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对儿童的危害 过早用抗生素会增加幼儿患哮喘风险
抗生素对儿童的危害 过早用抗生素会增加幼儿患哮喘风险
许多研究证实,新生儿期和婴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2011年1月,挪威科技大学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如果孩子在胎儿时期接触过抗生素,或者在出生后不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那么他们日后患哮喘的风险可能增加。孩子过早接触抗生素有可能造成其肠道有益菌群被破坏,导致形成“不成熟”的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从而提高患哮喘的风险。
小儿哮喘的卫生不要太干净
大家知道吗?室内卫生太干净,不利于小儿哮喘的治疗。相关专家提醒:小儿哮喘的卫生不要太干净。具体原因如下:
预预小儿防哮喘要远离室内污染,但同时也不能走向极端,过分强调生活环境的清洁、干净。正如专家们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免疫系统需要通过“实践”来学习如何应对外环境。
欧洲和日本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来自大家庭、早期入托、曾经感染结核或麻疹的孩子,其小儿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均显著低于来自小家庭、晚期入托和从未感染结核和麻疹的孩子。这是因为儿童如果在幼儿期有多次“接触”病毒、细菌,甚至感染的机会,如伤风、肠胃炎等,那么每次接触都会令身体做出调整,使免疫系统得以成熟,从而降低日后患小儿哮喘的机会。
有一种“卫生假说”认为,环境中的微生物及其生物毒素有利于降低小儿哮喘发病。因为它可以刺激人体的免疫能力,帮助人体获得某种抵御哮喘的“功能”。如果青少年在过于洁净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就可能丧失或者弱化这种能力。
此外,母亲在怀孕期间,其接触过敏源的情况也会对胎儿的免疫系统有所影响,因此不同环境下出生的婴儿存在着先天的免疫系统差别,这一差别可能会随着成长的过程逐渐强化。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完全不必因害怕自己或子女染病,而刻意使用带有杀菌作用的清洁剂和卫生用品,亦不必刻意远离人多的公众场所;患伤风感冒腹痛腹泻不必过分紧张,因为这类疾病超过90%是由病毒引起的,大多数无生命危险,亦可自愈,故不必滥用抗生素。
不少患者或家长带孩子求医,以为只有服用抗生素,疾病才会痊愈。事实上,滥用抗生素反会杀死体内的有益菌,亦会令真正的致病菌产生耐药性,潜在的危险便是增加日后患小儿哮喘的危险性。当然,某些不卫生的环境因素同样不利于健康,例如被动吸烟,就是小儿哮喘等多种疾病的致病危险因素。
变异性哮喘的预防
一、减少吸烟,最好是戒烟
吸烟属于室内环境污染的范畴。妊娠妇女吸烟将增加其未来子女患哮喘的危险性,对于儿童来讲,如果其父母中有两人或一人吸烟,则子女患哮喘病的危险也随之增加,这在有特应性素质的儿童表现的更为突出。研究还显示了与香烟接触的程度和哮喘的发生之间成正相关。
二、保持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
婴幼儿与室内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不得不长时间的呆在室内,现代建筑的密闭性(较好的门窗封闭与缺少自然通风)。新的建筑材料以及室内家具的更新(包括地毯、床垫和加软垫的家具)将会使婴幼儿长期暴露于室内环境的变应原(特别是室尘螨)和化学刺激气味中。
三、远离有害的室外环境
世界各地的室外环境有较大的差异,在某些国家可见性污染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某些可见性污染水平下降,而不可见污染(大部分来自于汽车废气)却在升高。过去10多年来的大气中一氧化氮水平有所增加,虽然一氧化氮本身不会直接提高哮喘的患病率,但是它对呼吸道上皮的损害可使其他抗原更易于进入呼吸道深层和肺中。
四、选择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已经证实可以通过一级预防来有效地避免职业性哮喘的发生,某些职业的工作环境中的物质可以使气道致敏或刺激气道而诱发职业性哮喘,如果能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来避免,可以防止职业性哮喘的发生。研究表明具有特应性素质的患者如果长期暴露于工作环境中的某些高分子量变应原,其发生职业性哮喘的危险性可明显增加。和吸烟一样,一些特殊的职业可使特应性素质者发生哮喘的几率有所增加。因此通过适当的职业卫生措施来进行一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半岁前用抗生素哮喘危险高
科学家发现,如果婴儿在生命头几个月就接受一个疗程的抗生素治疗,那么日后罹患不可治愈型哮喘的危险会增加40%。为了治疗难治感染而接受第二个疗程抗生素治疗的婴儿,其哮喘危险会增加70%。
科学家表示,即便哮喘家族病等因素可以解释一些孩子罹患哮喘的原因,但是,小儿使用抗生素与儿童期哮喘之间依然存在密切关联。儿童期,男孩哮喘发病率比女孩更高,但是青春期时,女孩哮喘几率比男孩高。多项研究暗示,小儿过早使用抗生素是导致哮喘的关键因素之一。
