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么帮宝宝建立睡眠规律

怎么帮宝宝建立睡眠规律

【从出生到两个月的宝宝】

新生儿到2个月的宝宝,每天睡14-18小时,每次睡眠持续很少超过4小时.包裹、摇动、喂奶,用安慰奶嘴等均可帮助宝宝入睡,因为宝宝的神经还没有成熟到他自己能放松入睡。不会惯坏孩子或养成永久性坏习惯。因为他们不记得周围的环境。

【 2-4个月的宝宝】

2个月到4个月大的宝宝,每天平均睡14-15小时。他们白天通常睡3-4个小觉。有的宝宝晚上睡眠连续可达6个小时。这时可开始训练你的宝宝建立健康的睡眠常规。

建立有规律的睡和喂养:记一周睡和喂奶的日记,你就知道宝宝的规律。

3个月的宝宝应当培养不含奶头入睡的习惯,如果宝宝喂奶时入睡了,你应将宝宝叫醒,在他醒时放到床上自己再入睡,目标是分开吃的和睡的经验,随着宝宝成熟,宝宝可以发展为吃睡分离。

如果他经常晚上醒,妈妈可以试着安慰宝宝而不用喂奶。如果母乳喂养,你可以让爸爸安慰。如果间隔4小时了,也许是饿了要吃奶了,这时再喂奶。

【4-6个月的宝宝】

4到6个月的宝宝总睡眠时间13-14小时,包括白天2个小觉。晚上至少连续睡6个小时,有的孩子连续睡眠达12小时。如果不能,可能是因为父母养育不当,无意中纵容宝宝的不好的睡眠习惯。应培养宝宝自己再入睡的习惯。

怎么给宝宝建立规律的睡眠 要重温睡眠常规

宝宝旅游、生病或出牙后需要重温睡眠常规。这需要几天时间,如果你不提醒宝宝,他将保持紊乱的睡眠时间表。

宝宝节后不肯睡的处理法

如果宝宝在春节期间已经打破了日常建立的睡眠规律,家长需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调整,为此杨倩给家长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创造睡眠环境:在孩子准备睡觉的时间,家长应尽量保持家里环境安静,让孩子有安全感,这需要家里所有人的配合。

睡前准备:在睡前至少一小时内,不要让孩子玩容易导致孩子兴奋的游戏,建议给孩子念念小故事,让孩子洗澡等,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让孩子信任的人陪伴,让孩子感受充分的安全感。

睡前安抚:睡前播放舒缓的音乐,给宝宝做按摩,或者轻拍宝宝,哼一些宝宝熟悉的歌谣,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比较自然地进入睡眠。

睡时舒适:为了保证宝宝的睡眠质量,家长睡前应给宝宝穿上吸湿能力强的纸尿裤,减少宝宝受尿液的干扰。

如何培养小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1.给孩子安静的睡眠环境

孩子除了要准点睡觉,拥有足够的睡觉时间,睡眠质量也很重要。好的睡眠环境是保证宝宝睡眠质量基础。宝宝睡觉的房间最好挂上遮光效果好的窗帘,以免外面的光线影响宝宝睡眠;宝宝睡着后不要大声说话或开着大声的电视或音乐;宝宝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宝宝的床褥要软硬适中,不要在床上放太多杂物。

2.白天睡觉时间别太长

小孩子白天一般都会睡觉,但有的孩子会因为白天睡觉时间太长而影响晚上的睡眠。因此,建议家长白天尽量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与他玩耍、说话,小宝宝白天睡眠时间最好别超过4小时,大点的孩子白天睡眠时间最好别超过2小时。

3.临睡前别让孩子太兴奋或太疲劳

孩子临睡前不要玩耍得过度兴奋,或者让孩子过于疲劳,因为这样会造成肾上腺素浓度增高以对抗机体产生的疲劳,孩子反而会因为兴奋、易怒、急躁而难以入睡。因此,在孩子临睡前,不要让他看刺激的电视节目,不要跟孩子玩比较激烈的游戏,可选在拼图、讲故事等比较温和的亲子活动。

