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摩退烧的正确方法图解 按揉风池穴

按摩退烧的正确方法图解 按揉风池穴

取穴:位于后颈部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侧凹陷处,左右各一。

按摩方法:双手的拇指分别放在两边的风池穴上,其余的手指 则放在头部上,拇指抵住风池穴,上下滑行按压。

功效:治疗发烧,舒缓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和改善失眠等症。

按摩退烧的正确方法图解 按摩鱼际穴

取穴:本穴在手拇指下,第一掌骨重点内侧丰肉际,形如鱼腹,穴当赤白肉际相交处。

按摩方法:从拇指峰尖端沿第二掌骨边缘点按该穴即可。

功效:有发烧迹象的时候,多按摩此穴,能缓解不适。

秋季四穴位防止感冒

第一步,点揉风池穴

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第二步,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第三步,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作用: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

第四步,点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突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强壮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按摩退烧的正确方法图解 按摩风池穴

按摩风池穴主治发烧,颈部酸痛, 落枕,失眠等症,还能舒缓眼睛疲劳。

位置:位于后颈部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的外缘凹陷处,左右各一。

按摩方式:双手的拇指分别放在两边的风池穴上,其余的手指则放在头部上,拇指抵住风池穴,上下滑行按压。

感冒按什么穴位好

1、点揉风池穴

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2、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3、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作用: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

4、点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突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强壮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按摩四大穴位预防感冒

一、点揉风池穴

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二、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三、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作用: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

四、点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突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强壮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荨麻疹会引起发烧吗 荨麻疹发烧怎么办

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额头、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温度,有利于患者退烧。

将患者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患者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擦浴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出疹子的小儿发热不宜用此法降温。

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温开水1/1,或75%酒精兑温开水1/2,亦可用二锅头酒兑温开水水1/4,放在一个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

擦拭后可用浴巾盖一下身体,等5~10分钟,酒精蒸发得差不多的时候,体内的血液循环到了身体表面,又使皮肤变热时,就可以再重复第二次,如此重复三次左右,体内外的温度可迅速下降。

由于退烧速度较快,此方法适合1岁以上之幼童,且超过40℃以上不易退之高烧使用。

按压大椎穴主治头痛,咳嗽,气喘,呕吐,发烧和感冒等症状。

位置: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按摩方式:用手指指腹向下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按摩风池穴主治发烧,颈部酸痛, 落枕,失眠等症,还能舒缓眼睛疲劳。

位置:位于后颈部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的外缘凹陷处,左右各一。

按摩方式:双手的拇指分别放在两边的风池穴上,其余的手指则放在头部上,拇指抵住风池穴,上下滑行按压。

按摩鱼际穴能缓解发烧引起的不适,主治咳嗽,咽干,失音,头重,扁桃体炎,咽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症。

位置:鱼际穴位于手拇指下,第一掌骨重点内侧丰肉际,形如鱼腹。

按摩方法:从拇指尖峰端沿第二掌骨边缘点按该穴即可。

按摩冲阳穴主治发烧,食欲不振,并可有效舒缓坐骨神经痛,腹泻和脚麻症状。

位置:位于脚背隆起处,大脚趾与第二趾接合处的连接线上,左右脚各一。

按摩方式:用手指的指腹或指节按压,并以画圈的方式按摩。

按摩曲池穴对感受风寒之后的发烧有确切的退烧效果,还能清心除烦,缓解心情烦躁。

位置: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纹头与肱骨外上踝连线中点,左右共2穴。

按摩方法:左肘屈曲, 用右手拇指指端对准肘横纹处的曲池穴,用力下压,并做小幅度揉动,下压力量逐步增加,直至有酸胀难忍的感觉为佳,两手交替,连续按揉2-3分钟。

发烧体温过高,身体会极度缺水。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喝温开水,让水来调节体温,帮助发汗,喝水既有退烧的功效还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防止虚脱。

(1)体温低于38.5℃,宝宝精力旺盛、精神状态好,不需要使用退烧药。

(2)体温超过38.5℃,脸热、烦躁、精神状态不好,必须考虑使用退烧药。

(3)体温超过39℃时,容易诱发热高引起的惊厥,这个时候应该马上用退烧药。另外,应及时就医。

注意:使用退烧药不能过量使用,一般4到6小时,甚至是6到8小时再升高才去按照药物说明再使用一次,剂量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不能完全根据原理或者推荐表使用。

穴位按摩预防感冒

揉大椎穴

预防感冒的按摩法,可以通过揉大椎穴。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点揉风池穴

通过点揉风池穴的方法也可以达到预防感冒的作用。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点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突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强壮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按摩退烧的正确方法图解 按摩冲阳穴