很多小儿因为胸腔感染而接受抗生素。但是一些专家认为,导致日后哮喘危险增加的正是小时候的胸部感染,而非抗生素惹的祸。另一些专家认为,哮喘家族病史更可能是增加哮喘危险的病因。
科学家调查了1400名儿童,目的是为了探明小儿使用抗生素是否会导致6岁前哮喘危险升高。新研究特别关注6个月大之前因为非胸腔感染而使用过抗生素的孩子。研究还涵盖一些无哮喘家族病史的孩子。
科学家发现,半岁前使用抗生素会扰乱小家伙肠道保护性微生物的平衡,婴儿肠道的这些微生物具有防病作用。早期保护性微生物(特别是肠道中的微生物)对于儿童期成熟而平衡的免疫系统非常必要。而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会改变孩子肠道菌群,进而导致免疫系统失衡,抗过敏反应能力削弱。
新研究负责人表示,新研究结果提醒广大医生,婴儿(特别是对于那些低危险患儿)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
吸入尾气增加幼儿患哮喘病
研究人员研究了在肺部存在的基因ACSL3,并利用背包监测仪监测母亲在怀孕期间所接触的多环芳香烃(PAHs)的水平,多环芳香烃是交通污染严重区域存在的一种燃烧产生的物质。
研究人员发现,支配基因活化的化学变化与怀孕期间接触高水平的多环芳香烃有明显联系。研究人员指出,虽然还需要进行更大范围的研究来支持上述发现,但基因ACSL3的变化能帮助在早期诊断与污染有关的哮喘病。
此前曾有研究表明,基因ACSL3在细胞膜的构造中发挥作用,但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解释这种基因在哮喘疾病中的作用。
此项研究负责人、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环境遗传学中心主任博士说,研究数据显示,在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环境因素会影响基因并在日后诱发疾病。何淑薇还说,发现哮喘病的早期症状可以帮助高污染区25%的孩子远离这种疾病。
幼儿哮喘是怎么引起的
儿童哮喘的原因包括两大类,一个是遗传因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30-40%的哮喘患者有家族哮喘病史,约50-60%有家族过敏病史。如果父母一方患有哮喘,孩子患哮喘的风险为30%,双方患哮喘,这个风险则会增加到50%。
第二是外部因素,儿童哮喘可由不同的触发因子诱发,比如病毒,这是在年幼儿童中常见诱导哮喘加重的触发因子,特别是儿童免疫力相对低下,使病毒更容易诱发哮喘。有研究显示,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中哮喘患儿的比例远高于健康儿童。还有过敏原诱发的哮喘,这是儿童中最常见的一种哮喘表型,患儿早期致敏后再次暴露于过敏原,则容易触发哮喘发作,常见的过敏原包括烟,螨虫,宠物毛屑,花粉,霉菌等。此外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哮喘,比如空气污染,装修后的环境污染,甚至冷空气也可能刺激气道,诱发哮喘。
半岁前用抗生素哮喘危险高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婴儿在6个月大之前使用抗生素,儿童期罹患哮喘危险会增加70%以上。
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发现,如果婴儿在生命头几个月就接受一个疗程的抗生素治疗,那么日后罹患不可治愈型哮喘的危险会增加40%。为了治疗难治感染而接受第二个疗程抗生素治疗的婴儿,其哮喘危险会增加70%。
科学家表示,即便哮喘家族病等因素可以解释一些孩子罹患哮喘的原因,但是,小儿使用抗生素与儿童期哮喘之间依然存在密切关联。儿童期,男孩哮喘发病率比女孩更高,但是青春期时,女孩哮喘几率比男孩高。多项研究暗示,小儿过早使用抗生素是导致哮喘的关键因素之一。
很多小儿因为胸腔感染而接受抗生素。但是一些专家认为,导致日后哮喘危险增加的正是小时候的胸部感染,而非抗生素惹的祸。另一些专家认为,哮喘家族病史更可能是增加哮喘危险的病因。
耶鲁大学科学家调查了1400名儿童,目的是为了探明小儿使用抗生素是否会导致6岁前哮喘危险升高。新研究特别关注6个月大之前因为非胸腔感染而使用过抗生素的孩子。研究还涵盖一些无哮喘家族病史的孩子。
耶鲁大学科学家发现,半岁前使用抗生素会扰乱小家伙肠道保护性微生物的平衡,婴儿肠道的这些微生物具有防病作用。早期保护性微生物(特别是肠道中的微生物)对于儿童期成熟而平衡的免疫系统非常必要。而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会改变孩子肠道菌群,进而导致免疫系统失衡,抗过敏反应能力削弱。
新研究负责人表示,新研究结果提醒广大医生,婴儿(特别是对于那些低危险患儿)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
儿童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增加儿童哮喘和超重风险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会影响这些儿童的肠道菌群,扰乱儿童免疫系统,使其患哮喘等疾病的风险升高。另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总体使用量越大,儿童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就越大,体重超重的风险也就越大。