对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晚上入睡前一定要换上渗水性强的干爽纸尿裤,防止婴幼儿因漏尿、尿湿或更换尿布而被打扰睡眠。

4.尽早帮孩子建立睡眠作息规律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家长应尽早帮助孩子建议睡眠作息规律。当孩子2-3个月时,家长可以配合孩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惯,帮助他逐渐建立良好的睡眠规律。每当孩子到了要睡觉的时候,让孩子躺在床上进行哄睡,然后家长采取一些固定活动,如每次临睡前洗浴、换睡衣、换上干爽的纸尿裤或让孩子听同一首安眠曲或者讲同一个故事,或者家长做同一个动作——亲吻他、拍他等,直至孩子入睡。每天家长都采取这样固定的哄睡模式,经过一段时间,只要做这些事情,孩子就知道该入睡了,就能够养成自行入睡的习惯,即建立了良好的睡眠条件反射。

宝宝睡眠不好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1、布置舒适的睡眠环境

妈妈要事先为宝宝布置既舒适又温馨的婴儿床或睡房,并在宝宝入睡前及睡眠中随时了解宝宝的睡眠环境是否舒适、安全。

2、养成正常的睡眠周期

睡眠周期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开始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通常在宝宝满6周大后,睡眠周期模式就会比较规律,此时正是妈妈训练宝宝养成良好睡眠周期的好时机。

3、睡眠中可听到妈妈的声音

不要在宝宝睡着后长时间地离开,宝宝醒来后如果见不到妈妈会情绪不安的。如果能让宝宝听见妈妈的声音,让他清楚地知道妈妈就在附近,他会睡得更踏实。另外,对于宝宝醒着时的情绪反应,妈妈一定要有所回应,让宝宝知道妈妈是可信任的,建立起他的安全感。

4、让卧室成为最佳睡眠环境

不要把卧室或婴儿床当成游戏场所,日后也不能当成处罚宝宝,甚至关禁闭的场所,这样宝宝才能对于睡床有正确的功能认识,才能了解到处在这个环境中时就应该睡觉了。

5、建立睡前习惯活动

妈妈除了要帮助宝宝建立正常的睡眠周期外,在宝宝就寝前,可以通过一些“仪式”来帮助他入睡,如唱儿歌(可固定歌曲)、说故事、道晚安等等。过一段时间之后,只要妈妈开始唱歌或说故事,宝宝就会知道“睡觉的时间到了!”

怎样让宝宝拥有好睡眠

1、安静的睡眠环境

好的睡眠环境对宝宝的睡眠质量非常重要。宝宝睡觉的房间最好挂上遮光效果好的窗帘,以免外面的光线影响宝宝睡眠;宝宝睡着后不要大声说话或开着大声的电视或音乐;宝宝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宝宝的床褥要软硬适中,不要在床上放太多杂物。

2、不要频繁夜奶

正常婴幼儿睡觉期间,特别是夜间睡觉期间,不要为了喂奶而刻意叫醒孩子。睡眠期间人体代谢慢,不会出现低血糖等代谢异常现象。孩子出生后,就应逐渐引导夜间睡长觉的习惯。夜间人体正常激素分泌旺盛,夜间睡眠好利于婴幼儿的生长。不要认为睡长觉,少喂一两次奶,会影响婴幼儿生长。

3、夜间哭醒别马上抱

哄孩子入睡最好"不抱、不拍、不摇、不给安慰物"。宝宝夜间结束一个睡眠周期醒来,家长最好让宝宝自然转入下个周期。正确做法是宝宝夜间醒来哭闹时,不要立即去抱和拍,多等几分钟,多数宝宝哭闹一下会自然转入下次睡眠。如果宝宝哭闹厉害,尽量不要马上过去抱孩子,可以用轻柔的声音安抚孩子。

4、帮宝宝建立睡眠的作息规律

定时睡眠、准时上床、准时起床。当小婴儿2-3个月时家长可以配合孩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惯,帮助他逐渐建立良好的睡眠规律,到睡眠时能够自行入睡。