按摩冲阳穴主治发烧,食欲不振,并可有效舒缓坐骨神经痛,腹泻和脚麻症状。

位置:位于脚背隆起处,大脚趾与第二趾接合处的连接线上,左右脚各一。

按摩方式:用手指的指腹或指节按压,并以画圈的方式按摩。

增高按摩穴位在哪里

穴位按摩是一种通过中医推拿和穴位按摩手法,刺激身体相应穴位,激发“生长因子”的分泌,有效调节和增强脏腑功能,激发内脏活力,促进饮食及睡眠等,改善肌肉和骨骼系统的营养,加速生长的方法。

头颈部增高穴位:印堂、上星、百会、率骨、风池、大椎。

胸腹部增高穴位:膻中、中脘、气海。

腿部的增高穴位:风市、血海、膝眼、足三里、委中、承山、悬钟、三阴交、解溪、侠溪、涌泉。

怎样取穴:取穴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增高的效果。因此一定要参照穴位图以及穴位具体位置的文字说明,在自己的身上反复的查找穴位,找好感觉,以确定穴位的准确位置并且使用正确的点穴按摩手法。

穴位找准了,一般都会有酸、麻、胀、痛等感觉。

穴位具体位置文字中的所讲的“寸”,不是指人们日常量衣服的尺寸,而是“同身寸”。所谓“同身寸”就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介绍几种简便易操作的“指寸法”:患者本人的中指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折为一寸,或拇指指关节横度折为一寸。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四横指相当于3寸。

具体操作:

1. 点按印堂穴

位置:两眉毛连线中点。

方法:右手拇指用力按压约9秒,也可以心里默默地数9下。然后不松劲,接着按顺时针方向揉9次,逆时针方向揉9次,再按照顺时针方向揉9次,逆时针方向揉9次,一共36次。

以下所有穴位,除率谷、风池、膝眼外,都用此方法。

中医穴位按摩促进增高

2. 点按上星穴

位置:头正中线,前发际往后1寸处。

方法:右手拇指按在上星穴上,按摩方法和按摩印堂穴一样。

3.点按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二耳尖连线之交点

方法:右手拇指或中指按在百会穴上,按摩方法和按摩印堂穴的方法是一样的。

4.点按率谷穴

位置: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

方法:两手拇指按在两率谷穴上,同时用力按压约9秒,或心里默数9下。然后不松劲,接着两拇指同时向前揉9次,向后揉9次,再向前揉9次,再向后揉9次,共36次。

中医穴位按摩促进增高

5.点按风池穴

位置:颈后,枕后粗隆下,大筋外侧凹陷处。

方法:两手拇指按在风池穴上,其余4指放在后头部。两拇指同时用力按压约9秒,也可以心里默数9下,然后不松劲,接着两拇指同时向外揉9次,向里揉9次,再向外揉9次,再向里揉9次,共36次。

6. 点按大椎穴

位置:低头时,用右手摸到脖子后方最突出的一块骨头,这就是第七颈椎,该处下方的空隙处就是大椎穴。

方法:右手中指按在大椎穴上,同时用力,方法同按摩印堂穴的方法是一样的。

7. 点按膻中穴

位置:胸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中间。

方法:右手拇指按在膻中穴上,方法和按摩印堂穴的方法是一样的。

增高按摩穴位以上进行了一一的解答,由此可以看出,能够增高的穴位都是我们身体比较明显的地方,只要我们把穴位了解清楚,那么很多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十分简单,除此之外,我们在尝试每种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穴位按摩快速退烧

位置: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五指并拢之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的最高点处。左右手各有一个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点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 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较大骨头的下缘部位。 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对大椎穴进行用力按压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够帮助防止感冒,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发热或者是高热不退。 位置: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

发烧时按摩哪些穴位

1、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处于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合谷穴是比较好找的一个穴位,当我们把拇指跟食指并拢起来后凸出来的肌肉对应的凹陷处就是了。当出现发烧、发热时,按压合谷穴1分钟左右能疏风散热,起到退烧的作用。 2、曲池穴 很多人对曲池穴并不了解,曲池穴位于手肘附近,按摩这个穴位能激发阳气,起到清热解毒、泻内火的作用。人们发烧的时候可以按压曲池穴2-3分钟,此外,中医还认为经常按摩曲池穴能预防肺经相关的疾病。 3、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颈部,低头时可以摸到颈后的2个椎骨,在椎骨中间凹陷处就是大

增强免疫力按摩图 点风池穴

定位:风池在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点按风池,用指端重力动数十次。 按摩功效: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效果,对风热感冒缓解最为有效。

