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肉瘤手术治疗的类型是什么
软组织肉瘤手术治疗的类型是什么
软组织肉瘤手术治疗的类型如下:广泛切除术:这是治疗软组织肉瘤最常用的手术方式。除肿瘤及反应区需切除外,还应包括据肿瘤周围3~5cm的正常组织,也就是说手术时不应暴露肿瘤,应在正常组织中解剖切除,这是避免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则。根治性间室切除术:肢体肉瘤常采用肌肉间室及肉瘤的广泛切除术,手术的关键是应切除此间室的全部肌肉,从肌肉的起止点连同肿瘤行整块切除。在此范围切除后,可减少局部复发;臀部肉瘤的间室切除包括整个臀大肌;腹壁肉瘤的切除要包括相应区域的肌肉。有时间室切除后的疗效并不低于截肢术。截肢术:近20年因肉瘤截肢的病例越来越少,截肢的病例多属晚期、高度恶性,截肢后疗效也欠佳,因此截肢原则上仅限于经综合治疗后不能达到治疗目的时才考虑应用。目前国外的截肢率已下降到3%~8%,而国内仍高于国外。修复重建术:由于广泛切除及间室切除后造成局部创面缺损,局部修复也逐渐被重视,如植皮术、带血管蒂肌皮瓣修复术等,可在许多创面部位应用。另外人工假体、异体骨、金属假体植入术等均可应用。但在修复时,要保证局部无肿瘤残留,避免为修...
软组织肉瘤有哪些活检方法
软组织肉瘤的诊断依靠病理学切片检查,为获得正确的病理学诊断,必须要进行合理的肿瘤活检术,常见活检方法有以下几种:针吸活检:通过细针穿刺肿瘤获得细胞学诊断。针吸活检的适应证包括体积较大、位置较深的肿瘤,如盆腔、纵隔、椎骨旁的肿瘤,可在超声波引导下进行。另外在已破溃的软组织肉瘤以及已有远处转移及复发的病例均可穿刺。切取活检:多在手术中为明确诊断而应用。较大的肢体肿瘤、位置深在的腹膜后肿瘤均可切取活检,以获得病理诊断,选择下一步治疗。切除活检:切除活检的概念是切除整个肿瘤送检,常用于各小体积表浅肿瘤的切除,达到诊断及治疗的双重目的。切除肿瘤时尽量将一些正常组织一起切除,如为良性肿瘤则结束手术,如为恶性肿瘤则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决定是否需扩大手术范围。
软组织肉瘤的形状
软组织肉瘤的形状可有不同,例如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通常隆起于皮肤表面,并与皮肤粘连较紧,表面密布扩张的小血管网,呈球形或分叶状生长,直径5厘米左右。纤维肉瘤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滑膜肉瘤由于恶性程度较高,体积常较大,一般为5~l0厘米,脂肪肉瘤的体积最大,有时可达到数十厘米。横纹肌肉瘤多生长在肌肉内,边界多不清楚,恶性神经鞘瘤生长在神经附近,体积较大,易出血及坏死。
软组织肉瘤的皮肤表面温度因肿瘤代谢程度不同而有区别,恶性程度高的肉瘤皮温较高,而恶性程度低者皮温可接近正常。
脂肪肉瘤疾病的检查诊断
恶性软组织肉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多见于30~70岁患者,以50岁左右发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四肢特别是大腿、臀部好发,上肢,腹膜后、头、颈块,直径3~10cm多见,后腹膜巨大者直径可达20cm以上,肿瘤常为结节状,或分叶状,质软或稍硬。
脂肪肉瘤如何诊断?
