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荔枝核的相关配伍产生的功效

荔枝核的相关配伍产生的功效

功效

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主治

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

1、治心腹胃脘久痛,屡触屡发者:荔枝核一钱,木香八分。为末。每服一钱,清汤调服。(《景岳全书》荔香散)

2、治心痛及小肠气:荔枝核一枚。煅存性,酒调服。(《本草衍义》)

3、治肾大如斗: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等分。锉散,炒,出火毒,为末。酒下二钱,日三服。(《世医得效方》荔核散)

4、治血气刺痛:荔枝核(烧存性)半两,香附子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盐酒送下。(《妇人良方》蠲痛散)

相关论述

1、《本草衍义》:治心痛,小肠气痛,以一枚煨存性,研末,新酒调服。

2、《本草备要》:辟寒邪,治胃脘痛。

牛脑的相关配伍

1、治偏正头风,不拘远近,诸药不效者:白芷、芎䓖各三钱。为细末,以黄牛脑子搽末,在上瓷器内加酒顿熟,乘热食之,尽量一醉。醒则其病如失。(《纲目》引《保寿堂方》)

2、治男子妇人,腹痞满脾积:蒸饼(先用发酵者五六个,阴三宿,擘碎晒干,为细末),皮硝一斤(为细末),黄沙牛脑子一个(鲜者去了脑皮、红筋,捣细用滓滤过,入硝末和丸)。上一处和匀,酵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好酒送下,日进三服,忌食生冷物,鸡猪肉、酢、韭、豆、麦麸、青菜。

3、治气积:沉香、砂仁、轻粉各三两,牛脑子一个(用好酒浸一宿,去筋膜),公鸡肫(连皮黄、去筋)、皮硝一碗。上牛脑子同鸡肫,好酒浸一宿,后入沉香、砂仁、皮硝。杵千下,用生铜锅文武火炒干,为细末,后入轻粉。每服一二钱匕,空心烧酒服,日进三服。(2-3方出自《普济方》)

4、治五劳七伤所致吐血、咯血:水牛脑一枚(涂纸上阴干),杏仁(煮去皮)、胡桃仁、白蜜各一斤,香油四两。同熬干为末。每空心烧酒服二钱匕。(《纲目》引《乾坤秘韫》)

5、治耳鸣:牛脑髓一个,川芎一两,朱砂三钱。二味共为末,放脑髓内,煮酒吃二三次。(《医方一盘珠》)

荔枝核的食用功效与用法

别小看荔枝核的共用,它具有治胃脘痛、腹痛,调节血脂代谢紊乱等多重功效。

1、理气止痛。荔枝核是温性药材,对肾经、肝脏有特别的止痛作用。此外,对睾丸肿痛、疝气痛等也有显著的疗效。荔枝核味苦,对预防打嗝、拉肚子有一定的作用,所以遇上打嗝可以试试荔枝核粉。对于荔枝核能够止痛的功效,因为荔枝核性温祛寒,所以能够通气散结、疏肝理气。

2、调痛经,治疗产后痛。月经是女性的烦恼,痛经更是让人死去活来。现在可以尝试用荔枝核煮水,止痛效果明显。产后的女性还能搭配当归、益母草等药材同时服用,止痛明显。

注意事项:荔枝核的止痛效果明显,但是也存在一些禁忌。如:妊娠者忌用;身体强壮无寒者不要食用;身体较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最重要的是,服用荔枝核不能空腹服用,最好在饭后30分钟内食用。

荔枝吃多了会上火吗 荔枝和什么吃会中毒

一般无特殊相克食物。

荔枝是生活中一种十分常见的水果,其中所含的成分与大部分食物都不存在配伍禁忌,一起食用也不会产生毒性物质,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存在相克食物的。

但是荔枝中含有十分丰富的维生素C,而黄瓜中含有可以分解维生素C的酶,两者一起吃的话可能会降低各自的营养价值,因此建议可以避免将荔枝搭配黄瓜一起吃。

吃完荔枝多久可以喝牛奶 荔枝不能跟什么水果一起吃

一般无相克食物。

荔枝中所含的成分与大部分食物都不存在配伍禁忌,一起食用也不会产生毒性物质,所以一般情况下荔枝是不存在相克食物的。

但是因为荔枝中含有较高的糖分,而且其性质偏温性,食用过多时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因此对于一些本身体内火气较重的人群来说在吃荔枝的时候最好是避免食用糖分较高以及热性的食物。

蟹爪的相关配伍

1、治难产,胎动及子死腹中:蟹爪一升,甘草二尺,阿胶三两。上三味以东流水一斗,先煮二物得三升,去滓,纳胶令烊。顿服之。(《千金要方》神造汤)

