗大学的一项研究,若母亲在产褥期出现抑郁症,其所生子女在11岁左右出现暴力攻击或低龄化犯罪的概率高出同龄人。他们易以暴力或攻击行为自我安慰和表现,占有欲的逐步膨胀则可能促成更凶险的越轨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母亲的心理疾病本身就有可能诱发孩子的精神问题。
产后抑郁症是如何形成的
一、生物学因素: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怀孕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逐渐增高到峰值,分娩后的3~5天内其水平逐渐降至基础水平。研究显示,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当然,激素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尚无定论,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二、躯体因素:产时、产后的并发症、难产、滞产、手术产是产后抑郁症不可忽视的原因。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出现滞产、难产时,产妇的心理准备不充分,紧张、恐惧的程度增加,产程持续时间更长,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从而诱发产后抑郁的发生。其次,有躯体疾病或残疾的产妇易发生产后抑郁,尤其是感染、发热对产后抑郁的促发有一定影响。
三、心理因素:产后抑郁症多见于以自我为中心、成熟度不够、敏感、情绪不稳定、好强求全、固执、社交能力不良、与人相处不融洽和内倾性格等个性特点的人群中。 产前情绪不稳定,有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者发生产后抑郁症者较多。产褥期妇女情感处于脆弱阶段,特别是产后1周情绪变化更为明显,心理处于严重不稳定状态,由于产妇对即将承担母亲角色的不适应,造成心理压力而出现抑郁焦虑情绪。
以上就是有关“产后抑郁症是如何形成的”介绍,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产后抑郁症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患者们一定要对治疗重视起来,不要让因为产后抑郁症而自杀的事件频频出现。珍爱我们的生活,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最后小编祝愿每一个产妇都能够和宝宝一起健康的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母亲。
产后抑郁症的危害
1、产后抑郁影响宝宝语言能力
产妇产后抑郁不喜欢跟人交流,而宝宝缺乏语言交流和亲情交融,容易导致语言能力降低、活动水平降低、运动能力差、情绪反应强烈、心理消极、生活规律差等现象。除此之外,还会导致宝宝对外部环境和人表现出退缩及不能适应的反应,对母亲说话的响应能力也会降低、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缺乏等。以上种种现象最终都会影响宝宝的情绪、智力发育和心理行为发展。
2、产后抑郁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
患上产后抑郁的妈妈由于自身紧张、焦急的心理状态,以及不良的个性特点,在对待和教育孩子方面,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智力发育、行为发展等各个方面。宝宝在出生后的2-3年中,大脑发育最快,也是心理行为和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妈妈情绪不稳定,多有负面情绪,也会影响到宝宝行为能力的发展。
3、产后抑郁会影响宝宝身高和体重
产后抑郁容易导致泌乳功能的下降,难以继续坚持喂养母乳,会对宝宝的体重和身高产生影响。产妇的抑郁情绪也会导致她们对抚育宝宝缺乏兴趣,说话比较少,对宝宝表现出无反应、反应迟钝的消极情绪。而宝宝日夜哭闹,也会使产妇心烦意乱,加重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对宝宝产生疏离感,更加不愿意接触宝宝,这些都会导致宝宝的神经系统刺激缺乏,神经心理发育受到抑制。
产后抑郁怎么办
饮食调节
产后抑郁症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来进行治疗,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能有效保持人的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
适当运动
产后抑郁症对女性身体伤害非常大,会影响产后身体的恢复,同时也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发育,而产后适当的运动能有效的改善产后妈妈的情绪,缓解低落的心情。
家人关怀
产后抑郁症,家人要给予产妇足够的照顾,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特别是丈夫,要给予妻子关心和生活上的帮助,减少妻子的精神刺激。
心理治疗
产后抑郁症情况严重的妈妈最好接受心理治疗,咨询相关心理医生,也可以通过自我强化法进行治愈,而且效果显著。
药物治疗
产后抑郁症还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但是一般不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因为药物不仅对产妇身体不好,而且对宝宝也不利,所以产后抑郁症药物治疗要慎重。
妈妈产后抑郁孩子易行为偏差
很多新妈妈都会出现产后抑郁的症状,只是有的症状较轻,而且很快就自行消失了,我们常常会忽略。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位母亲患了产后抑郁症,则会对她和孩子的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除了这一影响外,产后抑郁会不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和行为呢?
