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为什么宝宝容易缺铁

为什么宝宝容易缺铁

1、母体会通过胎盘和血液给胎儿提供充足的铁,这些铁会储存在宝宝身体组织和血红蛋白中,这些储备铁在出生6个月后就会消耗完,此时,母乳的营养已经不能满足宝宝对铁的需求,如果饮食不做调整,宝宝很容易缺铁。

2、婴儿1岁时体重增至初生时的3倍,这期间铁质消耗很快,也很容易供给不足,而且一些早产儿的体重可增至5~6倍(追赶性生长),对铁的需求量更大。

为什么宝宝容易缺钙

为什么宝宝容易缺钙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1.饮食单一:饮食以乳类为主。人乳易于吸收,但钙质少,如不注意添加辅食,钙摄入就会不足,易出现缺钙的症状。

2.对钙的需要量大:婴儿时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骨骼系统的发育需要大量的钙,如果每日摄入的钙量低于600毫克就会使钙不能满足生长的需要而出现各种缺钙的症状。

3.钙储备不足:如果母亲孕期缺钙可使婴儿在出生后储备的钙量少,尤其是早产儿,易出现夜惊、出汗等缺钙症状。

哪些人容易缺铁

哪些人容易缺铁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也是女性普遍的问题。据卫生署国民营养状况调查,台湾13~34岁女性普遍缺铁,美国的统计则指出,15%经期的妇女、30%的孕妇有缺铁性贫血。

女性容易得缺铁性贫血,主要是体内储存的铁质,会因为每次经期耗损,尤其是有子宫内膜异位或肌瘤问题的女性,月经出血量常比其他女性多,更容易贫血。此外,肠胃道溃疡出血、痔疮流血,甚至癌症,都是缺铁性贫血的可能病因。

缺铁性贫血另一类原因是摄取量不足或身体需求量加大。孕妇、3岁以下婴幼儿、素食或为瘦身节食的人,还有老人家,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险群。

宝宝为什么容易缺铁

1.体内铁的储备量不足

正常新生儿体内贮存的铁量足够供应出生后4~6个月间的造血需求,假如妈妈在孕期铁质摄入不足,就不能把足够的铁贮存在宝宝的肝内,宝宝出生后易患缺铁性贫血。

2.铁的摄入量不足

人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出生不久的婴儿,以乳类为主,乳类含铁量较低,每100毫升母乳含铁1毫克,每100毫升牛奶仅含铁0.1~0.5毫克,而且牛奶在肠道的吸收比母乳低,所以人工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快

铁是形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宝宝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也快,需铁量也快速增长。

4.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

有很多情况会引起宝宝缺铁,如牛奶过敏可发生慢性失血导致铁不足;慢性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影响铁吸收;反复感染会使铁消耗增多。

5.食物摄入影响

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及高磷低钙膳食能抑制铁的吸收。如果妈妈在食物制作过程中没有掌握科学的烹饪方法(植酸、草酸的科学去除法见“宝贝容易缺乏的营养素系(一)”),则容易使宝宝患上缺铁性贫血。

哪些人容易缺铁

1、妇女级别:有一些妇女月经量特别多,以及妊娠期或者是哺乳期的妇女,因为流失了过多的血液,而产生的贫血。

2、早产婴儿:一些早产儿还未吸收完营养,以及母亲本来就有贫血症,而仅以含铁较少的人乳或牛乳喂养,容易患贫血。

3、挑食人群:有些人群饮食习惯不规律,很喜欢挑食,偏食,那么就很容易造成营养缺乏而贫血。

4、慢性疾病:有些人本身带有慢性炎症,感染,肾病或者肝病,并且使身体内的内分泌功能紊乱,而促使了贫血的发生。

5、放射人群:有些人因为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原因,常年要接触一些有关于化学毒物或者放射性物质,就会引发贫血。

6、青少年人:有些一些青少年,因为身体迅速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也会比较多,如果提供不足,就易患贫血。

