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以静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老年人以静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在《大学》一书中,孔子曰:“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说,入静在学习创作、开发智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郭沫若在《静坐的功夫》一文中指出:“静坐这项功夫,在宋、明诸儒是很注重的,论者多以为是从禅而来,但我觉得,当渊源于颜回。《庄子》上有颜回‘坐忘’之说,这怕是我国静坐的起源。”颜回的静坐外忘其形,内超其心,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它表明静坐可以达到高超境界。
钓鱼也是一种静坐的功夫。垂钓时需要心情平静,环境宁静。静对钓鱼有好处,对人的心血管系统也有好处。在静的环境下垂钓,人的心脏搏动有规律,血压也较稳定。垂钓对治疗中老年人高血压和神经衰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通过钓鱼、静坐,不少高血压患者自我感觉良好,血压也逐渐趋于正常。还有些人常为失眠所苦,大多是由用脑过度、精神高度紧张造成的,经过垂钓静坐,精神放松后病情就有了好转。正是“湖边垂钓胜药补,养心养性病邪除”。
静坐、静养中还可“冥思遐想”,以意志与疾病作斗争是理想的心理疗法,也是松弛思想的一种体操。冥想时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想象绮丽的风光、美妙的鸟语、灿烂的星光、壮丽的山川等,这些对健脑提神大有好处。
老年人肌肉弹性降低、骨质日益疏松,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增加,所以应在静养中适当运动,动静结合才更有助于益寿延年。
中老年人养生的重点是什么
那么,到底该从什么角度阐述养生的理论和实践呢?笔者认为,生态养生是最有时代特征、最符合现代人养生保健需要的全新养生法典。
以前本站有文章:生活中如何养生,中老年人尤其应该注意生态养生。而这种养生之道的主要原则分为三个方面,即养神、养性、养气。
根在养神
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精盈、气充、神全”,为养生长寿之本,而调摄精、气、神的关键就在于养神。
养神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做的是“安心”,即养成理智和冷静的态度。中老年人在养生方面,应该心情安闲,心思若定,心除杂念,心清如镜,以便真气顺畅,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形体劳作但不致疲倦,身体健康而无疾患。
此外,休眠也是养神的方法。绿色睡眠是中老年人休眠养神的理想方式。
贵在养性
养性,也称养德,养性养德是中医摄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家的“德全不危”,儒家的“德润身”、“仁者寿”,释家的“积德行善”,道家的“仁者德之光”,都是把修养德行作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养性的原则,无外乎仁礼、性善、知足、忍让、宽容这几个方面。
古代养生家认为,人若想养生,必先治其身。如果一方面想延年益寿,另一方面又追求名利权势,无异于缘木求鱼。中老年人不求名利,看淡曾经拥有的权势,自然不会产生失落感。至于荣辱得失,更是不必计较。轻得失、淡荣辱,不为情志上的悲喜所左右的养生思想,是养生史上的一种静养观点。若为小事斤斤计较,便有违养生的本意了。
老年人养生有哪些菜谱
1、炝拌什锦
豆腐1块,嫩豆角50克,西红柿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盐、味精葱末各适量。
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均切成丁。锅内加水烧开,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分别焯透(西红柿略烫即可),捞出淋干水分,装盘备用。炒锅烧 热,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锅,炝出香味,再将葱末、盐、西红柿、味精同入锅内,搅拌均匀,倒在烫过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搅匀即可。
