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按摩哪里 揉小腹
腹胀按摩哪里 揉小腹
功效:小腹部分布有肝、脾、肾、胃经和冲脉等经脉,揉小腹能刺激上述经脉,具有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之功。现代医学研究则认为,揉腹可使肠胃及腹壁肌肉强健,增加消化液分泌及胃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缓解腹胀气。
位置:小腹。
按摩方法:取仰卧姿势,先用右手掌紧接腹部,左手掌叠于右手上,以大鱼际、掌跟贴紧腹部用力,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100次,按腹时轻度用力,以不引起腹部疼痛或不适即可。
简单按摩就能轻轻松松不便秘
按摩主穴
按揉>
天枢穴
位置:肚脐两侧约三横指宽处。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用拇指或中指按压天枢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腹部放散为好。
功效:治疗便秘、腹痛、腹胀、腹泻、痢疾等胃肠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按揉>
中脘穴
位置: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平躺,按摩者用拇指或中指向下按压中脘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便秘、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等,此外对目眩、耳鸣、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按揉>
支沟穴
位置:手背腕横纹正中上约四横指宽处,在前臂两骨头之间的凹陷中。按摩方法:按摩者用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或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治疗习惯性便秘、胁痛、肩臂酸痛、小便困难、产后乳少等。
揉擦>
八髎穴
位置:在骶椎上,分为上髎、次髎、中骼和下髎,左右共8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髎穴”。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站于一侧,两手掌指交替着力,一手扶其腰部,另一手紧贴骶部两侧八髎穴处,自上而下揉擦至尾骨两旁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治疗腰骶部疼痛、便秘、小腹胀痛、盆腔炎、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痔疮等。
按揉>
大肠俞
位置:腰部,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两侧各约二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用拇指或掌根按揉两侧大肠俞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治疗便秘、腹痛、腹胀、腹泻、腹胀、腰背疼痛,还可治疗男子早泄等。
局部按摩
[圆瓶滚腹]手边有玻璃圆瓶如饮料瓶时,可以顺手拿来,在腹部上下滚动,对便秘很有好处。
[按揉腹部]双手虎口交叉,掌心对准肚脐,紧贴肚皮,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120次,至微微发热为佳。
[温冲肚脐]洗澡时可以用喷头对着肚脐周围冲击腹部,水温适当,可以促进胃肠的运动,预防便秘。
腹胀按摩哪里 按揉气海穴
功效:主治腹痛、腹胀气、便秘、腹泻、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男子阳痿、早泄、遗精等。
位置:肚脐直下约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中指指端放于气海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发热时疗效佳。
腹胀按摩什么穴位
1、腹胀按摩天枢穴
天枢是治疗腹胀的重要穴位。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两寸,意为“天地之中枢”,为胃经腧穴,具有破气消胀、消积散痞、升清降浊的作用,性善下行,擅于分消水谷糟粕,清导浊滞。按摩天枢穴能降上逆之浊气,促进大肠蠕动。方法:使用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天枢或在天枢穴旋转,按揉20次左右,力量适中。
2、腹胀按摩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剑突下与肚脐连线的中点,为胃经之募穴,具有健脾益气、调理气机的作用,善于行气消胀。按摩中脘调整气机升降。脾胃位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生而胃主降。中脘位于胃脘附近,按摩中脘能直接刺激胃部,促进胃蠕动,从而达到行气消胀的作用。按摩时使用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中脘10次左右。
3、腹胀按摩下脘穴
位置:前正中线上,肚脐往上约3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或坐位,先用食指或中指点按下脘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腹胀、腹痛、腹泻、反酸、呕吐、便秘等。