其实宝宝更容易缺的是铁

每当宝宝出现出汗多、容易惊醒、枕秃或者出牙晚的情况时,爸妈总是会怀疑,孩子是不是缺钙了。

实际上,宝宝是最不容易缺钙的人群,一般只要保证孩子每天的奶量和足够的维生素D,就不会存在缺钙的问题。

宝宝更容易缺的是铁!而很多的家长却没有重视这一方面。

1岁4个月的欢欢,妈妈发现她最近一段时间总是不爱吃饭,而且常常感冒,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宝宝体内竟然严重缺铁,是缺铁性贫血。

3岁以内宝宝容易缺铁,1岁最常见

这是因为宝宝出生6个月后,从母体中得到的铁就基本消耗完了。同时,从出生到1岁,宝宝的生长发育最快,血容量增加也快,对铁的需要量也多。

因此,宝宝如果没有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就很容易缺铁,会导致贫血。

下面这三种情况容易造成缺铁:

1.饮食中缺乏铁。宝宝铁的最好来源是肉类食物,有些宝宝到7、8个月了还没有添加肉类食物,就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而大一点的孩子,如果存在挑食的情况,比如喜欢吃菜,不喜欢吃肉,也可能出现缺铁的情况。

2.宝宝生病期间,比如慢性腹泻的时候,宝宝体内的很多营养都通过肠道丢失了,也会容易缺铁。

3.如果宝宝是早产儿、双胎,或者母亲有贫血,那么宝宝先天储存的铁就会不足。

铁为什么对宝宝这么重要?

缺铁会对大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

铁是血色素的主要成分,在血液中负责携带氧气供应全身细胞以及器官组织,能带给宝宝红润的肌肤、健康的免疫系统,预防贫血的发生。同时,铁还在宝宝的大脑和神经里担当着重要角色,让宝宝拥有正常的行为、稳定的情愫、集中的注意力和较好的学习能力。

宝宝的大脑对铁浓度的轻微较少非常敏感,往往在诊断出贫血前,就已经影响到了宝宝的大脑发育。这主要体现在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宝宝的动力不够,从而在整体水平上智力表现不佳。而且,即使是通过补铁等一系列的治疗,宝宝缺铁性贫血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对宝宝智力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因此,及时合理地给宝宝补充铁,非常重要,是预防宝宝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关键!

宝宝到底怎么合理补铁?

动物性食物含铁吸收率高,维生素C是铁的好搭档

1)荤素搭配

宝宝6个月以后,就要及时合理地添加富含铁的食物。 铁质可以分为血红素铁(红肉和鱼类等动物性食物中含有的)和非血红素铁(蔬菜、海藻等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血红素铁的吸收率比较高。

富含铁的食物有:

◆ 肝、肾、血等动物内脏,含铁丰富,而且吸收率高。

◆ 其次为瘦肉、蛋黄、水产品,如鱼、虾等动物性食物。

◆ 植物性食物中,深绿色蔬菜,比如油菜、苋菜、芥菜、菠菜,以及紫菜、海带、黄豆、黑豆、豆腐、红枣、黑木耳等含铁量高,但吸收率没有上述动物性食物高。

另外,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够促进铁的吸收,所以宝宝的饮食要荤素搭配,妈妈要注意给宝宝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蔬菜,比如,番石榴、猕猴桃、橙子、西柚、哈密瓜、木瓜、红柿子椒、青椒、西兰花、西红柿、芥蓝等。

2)菠菜、红枣、蛋黄并不是补铁的最佳食物

菠菜、红枣补铁应该是深入人心的说法了,但实际上并不是补铁的最佳食物。铁的良好来源主要为动物肝脏、动物全血和肉类等。植物性食物,比如菠菜、红枣等,虽然含铁高,但吸收率较低,并不能做为补铁的首选。蛋黄虽然营养丰富,但含铁并不算高,再加上铁的吸收率也不如肉类,并不是宝宝补铁的首选辅食。

另外,要提醒的是,虽然给宝宝补铁很重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爸妈不要给孩子过量补充,平时注意饮食均衡即可。