2、苦瓜菊花粥
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
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备用。粳米洗净,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置于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后,将苦瓜、冰糖放入锅中,改用文火继续煮至米开花时即可。
3、绿豆南瓜汤
绿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盐少许。
绿豆用清水洗净,趁水汽未干时加入食盐少许(3克左右)搅拌均匀,腌制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 待用。锅内加水500毫升,烧开后,先下绿豆煮沸2分钟,淋入少许凉水,再煮沸,将南瓜入锅,盖上锅盖,用文火煮沸约30分钟,至绿豆开花,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4、清拌茄子
嫩茄子500克,香菜15克,蒜、米醋、白糖、香油、酱油、味精、精盐、花椒各适量。
茄子洗净削皮,切成小片,放入碗内,撒上少许盐,再投如凉水中,泡去茄褐色,捞出放蒸锅内蒸熟,取出晾凉。蒜捣末。将炒锅置于火上烧热,加入香 油,下花椒炸出香味后,连油一同倒入小碗内,加入酱油、白糖、米醋、精盐、味精、蒜末,调成汁,浇在茄片上。香菜择洗干净,切段,撒在茄片上,即成。
5、姜汁菠菜
嫩菠菜500克,生姜25克,精盐、酱油、醋、味精、芝麻油各适量。
菠菜从中剖开,入沸水中去生,捞出沥水,淋芝麻油拌匀,放盘中。将生姜去皮,切成细末入碗中,加盐、酱油、醋、味精调成姜汁。将菠菜、姜汁分盘同时上桌,吃时夹菠菜蘸姜汁。
6、贝雪梨炖猪肺
猪肺250克,川贝母12克,雪梨1个,冰糖5克。
猪肺反复漂洗干净,切成中块。雪梨去皮去核,切成4块。川贝母淘洗干净。将所用用料置于炖盅,加入适量沸水,炖盅加盖,隔水炖之。待锅内水开后,先用中火炖60分钟,然后再用小火炖120分钟即可。炖好后,隔除药渣,用油、盐、味精调味,喝汤吃肉。
老人静坐养生法
禅宗修习禅定的七支坐法最为常用,老少皆宜,效果显着,且方便易行。所谓七支坐法,是指肢体的七处要点都要放置到位之意,此种坐法又称跏趺坐,俗称盘足坐法。其法如下:首先,放好坐垫,双足结跏趺而坐,也就是双盘足。初学者如果不能双盘,单盘亦可。或将左足放在右腿之上,叫做如意坐;或将右足放在左腿之上,叫做金刚坐。其次,脊梁直竖,使脊椎每个骨节如算盘子般相叠竖直,但不可过分用力。然后,将左右两手放于脐下三寸丹田之前,两手心向上,右手背平放于左手掌上,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拄。这便是禅修所说的“结手印”,此种手势名叫“三昧印”,也就是“定印”,使人较易进入静态。与此同时,左右两肩稍稍张开,使之平整适度,不可沉肩塌背;头要正,后脑稍微向后收,前颚内收,双目微张,似闭还开,视线随意确定在座前3~4米处,但需熟视无睹,也可双目微闭,收效亦佳。最后,舌尖轻舔上腭,犹如婴儿酣睡状,随之便可进入静坐状态。
每次结束静坐前,应摩擦两掌,使生热感,再以两掌轻轻搓脸若干次,用两手手指自前向后梳头若干次,然后双手叠放,掌心向里,手背朝外,置于脐下三寸处,3~5分钟后再徐徐睁眼,离座,活动手脚。
初学静坐养生者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静坐以天朗气清和月圆之际最好,暴风雷雨等天气恶劣时则不宜。②饭前饭后1小时之内不宜静坐,以免妨碍消化或分散心神。③静坐前应先行洗漱,着宽松衣服,摘下手表、眼镜、饰物等,以便于气血贯通。④静坐宜选洁净和空气流通之所,但不可让风直接吹到身上,防止外感风寒;静坐处宜安静,无器材,怕干扰,且光线不宜过暗,太暗则容易昏沉,光线亦不可太强,太强则易于紧张,心神散乱;室温过凉时,要将双膝和后脑包裹暖和,即使在热天静坐,也不宜使膝盖裸露。⑤初习静坐者大多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单盘时需加坐垫,坐垫厚薄依身体状况而定,总以舒适为原则,坐垫的软硬程度以适中为好。⑥初习静坐不必勉强自己坐得太久,每次10分钟、20分钟即可,以后再逐渐延长。
如何解决静坐中的问题,是每个练习者都应该学会应对的。
