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的简介
树木的简介
树木是一种高大的木本组织植物, 由“枝”和“杆”还有“叶”呈现,可存活几十年。
一般将乔木称为树,有明显直立的主干,植株一般高大,分枝距离地面较高,可以形成树冠。树有很多种, 俗语中也有将比较大的灌木称为“树”的,如石榴树、茶树等。
树木是木本植物的总称,有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之分,树木主要是种子植物,蕨类植物中只有树蕨为树木,中国约有8000种树木。分为榕树;杨树;柳树;柏树等。
马齿苋树知多少
一、马齿苋树简介
马齿苋树又名金枝玉叶树、银杏木、小叶玻璃翠,双子叶植物,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马齿苋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或亚灌木。
二、马齿苋树的分布与生长习性
马齿苋树原产非洲南部的莫桑比克和南非的德兰士瓦省,原产地为热带干湿季气候。该树种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和半荫,不耐涝,也不耐寒。现世界多地可栽培。
三、马齿苋树的植物形态
马齿苋树多年生常绿肉质灌木,株高3m左右,茎肉质,紫褐色至浅褐色,分枝近水平伸出,新枝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呈紫红色,若光照不足,则为绿色。肉质叶倒卵形,交互对生,叶长1.2cm至2cm,宽约1cm至1.5cm,厚0.2cm,质厚而脆,绿色,表面光亮。小花淡粉色。
树花菜的简介
在每年的5~10月间,在陕西镇巴县,云南乡宁、吉县、蒲县、隰县等地,凡是有林木的地方就可以采摘到树花菜,农闲时常会看到许多人 进山采摘树花菜。当地民间百姓食用此荣的历史也颇为悠久,明代圣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亦有记载。在60年代仅乡宁一县 每年外运树花菜就达5000多公斤。
树花菜,药名:省沽油素,是我国稀有的可食用灌木和珍稀经济植物,是大巴山特有野生常绿灌木,属纯天然绿色食品,粗蛋白含量24.4%;含硒、口感嫩爽、煮、炒、凉拌、茶饮皆可,常食用能降血脂,对冠心病及妇女产后瘀血不净疗效显著,止干咳、益肝补肾、防癌健身,其花叶浆汁是润泽皮肤、美容保健之奇品。食用方法:温水浸泡10分钟左右,用清水漂洗2—3次,冲洗干净备用。在鸡、鸭、猪蹄等炖熟后掺入珍珠花菜煮8—10分钟即可食用;凉拌时在沸水中烫煮2—3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浸漂冷却,拌入佐料即可食用。
木瓜的简介
又名乳瓜、木梨、文冠果。
木瓜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贴梗海棠或木瓜的成熟果实。前者习称“皱皮木瓜”,后者习称“光皮木瓜”。主产于安徽、浙江、湖北、四川等地,安徽宣城产者称“宣木瓜”,质量较好。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摘。皱皮木瓜置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部后晒干;光皮木瓜纵部成二或四瓣置沸水中烫后,晒干。切片生用。
作为水果食用的木瓜实际是番木瓜,果皮光滑美观,果肉厚实细致、香气浓郁、汁水丰多、甜美可口、营养丰富,有“百益之果”、“水果之皇”、“万寿瓜”之雅称,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木瓜富含17种以上氨基酸及钙、铁等,还含有木瓜蛋白酶、番木瓜碱等。半个中等大小的木瓜足供成人整天所需的维生素C。木瓜在中国素有“万寿果”之称,顾名思义,多吃可延年益寿。
黑木耳简介
木耳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国内有9个种,黑龙江拥有现有的全部8个品种,云南现有7个种、河南卢氏县有一种。野生黑木耳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林区、秦巴山脉、伏牛山脉等。湖北房县、四川青川、云南文山、红河、保山、德宏、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曲靖等地州市和河南省卢氏县是中国木耳的生产区。
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药、可补,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久食不厌,有“素中之荤”之美誉,世界上被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而黑木耳培植方法,在世界农艺、园艺、菌艺史上,都堪称一绝。
粉木耳的简介
通过生物技术选育驯化适于代用料栽培的黑木耳菌种,其特点是抗搞杂菌、能在偏碱性培养基上生长,子实体菊花状,朵大、肉厚、色黑。
木耳,别名黑木耳、光木耳。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及其他药用功效。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
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为主。
木瓜的简介
木瓜果肉厚实、香浓鲜甜,素有“岭南果王”之称。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以之入馔都备受众多食客喜爱。木瓜含有多种酶元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有消暑解渴、润肺止咳的食效。
木瓜的原产地是南美洲,现已遍布于世界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十七世纪初,从南美洲传入东方。在我国,有关木瓜的记载,最早见于十七世纪末的《岭南杂志》一书。书中称木瓜为蓬生果、乳果,对木瓜的植物学性状、结果习性、种植方法以及食用价值等也有记载。由此可见,木瓜在中国栽培已约有三百年的历史。
在广东,木瓜的主要产地是广州,佛山、汕头、湛江、惠阳等地区及海南岛,而以广州市郊较为集中。
中国木瓜栽培地区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等地。
海红果简介
海红果简介 海红果又名海红子,为府谷的传统果树,属全国稀有树种,是陕晋蒙接壤地带所独有的特产,栽培历史悠久,我县尚有一株200多年树龄的大树存活。海红果属蔷薇科苹果属填池海棠系的西府海棠种,是一种耐寒、抗旱、耐瘠薄、病虫少、适应性强、管理简便的高产果树。主要分布在海则庙、清水、木瓜、黄甫、哈镇、墙头、麻镇、赵五家湾、庙沟门、古城等乡镇。
