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拍打足三里改善手脚冰凉
常拍打足三里改善手脚冰凉
俗话说: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意思就是经常按摩足三里这个穴位的效果比吃了一只母鸡的效果还好。经常拍打足三里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症状,还可以健脾开胃,增强机体免疫力。 很多人由于体虚经常会感到手脚冰凉,不妨试试拍打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人体下肢膝关节外侧下四指宽处(不包括大拇指,即膝眼直下3寸处),冬季寒冷天气里坚持拍打或按摩,可以起到同针灸一样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微血管循环,改善冰凉症状,还有健胃、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所以民间就有“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赞誉。
拍按之前,先搓揉双手直至发热,然后用双手掌按揉双侧足三里部位15分钟左右,或拍打150下左右,早晚各一次。
手脚冰凉是因为人体末梢血液循环不好造成的,很多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严重时会发生供血不足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拍打足三里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采取参加锻炼或泡脚等其他方法改变手脚冰凉症状。
足三里的保健功效
足三里中医术语,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1.拇指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2.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时,也会产生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3.艾灸足三里艾灸足三里,是足三里保健最经典的保健方法。
冬季养生保健操缓解手脚冰凉
冬季养生:一拍三按摩暖手脚
一拍:
拍打足三里穴,以中等速度稍用力,每日早晚各拍打300余下。接着稍用力分别拍打小腿各300余下。然后,拍打膝盖各300余下。再就是左右转膝各100余下。最后左腿向前跨一步,双手用力压膝盖,做100余下,换右腿同法操作。
三按摩:
(1)按摩涌泉穴。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脚心,然后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脚心,搓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搓揉100余下。接着搓揉各脚趾100余下。
(2)按揉气冲穴。此穴下边有一根跳动的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止。
(3)按揉、拍打肾俞穴,稍用力各拍打100余下。
根据“动则生阳”的观点,通过加强对手脚的锻炼,可改善冬季手脚冰凉的症状。除了上述提到的冬季养生保健操外,还可以通过步行、慢跑、爬楼梯、跳健身舞、做医疗保健操等进行全方位的锻炼。
手脚冰凉艾灸哪里
命门穴
命门穴位置:取俯卧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与肚脐相平的区域。
艾灸方法:用艾条灸10到15分钟,艾罐灸20到30分钟,温灸至皮肤稍见红润为度。每天灸一次,每月20次。
好处:命门穴是人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所宿之处,具有强肾固本之功效,经常艾灸命门穴,可以温肾壮阳,治疗手脚冰凉,夜尿多等症。
阳池穴
阳池穴位置:该穴位于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艾灸方法:将艾条一端点燃,使其距离皮肤2到3厘米,以周围皮肤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次灸10到15分钟,每月连续灸10次。
好处:阳池穴是人体元气运行的主要通道,通过艾灸,可以增强身体元气,使元气的运行更加顺畅,输送更为有力,可以有效达到四肢末端,从而对手脚起到很好的温煦作用。
涌泉穴
涌泉穴位置:该穴位属于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
艾灸方法:将艾条点燃后,靠近涌泉穴,施予温和灸,以使穴位局部感到潮热舒适为宜,每次灸2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灸一次,每月灸10次。也可以在每晚睡觉前,先用热水泡脚,再点两个艾条艾灸涌泉穴15分钟。
好处:涌泉穴是人体重要的肾经穴位。而肾阳虚人群容易出现手脚发凉的现象,艾灸涌泉穴对于改善怕冷症有帮助。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置:将腿屈伸,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即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三寸,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四指宽度即为三寸,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开一横指处,就是足三里穴。
艾灸方法:将艾条点燃,放置于穴位上,距离大约两厘米,使温热感穿透肌肤,注意艾灸时让艾条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让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每周艾灸一到两次,每次灸15到20分钟。
好处:足三里穴是强身健体的万能血,而艾条属阳,用艾条熏这个穴位,可以去除脾胃寒湿,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的作用,对于改善手脚冰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大椎穴
大椎穴位置:人低头时,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即为大椎穴。
艾灸方法:用点燃的艾条,正对大椎穴上翻,以患者能忍耐的热度危险,温和间隔灸;如果是身形肥胖的人群,可以用双眼艾灸盒艾灸,身材偏瘦的人则用单眼艾灸盒,每次艾灸10到20分钟。
好处:艾灸大椎穴也是治疗手脚冰凉的首选,大椎穴属于督脉,具有贯通督脉上下,通督行气的作用,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颈椎病,艾灸大椎穴也是很好的治疗方式。
神厥穴
神厥穴位置:该穴位于脐窝正中。即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艾灸方法:使用方四眼艾灸盒,开始用两根艾条熏,然后逐渐增加艾条根数,循序渐进施灸,每次艾灸施灸在20到30分钟,在穴位附近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适应为适宜。
好处:艾灸神厥穴有温暖全身的功效,阳虚体质的人群艾灸该穴位可以很快打通任脉,改善手脚冰凉的现象。
天冷脚冰凉按涌泉穴
小鱼际摩擦涌泉穴
老年人及部分女性在冬天常常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这是由于手、脚血液循环不良所致。曾小姐冬天睡觉最怕脚冷,她说:“脚冷冰冰,整晚都会睡不着”。此时,不妨用手掌内侧(小鱼际)摩擦涌泉穴,可以令脚暖和起来。该穴位于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另外,如果经常拍打足三里,可以通过经络调节,使手指和脚趾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进而使手脚变得暖和起来。