怎么给宝宝建立规律的睡眠 要坚持入睡前常规活动

4个月开始要坚持白天小睡和晚上入睡有固定的常规、固定的时间和小床,睡前有一个固定的“仪式”,有利于宝宝自己入睡,如洗澡和按摩,然后和宝宝亲热、依偎和唱歌。稍大些看图书,读故事,做手指游戏。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然后告诉孩子现在你要睡了,将醒着的孩子放在床上,将灯光调暗。如果天天如此,孩子就会养成习惯,学会自己入睡了。

怎样给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

1让宝宝了解昼夜规律:白天尽量让宝宝活动,晚上则尽量不安排激烈的活动;

2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固定睡眠的位置,装饰简单,避免宝宝恐惧;

3培养宝宝独睡:给孩子单独小床和被子,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感;

4睡前要让宝宝吃饱:避免过度喝水,造成宝宝憋尿闹醒。

注意事项

建立宝宝的喂养规律,宝宝夜晚睡眠的模式也会跟着稳定下来。

3~4个月后逐渐停止夜间哺乳,保证夜间睡眠质量,培养睡眠生物钟。

怎么给宝宝建立规律的睡眠 独立睡觉

不要对4个月的宝宝像一个新生儿一样。4个月宝宝如果你给他机会学习自己入睡,他能够做到。

宝宝睡得香怎么做

1.建立规律的作息

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睡觉,什么时间喝奶奶……,妈妈应该帮宝宝订立规范,虽然不用太严格,但是要让宝宝知道,何时该做什么事情,逐渐建立出一套规律的作息。

2.睡前可做的活动

洗澡。

换上舒适的睡衣。

放一点柔和的音乐。

可找任何有助宝宝入睡最有效的活动。

3.睡觉的姿势

不要强迫宝宝一定要用什么姿势睡觉,以个人感到最舒适的方式为主;如果宝宝身体不适的话,建议用侧睡或平躺的方式,会比较好。

怎么给宝宝建立规律的睡眠 早睡晚起

孩子入睡早能睡得更好,“过度疲劳” 不会睡更长。一般在晚上8点入睡。

相关推荐

儿童睡眠障碍怎么办

按国际标准分为四类: 一、睡眠时间较同龄儿童少; 二、过多; 三、睡眠觉醒程度障碍,如时差,睡眠时相提前,延迟综合征;四、睡眠伴随症,如夜惊、梦魇、梦游。据调查患病率为10%%-15%。 婴儿期睡眠障碍表现急躁、激惹,很难建立睡眠规律。4-12岁儿童的常见睡眠问题是不愿意正常上床睡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早醒,醒后难以再睡,或白天睡眠过多、疲乏、困倦、醒后不适感。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4个月以上,过分担心失眠后果,产生明显苦恼,甚至影响了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导致的继发性失

奶睡的危害 启动睡眠仪式

最好妈妈们宝宝建立每天固定的睡前流程,举例说明: 洗澡-吃奶-刷牙-换睡衣-躺下听音乐睡觉。这样一套固定的流程下来,宝宝就会知道,到了换睡衣就要开始睡觉了,改变这种吃奶—睡觉的条件反射。

怎样给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

宝宝了解昼夜规律:白天尽量让宝宝活动,晚上则尽量不安排激烈的活动; 2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固定睡眠的位置,装饰简单,避免宝宝恐惧; 3培养宝宝独睡:给孩子单独小床和被子,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感; 4睡前要让宝宝吃饱:避免过度喝水,造成宝宝憋尿闹醒。

宝宝小睡应该睡多久

0-3个月 这个时候的宝宝睡眠的节律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基本上每天都是吃了就睡,睡了就吃的状态,所以这个没有一个标准哦! 4-6个月 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来说,睡眠开始慢慢变的规律咯。这个阶段每天小睡的次数最好要在三次以上,每次四十分钟到20个小时左右。 7-12个月 宝宝越长大会变的越不爱水,且作息时间也会慢慢的变的跟我们大人一样,不过这个阶段的宝宝最好每天小睡的次数不少于2次,上午一下,下午一次。傍晚前最好不要让宝宝睡觉,不然是会影响到夜里的睡眠哦!