海红果属落叶小乔木,树冠高4—5米,冠径一般可达7米,主干高1—1.5米,果实呈彩暗红色,果面有光泽,果肉黄色,质地细脆,汁液多,味酸甜。据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测定:海红果含维生素B1(0.013mg/kg)、维生素B2(1.12mg/kg)、维生素C(47.8mg/kg)、胡萝卜素(2.22mg/kg)、钙(310mg/kg)、锌(0.41mg/kg)、铁(4.1mg/kg),含钙量居水果之冠,故有“果中钙王”之美誉。海红果果实兼有鲜食、制汁、制干、酿造等用途,同时具有健脾胃、增食欲、助消化等功效,特别对婴幼儿及老年缺钙症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海红果制成的果脯、罐头、果丹皮、海红干等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其果汁饮料被誉为半干旱地区的可口可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极具产业开发潜力。
巴西木的简介
巴西木(拉丁学名:Dracaena fragrans)也称巴西铁树、巴西千年木、金边香龙血树等,是百合科常绿乔木,高6米以上,盆栽高50厘米~150厘米,有分枝;叶簇生于茎顶,长40厘米~90厘米,宽6厘米~10厘米,弯曲呈弓形,鲜绿色有光泽。花小不显著,芳香。
巴西木是有名的新一代室内观叶植物。株形优美、规整,稍耐阴。喜高温,低于13℃则植株休眠,停止生长。喜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用腐叶土或泥炭土盆栽。扦插繁殖;大批插条均从国外进口。扦插温度要求较高。喜半阴阳光和充足的肥料。常见栽培的同属植物有:德利龙血树、富贵竹、银星龙血树和龙血树等。
桃树胶有什么功效 桃树胶的简介
(1)桃树胶,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又名桃油,桃脂,桃花泪,桃胶,桃凝。
(2)桃树胶的形成:是桃树或者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伤口,分泌桃胶有利于伤口自愈,比较粘稠的液体通过太阳晒蒸发,产生固体。干的桃胶呈结晶石状很硬,看着有点像琥珀。
(3)桃树胶一般都是在春天采摘,然后再晒干,最后桃树胶经过提纯,就可以食用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桃树胶没有经过处理是不可以使用的,它需要经过药厂进行提纯。平时食用的话可以到一些药房去买,安全也卫生。
桃树胶可以当做一种药材来入药,可以活血、益气。除了这些功效以及作用之外,它还可以用来治疗痢疾,糖尿病,痔疮,对治疗这些疾病,它可以辅助治疗,能够发挥非常显著的功效。
黑木耳的简介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别名很多,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鸡肉鲜美,故亦名树鸡、木机(古南楚人谓鸡为机):重瓣的木耳在树上互相镶嵌,宛如片片浮云,又有云耳之称。人们经常食用的木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腹面平滑、色黑、而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的,称毛木耳(通称野木耳);另一种是两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的,称为光木耳。毛木耳朵较大,但质地粗韧,不易嚼碎,味不佳,价格低廉。光木耳质软味鲜,滑而带爽,营养丰富,是人工大量栽培的一种,本书所称黑木耳即指光木耳。
木瓜的简介
木瓜(学名: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Koehne):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10米,叶片椭圆卵形或椭圆长圆形,稀倒卵形,长5-8厘米,宽3.5-5.5厘米,叶柄长5-10毫米,微被柔毛,有腺齿;果实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暗黄色,木质,味芳香,果梗短。花期4月,果期9-10月。
产地有山东、陕西、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
木瓜果肉厚实、香浓鲜甜,素有“岭南果王”之称。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以之入馔都备受众多食客喜爱。木瓜含有多种酶元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有消暑解渴、润肺止咳的食效。
木瓜的原产地是南美洲,现已遍布于世界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十七世纪初,从南美洲传入东方。在我国,有关木瓜的记载,最早见于十七世纪末的《岭南杂志》一书。书中称木瓜为蓬生果、乳果,对木瓜的植物学性状、结果习性、种植方法以及食用价值等也有记载。由此可见,木瓜在中国栽培已约有三百年的历史。
在广东,木瓜的主要产地是广州,佛山、汕头、湛江、惠阳等地区及海南岛,而以广州市郊较为集中。
中国木瓜栽培地区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等地。
木姜子的简介
木姜子(学名:Litsea pungens Hemsl.)是樟科,樟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白色。幼枝黄绿色,顶芽圆锥形,叶互生,常聚生于枝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膜质,羽状脉,叶柄纤细,伞形花序腋生;每一花序有雄花8-12朵,先叶开放;花被裂片黄色,倒卵形,花丝仅基部有柔毛,果球形,成熟时蓝黑色;3-5月开花,7-9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南部、浙江南部。生于溪旁和山地阳坡杂木林中或林缘,海拔800-2300米。
果含芳香油,干果含芳香油2-6%,鲜果含3-4%,主要成分为柠檬醛60-90%,香叶醇5-19%,可作食用香精和化妆香精,已广泛利用于高级香料、紫罗兰酮和维生素甲的原料;种子含脂肪油48.2%,可供制皂和工业用。
简介的简介
干黄花菜又叫干金针菜,原名叫萱草,古称“忘忧草”。黄花菜是人们喜吃的一种传统蔬菜。因其花瓣肥厚,色泽干黄花菜 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鲜嫩,爽滑同木耳、草菇,营养价值高,被视作“席上珍品”。金针菜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金针菜的食用部位是其[1] 花蕾。花蕾呈细长条状,呈黄色,有芳香气味,每年春、秋两季采收。金针菜的品质要求:以洁净、鲜嫩、不蔫、不干、芯尚未开放,无杂物者质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