甲减按什么穴位
我国的传统中医认为甲减是因为人体肾阳虚弱和肝经失调造成的。可以经常按摩神阙、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涌泉这几个穴位,能有效地缓解疾病,但是要注意力度,不要太用力。
另外患者最好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平时休闲时可以活动一下手腕脚腕,拍拍手、搓搓脚心,这些简单的动作都会促进四肢的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脚底凉按什么穴位
1、脚底凉按摩涌泉穴
老年人及部分女性在冬天常常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这是由于手、脚血液循环不良所致。曾小姐冬天睡觉最怕脚冷,她说:“脚冷冰冰,整晚都会睡不着”。此时,不妨用手掌内侧(小鱼际)摩擦涌泉穴,可以令脚暖和起来。该穴位于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另外,如果经常拍打足三里,可以通过经络调节,使手指和脚趾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进而使手脚变得暖和起来。
2、脚底凉按摩阳池穴
阳池穴这个名字就意味着囤聚太阳的热量。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温暖和身体。
刺激阳池穴,要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最好是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用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还用不着别人帮忙。手脚发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坚持刺激阳池穴,便可不为冬天的来临而发愁。
3、脚底凉按摩太溪穴
太溪穴,能够有着较好的疗效。在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间的凹陷处。采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拇指点按或按揉太溪穴,以感到酸痛为适宜,能够温肾补阳,对于阳虚引起的怕冷、四肢冰凉有较好的疗效。
冬季手脚冰冷多按三穴位
气血不足手脚冰冷易感冒
当体内气血不足时,就容易手脚冰冷、体虚、贫血等,甚至是风寒、感冒;尤其女性容易在经期前后气血不足,适合利用穴位按压让全身气血通畅,改善手脚冰冷的问题。
艾灸肚脐眼促进血液循环
人体的神阙穴、足三里穴、合谷穴,都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通经络及暖身的三个重要穴位,其中的神阙穴位于肚脐眼,又称为肚脐穴,建议利用艾条灸效果较佳。
按压两穴位改善手脚冰冷
另外,常听到的合谷穴就在手掌虎口处,而足三里穴的位置约在膝盖外膝眼下方约四指处,每天早晚自行按压或是热敷穴位约3分钟,即有保健的效果,除了加强气血循环,也能改善手脚冰冷的问题。
手脚冰凉怎么调理 按摩四个穴位让你暖起来
在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况下的时候我们可以不用运动就让我们的手脚缓和起来,我们可以通过按阳池穴来进行有效的取暖,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1、阳池穴
取穴:阳池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寻找的方法是,先将手背往上翘,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处上按压,在中心处找到一个压痛点,这个点即是此穴了。
功效:阳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温暖和身体。
按多久:冬季手脚易发冷的女性,一般只要每天坚持刺激阳池穴,便可不为冬天的来临而发愁。
注意:刺激阳池穴,要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好是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用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还用不着别人帮忙。
2、涌泉穴
很多人在出现手脚冰冷的时候会习惯性的添加衣服,那么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按摩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取穴:涌泉穴位于脚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揉搓涌泉穴100下,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
功效:手脚冰凉是阳气不足,涌泉穴乃肾经的起点穴位,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坚持按此穴会促使手脚冰凉症状减轻。还可治疗失眠、高血压等症状。
按多久:手脚冰凉的女性需每晚睡前按此穴,坚持下去可有效改善。若在热水泡脚时按此穴效果更佳。
3、大椎穴
在秋季到来的时候我们难免会因为天气的变化出新手脚冰冷的现象,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按摩大椎穴的方法来进行有效的缓解。
取穴:低头时,摸到颈后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
功效:大椎是调节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温灸大椎穴可以通络散寒,这也是缓解全身怕冷的重要方法。
做法:有手脚冰凉症状的女性朋友不妨每次洗澡时先用热水冲大椎穴10分钟左右,直到穴位处皮肤泛红—这就起到了类似温灸的作用,整个头颈后背乃至全身皆觉得酷热时,再停歇,沐浴后注意保暖,好好睡上一觉;或者每日早、晚各用手掌搓大椎穴5-10分钟,使得穴位处觉得酸胀发热即可。
4、足三里穴
取穴:足三里穴位于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足三里有帮助手脚微血管扩张,舒筋活血,改善手脚冰凉症状的作用。
按多久:每次可拍打“足三里”100下,每日2次。
按摩穴位缓解手脚冰凉
1.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脚心。用手掌快速揉搓它,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揉搓涌泉穴100下,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
2.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手心部。一手握拳,以掌指关节揉搓另一只手的手心部,直到感到手心微热,再换另一只手,交替进行。
3.肾俞穴
肾俞穴在背部腰眼处,即第二腰椎棘突往上两椎体,旁开1.5寸位置。每天稍用力各拍打100余下。
4.气冲穴
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此穴下边有一根跳动的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胫骨边缘处,即用手心放在膝盖上,中指按到胫骨的位置。每日可打或按足三里穴100下,有助于手脚微血管扩张,舒筋活血,改善手脚冰凉症状。
手脚冰冷是由于个体气虚、血虚造成了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想要改善手脚冰凉,我们不妨试试上面的穴位按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