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6个月婴儿的喂养特点

6个月婴儿的喂养特点

每天喂3-4次,每次喂150-200毫升。可以在早上6点,中午11点,下午17点,晚上22点是各喂一次奶。上午9-10点及下午15-16点添加两次辅食。

6个月的宝宝每天可以吃两次粥,每次半小碗,可以吃少量烂面片,蛋黄保证每天一个,每日要喂些菜泥,鱼泥,干泥等,但要从少到多逐渐增加辅食。

6个月的宝宝正是长牙的时候,应该给宝宝一些固体食物如烤馒头片,面包片,饼干等练习咀嚼,磨磨牙床,促进牙齿生长。

甜杏仁油可食用吗 甜杏仁油每天吃多少好

1、一般建议成人每天食用甜杏仁油10-25毫升,清晨空腹食用最佳。

2、婴幼儿建议少吃甜杏仁油,0-6个月婴儿食用1毫升以内,6-12个月婴儿食用2毫升以内,12-24个月婴儿食用3毫升以内,24-36个月婴儿食用4毫升以内,36个月以上婴儿食用5毫升以内。

购置婴儿用品的注意事项 4个月以后添加辅食

配方奶粉是根据婴幼儿年龄进行连续性分段的,但辅食分段的适用年龄是可重叠的,如4-6个月婴儿只能添加1段米粉(或其他辅食),6-8个月可食用1段或2段辅食,8个月以上可食用1、2、3段的辅食。

市面上的辅食产品主要有米粉、面条、果泥、肉泥、果汁等,一般都分成3段。1段(辅食添加初期或以上)、2段(6个月或以上)、3段(8个月或以上)。各段产品主要区别于选材和细腻程度。

最早在宝宝4个月龄时可开始添加辅食,最晚不超过6个月龄。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而奶粉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可适量提前,但不能早于4个月的月龄,避免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宝宝母乳喂养还有补钙的必要吗

宝宝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喂养方法,因为母乳中含有宝宝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母乳可以说是宝宝最好的食品了。一般来说,母乳是富含钙质的,那么,使用母乳喂养宝宝还有补钙的必要吗?很多初当父母的朋友不知道母乳喂养的孩子是否需要补钙方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请育婴专家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个问题:

母乳当中营养非常的丰富,而且还能够增加孩子的免疫了,是宝宝食品不二的选择,那么究竟母乳喂养的婴儿还需要补钙吗?

母乳喂养的婴儿还需要补钙吗?

0~6个月婴儿每天钙的需求量为210毫克;7~12个月婴儿每天钙的需求量为270毫克。妈妈初乳中含钙量为250毫克/升,成熟乳中含钙量为 200~250毫克/升。研究数据可以清楚表明,母乳可以轻松满足6个月内婴儿对钙的需求,6个月以后婴儿开始添加辅食,所以也不会因为继续母乳喂养而出现缺钙。

何谓缺钙?只要婴儿能够接受正常的母乳喂养或配方粉,满4~6月后开始添加以米粉为主的婴幼儿辅食,以后逐渐添加营养丰富的其他辅食,就不可能出现缺钙等问题。营养素应该来源于食物,希望家长多关注婴儿食物,而不是补充剂,特别不是“矿石粉”。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缺钙会得佝偻病,其实佝偻病的全称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而不是缺钙性佝偻病。维生素D属于激素类营养素,在人体内没有直接营养的作用。它可促进骨骼对钙质的吸收,如果钙质在骨骼中吸收不良,即是佝偻病。另外,维生素D还可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母乳喂养的婴儿还需要补钙吗都了解了吧,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不需要再额外补充钙质,我们大家一定要重视。

婴儿母乳喂养量是多少

新生宝宝胃容量很小,一般情况下初生儿胃容量为30~35ml,3个月约为100ml,6个月为200ml,1岁为300~500ml,同时胃液分泌量少。胃的排空时间则随食物的种类和性质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胃的排空时间为2~3小时,牛奶喂养则为3~4小时,水为1~2小时。因此,爸爸妈妈们要准确掌握婴儿的吃奶量。

