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如何保护口腔健康
中老年人如何保护口腔健康
口腔保健有利于进食和消化,因而对老年人显得格外重要,刷好牙是搞好口腔卫生的关键,刷好牙是搞好口腔卫生的关键。
也许有人会认为自己已刷了几十年的牙,还有不会刷牙之理。殊不知,到了老年期,刷牙的方法也要仔细研究。
首先要选择好牙刷,应选用刷头不太大,刷毛不太硬的保健牙刷。刷头过大,刷毛太硬,容易误伤牙龈和牙体。一把牙刷不要用得太久,特别是鬃毛牙刷,用1-2个月为宜。一旦刷毛弯曲、倾斜,就应更新。牙膏最好选用含氟牙膏,既能预防龋牙和牙周病,又可促进牙龈健康。如果牙龈有炎症,可以选用含洗必泰的牙膏,因为洗必泰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老人刷牙时不要用力过猛,要顺着牙缝方向慢慢刷,且刷牙的时间要长一点,可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
老年人牙齿稀松,牙缝变宽,进食后牙缝容易嵌塞食物残渣,有时仅靠刷牙难以解决问题,此时合理使用牙签或牙线,也是一种很好的洁牙方法。牙签最好选用扁平木质的,使用时用力要适当,不要过猛过急,避免损伤牙龈。用牙线洁齿可用光洁柔软的尼龙线或丝线,绕在两中指上,用拇指压入牙缝,反复磨擦,清洁牙齿的邻面。
叩齿,也是进行自我保健的有效方法。古人就有“朝夕琢齿齿不龋”的说法。每天早起或睡前,或者闲坐闭目养神时,双唇紧闭,上下齿相互碰击,用力适中、均匀,开始时每回叩36次,以后逐渐增多。长期坚持叩齿,对牙齿的健康大有好处。
老年人除了易患牙周病和龋齿外,长期磨耗而致边缘粗糙、尖锐,容易咬伤舌缘或口颊黏膜,经常磨擦还可引起白斑或溃疡。对于长期不愈的发生在舌腹、口底和磨牙后区的溃疡,要尽快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防止恶变。
温馨提醒:老年人一般牙齿脱落得比较多,甚至有些老年人都已经用上假牙了,所以平时更应该多注意进行口腔方面的保健,虽然有些假牙还能拿下来,但是口腔的卫生还是需要特别的注意。
三大口腔疾病困扰中老年人
90%左右的中老
年人牙周不健康。本次调查将口腔内无牙龈出血、无牙周袋等定义为牙周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江苏省35岁至44岁年龄段人群,牙周健康率仅为9%;65岁至74岁年龄段人群牙周健康率为10%。
80%以上的中老年人患龋齿,牙根面龋患病率上升明显,绝大多数龋齿没有得到治疗。调查结果表明,江苏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患龋率为87%,龋均为4颗;65岁至74岁老年人患龋率为99%,龋均为16颗。
一半以上的中年人牙齿缺失,且修复率不高。调查显示,江苏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中,56%的人群有牙齿缺失,平均缺牙数为2颗,假牙修复率仅为10%;在65岁-74岁年龄段人群中,有71%的人群有牙齿缺失,平均缺牙数为11颗,假牙修复率为43%。
近20年来,经过全国爱牙日持续不断的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我国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出现了下降趋势,但中老年人龋齿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王林说,口腔疾病会使很多中老年人过早丧失咀嚼功能,还可引起或加重心脏病、胃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和关节疾病及并发症等,严重危害全身健康,影响中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因此,中老年人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促进全身健康。
口腔健康关乎全身健康
最新调查显示,超过5000名受访者中有40%的人并不知道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相关;在最应重视的儿童健康指标中,口腔健康的关注度偏低;39%的家长只在孩子出现口腔不适时才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同时,82%的受访者没有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的习惯。近日,由国家卫计委和北京市卫计委共同组织开展的“全国爱牙日”主题宣传活动上,国家卫计委疾控局监察专员常继乐强调,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并呼吁公众更加关注口腔健康。
口腔健康教育须规范