初习静坐者往往由于不习惯而导致精神紧张,肌肉僵硬,不能很快进入静态。你可以在口中默念“松”字时将音拖长,三遍即可。同时,在意念上也要暗示自己从头到脚全身放松,且面带微笑,不可冷峻或呆板。
对于心神过于散乱,短时间内难以入静的初学者,想要尽快进入相对静止状态,采用“外耳声法”无疑是颇佳的选择。此法是,静坐时聆听有规律的外界声音,比如溪涧流水声、山间瀑布声、风吹铃铛声、寺院梵唱声等等。当你将心念专一在声音上,能够轻松、自在、安闲地保持在这一状态时,渐渐会觉得声音变得悠长、悦耳、轻微。坚持若干次静坐后,你会在静坐的某天某一时刻,于不知不觉中突然入于寂静,一切声音都听不到了,甚至觉得自己的身体都不存在了,这正是儒家所说的“坐忘”,道家的“虚极静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入静。无论这一现象持续的时间或长或短,都应该算是静坐养生的好现象。随着静坐定力的加强,这一现象持续的时间也会逐渐延长,由几分钟、几十分钟,甚至到几个小时。
另一个方法是“鼻息法”,也叫“安般守意法”。其法是,静坐时,注意鼻呼吸出入的气,使意念与呼吸配合为一,即“心息相依”。此时注意数息、调息和听息,吸气进来细长慢,呼气之时快短急,在调整呼吸的同时,要耳听呼吸、脉搏和心跳,一路做下去,直至百息、千息方可。当此之时,出息、入息的长短、轻重、冷热、有无,心中清清楚楚,“悉皆知之”,随着呼吸渐渐由粗且重到细而匀,直至趋于若有若无,细若游丝,甚至感觉不到自己在呼吸,即转入道家所说的“胎息”,进入身心恬然凝静状态,也就是真正进入了定境。
在最初静坐的一段时间里,身体的不同部位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冷、热、酸、麻、胀、痒、痛等感觉,其中犹以腿部和背部的感觉最为明显。于是,一些人感到担心,以为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其实,这很正常,而且应该算是一种好现象。首先,腿部不习惯于盘足而坐,背部也不习惯竖直,酸麻的感觉就会很明显,随着静坐次数的增多和时间的推移,便会逐渐适应。同时,人体经络遍及全身,何处潜伏病机,该处经络便凝滞不畅,人在静坐时,气机发动,循经络而运行,遇到凝滞处便予以冲击,人即产生各种感觉,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直至气机畅达,这些感觉方可消失,这也正是自身疗治病痛的一个过程。只要习静者了解其中的道理,持之以恒,很快就可达到初步健身的效果。
初练静坐者在练习静坐过程中,常会出现昏昏欲睡的现象,而针对这一现象,一般常用以下几种办法应对:或作适度运动;或系念鼻端,令心在一念之中无有分散之意;或观想脐中有一红色光点由下往上冲,到头顶散开;或以全身气力大呼一声“呸”;或捏住两鼻孔,强忍呼吸,最后由鼻孔喷出。以上方法,可由静坐者根据各自情况自主选用。
初习静坐,要防止所谓“气沉丹田”的误导。清末以来,由于内家太极拳的流行,各种武侠小说和相关影视剧的渲染,所谓“气沉丹田”的太极拳修习原则几乎家喻户晓。一些初学静坐的人一上座,便以讹传讹地想把呼吸之气引向丹田,希望能做到“气沉丹田”或“意守丹田”,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呼吸之气与人体气机本来就是两回事。同时,人体气机循于经络,自有其运行规律,殊难为意念所控制,而且人在静坐时,你越想守住什么,便越守不住,徒增烦恼,只能使精神更趋紧张,有悖于静坐的初衷,倒是老子的“无为无不为”,更契合静坐养生的真谛。
老年人养生有五忌
一忌:坐的时间过长
长坐可以缓解疲劳,使之舒适,但时间太长也会使肌肉衰退与萎缩。所以老年人应该多参加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加强肌肉锻炼,以增强体质。
二忌:站的时间过长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通过动静结合调节气血平衡,如果一直站立不动,就会影响气血运行,是人体部分组织细胞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瘀,从而导致疾病。
三忌:用眼时间过长
老年人用眼时间太长就会产生头晕目炫等症状。故老年人看报或看电视,电影应控制在2小时之内,不易连续看报看电影和电视。
四忌:躺的时间太长
要顺应四时,春夏季晚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适可而止的睡眠对老年人健康有益,就会则身体发软。
五忌:安静时间过长
过分无聊,寂寞,安静,孤独的处境,会使老年人变得精神不振,性情孤僻,丧失生活信心,导致健康状况下降。优美的音乐能使人轻松愉快,精神焕发,故老年人应有适当的声音刺激,艺增进身心健康。