缺铁性贫血信号

医生提示,如果宝宝食欲不好,不爱吃饭,同时面色苍白,经常生病,那么就要警惕,可能是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宝宝体内缺铁时,早期可以没有任何表现,但在宝宝贫血之前已经影响到了宝宝健康。

贫血的表现主要有:

◆ 皮肤黏膜苍白,主要表现为面部,尤其是口唇,另外还有甲床部分。

◆ 乏力,不爱活动,或者运动的时候容易上不来气。这是因为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元素,如果孩子缺铁,就会引起宝宝血红蛋白合成不足,从而造成携带氧的能力不足,运动时就可能耐受不良,跑两步就要休息一下。

◆ 大一点的宝宝会说自己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 当缺铁程度逐渐加深,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比如感冒,并且反反复复,很长时间都不能好)、认知发育落后和行为异常改变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最终会影响到宝宝的智力。

宝宝为什么容易缺铁

大多数宝宝贫血,主要是由于未及时添加富含铁质的离乳食品而引起的。此外,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通常还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大多数宝宝贫血,主要是由于未及时添加富含铁质的离乳食品而引起的。此外,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通常还有:

1.体内铁的储备量不足

正常新生儿体内贮存的铁量足够供应出生后4~6个月间的造血需求,假如妈妈在孕期铁质摄入不足,就不能把足够的铁贮存在宝宝的肝内,宝宝出生后易患缺铁性贫血。

2.铁的摄入量不足

人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出生不久的婴儿,以乳类为主,乳类含铁量较低,每100毫升母乳含铁1毫克,每100毫升牛奶仅含铁0.1~0.5毫克,而且牛奶在肠道的吸收比母乳低,所以人工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快

铁是形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宝宝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也快,需铁量也快速增长。

4.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

有很多情况会引起宝宝缺铁,如牛奶过敏可发生慢性失血导致铁不足;慢性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影响铁吸收;反复感染会使铁消耗增多。

5.食物摄入影响

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及高磷低钙膳食能抑制铁的吸收。如果妈妈在食物制作过程中没有掌握科学的烹饪方法(植酸、草酸的科学去除法见“宝贝容易缺乏的营养素系(一)”),则容易使宝宝患上缺铁性贫血。

你会给孩子补铁吗?

微量元素,如何补铁婴儿由粪便及皮肤损失的铁也较儿童和成人多,所以,如果不注意添加含铁的辅助食品,就会患或轻或重的缺铁性贫血。此时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以防止本病的发生。 铁(Fe)在机体代谢中有同要的地位。铁在食物中的吸收串不高名导致缺乏。铁在机体中参与氧的运载、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缺乏铁可导致缺铁性贫血,严重者免疫功能下降。

铁含量较高的食物包括牛羊的肉、肾、肝、牡蛎、豆、无花果干、坚果,特别是杏仁。

为什么孩子易患缺铁性贫血呢?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血容量增加很快,铁质需要量相对较多。新生儿从母体带来的铁可以保证孩子4到6个月的使用,出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如果有足量的母乳喂养,一般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但若母乳量不足,以牛奶喂养为主,则因牛奶中铁的含量比母乳要低,且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也较母乳低,故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早产儿更易发生本病。婴儿由粪便及皮肤损失的铁也较儿童和成人多,所以,如果不注意添加含铁的辅助食品,就会患或轻或重的缺铁性贫血。此时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以防止本病的发生。

专家提醒:较大儿童如果饮食习惯不良,如偏食、挑食、拒食或营养供应较差,也可导致本病。另外,钩虫病、溃疡病、鼻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期腹泻、呕吐、肠炎、脂肪痢等,均会影响营养素

包括铁的吸收,急、慢性感染,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良,也可引起本病。

哺乳期能喝红茶吗

哺乳期不建议喝红茶。

哺乳不能喝浓红茶,红茶不仅含咖啡因,还含大量的鞣酸,与铁结合很难被吸收,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吃母乳的宝宝容易缺铁。红茶中含有高浓度的鞣酸还会被粘膜给吸收,进而影响乳腺的血液循环,会抑制乳汁的分泌,造成奶水分泌不足。因此,在哺乳期的妈妈们不建议喝红茶。

