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发现对弱视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早期发现对弱视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弱视的早期发现主要靠家长、幼儿园、学校、医院的紧密配合,最主要的还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本人。视功能发育完毕后发现弱视,为时已晚了,早期发现弱视在临床上有十分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学龄前体检:一般的儿童尤其是幼儿园长大的儿童,3岁时经过简单的视力教认,绝大多数都会认视力表。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对孩子视力每年进行一次普查筛选,家长也可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米远让孩子识别。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不可双眼同时看,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反复认真检查几次,若一眼视力多次检查均低于0.8,则需带孩子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一般认为检查最好不晚于4岁。
及早发现异常苗头。陈春梅主任还透露,弱视儿童往往有除了视力低下以外的其他表现,如斜视、视物歪头、眯眼或贴得很近等等。一旦发现孩子有斜视的现象,应尽早到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因为约有1/2的斜视合并弱视。上述其他异常现象也要引起重视和注意,要到医院眼科检查是否由眼部疾患引起。
另外,对于婴幼儿和不能配合检查视力的幼儿,可作遮盖试验大致了解双眼视力情况:有意遮盖一眼,让孩子单眼视物,若很安静而遮盖另眼却哭闹不安或撕抓遮盖物,那就提示未遮盖眼视力很差,尽早到医院检查。
弱视的治疗时间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儿童。大家都非常关注儿童弱视这个疾病,其实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弱视,儿童在患病之后是不可能短时间内快速恢复健康的,而且儿童弱视治疗起来怎么样才算有效呢?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治疗措施。
1传统遮盖法精细目力家庭作业:遮盖视力较好的眼睛,强迫弱视眼看东西,同时做精细目力家庭作业,如进行弱视插板训练,刺激视神经系统发育,提高弱视眼视力。本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效果可靠。
2视刺激疗法:利用强反差,空间频率不同的条栅,做为刺激源刺激弱视眼来提高视力。此法简便易行,每次治疗的时间短,见效快,尤其适用于屈光不正性的弱视,其它的还有压抑疗法、后像疗法等。
弱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双方或一方出现弱视,孩子患病的机率就大一些。作为家长,应尽早检查儿童的视力,如有何怀疑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不要错过眼球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孩子三岁左右这一阶段,弱视是可以治愈的。治疗弱视,一般要配戴合适的眼镜,然后进行弱视训练,方法是定期遮盖住视力好的眼睛,强迫使用弱视眼,使弱视眼的功能得到锻炼。进行弱视训练的关键是持之以恒,家长万万不能有树大自然直的想法。目前,医院里一般采用后像法,红色眼刺激法等治疗弱视均有不错的效果。
综上所述,儿童弱视治疗时间依据病情的发展而定,一般情况下,需要四至五个月即可痊愈,儿童的弱视治疗一定要考虑全面才行。面对儿童弱视需要重视很多方面的内容,千万不要掉入一些治疗误区,及时纠正错误观念,发现弱视一定要积极治疗。
及早预防弱视的发生很重要
并探索到双眼视刺激不等表现有眼位偏斜,屈光不正屈光参差,视刺激剥夺均能造成视觉信息不能顺利传入,致图形区分能力低下,视发育延迟而发生弱视。所以,眼的发育紊乱是产生弱视的原因。
