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牙周炎怎么治疗?
坏死性牙周炎怎么治疗?
1. 微生物:从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病损中取标本做培养,发现有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主要是梭形杆菌和螺旋体,还有中间普氏菌等其他细菌。这些细菌大量入侵牙周组织,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服用抗菌药物后,这些细菌的数量会显著减少,同时疾病的严重程度会减轻。但是,在健康人的口腔中接种上这些细菌并不会形成本病。目前认为,在上述致病微生物存在的情况下,患者的抵抗力降低,易于感染此病也是发病的一个原因之一。
2. 原有的牙周炎:如果患者本就患有牙周炎,并且口腔卫生不好,口腔内有大量细菌堆积,也是发生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当患者身体状况不好,或者有局部组织的创伤时,原有的细菌会趁机大量繁殖,入侵牙周组织,形成了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
3. 精神紧张:本病常发生于考试期间的学生以及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患者。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精神紧张或劳累导致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植物神经系统紊乱,改变了牙龈的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使唾液量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精神紧张或过于疲惫时,患者容易忽略口腔卫生,刷牙次数和质量下降,口腔里细菌数量增多。
4. 免疫功能下降:一些营养不良的儿童,如蛋白质摄入过少,维生素C缺乏,还有一些患有癌症、急性传染病、血液病(如白血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容易发生此病。艾滋病患者经常有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
是的,导致出现坏死性牙周炎的原因也是非常的多,以上小编介绍的几种情况只是其中的几种而已,所以大家最好还是要及时的去医院来治疗比较好,同时平常的时候也是要注意好自己的口腔卫生的情况,还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急性牙周炎怎么治疗
急性牙周炎怎么治疗 医学治疗方法
医学治疗方法是急性牙周炎治疗的常见方法,结合急性牙周炎的原因,要注意清除或者是控制临床炎症和咬致病因素,清除菌斑,牙石,选用抗菌药控制炎症,咬颌调整等。然后要结合病情的决定是否有牙周手术治疗和松动牙固定治疗的必要性。另外还要重视永久性修复治疗以及阶段性复查的治疗手段。
急性牙周炎怎么治疗 生活注意事项
治疗牙周炎主要在于消除病因,增强牙周组织的健康,防止炎症和萎缩的继续发展。所以要求要做好日常生活的护理保健工作。要求避免用硬毛大头牙刷,注意刷牙的方式方法。同时建议可以用温水里面稍微放点盐,即清洁口腔,又能起消炎等方面的积极的作用。
诱发牙周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社会心理因素。在现役军人、学生考试期间、药瘾发作、婚姻矛盾、生活受挫或精神紊乱等人群中急性坏死性龈炎发病率较高,学者们已明确精神因素是其诱因,与经济拮据有关的精神压力是成人牙周炎的明显危险指征。
2、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牢固附着于牙面或牙龈表面以细菌为主体的生态系。一般认为在牙周炎早期,细菌本身并不直接侵入牙周组织,而是细菌的产物进入牙周组织,引起牙周组织破坏。致病菌主要是抑制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
3、牙石。牙石表面常形成未钙化的菌斑,刺激牙龈造成炎症,且牙石的粗糙表面和多孔性结构也易吸附大量的细菌毒素,促进龈炎的发生。
4、性激素。内分泌功能紊乱对牙周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
5、食物嵌塞。嵌塞的机械作用和细菌定植,可引发龈炎、龈出血、龈退缩、急性牙周膜炎、龈脓肿和牙槽骨吸收等。
6、咬合创伤。改变了炎症扩散至牙周支持组织的途径,加重牙周破坏的程度并加快破坏速度。
7、遗传因素。单纯遗传因素不会引起牙周疾病,但是宿主易感性(易于患病的可能性)是青少年牙周炎和重度牙周炎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能影响和改变宿主对微生物的反应并决定疾病是否进展和严重程度。
8、有关的系统病。如糖尿病,目前公认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的控制是取得牙周炎治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9、孕妇须严防牙周病。牙周病的细菌并不会影响胎儿的成长,可是却会破坏子宫内膜,导致婴儿早产。患有严重牙周病的妇女生下早产婴儿或体重过轻婴儿的几率是一般孕妇的7倍。
10、吸烟。已证实吸烟是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人群牙周病的发病率远远高于非吸烟人群,并且在牙周病病人中,吸烟人群的牙周破坏更加明显,吞噬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缺陷。
边缘性龈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应与早期牙周炎鉴别
主要的鉴别要点为牙周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如前所述,牙龈炎时龈沟可加深超过2mm,但结合上皮附着的位置仍位于釉牙骨质界处。而患牙周炎时,结合上皮已向根方迁移,形成真性牙周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X线片(尤其合翼片)有助于判断早期牙槽骨吸收。牙周炎早期可见牙槽嵴顶高度降低,硬板消失,而牙龈炎的骨高度正常,可疑时摄X线片,观察有无早期牙槽嵴顶吸收,以鉴别早期牙周炎。
2.血液病
对于以牙龈出血为主诉且同时也有牙龈炎症表现者,应与某些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牙龈出血鉴别,例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是以牙龈出血和疼痛为主要症状,但其牙龈边缘有坏死为其特征,详见本节第四个知识点。
4.艾滋病相关龈炎(HIV-G)
是艾滋病感染者最早出现的相关症状之一。临床可见游离龈缘呈明显的火红色线状充血,附着龈可有点状红斑,刷牙后出血或自发性出血。在去除牙石或牙菌斑后,牙龈充血仍不消退。
急性坏死性牙龈炎严重吗
急性坏死性牙龈炎的病因在于一种特异细菌的过量生长,主要发生在患者已经存在牙周炎症的牙周组织里。换句话说,如果你以前有牙周病、口腔卫生差而且还大量吸烟,当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时(比如熬夜,精神紧张等),这种细菌的数量就会增加,最终导致牙龈组织的坏死,产生剧烈的疼痛和出血。
不过,不必一听到“坏死”就特别紧张。急性坏死性牙龈炎只要治疗及时,去的也快,因为它的破坏一般都在组织表层,只要经过专业的清洁,口服对症的抗生素,一般情况下一周左右都能好转。当然,想根治就需要继续深度清洁牙齿周围组织,定期复查。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这种病可能向深层发展,导致牙槽骨的坏死甚至出现面部组织的坏死。
长期牙周炎怎么治好?