按摩经穴预防感冒

1、搓大鱼际。 大鱼际在大拇指下方,肌肉隆起之处,用两手上下交替搓摩大鱼际。 2、按太阳穴。 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用两手中指分别按摩左右太阳穴。 3、推摩双颊。 用手掌向上推摩两侧面颊,推摩轨迹如一个“0”字型。 4、刮擦鼻旁。 用两大拇指在鼻梁两侧自上而下刮擦。 5、按迎香。 迎香穴在鼻孔两侧,鼻唇沟内模平鼻中点。用两手食指分别按住迎香穴按。 6、按摩风池。 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相平处,用食指、中指一起按摩风池穴按摩时须注意: 1、穴位要正确,按摩要轻松; 2

下午犯困按摩什么穴位效果最快

1、百会穴 按摩此穴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反复5次。 2、太阳穴 按摩此处不仅提神还可缓解头痛。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持续30秒。 3、风池穴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此穴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方法:保持身体正直,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穴位1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5次。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退烧

大椎穴:按压大椎穴主治头痛,咳嗽,气喘,呕吐,发烧和感冒等症状。 位置: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按摩方式:用手指指腹向下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风池穴按摩风池穴主治发烧,颈部酸痛, 落枕,失眠等症,还能舒缓眼睛疲劳。 位置:位于后颈部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的外缘凹陷处,左右各一。 按摩方式:双手的拇指分别放在两边的风池穴上,其余的手指则放在头部上,拇指抵住风池穴,上下滑行按压。 鱼际穴:按摩鱼际穴能缓解发烧引起的不适,主治咳嗽,咽干,失音,头重,扁桃体炎,咽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症。 位置

发烧时按摩哪些穴位

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处于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合谷穴是比较好找的一个穴位,当我们把拇指跟食指并拢起来后凸出来的肌肉对应的凹陷处就是了。当出现发烧、发热时,按压合谷穴1分钟左右能疏风散表,起到退烧的作用。 曲池穴 很多人对曲池穴并不了解,曲池穴位于手肘附近,按摩这个穴位能激发阳气,起到解表清热、泻内火的目的。人们发烧的时候可以按压曲池穴2-3分钟,此外,中医还认为经常按摩曲池穴能预防肺经相关的疾病。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颈部,低头时可以摸到颈后的2个椎骨,在椎骨中间凹陷处就是大椎穴了,发烧

按摩鼻翼两侧迎香穴有什么作用

主要功用 祛风通窍,理气止痛。 主治 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鼻息肉、嗅觉减退等。 按摩方法 用食指指尖点压按摩迎香穴,以左右方向刺激比较有效,1次约1分钟,按摩后喝1杯热开水。 用拇指外侧沿笑纹及鼻子两侧,做上下、呈正三角形方向按摩。1次约1分钟,按摩后喝1杯热开水。 将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搓。鼻吸口呼。吸气时向外、向上搓,呼气时向里、向下搓,连做8次,多可64次,如伤风感冒、鼻流清涕或鼻塞不通,尽可多做。 鼻塞时按迎香穴,通常可缓解鼻塞。 用拇、食两指在鼻翼两侧自上而下摩3分钟,再压迎

按摩退烧效果怎么样 喷酒按摩退烧

酒是一种挥发性液体,具有刺激皮肤,扩张血管,舒筋活血,消肿 止痛,降低体温,增加血液流量和流速等作用,发烧的时候,把酒含在嘴里憋足气喷在患处或学位,用不同的手法进行按摩,酒精在皮肤上迅速蒸发,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冷热,能起到退烧作用。 按摩方法: 1.在患者的太阳穴风池穴连续喷酒按摩捏,在风池按摩的手法稍加重,按摩约3分钟。 2.在患者整个颈部和两肩部连续喷酒后,用力按约2分钟。 3.在患者整个前胸,后背连续喷酒后用两手掌上下,左右,由里向外按摩,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状况掌握按摩手法的轻重缓急,按

肩周炎的穴位治疗是怎样的

肩周炎按摩穴位治疗的效果好吗? 首先,以蒸热的毛巾加温肩膀,消除冷虚。冷虚祛除后,患者采取仰卧,轻轻启口、两膝立起,保持轻松的姿势。按摩者将手掌涂抹药膏密贴于患者云门、肩髃、中府穴上沿着图中箭头方向轻擦。自始至终要保持同等力度保证药膏的效力扩散开来,直到患者感觉按摩部位发烫。用拇指或者除拇指外其他四指按摩,切勿太用力。 接着让患者俯卧全身放松,按摩者按照图上的箭头线路分别从天柱穴往曲垣穴轻轻推2分钟。接着从风池穴上往天髎穴同样的力度推2分钟。然后从天宗肾、俞穴往肩髎穴推2分钟。最后将手掌密贴在魄户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