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放血疗法的起源
手指放血疗法的起源
本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
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
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本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高血压放血疗法注意事项
高血压放血疗法是不少人想尝试的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疗法,然而却很少人知道这个疗法要注意什么。那么,高血压放血疗法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一般来说,高血压放血疗法适用于年龄在18~70岁之间的病人,但是,也是有一部分的人是不适宜使用这个疗法的,例如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身体特别虚弱或有出血倾向的病人,以及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有严重原发疾病患者,他们都是不适合用这个方法来治疗高血压的,如果一定要使用这种方法的话有可能会造成身体的损伤。所以,大家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考虑自己的身体因素,不能盲目选择。
刺针前要先对病人的耳廓进行揉按,使其充血。刺针的时候要迅速,以防疼痛。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医生要严格消毒自己的手指和病人的治疗部位,防止感染。而挤压时,不要只局限于耳尖,应该从远端向近端慢慢地轻轻地挤压,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放血量也是要注意的地方,不能过多或过少。此外,发生血肿的情况时要及时按压,可以用消毒过的干棉球按压出血点1分钟左右,从而防止血肿扩大。
中医放血疗法治什么病
中医放血疗法,以前也叫“刺络疗法”,“刺”就是使用专门的针具,如一次性的三棱针、梅花针,或者注射用针头,刺破皮肤;“络”就是常说的经络,主要就是采用针具点刺局部、远端及一些特定的穴位,或者阿是穴,来达到治病目的。
在放血操作上, 一般是循经、进行远端取穴,而不是直接对患病部位进行放血。比如喉咙肿痛,少商穴是足太阴肺经的井穴(也就是源头),完全可以点刺少商穴放血,从而达到清利咽喉的功效,既安全效果又好。除非病人的病情比较重,才会直接点刺病变部位进行放血。
另外医生在治疗时都要注意两点,一是讲究“见血即好”,通过点刺,出来一点血即可,以2~10毫升为宜,不宜太多;第二是尽量采用病人痛苦少、疗效好的方法,而不是选择痛苦大、危险性高、技术操作难的方法。
放血疗法能治热症和淤症
中医放血疗法一般用来治疗两类病证,一类是热证,是通过清热解毒,达到治疗如发热、咽喉疼痛、癫狂、焦虑等痰扰心神、痰热雍盛的疾病。一类是瘀(郁)证,比如颈肩腰腿疼、风湿病、急性腰扭伤等瘀阻经络导致经络不通的疾病,进行放血除瘀。
通过刺络放血,一是针刺时刺激了经络,二是放出了一部分瘀血,使病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也符合中医所说的“瘀血不除,新血不生”的道理,新血生出后,它的含氧量高,周身气血运行通畅,病人当然会感觉非常舒服。
放血疗法一般只有中医医院的针灸科才会去操作,别的科室因为没有专业的器具是不会实施放血疗法的。
放血有什么作用
中国传统医学的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针刺放血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 中医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
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 唐宋时期,针刺放血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 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 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针刺放血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中医的放血疗法操作方法分为:点刺(又称速刺);挑刺(多用于胸背部及耳后部位放血);缓刺(多用于肘部、腘窝部的浅静脉放血);围刺(又称散刺。用于皮肤病等病灶周围点刺出血)等。
在护理方面严格提示:体质虚弱、孕妇及凝血机制不良者不采用此法。特别强调手法宜稳、准、轻,而不宜过猛,且放血不可过多。可见,中医的放血疗法在护理中的应用是有严格规范的! (1)高热降温:大椎、十宣点刺放血;(2)咽喉肿痛:少商穴点刺放血;(3)头痛:太阳穴点刺放血;(4)中暑:十宣穴点刺放血;(5)全身搔痒:耳后静脉挑刺放血;(6)神经性皮炎、丹毒、痈疖在病灶周围及相应部位散刺放血;(7)急性胃肠炎:曲泽、委中穴缓刺放血。【此处所列,仅作说明中医“放血” 是有讲究的。请勿佯装己知,擅自模仿!】 特别提示:中医的放血疗法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晕针现象,应立即扶病人平卧,喝热水,并注意观察面色、脉象、血压。 对症状较重者,务必请医生处理!非专业人员尤其不可盲目应用“放血疗法”。
高血压放血疗法好吗
一般的治疗不能够治疗好高血压,所以有些高血压患者就会找别的方法进行治疗,而高血压放血疗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同时也有很多人有疑问,高血压放血疗法好吗?真的能够治愈高血压吗?
