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方药有哪些
理气方药有哪些
金铃子散
【成份】金铃子、玄胡索各一两(各9g)。
【主治】肝郁化火证。心胸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半夏厚朴汤
【成份】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9g),苏叶二两(6g)。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橘核丸
【成份】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带洗、川楝子去肉,炒,桃仁麸炒各一两(各9g),厚朴去皮,姜汁炒,木通、枳实麸炒,延胡索炒,去皮,桂心不见火,木香不见火,各半两(各6g)。
【主治】疝。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
暖肝煎
【成份】当归二三钱(6~9g),枸杞三钱(9g),小茴香二钱(6g),肉桂一二钱(3~6g),乌药二钱(6g),沉香一钱(或木香亦可)(3g),茯苓二钱(6g)。
【主治】肝肾虚寒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弦沉迟。
厚朴温中汤
【成份】厚朴姜制、陈皮去白,各一两(各9g),甘草炙、茯苓去皮、草豆蔻仁、木香各五钱(各5g),干姜七分(2g)。
【主治】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沉弦。
旋复代赭汤
【成份】旋复花9克、代赭石15克、党参12克、炙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9克、大枣4枚。
【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胃气上逆而致的胃脘痞闷、嗳气、呃逆、呕吐等证。
理气:治法之一。即调理气机,调整脏腑功能,用于治疗气病的方法。常用具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气虚。气虚宜补,气滞宜疏,气逆宜降,故又分补中益气、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
甲状腺结节危害大对症治疗是关键
肝火旺盛型甲状腺结节:痰气壅结,忧恚郁怒,气滞血瘀,郁久极易化火,因此古代医家多运用龙胆草、黄芩、栀子、夏枯草等苦寒药物以泻其火,用以治疗肝火旺盛,烦躁易怒,汗出型瘿病。如《外台秘要》中5个治瘿的方剂和《圣济总录》中4个方剂都运用了龙胆草等清肝泻火的药物。
气滞型甲状腺结节:长期愤懑恼怒或忧思过虑,肝气失于条达,气滞痰凝壅结颈前而成瘿,是瘿病的另一重要原因。因而历代医家无不以疏肝理气、消瘿散结为治疗瘿病的另一大法而选方用药。如《外台秘要》深师苏子膏疗气瘿方、疗瘿细气方中所用之陈皮,《外科正宗》活血散瘿汤、海藻玉壶汤中所用之青皮,治疗“忧郁伤肝,思虑伤脾”,而“生气瘿肉瘤”的十全流气饮中更有乌药、陈皮、香附、木香、青皮等多味疏肝理气类药物。
痰凝型甲状腺结节:古代医家认为瘿病大多为痰做祟,化痰软坚,消瘿散结类药物是古代医家治疗瘿病的主药,常用海藻、海带、昆布、浙贝母、夏枯草、半夏等,如海藻丸、昆布丸、海藻玉壶丹等。《神农本草经》提出海藻“主瘿瘤气”,《本草经疏》中记载昆布“瘿坚如石者,非此不除,正咸能软坚也”。晋代葛洪的《肘后方》首先谈及海藻、昆布治疗瘿病。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记载了许多特效方药,如海藻、昆布、羊靥等治疗瘿瘤。
阴虚火旺型甲状腺结节:瘿病痰气郁结日久化火,火热耗伤阴精而导致阴虚火旺,其中尤以肝、心两脏阴虚火旺的病变更为突出。
治疗斑秃的中药有哪些
治疗斑秃的药物有哪些?目前治疗斑秃的药物有很多,但最好采用中药的方法。因为中药治疗斑秃不仅疗效好,而且对身体不会产生任何的副作用。常见治疗斑秃的中药有:
(1)养血补血方:如神应养真丹加减,由地熟、当归、女贞子、菟丝子、羌活等养血,补肾、去风药物组成。少数服药后如觉咽口干等反应者,加用六味地黄丸或胆草泻肝丸。
(2)滋补肝肾方:熟地、当归、巴戟肉、肉苁蓉、熟女贞、桑椹子、羌活、赤勺、白勺、丹参各12克,川芎、荆芥各10克,对青少年病程短、脱发区少者效果尤佳。
(3) 健脾益气方:(a)以异功散为主、同时配以黄芪30-60克,党参12-15克,白术、茯苓9-12克,陈皮6克,甘草12克。(b)红参20克,黄芪50克,白勺30克,白术45克,灸甘草20克,肉桂30克,大枣20枚,加减共研细末,蜜蜂500克,炼蜜丸,每丸10克,含生药3.8克,此种治疗斑秃的药物日服三次,每次一丸。
(4)养阴凉血方:生地、女贞子、泽泻、山楂、黄岑、白芷、桑叶各9克,首乌、旱莲草各24克,龙胆草、黄柏各6克,丹皮12克。
(5)疏肝理气方:方如小柴胡汤治疗斑秃,日本亦有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本病的报道,疗效满意,特别对那些与神经因素有关的斑秃患者效尤佳。
(6)固饰通络方:如桂枝、龙骨、牡蛎、赤勺、甘草、女贞子、旱莲草、五味子等。
总之中药这种治疗斑秃的药物有很多,所以在进行治疗时,务必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预防工作。
陈皮功效作用 防晕车
中医认为,陈皮气香,味辛温微苦,归脾、肺经,有健脾和胃,理气调中、化痰止呕等功效,特别是在理气方面功效尤为明显。其最常见的用法就是用来治晕动病。
乘车(船)前1小时,每隔20分钟放1片进口腔,崩解后吞下;车(船)开动后,每隔10分钟放1片进口腔,崩解后吞下即可起作用。