在过去的一年,为更有效、规范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中华口腔医学会设立了“规范化口腔健康教育材料和方法研究”项目,针对6个年龄组人群(孕妇和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中学生、成年人及老年人),收集、筛选、编制、推荐了一系列口腔健康教育材料,并汇集成教材免费送给参加活动的基层口腔医生和社区医务人员。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表示,未来5年,学会将重点关注口腔健康科普宣传工作,将组织、开展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方法、具有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并加以评价和推广;培训一批立足基层,惠及大众的口腔健康教育者,培养一批立足高校,掌握健康科普传播技能的口腔健康教育骨干,推出实践健康科普传播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口腔健康教育大家。
口腔疾病可防治
中华口腔医学会教授台保军强调,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症因子可导致或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龋病和牙周病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不仅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还会造成患者社交困难和心理障碍等;孕妇口腔感染是早产和婴儿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口腔疾病还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精神压力等。维护口腔健康有益于防控全身性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理事长高学军指出,口腔健康关系着全身健康,同时也呵护着全家幸福。口腔疾病是可防可治的,防控口腔疾病需要个人口腔维护和专业维护相结合。个人口腔维护包括有效刷牙、平衡膳食、合理使用氟化物、定期口腔检查等。专业口腔维护包括局部应用氟化物、窝沟封闭以及定期洗牙等。同样,定期检查、及早防治,是口腔健康的关键。专家建议,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儿童每3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老年人应该怎样保护口腔健康
一、注意口腔的清洁卫生
口腔的清洁卫生是口腔健康的基础,特别是老年人的口腔情况更加复杂,应该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牙菌斑、牙面色素刷干净,防止出现牙结石的堆积,减少细菌的滋生和发酵产生酸侵蚀牙齿,对口腔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刷牙还可以有效的按摩牙龈,可增强局部抵抗力和血液循环,使得牙周组织更加健康。
二、不吸烟
吸烟不但对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吸烟会使得牙齿发黑,还会是的牙槽骨因此受到损害,据统计表明:有牙槽骨受损的朋友中吸烟的人士比例比不吸烟的人比例大了很多,而且如果吸烟牙槽骨受损的发展速度会更快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由此可见戒烟对于口腔健康是多么重要。
三、有牙齿情况及时治疗
蛀牙和牙周病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如果有蛀牙会使得蛀牙洞越来越大,而且如果任由蛀牙发展还会伤害到牙髓和牙神经,导致牙齿疼痛、敏感的症状,严重的话会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的。而牙周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牙周组织出现萎缩的情况,造成牙齿松动和脱落。
四、全面均衡的营养
全面均衡的营养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和口腔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要注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尤其是钙、磷,它们对于骨质的影响巨大,可以多吃一些豆制品、牛奶、洋葱、萝卜、虾皮、韭菜、鱼类等,少吃含糖且黏的食物,因为糖类的食物会容易使口腔内含有酸性物质,造成蛀牙的出现。
五、坚持身体和牙齿锻炼