事实上,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手段来说,并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完全治好高血压。而高血压放血疗法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例如孕妇就不适合使用这个疗法,所以这个疗法也只是对某部分人有一定的疗效。高血压放血疗法通过对合适的穴位进行放血,能够降低血压。但是高血压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疾病,通过放血疗法治疗只能缓解一时的症状,并不能够根治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血管壁的硬化、心脏泵血功能的异常、血管壁高度异常收缩等等,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果血压控制得不好的话不但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这类高死亡风险疾病,还会对肾脏,外周血管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控制血压是一件没有捷径可走的事,规律服药、定期检查以及生活健康才是真正治疗高血压的好方法。
耳背浅静脉放血治神经性头痛
神经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女性,病因至今不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临床治疗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耳背浅静脉放血的方法治疗此病数十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治疗方法
一般多在头痛较甚时选耳背上1/3横行走向的三条静脉,选好静脉后用75%的酒精常规消毒皮肤,术者左手紧捏患者耳部,中指置于耳前,食指于耳尖处,无名指于耳后中1/3绷紧皮肤,右手以消毒过的三棱针紧靠耳轮外侧,刺破静脉,表皮伤约0.2~0.3cm,一般操作时刺2~3下。第一下刺破皮肤,第二下直向静脉横刺,以血液流畅为佳,然后用双手手指挤压排血,为避免凝固,可不断用酒精棉球擦拭伤口处,以上操作10~20分钟,放血量10~20ml,取一侧或双侧均可。术后以酒精棉球紧压伤口1分钟,并以创可贴外贴3天。如不愈,可间隔一周施行下次放血治疗。
病案举例
孙某,女,54岁,2005年9月12日初诊。患右侧头痛五年余,如触电般、针刺样,甚时伴恶心、失眠、多梦、心悸,近半年病情加重。曾多方诊治,被诊断为神经性头痛、神经官能症,虽用多种中西药物均效果不佳,经用耳背浅静脉放血疗法治疗,两天后痊愈,追访一年,始终未再复发。
按:放血疗法早在古代就有记载,《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谈到的九针中的锋针即是三棱针。放血疗法具有开窍泻热、活血祛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等作用,神经性头痛多为血络瘀滞不畅,不通则痛,用放血疗法正切实际,故取效满意。
中医治中风针药都有效
放血疗法适用部分病人
放血疗法是中医外治方法之一,临床上主要是采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刺破穴位局部皮肤,挤出少量血液来治疗疾病。如运用得当,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剧中女医在病人耳垂、手指尖(十宣穴)、人中穴、脚趾尖(气端穴)放血,使病情缓解,确有依据。
十宣穴、气端穴均为经外奇穴。十宣穴位于十个手指的尖端,而气端穴位于十个脚趾的尖端,具有疏通经络、醒神开窍的作用。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中上1/3的交界处,属督脉,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急救穴位之一。对于中风病,在上述穴位放血,有时确可起到启闭苏厥、醒神开窍的作用。但是,放血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其有严格的操作方法和适应证、禁忌证。
导致中风的因素有很多,如风、火、瘀、痰、气虚和阴虚阳亢等,其中因气虚和阴虚阳亢导致的中风便不能使用放血疗法。放血会耗伤阳气,气虚和阴虚阳亢而中风的患者,本来就很虚弱,使用放血疗法会让其虚上加虚,尤其是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或出血量较大的脑出血,放血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对于中风病人是否可做穴位放血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来判断、操作,不能盲目效仿。需要指出的是,针灸治疗中风有优势,越早介入治疗越好,中风康复阶段针灸治疗更有优势。
用药需辨别阴闭阳闭
对于中风病的辨证治疗,中医认为应首先辨别是中脏腑还是中经络,对于中脏腑则应辨闭证和脱证,闭证又可分为阳闭和阴闭。阳闭主要表现为瘀热痰火之象,如面红身热、气促鼻鼾、痰声如扯锯,便秘、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舌质绛干、脉弦滑而数;阴闭主要表现为寒湿痰浊之象,如面色发白,口唇青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沉滑等。从剧情展现的徐母症状,似乎应该是阴闭之证。
然而中医辨证远非如此简单,仅凭剧情的展示我们很难准确判断徐母的病情。抛开徐母病情不说,女医所开药方主要为凉血镇肝熄风又兼养阴的作用,可用于中风阳闭之证。苏合香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行气温中、芳香开窍的作用;涤痰汤则出自《证治准绳》,具有涤痰开窍的作用,二方可用于中风阴闭之证。
手指放血能去肺火
我怀孕五个月时,平时就好发炎的扁桃体发炎了,是典型的肺火。孕妇比平常人更容易上火,因为在怀孕早期体重一般已经增加10%了,增加的都是脂肪,这是为了孕育新生命准备的能量。脂肪增加了,就多了上火的条件,何况本身就是容易上火的人——以前基本上每年都要因为扁桃体感染病几次,发烧、嗓子痛、统统得好一阵折腾。
