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本病主要是由营养不良叶酸缺乏所致,而极少由维生素B12缺乏引起。
1.妊娠期叶酸缺乏:正常的未孕妇女,叶酸的储备是足够的。根据研究食物中极度缺乏叶酸达15-18周后,才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妊娠期由于对叶酸的需求量增加,同时受体内增多的雌、孕激素的影响,造成胃肠道对叶酸的吸收减少,同时尿中的排出量增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母体内叶酸的含量降低。
2.妊娠期维生素B12缺乏 主要是因胃黏膜壁细胞分泌内因子减少,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加之胎儿大量需要,导致发生维生素B12缺乏性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二、发病机制
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细胞核的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当其缺乏或代谢紊乱时,则DNA合成发生障碍,全身多种组织细胞均可受累:①造血组织最严重,特别是红系细胞,由于核成熟延缓,核分裂受阻,核的发育和成熟落后于胞质,骨髓中出现大量形态和功能异常的各阶段幼稚红细胞。这些异常的巨幼细胞寿命较正常红细胞短,往往过早死亡,因此造成贫血。②非造血组织如胃肠道的黏膜细胞也显示核成熟延迟,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和吸收不良。③粒细胞和巨核细胞也可有形态上的改变和成熟细胞数量的减少。④维生素B12不但是生物合成核酸和蛋白质所必需的物质,血红蛋白合成所必需的辅酶,还参与叶酸在体内的生化过程,使甲基四氢叶酸去甲基而转化为四氢叶酸,直接影响DNA和RNA合成。
因此,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发生过程中,叶酸和维生素B12互相影响,关系密切,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孙清发表在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1年第七卷第4期)的《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一文中指出:
正常未孕的妇女,叶酸的储备是足够的。据研究食物中极度缺乏叶酸达15-18周后,才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妊娠期由于对叶酸的需要量增加,同时受体内增多的雌、孕激素的影响造成胃肠道对叶酸的吸收量减少,同时尿中排出量增加,这些因素均可导致母体内叶酸含量下降。如食物摄取不足或胃肠道功能异常影响吸收或妊娠期感染增加叶酸的消耗等,均可使其储备进一步下降,另外某些药物如巴比妥类以及酗酒等,都可使叶酸含量降低,乃至缺乏而发病。
维生素B12体内储存量可维持1-2年或更长的时间。妊娠期即使供应不足,也可以维持整个孕期的需要。维生素B12缺乏的妇女,往往难以受孕或不孕,故妊娠期很少因维生素B12而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主要是因胃壁细胞分泌内因子减少,胃酸及胃蛋白分泌不足,致使维生素B吸收降低;同时由于胎儿的需要,可使母体内维生素B12水平进一步下降,这种情况一般在分娩6周左右才能恢复。
中度贫血怎么治疗
一、维生素类药物
包括维生素b12、叶酸等,对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有特效,对其他贫血无效。大剂量的维生素b6治疗原发性或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有效,对其他贫血也无效。可见各种维生素类药物治疗贫血的机制是不同的,故不能盲目使用。
1、叶酸片
在人体内参与氨基酸及核酸的合成,并与维生素b12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故用于各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尤适用于妊娠期及婴儿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于恶性贫血时,需与维生素b12合用,可防治其神经症状。
2、维生素b12针剂
对骨髓造血功能及肝脏功能等均有一定作用。主要用于各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恶性贫血,疗效较好。此药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故不可滥用。
3、辅酶维生素b12片
是一种新型的维生素b12。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等。需避光密闭贮存。
4、肝精片
含有维生素b12、叶酸等成分,用于恶性贫血等。但作用较弱。
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该如何预防
1.孕期注意营养,多吃含叶酸的新鲜蔬菜,动物蛋白等。
2.预防感染,尤其肠道感染,以减少不利于叶酸吸收的因素。
3.前次妊娠曾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者,下次妊娠后易再发,故应及早服叶酸预防,每次5mg,2次/d。
4.停用影响叶酸代谢的药物:如避孕药,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乙醇等。
5.国外报道,曾有分娩过神经管缺损婴儿的妇女,如果孕早期每天口服4mg叶酸,再发生异常的可能性降低。Czeizel等报道每天补充叶酸0.8mg可以增加怀孕机会。因此主张所有育龄期妇女每天至少补充0.4mg叶酸。孕后期每天口服叶酸5mg,或叶酸10~30mg 1次/d,肌内注射,直至症状消失。若治疗效果不理想,应检查有无缺铁,可同时补充铁剂。
6.若血红蛋白<60g/L时,可少量间断输新鲜血或浓缩红细胞。
7.维生素B12 100mg,肌内注射,1次/d,共2周。以后改为每周2次,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有神经系统症状者,单独用叶酸有可能使神经系统症状加重,应引起注意。