脂肪肉瘤是第二位常见的软组织肉瘤,男性稍多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在40岁以上,此病除发生于腹腔及大腿软组织外,很少发生于它处,但也有报告发生于躯干及四肢者,极少数病例是发生于原有的脂肪瘤基础上。
通常发生于深部肌肉间软组织,表现为一大肿块,边缘不清,脂肪肉瘤可生长很大,硬固,除非晚期患者,一般皮肤很少受累。
组织学上分化不好者有30%~40%发生转移,而分化好的则较少转移,虽然也可转移到肝,骨髓,中枢神经系统,但以肺为常见转移部位。
脂肪肉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是脂肪肉瘤治疗中的第一选择。局部的广泛切除,是减少复发、转移的有效措施。因为脂肪肉瘤淋巴结转移罕见,引流区淋巴结清扫多无必要。放射治疗的意义,有文献报道粘液型脂肪肉瘤放射治疗较敏感。但总体来讲放射治疗对脂肪肉瘤不是主要治疗手段,我们多用于肿瘤边缘切除的病人,防止局部复发,对于局部能行根治性切除或广泛切除的病人,术后放疗意义不大。化疗由于高分化脂肪肉瘤恶性度低,转移的可能性小,化疗意义不大。对于恶性度较高的类型为术后防止转移,可以行化疗。由于现在尚无对脂肪肉瘤特效的化疗药物,我们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ADM、顺铂DDP、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对于发现临床转移以前的微小转移灶有治疗意义。由于脂肪肉瘤的组织学型多,根据文献报道及我们自己的经验,高分化型及粘液型脂肪肉瘤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80%左右,多形型、圆细胞型、去分化型脂肪肉瘤预后差,5年生存率20%~50%。转移以血行转移为主,多转移到肺。
肉瘤有多种
软组织肉瘤中约75%属高度恶性。常见软组织肉瘤包括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高度恶性多形性肉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滑膜肉瘤和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不同年龄常见的肿瘤类型有所不同。某些纤维瘤病全部发生在儿童期,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几乎只发生于儿童,滑膜肉瘤多见于青壮年,多形性高度恶性肉瘤、脂肪肉瘤和平滑肌肉瘤主要见于老年患者。
肉瘤怎么治疗好的比较快
(1)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在软组织肉瘤治疗中仍然占重要地位,但单纯手术切除的局部复发率较高,单纯广泛切除者,局部复发率为50%,而局部切除者复发率高达80%。高恶性度软组织肉瘤容易发生肺等部位的远处转移,即使根治性手术,也可以发生复发和转移,预后不良。为了获得满意的肿瘤切缘,降低复发率,经常需要截肢或对受累的肌肉群进行彻底的切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放疗:是提高软组织肉瘤局部控制率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高恶性软组织肉瘤,术后放疗可以达到降低复发率的作用。可分为术前放疗、术后放疗、后装放疗(组织间照射、近距离放疗)术中电子线放疗、粒子植入,可根据患者情况单独或组合使用,但目前在放疗给予时间、方式和并发症上仍有争论。
(3)化疗:现在IFO和ADM作为软组织肉瘤化疗的一线药物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对于不同的肉瘤缓解率不同。
国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术后高复发率。②大部分肉瘤无有效的化疗药物。③如何正确使用放疗。④术后肢体功能的康复。
软组织肉瘤的形状
软组织肉瘤的形状可有不同,例如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通常隆起于皮肤表面,并与皮肤粘连较紧,表面密布扩张的小血管网,呈球形或分叶状生长,直径5厘米左右。
纤维肉瘤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滑膜肉瘤由于恶性程度较高,体积常较大,一般为5~l0厘米,脂肪肉瘤的体积最大,有时可达到数十厘米。横纹肌肉瘤多生长在肌肉内,边界多不清楚,恶性神经鞘瘤生长在神经附近,体积较大,易出血及坏死。
软组织肉瘤的皮肤表面温度因肿瘤代谢程度不同而有区别,恶性程度高的肉瘤皮温较高,而恶性程度低者皮温可接近正常。
肺部平滑肌肉瘤严重吗
