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胃肠炎效果怎么样
中医治疗慢性胃肠炎效果怎么样
慢性胃肠炎属中医“泻泄”范畴,多属本虚标实之病 ,常常以虚中挟实的面目出现 ,但仍以脾虚为主,临床以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为其特点。对其治疗也应该从调理脾胃入手 ,可用健脾和胃的理肠调胃安神汤随证加减治疗。
1、寒虚型慢性胃肠炎:凡病程较长,腹痛不甚,腹痛喜按,小便利,不渴,多属虚证。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畏寒胀冷,顽固不化,手足欠温,多属寒症。
2、辨兼挟症:慢性胃肠炎有恶寒自汗、发热头痛、脉浮者,为挟风;泄泻发生在炎夏酷暑季节,症见身热烦渴、头重自汗、脉濡数,为挟暑;泄泻而兼脘腹痞闷,嗳腐酸臭,为挟伤食。
3、辨病缓急:慢性胃肠炎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日久,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证为主。或病久及肾,出现五更泄泻,腰膝怕冷,是命门火衰,脾肾同病,治疗则脾肾同治。
4、辨病重:慢性胃肠炎若脾胃不败,饮食如常,多属轻证,预后良好。若泄泻不能食,形体消瘦,泄下无度;或久泻滑脱不禁,致津伤液竭,则每有亡阴、亡阳之变,多属重证。《中藏经》说:“病洞泄不下食,脉急则死。”可见能食与不能食,对于权衡泄泻的轻重有重要意义。
中医怎么理解慢性胃炎
很多慢性胃炎的朋友们一般都会选择西医治疗,但是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也是有不错的疗效的。以下就是小编收集了有关专家给大家的一些治疗慢性胃炎的一些方法, 慢性胃炎的朋友们不妨试试,希望这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一般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5大症型:
阳虚症:主要表现为胃部隐痛或胀,遇冷加重,舌淡,脉细或迟。治法是温中散寒,健脾助运。
阴虚症:主要表现是胃部隐痛或灼痛,肝舌燥、舌红、少苦脉细数,治法是滋阴清热,养胃生津。
气虚症:有胃部痛闷、食后胃部发堵、乏力、舌淡、脉弱等表现,治法是补中益气。
瘀血症:胃部刺痛,或刀割样痛,痛处固定,舌质紫暗,脉涩是症状特点,治法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湿热症:主要症状是胃部胀痛,口苦口黏,舌尖边红,苔黄腻,脉滑,治法是清热化湿,通降气机。
需要注意的是:病人不一定表现为一个病症,好多病人是虚中有实的病情,同时出现2个甚至更多的症型,就应该症型间相互参照,灵活辨证用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宜手术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至中度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应密切随访,一般6-12个月胃镜复查1次,同时用中药治疗,有一定效果,根据气阴两虚、虚火内灼、脾胃虚弱三个症型,分别采用甘平养胃方、配甘养胃方、甘温养胃方治疗,也可用平萎汤加减治疗。
温馨提示:平时注意养胃,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太硬的食物也尽量少吃,保持良好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相信大家会很快好起来。最后小编祝大家早日康复。
怎样治疗慢性胃肠炎呢
饮食调节:幽门螺杆菌患者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当饮食不规律时,必将导致胃活动的不协调。幽门螺杆菌患者避免各种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浓咖啡、浓茶、芥末、生蒜等,同时避免过硬、过酸、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的食物。幽门螺杆菌患者应以吃易消化的软饭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如豆腐、胡萝卜等;豆浆、牛奶营养高且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应列为常用食品。吸烟可影响胃粘膜的血液供应以及胃粘膜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是产生幽门螺杆菌的原因之一,所以吸烟病人应戒烟或少吸烟。
柿饼山药粥。柿饼山药粥取柿饼1个,山药100克,薏苡仁100克,白糖适量。将柿饼切碎,山药洗净去皮,薏苡仁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熟,调入柿饼粒,加白糖,溶化即成。每天早晚分食,一周即可有效治疗肠胃不适。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效果如何