美国《儿科》杂志12月22日在线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产后抑郁对儿童和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影响。作者通过调查加拿大2910对母子之间的关系,研究产后抑郁是否会对孩子长大后的行为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如果母亲有患产后抑郁症,则孩子在6-10岁时出现行为偏差的风险较大,如吸烟、喝酒、滥用药物等。在孩子的童年时期,母亲的抑郁症状以及抑郁症母亲对孩子教养方面的负面因素,都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从而诱发青少年未来的有害行为。
童年是孩子社会行为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父母的榜样作用对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如果父亲或母亲常常情绪低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产后抑郁要早发现、早治疗,这不但有助于提高亲子关系的质量,还能降低孩子以后参与违法行为的风险。
防产后抑郁骚扰 这些事项要注重
产后抑郁症属于一种心理疾病,与个人的生活、性格、环境有关系。此外,产后抑郁症还有可能是由于身体雌性激素水平失衡导致。所以,我们要对产后抑郁症做相关了解,才能更好地预防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指的是产妇生完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造成抑郁症,一般发生于月子期间,而且常发于初产妇身上。通常,产后抑郁症会表现出来很紧张、内疚、恐惧、焦虑、多疑,绝望,甚至是想死。那么该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呢?
一、产后抑郁症的病因
1.雌性激素水平失衡
怀孕期间孕妇的雌性激素和黄体酮都会增高,但是分娩之后却会突然降低,雌性激素水平失衡,影响产妇神经内分泌,从而出现产后抑郁症。
2.抑郁症遗传史
产妇曾经患过抑郁症,或者是家里有抑郁症遗传史,那么,产妇产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也就比较高。
3.产妇的心理因素
产妇的心理因素,也是造成产妇患上产后抑郁症的原因之一。孩子的出生会给产妇带来兴奋和快乐,但是,产后由于睡眠时间变少,而且变得不稳定,加上还要兼顾照顾孩子的重任,自身的身体又还未完全恢复正常。所以,在这种开心与不开心、希望与失望交际的复杂心理影响下,产妇就容易出现产后抑郁症。
4.生活环境影响
生活环境也会影响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如生活压力、生活环境、家人照顾不周、关心不够等等都会使产妇发生心理变化。
二、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
1.重视心理健康
预防产后抑郁症,要重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从怀孕期间就要多重视心理健康,而且对产后抑郁症进行了解,这样可以避免发生产后抑郁症。
2.亲人多关心陪伴
无论是孕期还是产后,产妇都是需要亲人多关心和陪伴,有亲人在身边着,可以避免产妇的心理发生剧烈变化,产妇的思想也不会过于偏激,从而避免造成抑郁症。
3.家人多体谅产妇情绪
产后产妇的情绪一般都会比较激动暴躁,所以,家人要多体谅产妇的情绪,不要和产妇斗气和计较。
4.尽早下床活动
产后不要长时间把自己封闭在方面里,最好是尽早地下床活动,可以听听歌,做下有氧运动。
为什么会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怎么办
产后抑郁症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来进行治疗,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能有效保持人的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
产后抑郁症可以通过合适的渠道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比如阅读、参加集体活动、运动、向朋友诉说等方式帮助自愈。
产后抑郁症对女性身体伤害非常大,会影响产后身体的恢复,同时也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发育,而产后适当的运动能有效的改善产后妈妈的情绪,缓解低落的心情。
产后抑郁症,家人要给予产妇足够的照顾,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特别是丈夫,要给予妻子关心和生活上的帮助,减少妻子的精神刺激。
产后抑郁症情况严重的妈妈最好接受心理治疗,咨询相关心理医生,也可以通过自我强化法进行治愈,而且效果显著。
产后抑郁症还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但是一般不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因为药物不仅对产妇身体不好,而且对宝宝也不利,所以产后抑郁症药物治疗要慎重。
产后抑郁症严重的危害有哪些
1、情绪低迷