2、治妇女有病欲去胎:蟹爪二合,桂心、瞿麦各一两,牛膝二两。为末。空心温酒服一钱。(《千金要方》下胎蟹爪散)

3、治妇女临产阵缩力微弱,胞浆破而迟迟不下者,或胎死腹中及胎盘残留:蟹脚爪30-60g,黄酒或米醋适量,加水同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4、治小儿解颅:生蟹足、白敛各半两。上二味捣末,以乳汁和傅颅上。(《千金要方》生蟹足傅方)

荔枝牛奶可以一起吃吗

可以但是不建议一起吃。

荔枝中所含的成分与牛奶并不存在配伍禁忌,一起食用也不会产生毒性物质,所以荔枝和牛奶是可以一起吃的。

但是因为荔枝中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等较多的有机酸成分以及维生素C,这些成分与牛奶中的酪蛋白成相结合之后会形成沉淀,不利于肠胃的消化以及营养成分的吸收,所以一般不建议一起食用。

木耳的相关配伍

1、新久泄痢:干木耳50g(炒),鹿角胶12.5g(炒)。为末,每服15g,温酒调下,日二次。(《御药院方》)

2、老年生疮久不封口:将木耳用瓦焙焦,研末,过筛。取木耳粉两份,白糖一份,加水调成膏,摊在纱布上,敷于患处,早晚各换1次。

3、产后虚弱,抽筋麻木:木耳30g,陈醋浸泡,分5-6次食用,日服3次;又方:木耳、红糖各15g,蜂蜜31g,蒸熟分3次服用;又方:木耳12g,千年健、追地风各9g,先煎千年健、追地风,去渣,再煮入木耳加适量白糖,吃木耳喝汤,日分2次服。(4~5方出自《中国药用真菌》)

猪胰的相关配伍

1、治一切肺病,咳嗽脓血不止:猪胰一具,削薄竹筒盛,于煻火中炮令极熟,食上吃之。(《食医心镜》)

2、治肺气喘急,睡卧不安,兼治经年嗽病:猪胰三具(细切),大枣五十枚(去核)。上二味,以无灰酒五升,浸经三日。每服,不计时候,温服一小盏。(《圣惠方》猪胰酒)

3、治肺损,嗽血咯血,肺痈:猪胰切片,煮熟,蘸苡仁末,空心服;如肺痈,米饮调下。(《寿世青编》猪胰片)

4、治癖块(痰凝气滞之病,在皮里膜外者):延胡索为末,猪胰一具,切块炙熟,蘸药食之。(《四科简效方》)

5、治冷痢久不瘥,此是脾气不足,暴冷入脾,舌上生疮,饮食无味,纵吃食下还吐,小腹雷鸣,时时心闷,干皮细起,膝胫酸痛,两耳绝声,四肢沉重,渐瘦劣重,成鬼气;及妇人血气不通,逆饭忧烦,常行无力,四肢不举;丈夫痃癖,两胁虚胀,变为水气:猪胰一具,细切,和蒿叶相共暖,使消尽,又取桂心一小两,另捣为末,纳酒中,每日平旦,空腹取一小盏服之,午时夜间各再一服。忌热面、油腻等食。(《海上集验方》)

6、治目生翳膜:猪胰子一枚(五钱),蕤仁五分,青盐一钱。共捣千下,令如泥,每点少许。(《纲目》引《孙氏集效方》)

7、滋润手面:杏仁、花粉各一钱,猪胰子一个,红枣二枚(去皮、核),用好酒二杯浸之。早晚洗手面时擦之,皮肤光润。(《同寿录》)

8、治鹅掌疯:猪胰一具(去油、勿经水),花椒以三钱。上用好酒温热,将二味同浸二三日,取胰不时擦手,微火烘之。(《景岳全书》)

9、治赤白癜风:猪胰一具。酒浸一时,饭上蒸熟食。不过十具。(《纲目》引《寿域神方》)

10、治手足皲裂面出血痛:以酒挼猪胰,洗并服(敷)之。(《肘后方》)

相关推荐

猪脑的相关配伍

1、治头被火久注,脑髓受伤,作痛不休,鼻流臭水不堪闻,恐成脑崩:香白芷四两(焙干),研细末,用牙猪脑髓四个,银簪拨去血筋,入磁碗盛之,放在饭甑内,蒸七日,露七夜,令脑髓蒸熟,同上药共捣烂,和匀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钱,一日三服,煮葱白十七根汤下。(《万氏家传点点经》秘传增补香芷丸) 2、治痈疽:公猪脑子一个,放锅内,好陈醋泡透,文武火煮成膏药样。取出,细布摊,随疮大小贴之。先将小米泔水洗净疮上,贴膏二三日,揭看,内生肉芽,再用小米泔煎洗,又贴三五日,肌肉长平。(《疡医大全》猪脑膏)