新生婴儿吃奶量

刚生下来的婴儿每次30-60毫升,一天6-8次。随着天数增加,每次增加到120毫升,喂的次数减少。但这仅仅是参考,如果孩子闹着要进食,你还是要喂他,让他吃饱。还要喂水,两次奶之间喂一次水,不宜太多,不要影响孩子的吃奶量。

一个月婴儿吃奶量

按需喂养是一个月宝宝喂奶遵循的原则,宝宝能吃多少就喂多少,要相信宝宝的身体本能,吃饱奶的宝宝在两次喂奶之间会很满足、安静,通常会睡3-4个小时,没有吃饱就会哭闹的。

你也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大小便来判断,吃饱的宝宝尿布24小时湿6次及6次以上,大便软,呈金黄色、糊状,每天2-4次。

两个月婴儿吃奶量

两个月的宝宝已经比上个月能吃了,仍然是按需喂养。两个月的宝宝一天的奶量在600-700毫升左右,一天可以分6-7次,每次间隔3-4小时,每次80-100毫升左右。如宝宝晚上睡着后,一般无需叫醒宝宝喂奶,以免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另需注意每个宝宝的胃口大小都不相同,建议根据宝宝自己的生活特点进行合理的喂养。

婴儿吃奶量

三个月婴儿吃奶量

三个月的宝宝一天奶量在800毫升左右,分5-6次,每次大约在150毫升。夜间喂奶比白天间隔时间长一些,要有意识地把间隔时间拉长,使婴儿慢慢养成夜间不吃奶的习惯。可以在宝宝两次喂奶间适当的添加一些温开水,也可以给宝宝添加一些奶伴葡萄糖,帮助宝宝消化吸收。

另外,不要太早添加辅食,添加得太早,宝宝会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现呕吐和腹泻,消化功能发生紊乱。

四至六个月婴儿吃奶量

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顿喂奶量为200毫升左右,应掌握吃奶总量,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每顿奶量不超过250毫升。四个月开始在吃奶前喂辅助食物,在两次奶之间添加辅食,可以先从米粉开始,等宝宝胃肠功能适应后,在慢慢添加其它的辅食。

六至九个月婴儿吃奶量

每四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顿奶改为三顿奶,逐渐上辅助食物从代替半顿开始到代替一顿奶。

九至十二个月婴儿吃奶量

全天由吃三顿奶减到吃两顿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时吃一次,其他顿全吃辅食。每两顿奶中间要喂水。

三个月婴儿护理方法

合理喂养

4个月以内的婴儿,要鼓励用母乳哺喂。母乳喂养婴儿在我国是一种良好的传统习掼。但近年来,母乳喂养率在我国各地城乡都比以往低。1983年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统一的调查方法,共调查了95132例0-6个月婴儿,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婴儿的生母。调查结果表明,o~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在城市平均为47.9%,农村平均为74.0%,与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在上海召开的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区间会议上所提出的指标(到1985年80%的婴儿有4个月的完全母乳喂养)还有一定的距离。影响母乳喂养率降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保证母乳喂养成功,首先需要全体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妇幼卫生工作者的努力宣传、指导和科学工作者的研究。

在指导合理喂养过程中,要提请家长注意观察婴儿的粪便,特别是在婴儿开始逐步增添辅助食品后,可以帮助家长及时判断某种辅助食品的增加是否过量,婴儿的肠胃对该食物是否适应。若喂食过量和不定时,以及食物成分不适宜婴儿消化功能,都很容易引起婴儿消化功能紊乱或腹泻。本来婴儿机体营养储备就不足,腹泻时间一长,就会引起营养缺乏症,甚至贫血。因此,每当增添一种新的辅助食品,就应注意观察婴儿的消化功能。