因为是孕妇所以,去火药、消炎药都不敢吃,就想起了针灸课讲的放血。中午吃完饭就闭着眼在少商、商阳两个穴上用三棱针扎了两针,挤出几滴血,又喝了一大杯冰糖梨水,然后就踏实地睡了个午觉。连我这学中医的也没想到,穴位放血的办法能这么灵!一觉醒来,一直疼得不敢咽吐沫的嗓子轻松极了。我乘胜追击,使劲喝水,什么药都没吃,就把一场眼看就要“燎原”的肺火遏制住了。
少商是肺经的井穴,井相当于源头的意思,位于拇指的桡侧指甲角旁。商阳是大肠经的穴位,位于食指桡侧指甲角旁。刺少商是清肺火,刺商阳相当于吃通便药,把肺经的火从大肠排出去,用三棱针点刺这两个穴位放血,对急性的咽炎、扁桃体炎、扁体化脓非常管用,效果比吃药快得多。
肩周炎放血疗法 什么是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针刺放血疗法的简介和起源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放血疗法治疗疾病比较广泛,小到感冒发烧,头痛脑热,大到急病重症都可以用放血治疗,常常使用放血治疗会起到峰回路转的功效。
本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
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本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高血压放血疗法
高血压放血疗法主要指的是耳尖放血疗法,耳尖放血疗法是中医里的一种重要的针灸疗法,通过采血针点刺耳尖穴放出血液的方法来治疗。这个方法的作用是能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这个疗法的特点是疗效明显、操作简单、无副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但是有一些人群例如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身体特别虚弱或有出血倾向的病人都是不适合用这个方法治疗高血压的,如果非要使用这种方法将会造成身体损伤。所以大家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考虑自己的身体因素,不能盲目选择。
没有一种降血压方法能完全治好高血压,所以高血压放血疗法也只是对某部分人有一定的疗效。
高血压放血疗法通过对合适的穴位进行放血,能够降低血压。但是高血压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疾病,通过放血疗法治疗只能缓解一时的症状,无法完全根治高血压。
放血疗法能治什么病
1放血疗法治颈椎、颈椎增生、颈椎压迫肩周引起臂丛神经痛、椎体肩胛骨严重变形的患者.
2放血疗法治腰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脱出、腰椎间盘膨出,变形.
3放血疗法治面瘫,口眼涡斜,面部麻木,颈部僵硬.
4放血疗法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对外宣布:中医“刺络放血疗法”是唯一能够使高血压患者摆脱长期吃药的唯一方法“
5放血疗法治头晕、头痛、失眠、感冒。
6放血疗法治静脉曲张、脚手抽筋。
7放血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中风。
中医放血可以治疗感冒吗
中医放血疗法的起源
目前,针刺放血疗法仍是一种很常见的中医疗法,且对很多疾病都有疗效,这是因为中医针刺放血与西医放血不同,放血量很少,通常是几滴,一般不超过100毫升。
放血治疗其实不恐怖,不是像常人理解的那样大量抽血,一般最多才几十毫升,少的才几滴。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中医一个很常规的治疗手段了。放血主要通过调和气血、活血祛淤、通经活络等途径,来调整人体脏腑,使脏腑和谐、经脉畅通、气血和调、阴阳平衡、治病祛疾。其不仅可以治疗各种慢性病,也可以治疗急症。
说起中医放血治疗,倒也不是新发明的方法,其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那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放血治疗的“三棱针”。
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黄帝内经》还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
感冒放血不建议自行操作
用放血疗法治疗感冒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但是,放血疗法是建立在人体经络学基础上的一种疗法,不但需要懂人体的经络和气血运行,还有许多禁忌,并非简单地刺破皮肤出血就可以了,必须由专业医师操作。
针刺放血疗法有禁忌证,怕针晕血者不适用,凝血机制不好的病人,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患者禁止使用本疗法,贫血、低血压、孕期、经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同样不宜用此法。放血次数不能频繁,只用于偶尔的急救,长期使用此法反会伤正气,导致身体乏力。
放血疗法在操作过程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第一,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第二,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
第三,如果操作后局部出现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如果肿胀疼痛较剧,24小时之内可以进行冷敷,24小时之后热敷,也可以局部轻轻揉按,促进血肿消散。
第四,禁止在同一个部位反复去放血,容易造成局部出现小的硬结。
第五,在操作过程中患者一旦出现晕针晕血的现象,应立即扶病人平卧,喝热水,并注意观察面色、脉象、血压等。
提醒:放血不是人人适宜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种治疗方式,有出血体质、血友病和晕血者一般是禁止使用的,另外孕妇也不宜这种治疗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最后提醒,除急救外,其他需要放血的病症建议找医生或在专业指导下操作,以免因不当的方式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