儿茶的相关配伍

用于跌扑伤痛,外伤出血,吐血衄血,疮疡不敛,湿疹、湿疮,肺热咳嗽。 1、心腹痛:用黄鼠心、肝、肺一具,阴干,瓦焙为末,入乳香、没药、孩儿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钱,烧酒调下,立止。(《海上仙方》) 2、下部疳疮:橄榄烧存性,研末,油调敷之。或加孩儿茶等分。(《乾坤生意》) 3、鼻渊流水:孩儿茶末,吹之,良。(《本草权度》)

牛骨的相关配伍

1、治水谷痢疾:牛骨灰同六月六日曲(炒)等分,为末,饮服方寸匕。(《纲目》引《张文仲方》) 2、治鼻中生疮:烧牛、狗骨灰,以腊月猪脂和敷之。(《千金要方》) 3、治关节炎:牛骨粉50g,凤凰衣30g,菟丝子20g。共研细粉。每次10g,每日1次,黄酒送服。 4、治原发性高血压:牛骨粉1g,混食物中服用。每日1次,连续服用,可在1年内血压下降,并稳定在正常值。(3-4方出自《中国动物药》)

茯苓的相关配伍

1、漏精白浊:雪白盐一两(并筑紧固济, 一日,出火毒),白茯苓、山药各一两。为末,枣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盖甘以济咸,脾肾两得也。(《直指方》) 2、痫后虚肿:小儿痫病瘥后,血气上虚,热在皮肤,身面俱肿。葳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圣济总录》) 3、肾虚白浊: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圣济总录》)

芥子的相关配伍

1、香港脚肿痛:白芷、芥子等分,为末。姜汁和,涂之效。(《医方摘要》) 2、治上气呕吐:芥子二升,末之,蜜丸,寅时井花水服,如梧子七丸,日二服;亦可作散,空腹服之;及可酒浸服,并治脐下绞痛。(《千金方》)

乌梅的相关配伍

1、治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御米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本草纲目》) 2、治小儿头疮,积年不瘥: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 3、治伤寒蛔厥及久痢: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

猪肚的相关配伍

1、治脾虚:獖猪肚一个(洗净,去油膜),用莲肉四两(去皮、心),入肚内,以线缝之,用水煮,令极热;再加黄连四两(姜汁少炒,为末),同前物捣烂为丸,如罗卜子大。每服五分,米汤吞下。(《穷乡便方》猪肚补脾丸) 2、治脾胃气虚,不多下食:猪肚一枚(洗净),人参(去芦头)、橘皮(汤浸,去白瓤,切)各四分,下饙饭半升,猪脾一枚(净洗,细切)。上以饙饭拌人参、橘皮、脾等酿猪肚中,缝缀讫,蒸令极熟,空腹服之,盐酱多少任意。(《医方类聚》引《食医心镜》) 3、治脾寒而痛,痛在心下左右:猪肚子一个,莲肉一两,红枣一两,肉桂

香附的相关配伍

1、解诸郁: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丹溪心法》越鞠丸) 2、治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荚水漫)、半夏各一两,白矾末半两。姜汁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随时下。(《仁存堂经验方》) 3、治偏正头痛:川芎二两,香附子(炒)四两。上为末。以茶调服,得腊茶清尤好。(《澹寮方》) 4、治吐血:童便调香附末或白及末服之。(《丹溪治法心要》) 5、治小便尿血: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各煎汤。先服香附汤三、五呷,后服地榆汤至尽,未效再服。(《全生指迷方》)

桃仁的相关配伍

1、小儿疟疾:乌猫屎一钱,桃仁七枚,同煎,服一盏立瘥(《温居士方》) 2、反胃吐食:以乌骨鸡一只,与水饮四五日,勿与食。将五蒲蛇二条,竹刀切与食。待鸡下粪,取阴干为末,水丸粟米大。每服一分,桃仁汤下。五七服即愈。(《证治发明》) 3、盘肠钓气:越桃仁半两,草乌头少许,同炒过,去草乌,入白芷一钱,为末。每服半钱,茴香葱白酒下。(《普济方》)

陈皮的相关配伍

1、与苍术、厚朴等同用,用于中焦寒湿脾胃气滞者,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 2、与山楂、神曲等同用,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者。 3、与枳实、生姜等同用,用于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