促进感知觉发展

感知觉是一种简单的基本认识过程,它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第一步。一切高级的心理活动如思维等都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积极促进婴儿的感知觉发展,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初生婴儿的视觉、听觉器官在结构上与成人基本相同。近年来的研究丧明,婴儿期是感知觉发展的快速时期。婴儿感知觉发展的大体趋势是:大约在生后第1个月末开始出现视线集中在某个物体上,4个月左右,视线可追随物体移动180°。接着是听觉定位,以及视觉、听觉分辨能力的提高等。

婴儿的感知觉是在生活实践中通过成人的教育发展起来的。因此,要结合婴儿的特点,结合一日生活的实践,教育、训练他们由近及远认识生活环境,促进感知觉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奶粉分段有哪些

奶粉分段的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标准)来进行划分。无论是国内国家,还是品牌之间对奶粉分段都有不一样的标准。介绍几款比较常见的奶粉分段标准。

1、正统分法:一段0-6个月(婴儿配方),二段6-12个月(较大婴儿),三段12-36个月(幼儿)。

2、严格按照国家标准CAC分:一段0-12个月(婴儿),二段12-36个月(较大婴儿及幼儿),没有三段。

3、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一段0-6个月(婴儿),二段6-18个月(较大婴儿及幼儿),三段12-36个月(幼儿)。

4、其它分法:一段0-3个月(婴儿),二段3-6个月(婴儿),三段6-12个月(较大婴儿),四段(12个月以上)。

宝宝多大可以换奶粉

宝宝0-6个月喝一阶段奶粉,等到6个月-1岁就可以换二阶段奶粉了,每一种婴儿奶粉都有自己的营养特点和口味特点,妈妈可依据宝宝的情况为宝宝挑选一种适合宝宝的奶粉。因为宝宝的胃肠道消化能力较弱,所以第一阶段奶粉换第二阶段的奶粉不能一刀切,即换婴儿奶粉不能突然转变,否则会让宝宝的肠胃不适应,而引起消化不良。

当然有些宝宝在初换宝宝奶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一段时间的适应以后就会好转了,妈妈不需要过多担心,建议妈妈是将新旧奶粉按逐渐增多和逐渐减少的比例冲调,让宝宝也逐渐适应营养特点和口味特点。

宝宝第一口辅食怎么添加

添加辅食,抓准时机很重要

在添加辅食时,抓准辅食的添加时机是很重要的。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发布的《婴幼儿喂养指南》提出,应在宝宝满6个月后再添加辅食。卫生部2007年出台的《婴幼儿喂养策略》也指出宝宝出生6个月之后,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才应开始添加辅食。

为什么添加宝宝辅食时,需要在6个月之后呢?因为过早的添加辅食,婴儿的肠道发育情况还未完全。如果发育还没完善就添加辅食,不但不能消化吸收,还有可能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

小宝宝唾液腺分泌相对少,4个月才开始逐渐增加,5-6个月分泌量增多。如果消化酶系统发育不成熟,就会造成进入体内的蛋白质未充分分解即吸收入血,容易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另外,肠粘膜屏障一般要到宝宝6个月时才能发育完善。根据宝宝发育的特点,我们可以知道过早地添加辅食,是有害的。

宝宝需要添加辅食的表现

1、对大人吃饭感兴趣

2、喂奶形成规律,喂奶间隔大约4小时;母乳喂养每天8-10次,人工喂养每天超过1000毫升仍然会哭闹着说饿肚子

3、频繁出现咬奶头或奶嘴现象;流口水多了

4、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低体重儿达到6公斤,给足奶量体重仍不长

5、少许帮助可以坐起来

婴儿时期宝宝每月吃奶量有啥不同

新生宝宝的胃容量是很小的,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胃容量大约为30~35ml,3个月时约为100ml,6个月时为200ml,1岁为300~500ml,同时胃液分泌量少。胃的排空时间则会随着食物的种类和性质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的宝宝胃的排空时间为2~3小时,牛奶喂养则为3~4小时,水为1~2小时。因此,爸爸妈妈们要准确掌握婴儿的吃奶量。