诊治儿童弱视的重要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它直接影响弱视的治疗效果。视功能发育完毕后发现弱视,为时已晚了,早期发现弱视在临床上有十分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及早发现异常苗头
弱视儿童往往有除了视力低下以外的其他表现,如斜视、视物歪头、贴得很近和眯眼等等。一旦发现孩子有斜视的现象,应尽早到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因为约有1/2的斜视合并弱视。上述其他异常现象也要造成重视和注意,要到医院眼科检查是否由眼部疾患造成。
2、学龄前体检
一般的儿童特别是幼儿园长大的儿童,3岁时经过简单的视力教认,绝大部分都会认视力表。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对孩子视力每年进行一次普查筛选,家长也可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米远让孩子区分。
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不可双眼同时看,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反复认真检查几次,若一眼视力屡次检查均低于0.8,则需带孩子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一般认为检查最好不晚于4岁。
除此以外,对于婴幼儿和不能配合检查视力的幼儿,可作遮盖试验大致了解双眼视力情况:有意遮盖一眼,让孩子单眼视物,若非常安静而遮盖另眼却哭闹不安或撕抓遮盖物,那就提示未遮盖眼视力非常差,尽早到医院检查。
孩子弱视治疗应注意什么比较好
首先,一定要督促患儿坚持戴弱视眼镜,并且,定期散瞳验光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如采用光学药物压抑疗法弱视治疗,除坚持戴镜外,要按医嘱准时点用规定浓度的眼液散瞳。
家长除了督促患儿按时完成训练外,还要督促孩子正确用眼。另外,弱视治疗应注意什么呢?专家表示,有的孩子因为戴弱视眼镜被嘲笑,就不愿意坚持戴镜,家长一定要劝说孩子,督促他们坚持戴弱视眼镜。
最关键的还是要趁早,并且选择大型专业的眼科医院,这样才能保证孩子能早日康复。专家提醒,如到10岁以后发现弱视再进行治疗,效果很难理想,如果您认为成年以后再进行弱视治疗也可的话,就是严重的错误,因为那时的弱视治疗,基本上没有任何意义了。
弱视 表现
弱视是指矫正视力低于0.9,但是检查却未发现任何病变的眼部疾病,对于这种常见的疾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非常重要,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弱视的常见症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及时发现弱视并及时治疗。
1.光觉
绝大多数患者通过黑暗玻璃片看视力表,视力都相应地减退几行,但有些弱视眼则不然,在弱视眼前放不放黑暗玻璃片都能看清同一行视力表,有时视力甚至可以略有提高,在暗淡和微弱的光线下,弱视眼的视力改变不大, von Noorden和Burian发现将密度滤过片放在正常眼前可使视力减低3~4行,但在斜视性弱视眼前遮盖主眼放同样密度的滤过片,视力不受影响或仅轻微减低,在器质性弱视中心性视网膜疾患及青光眼等眼前放同样密度的滤过片,则视力高度减退,因此他们认为用中性密度滤过片检查可以鉴别可逆性弱视与器质性病变所致的视力减退,后来学者们又发现有些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可逆性弱视,像器质性弱视一样,在中性密度滤过片检查下,视力也高度减退,这个原因一直不清楚直到Hess在低亮度照明下,检查斜视性与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对比敏感性功能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时,才发现这两组病例的反应不同,斜视性弱视的CSF在低度照明下升高到与正常眼相同,但屈光参差性弱视在低度照明下的CSF比正常眼低下,与器质性病变相同,这些结果提示:中性密度滤过片检查仅能鉴别斜视性与器质性弱视而不能鉴别屈光参差性与器质性弱视。
2.对比敏感度