3、腹胀按摩气海穴
位置:肚脐直下约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中指指端放于气海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发热时疗效佳。
功效: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男子阳痿、早泄、遗精等。
冲脉不通怎么调理按摩 第三步:按摩穴位
按摩手法:以指腹点揉、按揉,每次三分钟,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可调经强肾、苏厥回阳、清利湿热,主治阴痒、阴痛、阴部汗湿、阴门肿痛、小便难、大便秘结、溺水窒息、产后昏迷不醒、癫狂之症。
按摩手法:以指腹点揉、按揉,每次三分钟,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可润宗筋、理下元、散厥气,主治腹痛;阳痿、阴肿、疝气;月经不调、不孕之症。
按摩手法:以指腹点揉、按揉,每次三分钟,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可清热除燥,主治少腹胀痛,疝气;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等泌尿生殖系疾患。
按摩手法:以指腹点揉、按揉,每次三分钟,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可散热生气,主治阴部痛,子宫脱垂,遗精,带下,月经不调,痛经,不妊,泄泻,痢疾。阳痿、早泄、膀胱疾病等。
按摩手法:以指腹点揉、按揉,每次三分钟,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可补益肾气、调理下焦,主治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泄泻。
按摩手法:以指腹点揉、按揉,每次三分钟,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可除湿降浊,主治腹痛、疝气、便秘等胃肠病证;月经不调、带下等妇科病证;遗尿、遗精等生殖泌尿系疾患。
按摩手法:以指腹点揉、按揉,每次三分钟,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可利湿健脾,主治月经不调,腰腹疼痛,大便燥结,泄泻,痢疾。
按摩手法:以指腹点揉、按揉,每次三分钟,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可调经固带、利水消肿,主治腹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泄泻,奔豚,绕脐冷痛,疝气,阴汗湿痒,血崩,恶露不止,鼻出血,肠炎,睾丸神经痛,子宫内膜炎。
按摩手法:以指腹点揉、按揉,每次三分钟,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可积脂散热,主治腹痛、腹泻、便秘等肠胃病证。
按摩手法:以指腹点揉、按揉,每次三分钟,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可运化水湿,清热降温,主治嗳气、反胃、腹胀、水肿等脾胃病证以及胸胁胀痛。
按摩手法:以指腹点揉、按揉,每次三分钟,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可升清降浊,主治呕吐、腹痛、便秘等胃肠病证以及不孕。
按摩手法:以指腹点揉、按揉,每次三分钟,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可降浊升清,主治腹胀,肠鸣,腹痛,便秘,妇人不孕,胸胁满,疟疾。
按摩手法:以指腹点揉、按揉,每次三分钟,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有治疗头痛、目眩、鼻出血、项强等作用。
按摩手法:以指腹点揉、按揉,每次三分钟,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有治疗腹痛,呕吐,善哕等作用。
按摩手法:以指腹点揉、按揉,每次三分钟,力度感觉按压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主治胃痛,呕吐,肠鸣,腹痛,泄泻,痢疾,腹胀,食不化,脚气等病症。
腹痛腹胀按摩法
腹痛按摩法
1、按压内关穴,位置在前臂内侧,距腕三横指,用拇指按揉,指尖按揉效果更强烈。
2、按揉合谷穴,位置在拇食指相病肌肉最高点,向掌骨方向挤压按揉。
3、弹拨压痛点,在背部寻找腹痛反射点,在胸椎中断脊柱旁开两横指处。用拇指向下寻找腹痛反射点,然后按压并向外侧横向弹拨。
4、擦腹肌,用掌根压紧腹部,然后环转摩擦腹部,以腹内有热感为宜。
腹胀按摩法:
1、按揉合谷穴,拇食指相并,肌肉最高点,向掌骨方向挤压按揉。
2、点颤建里穴,在肚脐上四横指处,用中指按压颤动。
3、摩腹,两手掌相叠,以肚脐为圆心,沿顺时针方向摩动,以腹内有热感为宜。
4、扣背,半握空拳,轻扣背部膀胱经,膀胱经位于背部两侧肌肉上。
5、揉脐,用掌根压住肚脐,保持一定压力,带动肌肉按揉,以腹内有热感为宜。
揉腹按摩保护脾胃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黄帝内经》就记载:“腹部按揉,养生一诀”。唐代名医孙思邈曾经写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方法是:选择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微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神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果。