为什么宝宝容易缺钙

6个月的宝宝正是身体长得最快的时候,对钙的需求量非常大。尤其那些长得比别的宝宝快的宝宝,相对来讲更容易缺钙。导致这个年龄宝宝缺钙的主要原因是VD摄取不足。VD可促进肠道更好地吸收钙质,减少钙质通过尿液的丢失,提高血钙的浓度。

VD在食物中的含量很少,对于胃肠道还很稚嫩的宝宝来说,他们不可能通过食物摄取到足量的VD,因此很容易缺钙。宝宝体内的VD主要需要依赖晒太阳来获取,也就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转化为VD。如果处在寒冷的季节,妈妈通常很少带宝宝出去晒太阳,即便偶然出去也生怕宝宝着凉,捂得严严实实的,只有很少的阳光照在宝宝皮肤上。这样,宝宝的身体通过阳光也只能得到很少的VD,就更容易缺钙了。

除上述原因外,早产或双胞胎宝宝,以及经常腹泻或呼吸道感染的宝宝,由于进食少、排泄多、户外活动少,身体会更容易发生缺钙。

哪些人容易缺铁

人体的健康需要各种营养元素,铁元素就是其中之一,而补铁的方法有很多,饮食补铁是最安全科学的方法之一。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哪些人容易缺铁吧。

哪些人容易缺铁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也是女性普遍的问题。据卫生署国民营养状况调查,台湾13~34岁女性普遍缺铁,美国的统计则指出,15%经期的妇女、30%的孕妇有缺铁性贫血。

女性容易得缺铁性贫血,主要是体内储存的铁质,会因为每次经期耗损,尤其是有子宫内膜异位或肌瘤问题的女性,月经出血量常比其他女性多,更容易贫血。此外,肠胃道溃疡出血、痔疮流血,甚至癌症,都是缺铁性贫血的可能病因。

缺铁性贫血另一类原因是摄取量不足或身体需求量加大。孕妇、3岁以下婴幼儿、素食或为瘦身节食的人,还有老人家,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险群。

那么,缺铁又会有哪些症状呢?

缺铁的常见症状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饮食不均衡、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男性缺铁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相应地表现出: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头昏脑涨、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性功能障碍等。常熬夜人易患肠胃毛病,还常伴有腰膝酸软、手脚冰冷、失眠等症状。

女性缺铁的表现没有特异性,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怕冷、抵抗力下降、月经量少、闭经或量多、痛经、皮肤易产生皱纹色斑、口腔易发溃疡、失眠多梦、阵发性头痛、易心慌等,缺铁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表现出萎黄、唇无血色、发无光泽等,同时前述的缺铁症状更加严重。

因为轻微缺铁就会影响细胞中血红素酶复合体的活性,影响细胞能量转化率,减低细胞新陈代谢率,从而发生以上症状。

孕妈妈过于肥胖宝宝容易缺铁

在怀孕期间,孕妇需要保持很低的铁调素水平,帮助把身体里的铁元素传给胎儿。而肥胖的妈妈通常体内的铁调素水平偏高,进而影响了母亲向胎儿的铁元素传递过程。

缺铁对婴幼儿智力造成长期损害

“大脑对缺铁最为敏感,和不缺铁的健康儿童相比,缺铁的孩子不活泼,比较爱哭,对新鲜事物反应不灵敏,不能长时间关注一样事物。”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孙云霞说,“缺铁不仅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更会影响孩子的身体素质。当宝宝血色素低于正常水平时,可出现厌食、体重不增、胃肠吸收不良等症状。缺铁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能力,常常动不动就生病,活动能力也差一些。”孙云霞强调,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缺铁会对他们的智力发育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准妈妈增重别太快