黄疸肝炎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急性无黄疸型乙肝主要按以下几型进行辨证论治:1. 湿热内蕴,脾胃不和[症状]胸腹痞闷,纳差,厌恶油腻,恶心呕吐,小便黄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健脾和胃,利湿清热。[方药]不挽金正气散加减。茵陈25克 板兰根20克 藿香15克 法半夏10克 厚朴15克苍术12克 车前子10克 川楝子10克 甘草6克2.脾胃失调,气郁血虚[症状]胁肋胀闷疼痛,乏力,胃纳差,恶心欲呕,大便烂,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淡白无华,妇女见月经量小,色淡,舌淡苔少,脉细弦。[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养血。[方药]解郁养血疏肝汤加减。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2克 白术12克 茯苓15克生姜3片 甘草6克 香附12克。3.肝郁脾虚,气滞血瘀[雇状]胁肋刺痛,情志不畅则痛加剧,胸闷,善叹息,纳呆,恶心欲呕,面色苍白,舌淡暗苔白,脉弦细。[治法]疏肝健脾,化瘀通络。[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柴胡12克 川芎8克 香附10克 元胡10克 当归lO克白术12克 桃仁8克 赤芍10克 甘草6克 丹参15克 鳖甲15克4.肝脾不调,水湿困阻[症状]腹胀满,胸胁胀闷,胃纳差,恶心呕恶,小便少,或大便稍溏,下肢浮肿,面色无华,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治法]健脾柔肝,渗湿和中。[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5克 淮山20克 白术12克 茯苓30克 薏米30克砂仁6克 莲肉10克 厚朴15克 大腹皮15克 柴胡10克甘草6克5.肝肾阴虚,气滞不运[症状]胸胁隐痛,口干喜饮,胃纳差,恶心欲呕,腰膝酸软,乏力,舌嫩红苔少,脉弦细。[治法]养血柔肝,滋阴理气。[方药]一贯煎加减。生地12克 杞子10克 麦冬15克 川楝子10克 五味子6克当归10克 白芍15克 鸡血藤15克 香附10克 甘草6克
胆囊癌的的中医治疗
1、滞型:治法:疏肝理气,降逆止痛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枳壳12克,白芍15克,半夏12克,陈皮6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白花蛇舌草18克,麦芽15克,大黄6克,白术10克。2、热型:治法:清热利湿,舒肝理气方药:柴胡12克,黄芩10克,茵陈15克,大黄9克,半夏12克,郁金10克,金钱草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枳壳12克,麦芽12克,栀子10克,陈皮6克,苍术12克。3、毒型:治法:泻火解毒,疏肝清热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大黄9克(后下),枳实10克,山栀10克,石膏30克,茵陈15克,白茅根30克,黄连6克,白芍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麦芽18克。4、虚型:治法:气血双补,健脾益肾方药:太子参20克,黄芪3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黄精12克,鸡血藤30克,白芍15克,淫羊藿10克,熟地12克,麦芽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
理气的中药有哪些
陈皮理气健脾
陈皮味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干燥果皮,秋末冬初果实成熟时采摘,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以陈久者为佳,故称陈皮。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煎服,3-10g。
青皮疏肝破气
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干燥果皮,5-6月间收集自落的幼果,晒干,7-8月间采收未成熟的果实,在果皮上纵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去瓤肉,晒干,生用或醋灸用。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胆,胃经。功能主治: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煎服3-10g,醋灸疏肝止痛力强。
川楝子行气止痛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用时打碎,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疏肝泄热,杀虫,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炒用寒性减低。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以免中毒,又因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乌药行气散寒
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生用或麸炒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肺,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疼痛,经寒腹痛。
用法用量:煎服6-10g。
中医是怎样有效治疗子宫肌瘤的
1、血瘀型子宫肌瘤
治法:活血破瘀,消症散结。用桂技茯苓丸加减。
方药:桂枝,云苓,丹皮,芍药,桃仁。可水煎内服,可共为细末,制成水丸内服。月经过多或崩漏不止,加蒲黄,五灵脂;带下过多加苡仁,白芷;腹痛剧烈加延胡索,乳香,没药;月经过少或闭经者加牛膝,泽兰,包块明显,推之不移可加逐瘀破坚药加水蛭、蛰虫等。
2、痰湿型子宫肌瘤
治法:理气、化痰、消症。用二陈汤加味。
方药:制半夏,陈皮,茯苓,青皮,香附,川芎,三棱,莪术,木香,苍术,甘草。脾虚者加党参,白术;带下色黄去香附,苍术,加败酱草,红藤。
3、气滞型子宫肌瘤
治法:行气导滞,活血消症。用户香棱丸加减。
方药:木香,丁香,三棱,枳壳,莪术,青皮,川楝子,小茴香可水煎服,也可共为细末,制成水丸内服。月经不调加丹参,香附。带下过多加茯苓,苡仁,白芷;腹痛剧烈加延胡索,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