老年人养生有哪些要注意
科学家研究表明,道德高尚的人能分泌出乙酰胆碱等有益的激素,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体健康长寿。反之,如果一个人利欲熏心、患得患失,会使自身免疫功能调节失去平衡,产生多种心身疾病,最终减少寿命。正气存内、胸怀宽广,是非不干,心旷神怡,就是这个道理。
老人常做好事,不计较名利,保持心情愉快,自然吃得香、睡得好,从而延年益寿。 饮食有节 老人不渴也要定时喝水,不断补充脏腑津液。晨起洗漱后,及时饮上一杯白开水,止渴“立竿见影”,细胞“脱水”缓解,胃肠道的毒素也得以消除,对心血管病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老人切忌暴饮,每次以不超过200~300毫升为宜,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更不宜一次饮过多的水。
饮食以“每餐少一口,可活九十九”为准则控制饮食,同时注重荤素搭配,以清淡为佳,定时定量,多吃蔬菜和水果,既保持大便通畅,又助于身体健康。吃水果的最佳时间应是午饭后1小时左右。老人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退,吃饭应细嚼慢咽,食用一些软质食物和温暖食物,如晚餐吃稀粥,有利于消化吸收;平常少食冷拌菜肴,以避免胃肠不适。
睡眠适度 一般来说,老人每天睡眠时间以8~10个小时为宜。按照自然规律以及人体生理特点,春夏养阳,应早睡早起;秋冬养阴,应早卧晚起。中午适当小憩一会,有利于恢复体力。另外,老人卧室应保持空气流通,冷暖适中;卧床软硬适宜,枕头高低适度,有利于消除疲劳,保证高质量睡眠。睡眠时保持右侧弓形的姿势,以减轻心脏负担,促进新陈代谢,以利于人体长寿。
老年人静脉曲张的寿命
在外表上就表现为逐渐出现所谓的“青筋隆起”,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那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影响寿命,所以提醒患者一定要重视。
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有三种,包括:压迫治疗法、曲张静脉硬化疗法和手术治疗三大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药物可以彻底根治下肢静脉曲张。穿着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属压迫治疗法中最为有效的方法。
压迫治疗法:使用医用弹力袜,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在脚踝部建立最高支撑压力,顺着腿部向上逐渐递减。压力的这种递减变化可使下肢静脉血回流,有效的缓解或改善下肢静脉和静脉瓣膜所承受压力。弹力袜最好是在清晨尚未起床时穿着,一直到夜间上床后再脱掉。
硬化剂治疗:将高张性溶液(如高浓度盐水或硬化剂)注射到曲张的静脉,破坏血管内膜,使其封愈后消失。但仅能治疗小的曲张血管、且治疗中可能会有剧痛,色素沉淀,甚至发炎,红肿,溃烂等后遗症,且有容易复发及复发后难以处理的问题,所以仅适用於少数患者。
外科抽除手术:在腹股沟做切口,高位结扎大隐静脉,点式剥除曲张的浅表静脉。需要半身或全身麻醉,住院治疗。治疗完整,但有皮下瘀青及伤口疼痛的缺点。
老年人立秋养生有妙招
窍门一:常运动大步走。很多老年人总是为家务琐事纠缠,觉得自己没有时间运动,其实运动就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比如在去菜市场的路上或者去接孩子的过程中,坚持有氧健康大步走,长期坚持就可以使自己手脚灵活,保持活力!
窍门二:枸杞参茶当水喝。在茶里加少许西洋参和枸杞,可以利用西洋参味甘辛凉的性质,调整茶味,而且西洋参补阴虚效果很好,而枸杞子泡茶,有滋补抗衰的作用。
窍门三:冷水洗脸要坚持。通过冷水洗澡和洗脸,可以锻炼和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坚持下去,身体的抵抗力会逐步增强,有益于抗病防病。
窍门四:再忙也要睡午觉。不管时间长短,不管睡着与否,好好躺着闭目养神对于体力和精力的恢复都是非常有益的。对于一些可自愈、症状较轻的疾病,能不吃药就不要吃药。比如感冒,可以通过多喝开水、适当运动等方式来排解,那么就不要通过吃药来治疗了。
以上老年养生小窍门,都是通过长寿老人的亲身经历总结而来,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老年人静脉曲张的治疗要怎么做?