1、 第一阶段应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这适用于患牙周病的每位患者。对于出现急性龈脓肿、急性牙周脓肿、急性坏死性龈炎等急症的患者,应根据情况加以处理。拔除无望保留的牙齿,以保持较长时期的牙周健康。进行洁治、刮治、根面平整等以清除龈上、龈下的菌斑。必要时进行松动牙暂时性固定、调合、药物辅助治疗。应使患者了解牙周炎病因及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清除菌斑的方法。
2、手术治疗。基础治疗后2-3个月对牙周状况再评估,若某些牙位的探诊深度仍在5mm以上且探诊出血,或牙龈及牙槽骨形态不良,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牙周手术不但可在直视下进行彻底的根面平整,清除感染组织。牙周炎的修复和正畸治疗是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改善患牙的松动、移位及咀嚼无力等症状。此阶段的治疗必须在牙周炎症得到控制的条件下进行,一般在治疗后(手术后)3个月进行。其根本目的是分散合力、消除创伤,促进牙周病变组织的愈合,恢复咀嚼功能。
小编在文章中介绍了两种常用的治疗方法,而且分别是针对不同症状的患者来讲的,这样在治疗时就能够达到针对性的效果。另外,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持好口腔内部的清洁卫生,定期洗牙以便清洁牙齿,还要少吃一些刺激性大的食物。
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侵袭性牙周炎要早期治疗,防止复发。这种疾病容易导致早年失牙,所以早期、彻底的治疗特别重要,重点在于彻底消除感染。治疗的原则类似于慢性牙周炎。洁治、刮治以及根面平整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取得较好疗效。不过,仅仅依赖机械刮治,很难彻底消除细菌,部分病人还要通过翻瓣手术来清除细菌。而且治疗后易复发,所以要定期的复查。一开始,大概是每1-2个月一次复查一次的。
抗菌药物治疗侵袭性牙周炎。因为残存的细菌易在牙根定植,导致病变复发。所以,患者可以可以全身使用抗生素,作为洁治及刮治疗法。可以在龈下刮治后服用甲硝唑及阿莫西林,二者结合效果更优。而且还要调整机体防御功能,吸烟是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病人一定要戒烟。
最后则是综合治疗了。侵袭性牙周炎病情不重,出现牙移位的病人可以控制炎症,然后采取正畸方法把移位的牙齿复位,可是正畸过程一定要注意菌斑控制以及病情监控。侵袭性牙周炎治疗要强化及综合治疗,而且积极治疗后一定不要忽略了定时维护治疗。
牙齿松动的危害
1、急性根尖周炎、颌骨骨髄炎,颌骨内的肿瘤均可引起牙齿松动。有些能继发牙龈和牙周支持组织的疾病,如坏死性牙龈炎,维生素缺乏症,糖尿病等均可引起牙齿松动。
2、牙周病,由于穿周膜长期受到慢埋炎症刺激,又未能及时治愈,使牙周膜的纤维组织逐渐发生变性,以致失去了支持和保护牙齿的作用。
3、牙齿外伤,牙齿与牙槽骨直接受到外界撞伤,或过度的咬伤(用牙开启瓶盖等)使其牙周组织受伤。老年人早衰,牙齿松动,破坏性震动等均会使牙齿周围支持组织失去弹性牵引,发生牙齿松动。
牙龈炎的治疗
(1)去除病因,消除炎症;
(2)恢复软组织及骨的生理外形;
(3)恢复功能,保持长久疗效;
(4)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
(5)满足美学需要。
然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治疗方式
牙周炎的治疗应分一定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应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这适用于患牙周病的每位患者。对于出现急性龈脓肿、急性牙周脓肿、急性坏死性龈炎等急症的患者,应根据情况加以处理。拔除无望保留的牙齿,以保持较长时期的牙周健康。进行洁治、刮治、根面平整等以清除龈上、龈下的菌斑,牙石及坏死牙骨质。必要时进行松动牙暂时性固定、调合、药物辅助治疗。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消除局部致病因素,加强患者意识。因此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等十分重要。应使患者了解牙周炎病因及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清除菌斑的方法,如正确刷牙方法及正确使用牙线、牙签、间隙刷等菌斑清除工具。基础治疗后要对疗效进行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