对比敏感度CSF检查是检查形觉功能的方法之一,通过测定视器辨认不同空间频率的正弦条栅所需要的黑白反差来评定视功能的好坏,它不仅反映视器对细小目标的分辨能力,也反映对粗大目标的分辨能力,故能更全面地反映视功能,远较视力表视力检查敏感,Rogers检查了弱视患儿的CSF,发现弱视的视力与CSF 之间有直线性关系,当视力降低时,CSF也低下,曲线的高峰值向左移向低空间频率端,经遮盖疗法弱视眼视力已达20/20时,主眼与弱视眼的CSF仍有显著性差异,原弱视眼的CSF比主眼仍然低下,斜视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都同样有这种现象,Hess发现形觉剥夺性弱视的CSF与斜视性及屈光参差性者有显著差异,前者对固定的和移动的视标的敏感度极度低下,有些病例仅见检查视野中有物体移动,但不能分辨具体的条栅。
斜视性弱视患者的CSF测定有两种表现,第1组仅对高空间频率低下,第2组则对高,低空间频率都降低;后者的弱视程度比前者为重而且弱视发病年龄也较早,因此Hess建议将斜视性弱视进一步分为高空间频率异常型及全空间频率异常型,这两型在斜视类型,治疗反应及弱视复发各方面都没有区别。
汪芳润对正常人及弱视患者进行了CSF测定,发现弱视眼的CSF曲线保持山形,但较正常眼为低,峰值左移,曲线由中空间频率区开始下降,至高空间频率区下降迅速,单侧弱视眼的CSF,用自身主眼与弱视眼比较可以发现:①弱视眼的CSF曲线全频段或在高,中频段明显降低;②曲线高频端的截止频率向左移;③曲线高峰频率向左移1~2个检查频率。
3.拥挤现象
弱视眼的体征之一是对单个字体的识别能力比对同样大小但排列成行的字体的识别能力要高的多,这个现象叫拥挤现象,Hilton发现弱视患儿对单个字的视力可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只有用排列成行的字体检查,才能发现弱视,因此用单个字体的检查结果不能反映弱视的真实情况。
约有1/3的发育性弱视在初起时没有拥挤现象,但在治疗期间忽然出现,各弱视眼对行字体与单个字体识别力的差异很大,行字体视力越低下则二者之间的差别也越大,有的很惊人,例如有些病例的行字体只能识别6/30而单个字体的识别力则为6/6,单个E字视力表为0.6者仅为行字体E字表的0.25左右,这是因为邻近视标之间的轮廓相互影响关系。
最初认为拥挤现象仅见于弱视,是弱视患者所具有的特征,Tommila则持不同意见,认为拥挤现象与视力水平有关,视力越差,拥挤现象越严重,因为由于其他眼病引起的视力高度减退也可有这现象,同时在人为的用镜片使视力模糊病例也可引起本现象。
用 Snellen视力表作为检查弱视的程度和治疗效果的依据是不完全恰当的,尤其为深度弱视,因为Snellen视力表在0.1~0.3行处只有1~3个字,由于字数少,容易记忆,也不易引起拥挤现象,为了克服这些不足,Tommila设计了一种新型视力表,每一行的字数相等图2,用Snellen视力表与新型表对84例弱视患儿进行测验和对比,发现仅在视力为0.05~0.1的患儿中,这两种不同的E字表的检查结果有明显差异,最大的差别为5.8倍,单个E字表为0.6者仅为行列E字表的0.25左右。
发育性弱视患者应有单个字体和行列字体两种视力表检查,弱视治疗的目的是要使行字体视力变为正常,行字体视力不正常者不能算作弱视治愈,治疗一个时期后,如果单个字体的识别力变为正常而行字体视力仍不正常则预后不佳,获得的视力多不能维持,二者之间的差别越大,预后越差,二者的差别逐渐缩小,则预后良好。
治疗结束时,患者有无拥挤现象对于判断预后有相当价值,检查拥挤现象有临床意义,应当常规执行。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我们对弱视的症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弱视作为儿童常见的疾病,给孩子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许多不便,因此,对于这种疾病,我们应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现类似以上症状的,应该要及时治疗。
弱视治疗仪哪个好
弱视治疗仪有用吗
弱视的定义通俗的可理解为:4岁以上的人矫正视力低于0.9(3岁的小于0.7,2岁小于0.5都算弱视)一旦发现弱视,必须及早治疗,眼学界普遍认为6 岁之前是弱视的最佳治疗时期,6到12岁越大越难治,一旦超过12岁,治愈的可能性较小,弱视用普通方法效果较差,可导致终身低视力。
弱视治疗仪还是有一定用处的。弱视治疗仪已从单一色光功能、红光闪烁、蓝光光刷及格片光栅增视仪,发展成具有多功能定量增视的综合治疗仪。近年进一步发展成兼有增视及防近视功能的复合型弱视仪。
弱视治疗仪适用症状
1、一代
轻症弱视(易治性)。如散光性,中度屈光不正及轻度参差性等引起的弱视;
2、二代
中症弱视:即介于轻、重症之间的弱视;
3、三代
中、重症弱视:如近视或近视散光性弱视,较高度数散光、远视性的弱视;
4、四代