适合新生儿的吃奶量

刚生下来的婴儿每次要喂30-60毫升,一天大约6-8次。随着生长天数的增加,每次给宝宝的奶量要增加到120毫升,喂的次数逐渐减少。但是这种数据仅仅只是参考,如果孩子闹着要进食,你还是要喂他,让他吃饱。还要喂水,两次奶之间喂一次水,量不宜太多,不要影响到孩子的吃奶量。

吃奶量的多少是衡量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其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不过这些基本的问题对于新手妈咪来说都是个难题,所以做好相关的了解,对于养护宝宝十分重要。

适合一个月婴儿的吃奶量

按需喂养是一个月宝宝喂奶遵循的原则,宝宝能吃多少就喂多少,要相信宝宝的身体本能,吃饱奶的宝宝在两次喂奶之间会很满足、安静,通常会睡3-4个小时,没有吃饱就会哭闹的。

你也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大小便来判断,吃饱的宝宝尿布24小时湿6次及6次以上,大便软,呈金黄色、糊状,每天2-4次。

适合两个月婴儿的吃奶量

两个月的宝宝已经比上个月能吃了,仍然是按需喂养。两个月的宝宝一天的奶量在600-700毫升左右,一天可以分6-7次,每次间隔3-4小时,每次80-100毫升左右。如宝宝晚上睡着后,一般无需叫醒宝宝喂奶,以免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另需注意每个宝宝的胃口大小都不相同,建议根据宝宝自己的生活特点进行合理的喂养。

适合三个月婴儿的吃奶量

三个月的宝宝一天奶量在800毫升左右,分5-6次,每次大约在150毫升。夜间喂奶比白天间隔时间长一些,要有意识地把间隔时间拉长,使婴儿慢慢养成夜间不吃奶的习惯。奶粉喂养的可以在宝宝两次喂奶间适当的添加一些温开水,也可以给宝宝添加一些奶伴葡萄糖,帮助宝宝消化吸收。

另外,不要太早添加辅食,添加得太早,宝宝会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现呕吐和腹泻,消化功能发生紊乱。

适合四至六个月婴儿的吃奶量

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顿喂奶量为200毫升左右,应掌握吃奶总量,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每顿奶量不超过250毫升。六个月开始在吃奶前喂辅助食物,在两次奶之间添加辅食,可以先从米粉开始,等宝宝胃肠功能适应后,在慢慢添加其它的辅食。

适合六至九个月婴儿的吃奶量

每四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顿奶改为三顿奶,逐渐上辅助食物从代替半顿开始到代替一顿奶。

适合九至十二个月婴儿的吃奶量

全天由吃三顿奶减到吃两顿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时吃一次,其他顿全吃辅食。每两顿奶中间要喂水。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方法

上面介绍的婴儿吃奶量只是参考值,如果宝宝一直闹着吃奶,妈妈们也还是要喂奶,让宝宝吃饱。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呢?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

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

婴幼儿科学喂养新主张

目前一些网络包括部分报纸杂志上刊登的婴幼儿喂养方案有一些错误或仍然遵循20世纪末期的理论,这些理论误导了一部分妈妈,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明确指出:《母乳喂养是为婴儿健康生长与发育提供理想食品的一种无与伦比的方法。作为一项全球公共卫生建议,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婴儿的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之后,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得安全的营养和食品补充,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并提出:《儿童有权获得充足的营养及安全和有营养的食品,两者对于实现其享受能获得的最高健康标准至为重要。》

卫生部妇幼司在2007年公布的《婴幼儿喂养策略》提出:要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及时合理的添加辅助食品。据介绍,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生与不科学的喂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出生体重及6个月内体重的增长与发达国家儿童相比无明显差异,而6个月后差距逐渐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使许多婴儿在6个月后不能及时和合理的添加辅助食品,影响婴儿生长发育。特别在农村,添加辅食的时间、辅食的营养成分等方面都难以做到及时、合理、安全和符合营养要求。