一、软组织肉瘤的恶性程度 恶性程度高的需要辅助化疗,反过来说,恶性程度低的不需要辅助化疗。低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是纤维肉瘤、高分化和中分化粘液脂肪肉瘤、脂肪肉瘤、脂肪瘤样脂肪肉瘤。中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包括低分化粘液脂肪肉瘤、多形性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和浅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包括血管肉瘤、滑膜肉瘤、腺泡状和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深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未分化肉瘤。另外需注意的是,大约15%的软组织肉瘤由于组织学上变化多端而不能分类。一般说来,恶性程度高的易发生血道播散,恶性程度低的不易发生血道播散。血道播散是软组织肉瘤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恶性软组织肿瘤通常生长迅速、体积巨大,浸润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肿瘤本身可有坏死、出血及继发感染,并且经常有广泛的血道播散转移至肺、骨、皮下、脑、肾上腺、胰腺等脏器。各种类型的恶性软组织肿瘤的血道播散也有显着差别,根据其血道播散机会可粗略地分为三类:高度可能性的有圆形细胞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肉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滑膜肉瘤、血管肉瘤、淋巴管肉瘤等;中度可能性的有深部恶性巨细胞瘤、多形性横纹肌肉瘤、透明细胞肉瘤、平滑肌肉瘤等;不常发生的有上皮样肉瘤、浅部恶性巨细胞瘤、纤维肉瘤、高分化的粘液脂肪肉瘤等。另外,检查时动作不够轻柔、不恰当地进行理疗、肿瘤的活检、手术时的挤压等都可能导致肉瘤细胞的血道播散。
二、局部复发率高的软组织肉瘤 软组织的良性肿瘤,在完全切除后多数不会复发。对于交界性肿瘤,要求在肿瘤四周一定距离的正常组织内进行手术切除,才有可能防止复发。恶性软组织肉瘤局部切除术后有75%~90%的病人局部复发,扩大切除术仍有20%~60%的人局部复发。其中以横纹肌肉瘤、滑膜肉瘤、间叶肉瘤较为突出。
三、淋巴道播散的机会 除血行转移外,软组织肉瘤还可伴有淋巴道转移,而且往往早期就有淋巴结转移。如滑膜肉瘤中17.6%、横纹肌肉瘤中15.6%病例有淋巴结转移。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等很少有淋巴结转移。
软组织肉瘤的生物学特性是否与癌相同
软组织肉瘤与癌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简谈如下:肉瘤生长方式多为离心状球形增大,而癌多呈浸润状生长;肉瘤常有一层"假包膜",实质上这是肿瘤的包膜,即存在肿瘤细胞,但外科医生常误认为此包膜为真正的包膜,而手术范围不够,造成复发;肌肉筋膜及肌腱可以阻挡肿瘤的扩延。软组织肉瘤易发生血道转移,但淋巴结转移并不多见,一旦发生,预后同样较差;低度恶性肉瘤常易局部复发,而高度恶性肉瘤可能同时复发或转移;肿瘤大小与预后有关,小于5cm的肿瘤预后好,而大于5cm的肿瘤预后较差;小儿的软组织肉瘤预后好,成人较差。儿童的软组织肿瘤对化、放疗敏感,成人次之。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怎么办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要做什么检查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早期不痛,临床特征多不明显,通常是在偶然情况下被发现。目前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常需要做的检查有CT、核磁共振以及免疫学检测等,由于CT图像的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对软组织肿瘤的发现十分有利,可以准确确定肿瘤的范围和解剖位置,为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是如果需要确诊,仍然以组织活检为主。
外阴脂肪肉瘤的治疗
外阴肉瘤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或放疗可望提高疗效。
1.手术治疗
采用根治性外阴切除和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原发灶的切除范围必须足够,切除不够则常会局部复发。腹股沟深淋巴结阳性则行盆腔淋巴清扫术。采用肿瘤剔除术或仅行肿瘤切除手术,80%局部出现复发。
2.化疗
病期稍晚、组织上核分裂活跃的肉瘤,根治术前后结合化疗可改善预后。目前常用的治疗软组织肉瘤的化疗方案有:
(1)VAC方案 长春新碱、放线菌素或放线菌素D(更生霉素)、环磷酰胺。3~4周重复使用,但要视骨髓功能恢复情况而定。
(2)CYVADIC方案 磷酰胺静滴,第2天;长春新碱静注,第1,8天;达卡巴嗪(氮烯咪胺)静滴,第2天,疗程间隔4周。
(3)ADIC方案 多柔比星(阿霉素)静滴,第1天;达卡巴嗪(氮烯咪胺,DTIC)静滴,第1~5天。
腺泡状软组织肿瘤是如何引起的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由Christopherson于1952年首先报道,属于来源不明的恶性软组织肿瘤,病理免疫组化表达desmin 和MyoD1 等肌源性标记物,S-100、NSE 等神经源性标记物阳性。
近年有报道其可能来源为肌源性,是横纹肌肉瘤的特殊类型,但目前争论较多。
在2002 年的WHO软组织肿瘤分类中,仍然划归为来源不明恶性软组织肿瘤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