身体的健康对于牙齿的影响较大,应该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锻炼,这样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可以有效延缓牙周组织的萎缩,提高牙齿的抵抗能力。同时,也要注意牙齿的锻炼,在咀嚼的时候要注意充分的咀嚼,可以选择多吃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这样充分的咀嚼能起到刺激唾液分泌,清洁牙齿和按摩牙龈,促进牙龈血液循环的作用。
六、有牙齿缺失应该及时修复
牙齿缺失在老人中普遍存在,牙齿缺失会对口腔的咀嚼功能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消化和营养的吸收,影响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邻牙的健康,加快牙齿松动,从而出现牙齿脱落的情况,因此,有牙齿缺失的情况应该尽早进行修复。
七、定期口腔健康
应该一年至少去口腔医院进行一至两次的健康检查,而且最好做到定期洗牙,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口腔的健康,给口腔创造良好的口腔卫生环境。
吃什么能保护牙齿 如何保护口腔健康
平时多摄取蛋、水果、蔬菜、排骨汤等食物,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避免进食过多酸辣刺激性食物,以防牙釉受侵蚀而破坏牙齿。
要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临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
大多数口腔细菌并不在牙齿上,而是在我们的舌头和口腔内壁上。口臭说明细菌在分解食物残渣,释放硫化物等。清理舌头不但能去除食物颗粒形成的“薄膜”,同时减少制造臭气的微生物。纽约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清理舌头两次,2周后,口臭会减少53%。
咀嚼的正确方法是交替使用两侧牙齿。如经常使用单侧牙齿咀嚼,常咀嚼的那一侧牙齿负荷过重,易造成牙髓炎,不常用的另一侧牙齿缺少生理性刺激,易发生组织的雇用性萎缩,并且长期这样的不良习惯,容易引起面容不端正,影响美观。
中老年人如何保护牙齿 大枣
我们都知道大枣可以补血益气,适当的吃一些大枣还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护牙齿,大枣中含有的乌苏酸和夹竹桃酸可以阻止龋齿菌产生酶,有效避免糖蛋白沉淀下来形成难看的菌斑,注重要的是,不影响口腔中的其他细菌,可以保证口腔的菌群平衡。
不少中老年朋友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每况愈下,时常吃一些大枣,不仅可以健脾养胃,还能有效保护牙齿。
60岁老人牙齿一点点掉正常吗
医生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人体口腔健康有一个衡量的标准:“8020”,即到80岁时人体口腔还有20颗健康的牙齿。因此,“老掉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对于老年人来说,牙齿脱落多是由牙周病引起的,老年人由于年轻时不注意维护口腔清洁卫生,导致常年患有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并且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最终造成牙周病侵蚀牙齿,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等。
造成中老年人龋齿的原因是什么
报告显示,在我国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中,患龋率为88.1%,根龋患病率为32.7%。老年人的口腔问题更严重。在被调查的65岁―74岁的人群中,患龋率高达98.4%,根龋患病率几乎是中年人的一倍,达到了63.6%,这个年龄段人群的平均留牙数为20.97颗(正常人有28到32颗牙齿)。
“造成中老年人龋齿的原因主要是细菌。”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教授王嘉德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尤其是老年人,他们往往对口腔卫生注意不够,容易因细菌滋生而患上龋齿。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牙龈会出现退缩,致使牙颈部的牙根暴露在口腔中,牙菌斑就容易附着在根面上,引起根龋。
按照惯常的标准,65岁以上的老人应留有20颗功能牙,即能正常咀嚼食物的牙齿,不包括松动牙。而此次调查显示,该人群的留牙数也在20颗左右,但并非所有的都是功能牙。
因此,爱护牙齿、维护口腔健康是每个人必做的“功课”。王嘉德给出了几点建议:
1、坚持正确刷牙习惯。坚持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使用含氟牙膏;要顺着牙缝方向慢慢竖刷,不要拉锯式地横刷;每次刷牙要保证3分钟,可以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