重症弱视(难治性,难愈性弱视):如高度屈光不正(高度远视,高度近视),高度屈光参差 (>300度),单眼斜视性,眼球振颤 性,白内障术后等。
5、五代
重症弱视(难治性,难愈性弱视):其它方法反复治疗无效者。大龄(>7岁)难治性弱视等。
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哪种好
越早治疗弱视,效果越好。但是如何挑选多功能弱视治疗仪?多功能弱视治疗仪哪个牌子好?下面,买购小编说一说如何选购多功能弱视治疗仪。
1、按病情选用合适的弱视仪(也可按医生建议选用)
(1)病情轻者,一般散光性弱视:选用BS第1~2代或BS非光刷类弱视仪;
(2)病情较重者,300~400度散光、屈光参差、间歇性斜视、带近视的弱视等,宜用BS第3~4代复合仪(有飞点阈值视标、移动色光等
高精增视功能及防近视功能);
(3)难治性弱视(见弱视原理):选用第4~5代复合仪(最好用强化型仪,有双焦飞点、RGB移动色光、斜面及实体立体等强化增视功能 可个性化定制);
(4)斜视手术后(见弱视原理):选用BS-2A立体增视仪或3D弱视仪(斜视型,有系统的双眼单视康复训练功能防复发);
(5)近视性或近视散光性弱视,建议选用3代以上有远化镜及灵敏度等防近视功能的弱视仪;
(6)优先选用双目式弱视仪:比单目仪省时一半、效果好一倍以上,并有助建立立体视觉。
2、功能数量越多,视标精细度(移动度、多焦性、多维性等)越高,价格越高
3、购买弱视仪时,决不要轻易按价格高低选用弱视仪
因为除少数比较正规的弱视仪厂家外,多数弱视仪都不会在其网上公布“明码标价”。
4、选择正规厂家,去正规售卖点购买。
弱视治疗仪毕竟是使用在眼睛上的东西,所以更加要注重安全。
弱视的症状有哪些
1.光觉
绝大多数患者通过黑暗玻璃片看视力表,视力都相应地减退几行,但有些弱视眼则不然,在弱视眼前放不放黑暗玻璃片都能看清同一行视力表,有时视力甚至可以略有提高,在暗淡和微弱的光线下,弱视眼的视力改变不大。
von Noorden和Burian发现将密度滤过片放在正常眼前可使视力减低3~4行,但在斜视性弱视眼前(遮盖主眼)放同样密度的滤过片,视力不受影响或仅轻微减低,在器质性弱视(中心性视网膜疾患及青光眼等)眼前放同样密度的滤过片,则视力高度减退,因此他们认为用中性密度滤过片检查可以鉴别可逆性弱视与器质性病变所致的视力减退,后来学者们又发现有些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可逆性弱视,像器质性弱视一样,在中性密度滤过片检查下,视力也高度减退,这个原因一直不清楚直到Hess在低亮度照明下,检查斜视性与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对比敏感性功能(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时,才发现这两组病例的反应不同,斜视性弱视的CSF在低度照明下升高到与正常眼相同,但屈光参差性弱视在低度照明下的CSF比正常眼低下,与器质性病变相同,这些结果提示:中性密度滤过片检查仅能鉴别斜视性与器质性弱视而不能鉴别屈光参差性与器质性弱视。
2.对比敏感度
对比敏感度(CSF)检查是检查形觉功能的方法之一,通过测定视器辨认不同空间频率的正弦条栅所需要的黑白反差来评定视功能的好坏,它不仅反映视器对细小目标的分辨能力,也反映对粗大目标的分辨能力,故能更全面地反映视功能,远较视力表视力检查敏感,Rogers检查了弱视患儿的CSF,发现弱视的视力与CSF之间有直线性关系,当视力降低时,CSF也低下,曲线的高峰值向左移(向低空间频率端),经遮盖疗法弱视眼视力已达20/20时,主眼与弱视眼的CSF仍有显著性差异,原弱视眼的CSF比主眼仍然低下,斜视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都同样有这种现象,Hess发现形觉剥夺性弱视的CSF与斜视性及屈光参差性者有显著差异,前者对固定的和移动的视标的敏感度极度低下,有些病例仅见检查视野中有物体移动,但不能分辨具体的条栅。
斜视性弱视患者的CSF测定有两种表现,第1组仅对高空间频率低下,第2组则对高,低空间频率都降低;后者的弱视程度比前者为重而且弱视发病年龄也较早,因此Hess建议将斜视性弱视进一步分为高空间频率异常型及全空间频率异常型,这两型在斜视类型,治疗反应及弱视复发各方面都没有区别。
汪芳润对正常人及弱视患者进行了CSF测定,发现弱视眼的CSF曲线保持山形,但较正常眼为低,峰值左移,曲线由中空间频率区开始下降,至高空间频率区下降迅速,单侧弱视眼的CSF,用自身主眼与弱视眼比较可以发现:①弱视眼的CSF曲线全频段或在高,中频段明显降低;②曲线高频端的截止频率向左移;③曲线高峰频率向左移1~2个检查频率。
3.拥挤现象