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儿童时期消瘦可导致成年期身高损失1%;儿童时期消瘦可导致智商降低5~11百分点;一个人营养不良将损失他一生中创造的生产力的10% ;营养不良可以造成GDP的损失高达2%~3%。》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到3岁时大脑的重量应该达到成人的 80%。如果在婴幼儿期发育不良,以后追加生长是十分困难的。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为此,我通过博客再次刊登出来我的讲课稿的部分内容,这是依据卫生部2007年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书写的讲课稿,供大家参考使用:

提请大家注意科学喂养的新观念与以往喂养观念不同的几点:

⑴ 20 世纪90 年代,认为辅食添加应该从4 个月开始,有些书刊甚至宣传2个月开始添加。2000年认为应该从4 ~ 6 个月开始。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反复的论证和研究(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后提出,大多数婴儿的辅食添加应该从满6 个月时开始比较适宜。因此建议在宝宝满6 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但是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都不一样,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同,因此根据孩子的表现来判断是否可以开始添加辅食。添加的时间以不能早于4 个月或者不晚于8个月为宜。

⑵ 首先添加的是米粉,最好是强化铁的米粉而不是蛋黄,因为蛋黄中的铁不易被婴儿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过敏。

⑶ 果汁和煮菜水放在6个月时开始添加。

0~6月的喂养:

液体食物:母乳或配方奶(首选0~6月婴儿配方奶粉)

生后15天开始添加维生素D和钙剂,早产儿出生后就需要添加,尤其是北方的寒冷冬春季和南方的霉雨季节。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适量的补充维生素K。出生后VitK12mg口服,以后1周和1月分别口服5mg、或者出生后肌肉注射1~5mg,连续3天

尽早抱出户外晒太阳。

6~12月婴儿喂养指南:

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不足选择较大婴儿配方奶粉,不宜直接喂液态奶和蛋白粉。

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不强迫进食,尝试调整食物种类、花色、口味、形状和搭配,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新鲜、制作卫生、现做现吃、不吃剩食

6~12月龄婴儿膳食建议:

6月龄: 母乳或配方奶800毫升。

含铁米糊、果汁(水果泥)、菜汁(蔬菜泥)、鱼泥、虾泥、肝泥、蛋黄泥。

7~9月龄:母乳或配方奶800毫升。

烂面、软饭、碎菜、切成薄片的水果、肉末(先吃禽肉后吃畜肉)、全蛋。

10~12月龄:母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

小饺子、小馄饨、煮烂的蔬菜等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单独制作。

及时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补充母乳中营养素的不足,例如铁元素。

婴儿生长发育迅速,活动增多,需要增加能量供应,胃容量相对小,需要增加食物的营养密度。

4~6个月学习和训练吞咽和咀嚼能力的关键期。

增强消化机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量,增强消化酶的活性、增强胃肠蠕动能力、促进牙齿发育。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精神发育、刺激味觉、嗅觉、触觉发育。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使用食具,逐渐停止吸吮的摄食方式走向独立的重要转折点。

判断添加辅食的时机

对大人吃饭感兴趣。

喂奶形成规律,喂奶间隔大约4小时,每日喂奶5次左右。

唾液分泌量显著增加。

频繁出现孩子咬奶头或奶嘴现象。

母乳喂养每天8~10次、人工喂养的孩子奶量超过1000毫升仍显饥饿。

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低体重儿达到6公斤,给足奶量体重仍不长。

少许帮助可以坐起来。

选择辅食需要注意的问题

辅食喂养与母乳喂养同等重要;

辅食的质量与数量同等重要;

辅食需要多种多样,保证每天搭配谷类、蔬菜、动物性食物和水果。

食物的安全性:注意添加剂、色素、香味剂等问题;

区别食物的不耐受和食物过敏;

学会同类食物的交换份法;