咳嗽变异性哮喘怎么预防呢
咳嗽变异性哮喘防治方法:
一、减少吸烟,最好是戒烟
吸烟属于室内环境污染的范畴。妊娠妇女吸烟将增加其未来子女患哮喘的危险性,对于儿童来讲,如果其父母中有两人或一人吸烟,则子女患哮喘病的危险也随之增加,这在有特应性素质的儿童表现的更为突出。研究还显示了与香烟接触的程度和哮喘的发生之间成正相关。
二、保持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
婴幼儿与室内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不得不长时间的呆在室内,现代建筑的密闭性(较好的门窗封闭与缺少自然通风)。新的建筑材料以及室内家具的更新(包括地毯、床垫和加软垫的家具)将会使婴幼儿长期暴露于室内环境的变应原(特别是室尘螨)和化学刺激气味中。
三、远离有害的室外环境
世界各地的室外环境有较大的差异,在某些国家可见性污染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某些可见性污染水平下降,而不可见污染(大部分来自于汽车废气)却在升高。过去10多年来的大气中一氧化氮水平有所增加,虽然一氧化氮本身不会直接提高哮喘的患病率,但是它对呼吸道上皮的损害可使其他抗原更易于进入呼吸道深层和肺中。
四、选择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已经证实可以通过一级预防来有效地避免职业性哮喘的发生,某些职业的工作环境中的物质可以使气道致敏或刺激气道而诱发职业性哮喘,如果能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来避免,可以防止职业性哮喘的发生。研究表明具有特应性素质的患者如果长期暴露于工作环境中的某些高分子量变应原,其发生职业性哮喘的危险性可明显增加。和吸烟一样,一些特殊的职业可使特应性素质者发生哮喘的几率有所增加。因此通过适当的职业卫生措施来进行一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防治方法认识,在做的时候都是能够很轻松的进行,预防咳嗽变异性哮喘需要长时间进行,而且在治疗这类疾病的时候,想要能够很好预防这类疾病发作,以上也是要进行注意的。
儿童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增加幼儿患哮喘风险
新生儿期和婴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如果孩子在胎儿时期接触过抗生素,或者在出生后不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那么他们日后患哮喘的风险可能增加。
孩子过早接触抗生素有可能造成其肠道有益菌群被破坏,导致形成“不成熟”的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从而提高患哮喘的风险。
五个潜在危险易引发小儿哮喘
容易引发小儿哮喘的潜在因素:
1.孕妇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孩子易哮喘:母亲怀孕后1~6个月接触空气污染颗粒和一氧化氮较多,对儿童肺部功能发育有害,会加重哮喘患儿病情。专家建议,孕妈妈应尽量避开污染空气,尤其要躲开交通尾气的伤害。
2. 家里太干净,孩子易哮喘:过度干净对孩子来说反而是危险的。哮喘有一个很明显的发病规律,即儿童发病率高于成年人,城市儿童高于农村,而且越是重视清洁卫生的家庭,孩子得哮喘的几率就越高。这是因此,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后天“锤炼”的,过度清洁会导致正常生活环境中细菌明显减少,对人体免疫刺激不足,从而使免疫系统向过敏性疾病方向发展。
3. 抗生素使用不当,会增加幼儿患哮喘风险: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孩子在胎儿时期因母亲服药而接触抗生素,或者其在出生后不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那么他们在6岁时患哮喘的可能性比其他儿童高出50%。因为孩子过早接触抗生素有可能造成其肠道有益菌群被破坏,导致形成“不成熟”的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从而提高患哮喘的风险。
4.常吃垃圾食品易患哮喘:每周吃三份以上垃圾食品的儿童会出现更多哮喘、流鼻涕和皮肤瘙痒等严重过敏症状。这是因为垃圾食品中的盐和脂肪容易诱发哮喘。专家建议,每周不妨吃三次以上新鲜果蔬以降低哮喘风险。另外,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柑橘类水果、苹果和纯果汁都能改善肺脏功能。
5.儿童越肥胖越易得哮喘:体重指数(BMI)较高的儿童更可能在而童年中期罹患哮喘。BMI每增加1个单位,哮喘危险就会增加55%。研究者分析,肥胖会导致气道狭窄,也就是支气管痉挛,这可能加速哮喘的发作。
儿童使用抗生素需要谨慎