腹胀怎么揉肚子 揉按大横穴
大横穴具有温中散寒,调理肠胃的功效,主治腹胀,腹痛,便秘,泄泻,脾胃虚寒等症。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旁开4寸。五指并拢,指尖朝下,拇指放于肚脐处,小指边缘与肚脐所对位置即为大横穴。
按摩方法:两手中指指尖垂直下压揉按,同时吸气,缩腹,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分钟。
腹胀按摩哪里 按揉关元穴
功效:可缓和消化器官异常所引起的下腹胀气。
位置:关元穴位于身体中心线上,距离肚脐月3指幅下方。
按摩方法:治疗者两手指尖并拢相叠在仰卧患者的下腹部,直到腹部脂肪轻度凹陷,以大“8”字型进行按摩,按揉两分钟即可。
小腹胀痛的穴位按摩
中医治痛经分实证、虚证、寒证、热证,临床上以寒证较为常见。其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痛处拒按,连及腰脊,得热则舒,行经量少,色暗有血块,苔薄白,脉沉紧。对待因寒证引起的痛经,不妨试试贴敷,我们常选用的穴位是:
三阴交: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此穴为足三阴经交会穴,配合灸法,有温补行血的作用。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一寸半。气海为任脉经穴,通于胞宫,可理气活血,调理冲任。
关元:位于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关元为元气所藏之处,灸关元有强身健体抗寒作用。
诸穴合用,一般于经前三天贴敷,有温经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
另外,还可自行选用“温灸贴”贴至肚脐部位,可达到温经化瘀、舒经通络、调理气血、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一般在行经伊始时将其贴敷在肚脐上。这种温灸贴一般药店有售,可在家自行贴敷,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无痛苦,也无副作用。
腹胀气快速排气法按摩 按揉下脘穴
功效:主治腹胀气、腹痛、腹泻、反酸、呕吐、便秘等。
位置:前正中线上,肚脐往上约3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或坐位,先用食指或中指点按下脘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改善白带异常的夫妻按摩方法
按摩主穴
按揉>
带脉穴
位置:在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平肚脐水平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用食指或中指顺时针按揉带脉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按揉2分钟,以有感到酸胀并向周围放散为佳。
功效:治疗月经不调、白带过多、白带气味腐臭、疝气、腰背无力、胸胁疼痛等。
按揉>
关元穴
位置:把肚脐和耻骨联合连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3/5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用拇指按压关元穴约1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再逆时针揉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治疗白带异常、月经来潮前腹痛、腹胀、腹泻、闭经、不孕、遗尿、尿频或尿潴留、头晕头痛等。
按揉>
足三里
位置:胫骨外侧,在膝眼下方约四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平躺或膝盖稍屈曲,按摩者用拇指顺时针按揉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治疗月经紊乱、白带异常、产后面色苍白、腹胀、腹痛、腹泻、食欲不振、乳汁不足等。
按揉>
阴陵泉
位置:膝盖内下侧,胫骨内侧突起的下缘凹陷中。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平躺或坐位,膝盖稍屈曲,按摩者以拇指顺时针按揉阴陵泉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治疗膝关节红肿疼痛、腹胀、腹泻、肥胖、颜面或全身水肿、皮肤黄染、月经不调和白带增多等。
按揉>
三阴交
位置: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四横指(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用拇指端顺时针按揉三阴交2分钟,然后逆时针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治疗痛经、经前紧张、月经不调、白带异常、漏下不止、失眠、高血压、闭经等。
局部按摩
[随时随地揉小腹]双手虎口交叉,掌心对准小腹,紧贴肚皮,顺时针按摩腹部60次,至腹部微微发热为佳。
[分推腹部]取仰卧位,双手自腹中线向两侧腹部分推、揉、按2~3分钟,以腹内有热感舒适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