8.分娩时,避免产程延长,预防产后出血,预防感染。
什么是妊娠合并贫血
大部分女性都贫血,而贫血也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妊娠前已贫血的女性怀孕,称为妊娠合并贫血,怀孕后如果不小心护理的话,会导致贫血情况变得严重;怀孕后因为身体变化而出现贫血的情况,称为妊娠期贫血。妊娠期孕妇贫血应该引起重视。
妊娠合并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其次是巨幼红细胞贫血,再生性障碍贫血最为少见。
宝宝缺铁的常见表现
营养性贫血是指因缺乏生血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维生素D等,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生成不足,以致造血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
现代医学把本病分为小细胞性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两种。
小细胞性贫血也叫缺铁性贫血。多发于6个月至1岁的婴儿。主要由于婴儿生长发育快,需铁量很多。而人乳和牛乳含铁量都很低不能满足婴儿的生长需要,此时若未及时添加含铁的辅食,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也叫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小儿,主要是由于小儿饮食中的维生素D2与叶酸的含量不足,或肠道细菌合成量不足,使红细胞成熟的因素缺乏而发病。
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1.外周血象 有助于急性典型病例的诊断。最早期外周血涂片可见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可见5~6叶核。随贫血加重,在涂片中见红细胞大小形态不一,厚片可见大红细胞、红细胞体积大于正常,贫血严重时偶可见幼稚红细胞。随着母亲叶酸缺乏,贫血加重,则白细胞或血小板也下降或两者均减少。
轻症患者血象不典型,特别是与缺铁性贫血并存时,则新形成的大红细胞无法估计其细胞平均容积(MCV),因而也可能为正常红细胞。当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显著时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相混淆。
2.骨髓象 红细胞系呈巨幼红细胞增生,不同成熟期的巨幼红细胞,可占骨髓有核细胞的30%~50%。
3.生化检查 ①血清叶酸<3ng/ml,红细胞叶酸<100ng/ml,表示叶酸缺乏。②血清维生素B12<90pg/ml;放免法维生素B12吸收试验<7%则可确诊为维生素B12缺乏。
妊娠合并贫血日常生活应该注意什么
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孕妇贫血的诊断标准是红细胞计数在3.5×1012/升或血红蛋白在100克/升以下,或红细胞压积在30%以下。由于胎儿生长需铁量大,故妊娠后半期约有1/4孕妇可因铁摄入量不足而有缺铁性贫血。孕期另一种易出现的贫血是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另外,还有少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孕期贫血严重会使胎儿发育迟缓,甚至早产或死胎,亦容易发生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窒息;对母亲则引起孕期、产时或产后并发症的机会增多,严重贫血孕妇常有心肌缺氧,以致引起贫血性心脏病。
孕期贫血的自我保健措施为:
1.积极治疗贫血病因(见贫血)。
2.注意孕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动物蛋白以增加铁、叶酸和维生素的摄入。
3.一般贫血者可口服铁剂。二价铁易吸收,如硫酸亚铁等是最价廉物美的,300毫克1天服2次已够。贫血较严重需迅速纠正者,可肌注右旋糖酐铁每天50~200毫克。
4.口服叶酸每天5毫克,可预防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若已有本病,可口服叶酸5~10毫克,每天3次。若经检查是缺乏维生素B12引起者,则可用维生素B(12)100毫克,每天肌肉注射1次。
5.若贫血严重(血红蛋白在60克/升以下),且已近预产期或短期内需进行手术者,则可采用输血迅速纠正之,原则是少量多次输血或输红细胞混悬液
6.如明确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必须住院治疗。
孕期贫血致机体抵抗力低下,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
怀孕4个月妊娠贫血的危害
由于胎儿生长需铁量大,故妊娠后半期约有1/4上班族孕妇可因铁摄入量不足而有缺铁性贫血。
孕期另一种易出现的贫血是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另外,还有少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妊娠合并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血,其他种类比较少见。引起贫血的原因有失血性贫血,如痔疮和消化道溃疡反复出血;也可能是营养不良、摄入的营养要素不足与吸收不良。贫血又可引起一些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贫血者中发病率增高。重度贫血可致贫血性心脏病,某些情况下可发生心衰。
贫血对失血的耐力下降,产后失血时容易发生休克,贫血者的抗病能力降低,会造成产褥感染。贫血对胎儿的影响是有可能导致宫内胎儿发育迟缓。
孕期贫血严重会使胎儿发育迟缓,甚至早产或死胎,亦容易发生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窒息;对母亲则引起孕期、产时或产后并发症的机会增多,严重贫血的上班族孕妇常有心肌缺氧,以致引起贫血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