怀孕后体重适当增加是正常的,但增长过快、过多是不正常的。一般来说,妇女在妊娠的前13周体重应该没什么变化,13周之后每周体重增加应在350克左右,直至妊娠足月时,体重总增重应在12.5公斤左右。如果在怀孕的前13周即有体重增加,超过怀孕前的体重2.5公斤,或在13周后平均每周增重500克以上,整个孕期体重增加超过15公斤,则应视为妊娠期体重异常增长,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每周增重350克左右

由此可见,妇女怀孕后,不论孕前是否肥胖,都应重视孕后体重控制,不可饮食失度。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加强孕期营养指导,做到膳食合理,限制脂肪和高糖食品摄入,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还要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脂肪和能量消耗,以避免体重增加过快、过多。二是要经常检测体重增加的情况,将每周体重增加控制在350克左右,发现体重增长过快、过多,要及时调整。另外,还要按时进行产前检查,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

什么样的宝宝容易缺钙

在宝宝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食物中的钙已经不能满足宝宝身体的需求了,所以需要家长额外的为宝宝补充钙。那么在给宝宝补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什么样的宝宝容易缺钙?

两岁以内的孩子户外活动少,生长迅速,容易缺钙。

早产儿、双胎儿、冬季出生的孩子较其他孩子容易缺钙。

生长迟缓、父母身高较低的孩子应注意补钙,促进孩子骨骼的生长。

当您发现近期孩子身高猛增的时候请注意适当补钙。

长牙、换牙阶段,钙可以促进牙齿的健康发育。

挑食、厌食、消化不良、膳食营养不合理、不爱吃奶制品,海带、紫菜、虾皮、木耳等高钙食品吃得少的孩子也容易缺钙。

营养条件过好,体重超常的儿童对钙需求量比一般孩子多。

相关推荐

宝宝缺锌怎么补 容易缺锌的宝宝

1、双胎、早产及营养不良儿易发生缺锌。 2、人工喂养儿易发生缺锌。 3、小儿偏食、挑食、忌口、常吃零食等易发生缺锌。

宝宝缺铁吃什么 宝宝缺铁吃什么食物

肝脏是补铁的首选食品。含铁量高且吸收率好,容易进食和消化,且不容易引起过敏,特别适合给宝宝吃。猪肝铁的含量为最高,每100毫克含29.1毫克,羊肝为17.9毫克,牛肝为8.8毫克,而鸡肝含铁量为最低,每百克鸡肝只含8.5毫克铁。 煮过的动物血凝块,俗称血豆腐,动物血的营养丰富,含铁量高,吸收率高如100克猪血含铁260毫克,相当于猪肝中铁含量的10倍。对于缺铁的人来说,适当吃一些血豆腐补铁效果很好。 每100克蛋黄中含铁10.2毫克,蛋白质15.2毫克,蛋黄含有丰富的铁,锌和维生素D,如果没有过敏的话,鸡

宝宝缺铁有什么危害 宝宝缺铁的危害

1、缺乏铁,血红蛋白合成不足会造成贫血。长期缺乏铁会降低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即使在补充铁剂后也难以恢复。 2、缺乏铁还可以导致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智力发育的损害以及行为改变。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爱哭,易怒,对新鲜事物反应不灵敏,对环境兴奋不大,不喜欢长久注意某种事物。由于缺乏注意力和坚持性而被认为性格障碍和情绪障碍,甚至被认为是多动症。这些孩子在做智能测试时,语言和操作能力都比正常孩子低。 3、长期缺铁明显影响身体耐力,这是因为缺铁使肌肉中氧化代谢受损的缘故。同时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也会降低。 4、缺铁性贫血

孕晚期吃什么能提前生产 温馨小提示

催产针不能随意使用。虽然催产针的效用很明显,但医护人员要注意使用得当,否则会给孕妇及胎儿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它可能会造成子宫收缩强度过大、收缩不协调,难以加快分娩,胎宝宝容易缺氧、窒息而死。