一、针灸治疗慢性咽炎效果不错:
1、体针
取穴:咽炎、人迎、廉泉。先针刺咽炎穴,当整个咽部有肿胀感或异物感之后,轻轻退针;然后针刺人迎穴,手法与针刺咽炎穴时相同;最后针刺廉泉穴,注意入针不可过深,留针20~30分钟,留针时不提插、不捻转,以免损伤颈部大血管。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2、耳穴压丸
取穴:耳穴压丸法取穴分主穴与配穴。主穴包括耳、咽喉、下屏尖、缘中等;配穴常根据咽炎患者的疾病分型选择,如肺阴不足加肺、对屏尖,肾阴亏损加肾、神门,胃腑积热加胃、脾等等。以主穴为主,随症加配穴。常规消毒后,将王不留行子置于0.7厘米×0.7厘米见方大的麝香止痛膏贴于穴位上,用拇指、食指做局部按压,至患者产生疼痛感及耳廓充血发热,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2~3遍。隔日治疗1次,单侧治疗咽炎,两侧轮换,10次为1疗程。
3、刺血
取穴:上耳背。在耳背上方寻得三条较显露的血管。常规消毒后,用手术刀片刺破其中的1条血管,流出0.5毫升~2毫升血液后,用酒精棉球按压止血,并以胶布固定。刺血治疗周期为15天1次,3次为1疗程。
二、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咽炎效果不错:
1、阴虚火旺型:养阴生津利咽。生地、麦冬、沙参、白芍、丹皮、贝母、薄荷、甘草;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口服。咽干甚者加石斛、百合;咽后壁有粘稠分泌物者加天花粉、枸杞子、芦根;咳嗽甚者加枇杷叶、杏仁、玄参;虚烦失眠甚者加益智仁、狗脊、五味子、淮小麦;大便干结者加麻仁、瓜蒌。
2、肝邪痰阻型:疏肝理气化痰。柴胡、枳壳、甘松、白芍、绿萼梅、薄荷、甘草、桔梗、射干;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口服。咽部充血肿胀甚者加赤芍、牛膝;咳嗽痰多的咽炎患者加紫菀、浙贝、瓜蒌;嗳气干呕者加代赭石、鸡内金、神曲;胁肋疼痛甚者加当归、桃仁、丹参、郁金。
3、气滞血瘀型:活血化瘀利咽。桃仁、当归、生地、赤芍、丹皮、川穹、穿山甲、僵蚕、桔梗、柴胡;每日1剂,水煎取汁,咽炎患者分早、晚2次口服。咽喉灼痛甚者加银花、玄参;咽壁暗红肥厚者加三棱、莪术;咽干口渴者加茅根、玄参;头晕头痛甚者加石决明、珍珠母;便秘者加大黄、全瓜蒌。
哪些药物可以治疗肠炎
药物治疗口服磺胺脒4~8克、小苏打;或口服药用炭、萨罗尔、次硝酸铋,加水1次灌服;或用青霉素单位、链霉素,1次肌肉注射,连用5天。脱水严重的宜输液,可用葡萄糖150~300毫升、樟脑磺酸钠4毫升、维生素c 混合,静脉注射,每日1~2次。亦可用土霉素或四环素,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西药治疗慢性胃肠炎用药1.解痉止痛:阿托品0.5~1mg,或645-2,5~10mg,肌肉注射;慢性胃肠炎用药2.消炎止痛:细菌感染,除选用致菌培养有效抗生素外,可选用黄连素0 3g,每日3次;元胡止痛片3片,每日3次;胃肠灵4片,每日3次。病情出现发热、脱水、休克可适当选用抗生素,必要时输液输血或吸氧。慢性胃肠炎用药3.止泻剂可选用,次碳酸铋1~2g,每日3次;复方樟脑酊4mg,每日3次。慢性胃肠炎用药4.精神性腹泻者,可服利眠宁10mg,每日3次;或眠安宁1片,日2次。藏医治疗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隆”(气)、“赤巴”(火)、“培根”(土和水)三大因素;饮食精微、肉、血、脂肪、骨、骨髓、精七种物质基础;大便、小便、汗液三种排泄物。三大因素支配七种物质基础和三种排泄物的运行变化。“隆”主气血、肢体活动、五官感觉、食物的输送分解和生殖机能等;“赤巴”可生发热能、调解体温气色、管饥渴消化、胆识智慧等;“培根”输送液体、调解肥瘦、主管味觉、睡眠和性格等。将疾病分为热症与寒症两大类,并将病人分为“隆”型、“赤巴”型和“培根”型。药物治疗分内服和外治两种。内服药物采取“热者寒之”、“寒者温之”的原则。
怎么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好
专家针对慢性胃炎怎么办才会好指出:长期压力、朝负荷工作和饮食不规律、过量食用生冷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
有慢性胃炎怎么办就要先了解慢性胃炎的病理和变化及症状是如何的。慢性胃炎主要是表现在饭后上腹部感到不适 ,压迫性,有时候还会恶心、呕吐。病状就是食欲减退的非常厉害,上腹疼痛。
慢性胃炎最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为主,浅表性胃炎治疗久经不愈会导致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的癌变可能性很大。所以 ,慢性胃炎不能忽视,要及时治疗。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就是防治的关键。