宝宝睡觉太费劲怎么办

1、当宝宝发射困意信号时,妈妈得接收到。 就和大人一样,宝宝困了也会有些小动作的,像揉眼睛、打哈欠等。 这时,爸妈们就得留意到宝宝这些小动作,观察宝宝的生理作息,从而为他制定适宜的睡眠时间。 因为在宝宝产生睡意时培养他自行入睡习惯,这样便可更快的获得成效。 2、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光线 利用光线差别,来宝宝区分醒着和入睡的环境差异。 白天可以拉上窗帘减少光照度,夜晚则可以关掉所有室内灯光,只保留一盏小夜灯,让宝宝半夜醒来不用感到过于惊恐。 寝具 一套舒适的寝具,对于宝宝快速入睡的作用不容忽视。

宝宝频繁夜醒怎么办

1、识别宝宝的疲劳信号 当宝宝出现揉眼睛、拉耳朵、打哈欠、变烦躁等反应,说明TA困了,宝爸宝妈要在宝宝犯困又不太累的时候带TA去睡觉,这样宝宝睡眠质量会更好,夜醒频率也大大降低。 2、睡前形成固定程序 宝宝入睡前,除了不要过度活动和进食外,每晚以相同的顺序做相同的事情也可以TA尽快静下心来,为睡觉做好准备,比如睡前固定给宝宝洗澡、更换睡衣、唱摇篮曲等,接下来就可以睡觉了。 3、建立规律入睡时间表 每晚按时睡觉可以让宝宝的生物钟更加有序。建议在每晚8时至8时半引导宝宝入睡,如此形成睡觉规律宝宝睡觉会更

怎么带新生儿睡觉

1、督促宝宝规律睡眠: 大多数宝宝睡不好都是因为习惯不好,没有形成生物钟,所以也没有规律睡眠,结果导致他们的醒和睡是不分白天黑夜的。父母们应该在宝宝较小的时候,就训练宝宝形成生物钟,让晚上睡整觉形成一种习惯。如果宝宝早晨过了平常醒来的时间还在睡,最好把他叫醒,这有助于他建立起每天的生物钟。宝宝需要养成有规律的作息规律,并通过白天的小睡补充睡眠。每天早晨在同一时间叫醒宝宝,会让他的小睡更有规律。 2、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宝宝的午睡与晚上的睡眠质量有很大关系。夜间睡眠影响着午睡,同样,午睡时间过长或者睡得

怎么哄宝宝能快点入睡 建立规律就寝模式

宝宝睡前1个小时可以开始进行一连串进行中仪式,例如:洗澡、喝奶、刷牙、换穿睡衣、说床边故事、听音乐、道晚安。 透过规律的睡前仪式,等于是对宝宝下达做完这些事就要睡觉的指令,协助宝宝自然而然养成入睡认知。

夜间哺乳要注意什么

1、夜间喂奶谨防宝宝着凉 夜间给宝宝喂奶,很容易感冒,很多妈妈都担心这个问题。所以,在给宝宝喂奶前,记得把窗户关好,并用条较厚的毛毯把宝宝裹好。喂奶时注意把宝宝四肢裹严。 2、逐渐调整夜间授乳的次数 宝宝吃奶是有习惯的,而且这种习惯很难改。所以,妈妈早期就要逐渐使宝宝适应夜间不吃奶的习惯。3 个月大的宝宝,应该会睡一整夜了。不过,儿科医生对“一整夜” 的定义指的是半夜12 点至清晨5 点间。可在白天多喂宝宝几餐来建立此模式。假如宝宝白天小睡超过3 小时,就唤醒他(她),建立睡眠规律

儿童睡眠障碍怎么办

一、睡眠时间较同龄儿童少; 二、过多; 三、睡眠觉醒程度障碍,如时差,睡眠时相提前,延迟综合征;四、睡眠伴随症,如夜惊、梦魇、梦游。据调查患病率为10%%-15%。 婴儿期睡眠障碍表现急躁、激惹,很难建立睡眠规律。4-12岁儿童的常见睡眠问题是不愿意正常上床睡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早醒,醒后难以再睡,或白天睡眠过多、疲乏、困倦、醒后不适感。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4个月以上,过分担心失眠后果,产生明显苦恼,甚至影响了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治疗:常以行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