1、老年人静脉曲张治疗方法之药物治疗
药物主要适用于:疼痛加重的静脉曲张患者,临时控制病情,为减轻疼痛,减轻水肿,疼痛,并发症,如酸风暴。不适合长期使用,患者静脉瓣膜功能遭到破坏,是不可逆的,药物无法修复,完全治愈,仍然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2、老年人静脉曲张治疗方法之激光微创
可以通过激光微创治疗方法,这种静脉曲张治疗方法,是目前比较安全、可靠的一种治疗方法,而且患者需要承受的痛苦比较少,也不会担心会有疤痕出现。术后置入各种引流管,不仅限制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而且还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而且激光微创手术,无法治疗较细小的侧支曲张血管,患者在通过激光治疗方法后,还是会有复发的可能。
3、老年人静脉曲张治疗方法之压迫治疗法
使用弹性袜,利用外在的压力来减少运动时产生的水肿。理论上说,弹性袜的压力,在足踝部最大,往上逐渐减少其压力。通常最好能穿至大腿的弹性袜。弹性袜最好是在清晨尚未起床时穿着,一直到夜间上床后再脱掉。
4、老年人静脉曲张治疗方法之血管外雷射或脉冲光
和去除斑点的雷射美容原理一样,优点是只需局部麻醉,治疗时间短,疼痛低,伤口相当小,不会留下难看疤痕,可立刻行走。但只针对微细的蜘蛛状静脉曲张,要自费且需数次疗程才有效。
5、老年人静脉曲张治疗方法之硬化剂治疗
将高张性溶液(如高浓度盐水或硬化剂)注射到曲张的静脉,破坏血管内膜,使其封愈后消失。但仅能治疗小的曲张血管、且治疗中可能会有剧痛,色素沉淀,甚至发炎,红肿,溃烂等后遗症,且有容易复发及复发后难以处理的问题,所以仅适用於少数患者。
6、老年人静脉曲张治疗方法之血管内烧灼治疗
在膝盖或足踝内侧做小切口,放入极细的导管,用高频波(或称射频)或雷射光束烧灼、阻断曲张的静脉血流。
老人保健有什么平衡要点
第一、膳食平衡
老年人膳食平衡有二:一是膳食中要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无机盐、水、纤维素)并与机体的需要量平衡。二是膳食的餐次及餐次比例平衡。在生活中可根据各自的体质、活动等具体情况作相应的调整。老年人一般以一日3-4餐为宜,应做到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睡觉较晚的老年人,可以在睡前一小时适当加食点奶类、面包等易于消化的食品,这样既可补充营养又可防夜间出现饥饿感而影响睡眠。
第二、动静平衡
有人提倡老年人多做些家务劳动,这一倡导很好。家务劳动可以说是一种运动与静养、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最佳形式。家务劳动的内容丰富、机动灵活、可提可放、可轻可重,不同情况的老年人都可运用。
第三、心理平衡
在人的一生的旅途中,进入老年或离退休是一个大的转折,这一转折将给他们心理状态、生理机能、生活规律、饮食起居、人际关系、社会交往等带来很大变化,其中以心理变化更为突出更为重要。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心态平衡,情绪稳定。
老年人养生保健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一个度,切勿盲目进补,也不过单调饮食。只有保持一种平衡状态才是养生保健的最佳方向,建议老年人在养生中注意控制平衡状态。同时,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情对身体健康也很重要。
阳春三月老年人养生有道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暖还寒,人体对寒气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老年人不宜马上脱去冬衣,体弱者换装尤要谨慎,不可骤减。
老年人春季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
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也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老年人在春季早睡早起,多参加室外活动,使自己的精神状态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一要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