弱视眼的体征之一是对单个字体的识别能力比对同样大小但排列成行的字体的识别能力要高的多,这个现象叫拥挤现象,Hilton发现弱视患儿对单个字的视力可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只有用排列成行的字体检查,才能发现弱视,因此用单个字体的检查结果不能反映弱视的真实情况。
约有1/3的发育性弱视在初起时没有拥挤现象,但在治疗期间忽然出现,各弱视眼对行字体与单个字体识别力的差异很大,行字体视力越低下则二者之间的差别也越大,有的很惊人,例如有些病例的行字体只能识别6/30而单个字体的识别力则为6/6,单个E字视力表为0.6者仅为行字体E字表的0.25左右,这是因为邻近视标之间的轮廓相互影响关系。
最初认为拥挤现象仅见于弱视,是弱视患者所具有的特征,Tommila则持不同意见,认为拥挤现象与视力水平有关,视力越差,拥挤现象越严重,因为由于其他眼病引起的视力高度减退也可有这现象,同时在人为的(用镜片使视力模糊)病例也可引起本现象。
用Snellen视力表作为检查弱视的程度和治疗效果的依据是不完全恰当的,尤其为深度弱视,因为Snellen视力表在0.1~0.3行处只有1~3个字,由于字数少,容易记忆,也不易引起拥挤现象,为了克服这些不足,Tommila设计了一种新型视力表,每一行的字数相等(图2),用Snellen视力表与新型表对84例弱视患儿进行测验和对比,发现仅在视力为0.05~0.1的患儿中,这两种不同的E字表的检查结果有明显差异,最大的差别为5.8倍,单个E字表为0.6者仅为行列E字表的0.25左右。
发育性弱视患者应有单个字体和行列字体两种视力表检查,弱视治疗的目的是要使行字体视力变为正常,行字体视力不正常者不能算作弱视治愈,治疗一个时期后,如果单个字体的识别力变为正常而行字体视力仍不正常则预后不佳,获得的视力多不能维持,二者之间的差别越大,预后越差,二者的差别逐渐缩小,则预后良好。
治疗结束时,患者有无拥挤现象对于判断预后有相当价值,检查拥挤现象有临床意义,应当常规执行。
弱视可以治好吗 成人弱视能治好吗
成人弱视很难治好。
成人弱视一般是孩童时期没有治疗或发现弱视较晚,这类患者的视功能已经发育完全,视力也已经定性,这种时候再进行弱视治疗,效果往往很差,大多数患者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治愈的机会很小很小。
弱视家长配合防治是关键
弱视治疗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孩子治疗期间,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操之过急,要坚持对孩子进行引导、监督,积极配合治疗,并定期带孩子复诊。具体来说,家长应做到如下几点:
(1)眼镜配好后要督促孩子长期配戴,除洗澡、睡觉外一定要坚持戴镜,不能随意间断,3个月到半年重新散瞳验光,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2)戴镜、遮盖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精细作业的训练。对中、重度弱视的儿童,除了戴镜矫正外,还要坚持到医院进行弱视训练,以利于在单眼视力尽快恢复正常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完善双眼视功能的发育。这期间家长应督促并陪同孩子坚持训练。
(3)有的孩子戴眼罩后会引来其他同学的取笑,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背着家长偷偷摘下眼罩,家长应耐心教育孩子自觉坚持治疗,并积极与老师沟通,请老师配合,督促孩子坚持治疗。
(4)家长应按医嘱定期带孩子复诊,一般每月复诊1次,视力恢复正常后的半年仍要求每月复查,防止弱视复发,以后遵医嘱复查。
由于儿童年龄小,自制力较差,因此在儿童弱视治疗过程中,家长的积极配合、热情鼓励及耐心引导对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早日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提高机体免疫力
鱼腥草可以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能明显提高患者白细胞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并升高血清备解素,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感染性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