家长学会为孩子制作辅食的烹调技术和营养搭配的科学知识。

添加辅食的原则

从一种到多种;

从少量到多量;

从稀到稠;

从细到粗;

少盐不甜;

忌油腻;

天气炎热、生病、消化不良时延缓添加。

婴儿配方奶粉分段常识

奶粉分段的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标准)来进行划分。

1、一段0-6个月(婴儿配方),二段6-12个月(较大婴儿),三段12-36个月(幼儿)。正统分法。

2、一段0-12个月(婴儿),二段12-36个月(较大婴儿及幼儿),没有三段。严格按照国家标准、CAC分,多美滋金盾就是如此。

3、一段0-6个月(婴儿),二段6-18个月(较大婴儿及幼儿),三段12-36个月(幼儿)。主要是2段上的区别,市场比较喜欢,也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一段0-3个月(婴儿),二段3-6个月(婴儿),三段6-12个月(较大婴儿) 四段(12个月以上),爱怡乐奶粉就是这么的。

据不同年龄小儿的生理特点和对营养素的要求,对五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元素进行全面的强化和调整,以满足不同发育阶段宝贝的需求。

相关推荐

宝宝母乳喂养时间表

1、从理论上讲,母乳喂养是按需哺乳,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但是,如果超过3小时,婴儿还在睡觉,应该唤醒婴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给婴儿换尿布、触摸新生儿的四肢,手心和脚心、轻揉其耳垂,将婴儿唤醒。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可采用另一种方法,母亲用一只手拖住婴儿的头和颈部,另一只手拖住婴儿的腰部和臀部,将婴儿水平抱起,放在胸前,轻轻的晃动数次,婴儿便会睁开双眼,婴儿清醒后,母亲即可给婴儿哺乳。2、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婴儿,也应每隔3-4小时喂奶一次。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长,每个新生儿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会逐渐形成自己的

五个月宝宝奶量

一、婴儿吃奶量标准 新生宝宝胃容量很小(初生儿胃容量为30~35ml,3个月约为100ml,6个月为200ml,1岁为300~500ml),同时胃液分泌量少。胃的排空时间则随食物的种类和性质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胃的排空时间为2~3小时,牛奶喂养则为3~4小时,水为1~2小时。 婴儿出生的前几天,奶量可按婴儿每公斤体重计算,每日给100~200毫升,因牛奶不易消化,要兑水,比例可为4:1、3:1、3:2、2:1、1:1。如二份奶兑一份水则为300(360)毫升奶+150(160)毫升水,总量为450~48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目前国内大部分婴儿都会在6个月到一岁之间断母乳。这与产假的长度很有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纯母乳喂哺6个月, 母乳可持续两年或以上。很多妈妈上班后, 仍然完全或部分母乳喂哺。 最好是按宝宝的需要断母乳, 这样宝宝才较容易适应。 你可以考虑在宝宝已经进食固体食物,或开始使用杯饮用时才开始断母乳。 我国平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7.42个月(±5.60),分布范围为1-40个月。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母乳喂养率下降明显,47.75%的6-12个月婴儿仍在母乳喂养,12~18个月的婴幼儿中母乳喂养的比例为16.9

九个月宝宝喂养特点

9个月宝宝食谱应以粗颗粒食物为主,方便宝宝练习咀嚼。9个月宝宝已进入离乳初期,妈妈每天可以给宝宝吃一些鱼泥、全蛋、肉泥、猪肝泥等食物,给宝宝补充铁和动物蛋白,也可给宝宝吃烂粥、烂面条等补充热量。如果现在宝宝对吃辅食很感兴趣,可以酌情减少一次奶量。母乳或奶粉应每隔4小时喂1次。 9个月宝宝一日饮食安排 06:00 母乳或配方奶200ml 09:00 蛋黄1个,煮烂的面条1小碗 12:00 母乳或配方奶200ml 15:00 水果泥,果汁约80ml 17:00 粥(加碎菜、鱼泥或肝泥、肉末)约50g 20:0