老年人养生有哪些误区
误区之一 盲目跟风
有些老年朋友,由于缺乏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养生的方法,往往容易盲目跟风,即看看周围的老年朋友用什么方法可以养生,就跟着干起来。如跟着别人天未亮就起床,在市区一些街道与公园、滨江与广场上散步或慢跑,搞得精疲力竭,结果是人家走出个健康,而自己走出个骨关节病或气管病。如有些老年朋友跟着人家,气喘呼呼地登上西湖“四望楼”,人家锻炼出好体力,自己却因此而诱发冠心病心绞痛来。如跟着一些老年朋友下水游泳,人家游得很健康,可以消除从前的一些慢性病,可自己却游出个“心力衰竭”,差点丧命。如跟着一些老年朋友吃一种以松针为原料的保健药,人家吃得津津有味,自己却吃出个胃肠炎来……
这种盲目跟风的养生,比较普遍,当然大多数是跟得对的,但一些人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量力而行,往往不仅得不到预期的结果,甚至会发生生命危险。
误区之二 轻信一些保健品不科学的宣传
如今一些保健品经销商,为了拓宽销售渠道,以实现更大的利润,违背广告法的法条,利用名人效应,采取一些夸大其功效的宣传,而一些新闻媒体,由于利益的驱动,缺乏认真审查,竟为其“广而告之”。如一个保健鞋品种,将其功效说得神乎其神,扬言只穿其鞋,不用吃药就可以治所有的病。一时间,购买者纷纷。有些人明明用之无效,甚至出现“反应”,但为了不给别人说其傻瓜,花了六七百元买一双价值只有百几十元、而且起不了保健效果的“保健鞋”,别人向其咨询,只得含糊其词,结果让周围的一些人也同样骗,等到人人一齐说“受骗”,为期已经晚了。
有些经营骨关节“特效保健品”的代理商,吹嘘什么他的骨刺药,吃一个疗程症状消失,二个疗程骨刺减少,吃三个疗程,骨刺全没有,还可以保证今后不再复发。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总是有相当多的老年朋友,相信这种“天天讲”,但没有科学依据的宣传,直到吃了几个疗程,花了数千元才知道不行,这类上当受骗的现象比比皆是。
更令人可笑的是,像张悟本一类不学无术的人,胡说什么“绿豆可治百病”,由于新闻媒体的吹捧,结果出现了全国千万保健迷跟风抢购绿豆,弄得绿豆价格飚升。此外,“地瓜治癌”、“生泥鳅养生”等伪科学养生方法也相继让一些人急于养生的人受害不浅,这就是轻信伪科学养生的后果。
误区之三 滥食用保健品
在有些人眼里,保健品可以增进身体健康,因此多多益善,于是乎,有些人逢有新的保健品面世,就抢着要。有位学了许多年中医保健的老年朋友,本来自己是“健康老人”,但太重视保健品的食用和宣传,结果自己却因多吃保健品,反而闹出重病来,不治身亡。他自己死前曾后悔地说:“吃太多的保健品吃坏了身体。”
有位糖尿病患者,自以为得到了一条“单纯吃刺海参可以治糖病”的验方,自己忽视吃降糖药,而是拼命地吃刺海参,还动员大家都来吃,结果却是由于滥食刺海参、加之忽视药物治疗而猝死。
不少老年朋友听说深海鱼油可以治脑血管硬化而多吃,结果出现了胃肠消化不良,甚至还会出现维生素AD中毒症;有些老年朋友听说蛋白粉可以增加营养因而“天天吃”,结果却吃出便秘与积火;有些老年朋友听说维生素C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而大吃之,结果吃出个胃出血。一些老年朋友,由于保健心切,将保健品当饭吃,结果由于滥食而吃出病来。
误区之四 保健品越贵越好
有些老年朋友,由于积蓄甚丰,存在“食老钱买命”的思想,错误地认为,凡是价钱昂贵的保健品,都是好的,而那些价钱低廉的保健品就是差的,因此,宁愿多花些钱,买贵的保健品吃。保健品市场正是看好了这一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将一些原来是再普通不过的药物,变更个好听名字,换上新包装,虚高价格,以吸引老年朋友。如一些维生素,加上一个好听的名字,再以“一粒当数十粒”的宣传,将价格提高数十倍。
有些保健品,本来就是用一些价值十分低的植物叶子做的,但为了提高其价值,在出厂价只有一盒几元的,经药商一广告,一盒就成了近百元的“贵重保健品”。真是物无所值,吃亏的还是那些认为价格高的保健品就是好的保健品的老年朋友。
当然,这些养生误区,也会影响其他年龄的朋友,只不过老年人更容易因“老糊涂”而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