发现自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不愿与人交流,兴趣下降。具体表现为失眠、乳汁分泌受影响、头晕、胃肠不舒服以及疼痛不缓解的躯体感受等。
2、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
容易走神,人变得相对木讷、反应变慢,和原来的性格有反差,与家人交流中情绪容易波动,甚至歇斯底里。
3、警惕性高,占有欲变强,但又无能为力
产妇不停地自责或自我否定,自觉无法照顾孩子,要求和孩子分开一段时间,甚至萌生自杀或抱着孩子一起自杀的念头。
产后抑郁影响宝宝语言能力,有抑郁情绪的产妇抚育宝宝大多缺乏兴趣,说话较少,且对宝宝表现出无反应、反应迟钝的消极情绪。对宝宝越发疏远,不愿意有肌肤接触,导致其神经系统刺激缺乏,心理发育受到抑制,致使宝宝对外部环境和人表现出退缩及不能适应的反应,对母亲说话的响应能力会降低以及获取学习能力缺乏等。产后抑郁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宝宝在出生后的几年中,大脑发育最快,也是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妈妈此期情绪不稳定,多有负面情绪,会影响到宝宝智力的发育。
传统的观念认为,产妇生完宝宝脾气古怪一点是正常现象,不用去管,慢慢就会缓解。其实不然,如若家人对产妇的情绪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可能会导致症状的加重。预防产后抑郁等产后精神问题的发生,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产妇自身应该了解一些心理知识,以便自我调节情绪和精神状态,及时排解一些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家人应尽可能地多与产妇沟通,多交流,密切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尤其是家族中曾经出现过抑郁症、精神病史的,如果发现产妇的精神和行为出现异常,应该及时求助专业的心理医生。
产后抑郁症是对新妈妈身心健康伤害很大的,做为她的家人,希望大家可以更加关注新妈妈的心理变化,如果发现有抑郁症的趋势,一定要及时干预并且努力的帮助新妈妈们快速走出心理阴霾。
得了产后抑郁症要怎么办
1.产后抑郁症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来进行治疗,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能有效保持人的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
2.产后抑郁症对女性身体伤害非常大,会影响产后身体的恢复,同时也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发育,而产后适当的运动能有效的改善产后妈妈的情绪,缓解低落的心情。
3.产后抑郁症,家人要给予产妇足够的照顾,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特别是丈夫,要给予妻子关心和生活上的帮助,减少妻子的精神刺激。
4.产后抑郁症情况严重的妈妈最好接受心理治疗,咨询相关心理医生,也可以通过自我强化法进行治愈,而且效果显著。
什么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病因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产后抑郁症可轻可重,但其影响都是及其重大的,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亲密关系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妈妈和宝宝的身心健康,下面小编将为您介绍几种产后抑郁症的产检病因。
1.完美主义的性格
由于完美主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以至不现实,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所以她们可能会无法适应当一个新妈妈。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顾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的话,她们就会觉得有巨大的压力。
2.怀孕期间有过情绪波动的
怀孕期间有过严重的情绪波动,如搬家,有亲朋离逝,或者战争等等都会使孕妇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许多病例都显示,大部分的女性是在怀孕时期已经显示出产后抑郁症的征兆,其中有许多在产后的抑郁情绪会继续加深。
3.内分泌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泌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
4.遗传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
5.躯体
有躯体疾病或残疾的产妇已发生产后抑郁,尤其是感染、发热时对产后抑郁的促发有一定影响。再有中枢神经机能的易感性,情绪及运动信息处理调节系统(如多巴胺)的影响,可能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