慢性胃炎的病菌的耐药性很强,因此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疗程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能盲目的寻找治疗胃炎的药物,只有这样才能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有更多的帮助。同时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主要是主要是种种调养。
中医如何治疗慢性肠胃炎
1.石榴乌梅汤
石榴皮15克,生姜15克,乌梅12克。每日1剂,将上述煎煮约30分钟左右,即可服用,1天服用3-5次。此方对急性肠胃炎以腹泻为主者,具有显著止泻作用。
2.白头公英汤
白头翁30克,蒲公英30克,黄连15克。水泡15分钟,煎煮20分钟,即可服用,1日服5-6次,最多服用2-3天,就可达到治疗目的。
西医治疗慢性肠胃炎的方法
1.一般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痉药:如颠茄8n堪11次,1日3次。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O.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但应防止抗菌素滥用。
中医治疗慢性肠炎是什么方法
1、脾胃虚寒型脘痛绵绵,胀满不舒、喜热、喜按、泛吐清水、神倦乏力、手足不温、大便多溏、面色白光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弱。
治法:健脾湿中。方药:香砂理中汤或黄芪建中汤。
2、胃热炽盛型胃脘急迫或痞满胀痛。嘈杂吐酸,心烦,口苦或口臭或口黏,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数。
治法:清脾泻热,降逆和胃。方药:左金丸和《金匮》泻心汤。
3、肝胃气滞型胃脘痞胀、疼痛或牵引胁背,嗳气频作、口苦、恶心、泛酸、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泄热,调气和胃。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
4、瘀阻胃络型脘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拒按或大便色黑,舌质紫暗,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方药:失笑散与丹参饮加味。
5、胃阴亏虚型脘痛隐作,灼热不适,嘈杂似饥,食少口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如何治疗慢性胃肠炎
慢性胃肠炎
慢性胃肠炎也就是指我们的胃黏膜以及肠粘膜发生了炎症所导致的,而它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临床症状便秘
便秘较多见。粪便量少,排便困难,每周1-2次,偶有十余天一次者,因而常使用泻药。有时因肛门括约肌收缩,大便呈铅笔样细条状。慢性胃肠炎的症状腹泻:每日1次或多次。
有的只在早饭后暴发多次排便,其余时间可无腹泻,偶有1日腹泻二十余次者。腹泻不发生在夜间,不会因排便感而觉醒,所以不干扰睡眠,也不发生排便失禁,有些患者的粪便中带有大量的白色或透明的粘液,甚至全是粘液。
在有腹泻的病症中,患者常常会出现一段时期排便正常,而一段时期又会腹泻或者是便秘的情况出现。
治疗慢性小肠炎
1、药物治疗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出现神经性呕吐,可用维生素B610-20毫克,每日三次或100毫克加入50%葡萄糖40毫升静脉注射。呕吐剧烈酌情给予冬眠灵、异丙嗪、吗丁啉等。抗胆碱能药物可使平滑肌松弛,有解痉止痛作用;如颠茄制剂、阿托品、普鲁本辛等。
2、一般治疗慢性肠炎:
除非慢性肠炎患者一般情况很差,无需卧床休息,可参加适量的劳动和工作。生活要有规律,经常参加适当的文娱活动。饮食以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饮食和浓烈的调味品。慢性肠炎患者须住院治疗,并逐渐培养正常饮食习惯。
3、中医治疗慢性肠炎:
大便时干时稀、时有粘液、便血,伴有腹痛、腹胀等症。(治疗一般20-60天) 慢性结肠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某些病原体感染、遗传基因及精神因素有关,大多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大便带粘液和脓血,患者十分痛苦,这些症状不是通过调理脾胃、健脾益肠就能解决的,而应寒热通补、健脾和中、调理阴阳,就能从根本上治疗肠炎。
孕妇急性胃炎的症状有哪些
胃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