怎么看宝宝缺不缺铁 宝宝缺铁的症状

⒈看面 常常精神不振,面色、指甲苍白、口唇及舌淡红色或苍白。 ⒉看行 常容易累,活动较少,疲乏困倦,腿脚软弱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听故事等经常溜号。 ⒊看吃 食欲下降,不爱吃饭,吃饭时容易口渴,要求喝水。 ⒋看病 因为免疫功能低下,所以更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细心的妈妈会发现,每次流感一来,自己的宝宝准逃不掉。 ⒌看情绪 情绪易波动,烦躁不安,易怒或淡漠。

什么样的宝宝比较容易缺钙

什么样的宝宝容易缺钙? 两岁以内的孩子户外活动少,生长迅速,容易缺钙。 早产儿、双胎儿、冬季出生的孩子较其他孩子容易缺钙。 生长迟缓、父母身高较低的孩子应注意补钙,促进孩子骨骼的生长。 当您发现近期孩子身高猛增的时候请注意适当补钙。 长牙、换牙阶段,钙可以促进牙齿的健康发育。 挑食、厌食、消化不良、膳食营养不合理、不爱吃奶制品,海带、紫菜、虾皮、木耳等高钙食品吃得少的孩子也容易缺钙。 营养条件过好,体重超常的儿童对钙需求量比一般孩子多。

宝宝缺铁的表现 宝宝缺铁的原因

1、摄取不足,婴幼儿辅食添加不及时,小孩饮食不科学(偏食、挑食),极易造成铁质摄取缺失; 2、先天储铁不足,小孩早产、母亲有严重缺铁性贫血等原因,都会导致小孩天生缺铁; 3、小儿生长发育速度越快,铁的需要量相对越大,如不注意含铁食物补充,则婴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更易发生缺铁性贫血。4、铁消耗或丢失增多。由于长期腹泻、肠吸收不良等引起铁的吸收障碍时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怎么看宝宝缺不缺铁 宝宝缺铁有什么后果

1、影响智力 许多学者观察到缺铁的儿童行为异常,智商低下,婴儿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反应差,易激惹和不安,并发现学龄儿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追溯其1~3岁时大多都曾患过铁缺乏症。 2、对肌肉功能、皮肤黏膜的影响 铁缺乏的人有20%出现反甲,13%~52%发生舌炎,10%~20%发生口角炎。 3、影响消化 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大多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各种消化酶活力降低,胃酸分泌减少,这些都可引起小儿食欲下降。又因为味觉异常可引起异食癖。缺铁还会使消化道屏障功能下降,使小儿易患消化道感染。

这几类宝宝最容易缺钙

1、早产儿宝宝。孕后期是宝宝骨骼发育的关键期,提前出生的婴儿,将会错过这个关键阶段。出生后还要面临追赶生长,对钙需求相当大,所以家长应更加注重这类婴儿的饮食、户外活动,以及维生素AD的补充。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2、双胞胎宝宝。由于妈妈自身营养有限,双胞胎所摄取的钙和营养不均衡且匮乏。加上出生后脱离母体的庇佑,宝宝在维生素D和钙储存本就不充足的情况下生长,就很容易发生钙流失的情况。 3、缺钙宝妈的宝宝。孕中和哺乳期宝妈容易缺钙,如果未及时补钙,也会导致宝宝缺钙,因为宝宝是靠母体摄取所需

宝宝为什么要补充鱼肝油

1、中国妈妈母乳中缺乏维生素D:东方膳食结构以谷物和蔬菜为主,维生素D含量不高,决定了中国妈妈们的母乳中缺乏维生素D,所以中国宝宝容易缺乏维生素D; 2、宝宝吸收能力差:宝宝的胃肠道功能不完善,营养物质流失大,加上原本能补充到的维生素D就不多,导致中国宝宝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 可见,刚满月的宝宝是能吃鱼肝油的,实际上从宝宝出生后的两周就可以吃了,而且这个时候也应该开始吃鱼肝油了,家长应该及时给孩子补充,以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另外,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也应该多掌握一些有关的护理常识,为宝宝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