母乳 6月内婴儿的理想食物

母乳是6个月龄之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然而我国婴儿纯母乳喂养率30年来却呈下降趋势。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不足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农村为30%,城市仅为不到16%。但在1983年到1985年全国20个省市调查中,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农村还是60%,城市为34%。 翟凤英说,母乳所含的营养物质齐全,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合理,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非常适合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婴儿。 然而,由于我国妇幼系统缺乏正规的营养师,受妊娠反应、饮食习惯影响,中国妈妈贫血率较

2段奶粉的介绍

配方奶粉是根据婴幼儿年龄进行连续性分段的,一般0-6个月婴儿进行母乳喂养或1段奶粉混合喂养,7-12个月只食用2段奶粉,1-3岁幼儿只食用3段奶粉。这种分段形式并非绝对的,例如日本奶粉常见分段是1段(0-9个月)、2段(9-24个月)。 每个品牌奶粉都会有2段奶粉产品,而且各有千秋。2段奶粉哪个好,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是要看配方是否适合宝宝,能满足此月龄的宝宝的营养需求。总得来说是3个主要原则:一、营养价值高;二、宝宝爱吃易消化;三、奶源好。

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首先应做好婴儿喂养指导。母乳中铁虽不够,但其吸收较好。如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应选用强化铁配方奶喂养。或及早在食物中加铁, 婴儿出生4个月左右,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应该逐步添加蛋黄、肝泥、鱼泥、菜泥及铁强化食品。在给宝宝吃含铁食物的同时,最好也补充富含维生素C、果胶的水果,提高铁的吸收率。 关于加用强化铁的饮食,足月儿从4—6个月开始(不晚于6个月),早产婴及低体重儿从3个月开始。最简单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辅食中加硫酸亚铁。对母乳喂养儿每日加1—2次含铁谷类。 人工喂养儿在6个月以后,若喂不加铁的牛奶,

什么时候添加辅食最适合

第一、宝宝辅食第几个月添加 过去的观点认为婴儿满4个月就应该添加辅食,因4个月大的婴儿已能分泌一定量淀粉酶,可以消化吸收淀粉。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的新的婴儿喂养报告,提倡在前六个月纯母乳喂养,六个月以后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食物,母乳喂养最好坚持到1岁以上,以奶类为主,其他食物为辅,这是把1岁内为宝宝添加的食物叫做辅食的原因。 目前国卫生部也提出建议在婴儿进入第6个月后再添加辅助食物。但是具体到每个宝宝,该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父母应视宝宝的健康及生长状况决定,辅食添加时间应按宝宝成长需要而非完全由年龄来决定

小儿缺铁性贫血预防指导

一、做好婴儿喂养指导。 母乳中铁吸收较好,最好使用母乳喂养。如不能用母乳喂养时,采用强化铁配方奶喂养。 1、加用强化铁的饮食。 足月儿从4~6个月开始(不晚于6个月),早产婴及低体重儿从3个月开始,加强饮食中铁的含量。最简单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辅食中加硫酸亚铁,如食用含铁谷类或交替使用硫酸亚铁滴剂。硫酸亚铁滴剂足月儿纯铁用量不超过1mg/kg/日(2.5%FeSO40.2ml/kg/日),早产儿不超过2mg/kg/d。每日最大总剂量为15mg。但在家庭使用最多不超过1个月,以免发生铁中毒。另外,人工喂养儿在

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专用安排

据了解,婴幼儿营养不良是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比较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在6-24个月辅食添加期间,营养不良及贫血患病率较高。因此,卫生部、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和WHO儿童卫生合作中心联合实施了“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改善项目”。 了解我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及贫血患病率,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我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降低贫血患病率。。 项目将通过专业培训、健康教育、营养素补充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婴幼儿喂养,合理添加辅食,保障婴幼儿营养,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健康水平。今后,我省将实施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