2、使用牙线。进食后,如果食物残渣嵌在牙缝中,应用牙线和牙签清除。
3、咀嚼预防龋齿的木糖醇口香糖,或经常叩齿。
4、每半年到1年去医院检查,尤其是出现了牙龈出血、冷热痛或咀嚼时牙痛等,要马上去医院就医。
老年人容易出现的六种牙病
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会有很多疾病的出现,在口腔科方面,老年人容易出现下列六种牙病。
龋齿
也就是我们常称的“蛀牙”,它是一种牙体组织逐渐毁坏、崩解的疾病。中老年人群中,由于生理性的口腔黏膜萎缩,牙龈萎缩,齿缝增大,不注重口腔健康导致食物滞留,细菌易于繁殖,不正确的刷牙方法,也会使其龋齿发病率明显增高。
牙周炎
指的是病变已深层牙周组织,牙龈可以呈现深红色、肿胀、易出血,牙周脓肿,严重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牙槽骨破坏吸收等。严重的牙周炎所造成的牙齿缺失会给中老年患者造成极大的生活不便,有的患者甚至在中年时期便全口义齿修复。
牙齿缺失
研究表明,中老年的牙齿缺失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加重。而且有数据显示,龋病和牙周病是中老年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老年人牙齿缺失后给咀嚼食物带来不便,引起消化不良,言语不清。同时由于缺牙而导致的交流不便也不少见。
口腔黏膜白斑
这是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黏膜病,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白斑有癌变的风险。
老年人口臭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口臭是一种病态,会危害口腔健康,属于挥发性硫化物的气体会对牙周细胞形成毒性。
不良义齿造成的损伤
有些人在牙齿缺失后,选择街头牙医,由于其在技术和材料上存在很多不良设计,可能形成无法清洁的区域导致食物残渣堆积而造成龋齿,或者损伤齿龈造成溃疡等黏膜疾病。
老年人容易患的6种牙病
龋齿
也就是我们常称的“蛀牙”,它是一种牙体组织逐渐毁坏、崩解的疾病。中老年人群中,由于生理性的口腔黏膜萎缩,牙龈萎缩,齿缝增大,不注重口腔健康导致食物滞留,细菌易于繁殖,不正确的刷牙方法,也会使其龋齿发病率明显增高。
牙周炎
指的是病变已深层牙周组织,牙龈可以呈现深红色、肿胀、易出血,牙周脓肿,严重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牙槽骨破坏吸收等。严重的牙周炎所造成的牙齿缺失会给中老年患者造成极大的生活不便,有的患者甚至在中年时期便全口义齿修复。
牙齿缺失
研究表明,中老年的牙齿缺失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加重。而且有数据显示,龋病和牙周病是中老年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老年人牙齿缺失后给咀嚼食物带来不便,引起消化不良,言语不清。同时由于缺牙而导致的交流不便也不少见。
口腔黏膜白斑
这是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黏膜病,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白斑有癌变的风险。
老年人口臭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口臭是一种病态,会危害口腔健康,属于挥发性硫化物的气体会对牙周细胞形成毒性。
不良义齿造成的损伤
有些人在牙齿缺失后,选择街头牙医,由于其在技术和材料上存在很多不良设计,可能形成无法清洁的区域导致食物残渣堆积而造成龋齿,或者损伤齿龈造成溃疡等黏膜疾病。
不同年龄段如何保护口腔健康
昨日,记者获悉,近日对市区部分学校的学生口腔健康体检情况进行了汇总,发现1/4的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口腔问题,其中包括龋坏、牙龈炎、牙齿不齐或前凸等。该数据部负责人称,学生的牙齿问题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有一名学生经常口腔溃疡并伴有蛀牙,他说自己很喜欢喝可乐,有时候睡觉前也喝、喝后还不刷牙。牙龈炎主要是因为口腔不清洁造成的,只要认真刷牙漱口,就可以解决问题。
陈高文教授提醒:“一个家庭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相同,家庭成员的口腔健康就会相互影响。同时,口腔健康也有遗传性,比如父母的牙齿容易患龋齿,孩子的牙齿也就容易有蛀牙,而牙齿畸形的遗传性更明显。”
误区
口腔健康意识淡薄,牙疼才去看医生