如今越来越多的婴幼儿罹患湿疹,秋季也是宝宝湿疹高发的季节,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湿疹呢?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食物因素、细菌、病毒感染均能导致湿疹。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药物(尤其是抗生素),也会导致湿疹。来看看最近的研究吧!
小于2岁的儿童使用抗生素后更易得湿疹
近日,2016欧洲呼吸学会(ERS)年会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早期抗生素暴露会增加湿疹和花粉过敏的风险。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者对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发表于1966年1月至2015年11月的观察性研究进行了检索。研究纳入了评估出生后的前2年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与日后发生湿疹或花粉过敏相关的研究。
研究显示,早期使用抗生素使湿疹风险增加15%~41%,使花粉过敏风险增加14%~56%。
此外,研究还显示,与接受1个疗程抗生素治疗的婴儿相比,接受2个疗程抗生素治疗的婴儿同时发生2种过敏(湿疹和花粉过敏)的风险更高。
研究人员认为,肠道益生菌对儿童免疫系统的成熟和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使用抗生素会改变婴幼儿的肠道菌群,进而导致免疫系统失衡,削弱婴幼儿的抗过敏反应能力。
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其他风险
早期过度使用抗生素,增加儿童1型糖尿病风险
抗菌药物在婴幼儿人群中的使用相当普遍,有研究显示抗生素的使用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增加了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肠道菌群失调和菌群多样性的破坏也与T1DM的发生有关。
过早用抗生素会增加幼儿患哮喘风险
许多研究证实,新生儿期和婴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
?2011年1月,挪威科技大学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如果孩子在胎儿时期接触过抗生素,或者在出生后不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那么他们日后患哮喘的风险可能增加。
研究人员指出,孩子过早接触抗生素有可能造成其肠道有益菌群被破坏,导致形成“不成熟”的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从而提高患哮喘的风险。
?2012年3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儿童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增加他们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研究人员在新生和成年小鼠身上分别使用链霉素和万古霉素这两种抗生素。他们观察后发现,链霉素对新生小鼠没有太大的副作用,但万古霉素却导致它们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并患上严重的哮喘。相比而言,成年小鼠没有出现任何症状。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加儿童哮喘和超重风险
?2016年1月,《自然-通讯》上发布的一项研究,芬兰、荷兰和德国的研究人员收集了142名2岁至7岁芬兰儿童的抗生素使用记录,并检测他们粪便样本中的肠道菌群。
结果发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会影响这些儿童的肠道菌群,扰乱儿童免疫系统,使其患哮喘等疾病的风险升高。另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总体使用量越大,儿童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就越大,体重超重的风险也就越大。
2岁前抗生素的使用会增加儿童肥胖风险
?2016年7月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对2岁前抗生素暴露和4岁时肥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评估。这项研究的最终的结论是,2岁之前接受3个或更多疗程的抗生素治疗与早期儿童肥胖的风险增加有关。
结语:
鉴于目前抗生素滥用情况较为严峻,过度处方抗生素情况尤为普遍,医务人员大力呼吁,儿童使用抗生素一定要更加谨慎,应尽量减少儿童的抗生素使用,尤其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当然,医务人员也表示,对于某些疾病需要的情况下,儿童应接受抗生素治疗,不应因噎废食。
抗生素增加儿童患湿疹的风险
根据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者6月21日发表在英国皮肤学杂志的最新研究显示,儿童成长的早期使用抗生素会使患湿疹的风险增加40%.