临床表现有恶心、失眠、多梦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
发热、恶心、头晕、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症状,慢性肠炎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水样便。
怀孕期间最好不要乱用西药去治疗,因为很多药物都会对胎儿有影响,象急性胃肠炎这一类的疾病中医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中药对胎儿的影响很小几乎没有。
无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胃肠道的极大损伤,建议以后定时吃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严重呕吐腹泻者,宜饮糖盐水,补充水分和钠盐。若因呕吐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时,应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等溶液。
孕妇急性胃炎发生之后,如果不能及时治愈疾病,慢慢的就会形成慢性胃炎疾病,带给我们的后果不容小觑,急性胃炎是需要马上治疗的,孕妇的健康也是要重视的。根据所提供的一些症状,然后配合医生一起接受治疗,让患病的孕妈妈可以早日康复。
慢性肠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肠胃炎最佳治疗方法
有关肠胃炎的一些常规的中医治疗的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中药处方(一)
【辨证】本方具有脾胃气虚,中气下陷之功效。
本方具有脾胃气虚,中气下陷之功效。
【治法】补中益气止泻。
【方名】本方在中医中又叫益气汤。
【组成】本方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治法】本方具有健脾温中,清肠化湿的功效。
【方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中药可以调理我们身体当中的气血,而且中药又叫益气汤,益气汤是治疗肠胃疾病和脾胃虚寒的最佳中药,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的肠胃进行运动,排泄我们的肠胃渐渐的,肠胃炎也就只好了。
中医治疗慢性肠炎怎么样
牛某,女50岁,2006年6 月24日初诊。患者腹痛腹泻反复发作3年余,经某医院乙状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曾两次住院中西药治疗未愈。近1年来腹痛、腹泻、肠鸣加剧,大便每日5~6次,便中带不消化食物及伴大量赤白黏液,自觉腹内烧灼及胀坠感。诊见面色萎黄,食欲不佳,形瘦神疲,舌质淡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无力。大便检查:脓血便,红细胞(+),白细胞 (+++),培养致病性杆菌阴性。中医辨证为脾气虚弱,湿热内蕴大肠所致。治宜补脾益气升阳,清热解毒除湿。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黄芪、苦参、败酱草各30克,白术20 克,升麻、陈皮、黄连各10克,柴胡、枳实各12克,当归15 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 剂。
用药3剂,泻出大量残渣及黏液便,腹痛、腹泻、肠鸣减轻,食欲渐进。药证相符,按原方剂量减半,连进20剂,诸症悉除,大便常规检查正常,继服补中益气丸善后。随访年余,病未复发。
灵芝孢子粉可以保健胃肠
事实证明灵芝孢子粉对剧烈胃痛、胃出血、胃穿孔、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各种结肠炎、急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和糜烂性胃炎及细菌性肠炎痢疾性肠炎和直肠炎、泻而不止、消化不良、厌食恶心等胃肠疾病具有十分卓越的疗效。 慢性胃炎是由于免疫系统稳态被打破,而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
慢性胃炎患者在胃窦粘液层接近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幽门螺旋杆菌存在,这是一个重要病因。虽然幽门螺旋杆菌为慢性胃炎的直接致病原因,但是,也有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而不发生该病的。这是因为,胃粘膜具有抵抗细菌损害的能力,可以维持胃腔与粘膜间的酸度稳定。稳定被打破时,胃粘膜的抗病力下降,致病与抗病因素间的稳态被打破,就会引发胃炎。