“牙齿是人体的一个器官,但是我们有些人往往没有给牙齿足够的重视,牙齿好的时候不在意,有小病了就硬扛,等牙齿疼得不行了才捂着嘴巴冲进医院,痛苦地张大嘴巴躺在牙椅上,而这时医生唯一能做的就是修理残品,或修修补补,或把不能修补了的牙齿拔掉。”
陈高文教授强调,定期口腔检查非常有必要。龋齿等口腔疾病早期不易察觉到,定期做口腔“体检”可以早发现、早治疗,既能节省未来大量的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又可免受疾病的困扰。比如龋齿,早发现、早治疗即可在无痛充填中使牙齿得到保护,又可避免龋齿发展到牙髓炎后的“抽神经”之痛。定期检查把“治已病”提升到“治未病”的高度和水平,对促进口腔健康很有意义。
建议
不同年龄,牙科检查侧重点也不同
六七岁的孩子要定期到口腔做专科普查,保护好新萌出的恒牙。特别是六龄牙容易蛀,完全萌出后要及时做窝沟封闭。
12岁左右的孩子,如果牙齿有明显畸形,则可考虑做正畸,美观也是对牙齿的保护。
成年人主要检查是否有龋齿及牙周炎。一年一次的定期洁牙也是成年人保护牙齿的最好方法,洁牙的同时还可以发现潜在问题。
对老年人而言,牙缺失是主要的口腔问题。牙齿缺失不仅影响人们的口腔健康,更对人体的消化系统有着严重影响。因此,缺失牙要及时修复,并且修复方法还要合适、科学。
糙米的功效与作用 防治口腔溃疡
吃糙米也能保护口腔健康,糙米中的锌元素和铁元素丰富,对口腔黏膜的完整修复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是富硒品种的糙米,防治口腔溃疡的作用更强。
如何自我保护口腔健康
叩齿方法:
先静心聚神,轻微闭口,然后上下牙齿相互轻轻叩击数十次,所有的牙都要接触,用力不可过大,防止咬舌。
经常叩齿可增强牙齿的坚固,不易松动和脱落,使咀嚼力加强,促进消化机能。
鼓漱方法:
咬牙,口内如物,用两腮和舌做动作,反几十次,漱口时口内多生唾液,等唾液满口时,再分几次慢慢下咽,初时可能津液不多,久自然增加。
鼓漱主要是为了使口腔内多生津液,以助消化并可清洁口腔,锻炼四周肌肉,两腮饱满。
运舌方法:
用舌头在口腔里、牙齿外、左右、上下来回转动等到增多时鼓漱十余下分一或几口咽下。
运舌对防治老年性口腔粘膜病,舌体萎缩有效,能刺激涎液分泌增加,滋润胃肠,有助于脾胃功能,并能防止口苦口臭。
牙龈按摩法:
需先进行牙周洁治术一种是在刷牙时进行,将刷毛以外45X压于牙龈上,牙龈受压暂时缺血,当刷毛放松时局部血管扩张充血,反复数次,使血液循环改善,增强抵抗力。
5用食指作牙龈按摩,漱口后将干净的右手食指置于牙龈粘膜上,由牙根向牙冠作上下和沿牙龈水平作前后方向的揉按,依次按摩上下、左右的内外侧牙龈约数分钟。通过按摩牙龈,增加牙龈组织血液循环。有助组织的代谢,提高牙周组织对外界损伤的抵抗力,减少牙周疾病的发生。
水里放它经常喝,横扫体内10年毒,年轻20岁 水+食盐
中医认为,食盐有着很好的杀菌消毒能力,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淡盐水,可以有效清除口腔的细菌,保护口腔健康。
早上一杯淡盐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使排便变得顺畅,有效清除宿便,排出肠道的毒素,还可以预防便秘,保护身体不被毒素所伤害。
老年人保护口腔健康有哪些好处
人们俗称的“洗牙”,医学术语称为“尺度”,它可以消除牙齿“斑块”。因为牙齿上邻近牙龈边界附近容易积聚食物残渣,附着菌斑。这里是细菌生长和繁殖的良好地段而且封闭、不易清洁,常导致牙龈发炎和牙周疾病。
这项新发现发表在《美国医学杂志》上,尽管它没能证明专业的牙齿清洁能降低心脏病风险。但是台湾台北荣民总医院心脏科Zu-Yin Chen医师表示,该研究与过去的研究结果一致,牙龈疾病会增加心脏病的患病风险。
研究人员认为,牙龈疾病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这些细菌可能散播到其它部位造成慢性感染和发炎,从而导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Chen医师认为,治疗牙龈疾病可以减少血液中炎症物质的水平。
该研究中,大约有一半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进行过专业的牙齿清洁,其余的人没有。接下来的七年,牙齿清洁组有1.6%的志愿者突发心脏病,8.9%罹患中风。对照组有2.2%的人心脏病发作,10%患中风。
研究人员考虑了其他的因素,比如说志愿者是否患有慢性病,像糖尿病、高血压或肾脏疾病等。排除这些因素后发现,专业的牙齿清洁可以将心脏病的发病风险降低31%,中风的发病风险降低15%。随访期间,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每两年做一次以上专业牙齿清洁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也有所降低。但研究人员没有考虑其它可能影响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的因素,例如体重、吸烟习惯、饮食习惯和家族史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