该研究还发现,每增加一个疗程的抗生素治疗,湿疹的风险会进一步提高百分之七。
研究者来自king's,guy's和stthomas'nhs基金会、诺丁汉大学和阿伯丁皇家医院,他们回顾分析了20项独立研究的数据,探讨出生前和一岁时期接触过抗生素与患湿疹之间的关系。他们还研究了抗生素的使用疗程是否会影响患上疾病的可能性。
他们发现,患有湿疹的儿童更有可能是在出生的第一年使用了抗生素,而不是胎儿时期。
文章的资深作者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专家补充说:“更好的弄清楚抗生素使用与过敏反应之间的复杂关系是临床医生和卫生政策制定者应该优先考虑的事,比如确定抗生素使用与湿疹之间的真实关系将会有深远的临床意义和公共健康意义。”
“一种解释是广谱抗生素会改变肠道菌群,进而通过促进过敏疾病的发生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的成熟。”来自guy'sandstthomas'的专家说。
英国皮肤专家说:“湿疹是最常见的皮肤疾病,在英国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会受到它的困扰,这对病人和医疗服务都会造成很大负担。包括湿疹在内的过 敏性疾病,在过去几十年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对高收入国家的儿童,但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研究人员认为当医生觉得治疗需要使用抗生素 时,不建议父母故意回避,但是类似这样的研究可以帮助深入了解可能的可避免因素,并且帮助指导医疗实践。”
研究人员对他们的研究结果补充了一点,解释说抗生素的使用实际上也许是患有湿疹的儿童感染几率增加造成的结果。因此,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审视抗生素处方所开给的患者年龄和湿疹病情进展之间的顺序关系。
小孩吃汉堡太多易患哮喘
现在全世界哮喘患者的数量是非常多的,并且哮喘造成的死亡率也不小,在过去哮喘患者数量在富国不断增加,这种增加原因仍未明确。但国外最新的研究发现,儿童经常吃涂有果酱和其它作料的汉堡不仅会增加患动脉阻塞的危险,还可能会增加患哮喘和气喘的风险。孩子为什么会患上哮喘引来了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一、试验评估饮食对哮喘的影响
国外研究人员为评估饮食诱发哮喘的可能性有多大,从全球20个富国和穷国搜集了1995至2005年间5万名8至12岁儿童的健康资料并进行了调查。经过询问研究发现,饮食不像花粉和开花树木等诱发喷嚏的过敏原一样会增加患儿的敏感性,但饮食确实和儿童哮喘的发病有关。每周吃3个以上汉堡,并喝富含糖分汽水的儿童,患哮喘的危险要比其它孩子大的多。
但研究人员也指出,导致哮喘的直接诱因不一定是食用了过多汉堡,吃太多汉堡是复杂生活方式中构成危险因素的一个指标。这可以理解为同样是吃汉堡,为什么富国国民的患病率会高于穷国。
二、现已明确的儿童哮喘病因
孩子为什么会患上哮喘,目前这一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两点:遗传、过敏原。
1、遗传
临床诊断发现,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患哮喘大都与家族遗传有关,而且男孩的患病率要普遍高于女孩。
2、过敏原
临床将导致儿童哮喘的过敏原分为三类:
(1)诱发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常见的有流感、扁桃体炎、鼻窦炎等。
(2)可以吸入的过敏物,如花粉、冷空气、化学物质等。
(3)食物,比如现实生活中有儿童对海鲜、奶类、蛋类等食物过敏。
上面分析了几种导致哮喘发生的因素,现在小编就给大家做下介绍,在生活中除遗传和过敏原外,饮食不注意也是间接诱发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长要尽量控制孩子对汉堡的食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