胃肌膜非特异反应是促成胃黏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胃肌膜由三层平滑肌构成,外层纵形,中层环形,内层斜行,其中环形肌最发达,在幽门处特别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幽门括约肌和幽门瓣具有控制胃内溶物排入十二指肠以及防止肠内溶物逆流回胃的作用。
在离体兔胃实验中,灵芝恒温渗滤液浓度为0.016%—0.5%时,能兴奋兔胃,随着药液浓度增高,胃肌紧张增加,而收缩幅度减小;当药物浓度达1%时,有些标本呈现抑制;药物浓度为2%时,全部标本表现张力降低,随后麻痹。在体兔胃实验中,灵芝恒温渗滤液0.0625—1.0g/kg静脉注射能兴奋胃肌的活动。
灵芝具有调节胃平滑肌的功效,进一步表明灵芝对于慢性胃炎有一定的疗效。慢性胃炎的治疗除了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外,还应服用灵芝孢子粉,以调节免疫系统恢复稳态。临床实验发现:慢性胃炎患者中约30%—50%有脾胃虚弱的表现,而灵芝孢子粉能增强和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加强胃肠道的吸收和分泌作用,促进胰腺分泌功能,调节胃液分泌以及缓解胃肠道痉挛。
灵芝孢子粉能防治慢性胃炎发生,抑制胃液分泌,减低游离酸度和总酸度;促进溃疡愈合、吸附胃酸、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和保护胃粘膜作用,并可改善消化道血液循环,促进胃粘膜的血流供给。灵灵芝能调节人体自身免疫,灵芝的有效成分灵芝多糖作用于免疫系统,能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和胃粘膜局部免疫能力,修复免疫因素引起的胃粘膜损害,平衡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网络系统,从而恢复稳态。
灵芝孢子粉,是解决胃病、结肠炎、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等胃肠疾病反复发作最佳保健品。它最关键的一步是重建胃肠道代谢系统,重建肠道防御与攻击系统的平衡,调气行血,疏肝和胃,镇痛止泻并杀死肠道内的有害菌,排脓祛腐,对受损胃肠进行修复,药物内含的有机营养成分能迅速营养修复受损胃肠黏膜,促进溃疡愈合。德源堂富硒灵芝孢子粉纯中药研制,采用先进的超临界萃取工艺制成。可加强胃肠和直肠动力,当天解除口臭。并可以消除女性脸上起的斑,皮肤干燥的烦恼,该药还能有效治疗便秘增强身体的排毒能力。
临床实验证明:灵芝孢子粉治疗慢性胃炎的总有效率为85%。患慢性胃炎者,服用灵芝孢子粉后15天,症状明显减轻,食欲增加;继续服用达一个疗程4个月左右后,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诊见病灶基本消失,幽门螺旋杆菌显阴性,从而慢性胃炎得以彻底治愈。灵芝孢子粉又具调节胃粘膜局部微环境的作用,能增强胃局部抗病能力,重新恢复稳态,这是其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机理。灵芝具有健胃、补虚的菌效,治疗慢性胃炎、胃阴虚所致胃脘痛等症有良好效果。
中医治疗胃炎的方式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最常见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而难愈.
建议你用传统中药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当归,砂仁,厚朴,三棱,穿山甲,寸曲,麦芽,上甲,下甲,红花,海南沉,铁胆粉,蜂胶,蜂蜜,蜂蜡治疗可以快速治愈,这些中药可以清除脾胃湿热,快速修复胃肠粘膜,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原方为丸剂,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很好。枳实10-12g黄连10-20g生姜6g半夏10g 厚朴10-15g人参10-20g炙甘草6g 白术10-15g茯苓10g麦芽15g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见胃痛、胃胀、痞满、嗳气、嘈杂、泛酸、恶心、食欲不佳等症状者均可用本方辨证加减治疗。
虚寒者,减黄连加砂仁、吴茱萸;肝胃不和者,合柴胡疏肝散;肝火犯胃者,合金铃子散加黄芩;肝胆火甚者,加柴胡、黄芩;气滞肠腑者,加木香;胃气上逆明显者;加苏梗。用量可按寒热虚实增减。
食疗方法:
1,老柚皮 15 克,细茶叶 10 克,生姜 2 片,水煎服.适用于急性胃肠炎.
2,姜汁适量,大米 100 克.先将大米用水浸泡后,用麻纸 5~6 层包好,烧成灰,研细末,早晚 2 次服完,饭前用姜水冲服,轻者 l 剂,重者连服 3 剂,服药后 1 周内以流食为主,勿食生冷油腻之物.本方对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尤其对病情轻,病程短者疗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