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高尿酸的方法
中医治疗高尿酸的方法
上述各种途径只要有任何一方面出问题,就会造成尿酸升高。尿酸上升,因为它会阻碍血液分泌尿酸的过程,使尿酸无法排出。 尿酸过高,也会引发其他疾病。尿酸高是怎么回事,近十几年来,过去比较少见的痛风患者多了起来,不仅是中老年人发病,而且还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成了一种常见病。在临床上,男尿酸正常值:149~416umol/L。女性尿酸正常值:89~357umo1/L。如果偶超出指标的话,就是高尿酸了。
症状
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抽血化验可发现血尿酸农度增高,但未出现关节炎、高尿酸.石或肾结石等临床症状。这时期除非做化验,一般不易察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可持续10~20年,有的可终身不出现高尿酸.。一般说来血尿酸水平越高,出现高尿酸的危险性越大。
2、急性高尿酸性关节炎: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季最多。关节局部损伤、饱餐暴饮、过度疲劳、受湿冷、某些药物、感染及外科手术等均可诱发急性发作。这些因素可使本已呈过饱和状态的尿酸形成针状结晶沉积在关节滑液中,结晶体被体内白细胞视为异己而被吞噬,被吞噬后释放炎性因子,引起急性发作。
控制
1、适当有氧运动,一定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以免关节过劳。最好选择游泳、太极拳、乒乓球之类的有氧运动,以此减轻体重。
2、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每天的排尿量要控制在2000ml左右是最好的。西方人多以常饮苹果醋降低尿酸。不饮浓茶、咖甜饮料。
3、多吃素,但并非所有的素食都要多吃,多吃紫皮茄子、上海青、生菜。青菜忌食菠菜,然后是所有的豆类都要少吃或不吃。多吃水果,各种水果都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让身体起到偏碱性有积极的作用,尤其多吃樱桃。
4、少吃肉,我为什么不说“不吃肉”呢?肉类当然是要吃一点的,动物脂肪和动物蛋白用其他的食品是不可代替的,也是人体所必需的,但一定要控制好量!海鲜和动物内脏以及火锅是要严格禁忌的(鱼当然属于河鲜,可以少吃,吃后要多喝水)。否则,无度饮食肉类,你会前功尽弃。
5、啤酒是一定要禁忌的!其它酒不饮或严格限制。
6、养成每天或经常用热水泡脚的习惯,最好用能够自动加热的洗脚盆,每次不少于20分钟,不高于30分钟,能洗的全身微微出汗最好。在洗脚时,可以适当加点活血化瘀的中药。
7、所有降尿酸或号称治疗痛风的药物,对肾脏、肝脏的副作用都很大,靠药物降尿酸是最最得不偿失的,但可以日常饮用益元本草降酸茶。
8、劳逸结合,注意睡眠,放松心态,乐观面对。每半年检查一次尿酸,力争控制在350左右,痛风就不会对任何关节造成损害。
治疗
根据尿酸产生的机理,我们反过来推导:要防治好痛风就要减少尿酸的产生,要减少尿酸的产生就要减少体内的嘌呤,减少体内的嘌呤就要减少核酸的氧化分解,和嘌呤的摄入,同时加强尿酸的排除。因此措施就是:正常人体,体内通常蓄积了1200毫克的尿酸,每天大约有600毫克,即人体内尿酸的一半,在进行着新旧交替。换种方式表述,就是人体内大约储存有1200毫克的尿酸,每天要排除600毫克,新生成600毫克,如果再细分的话,就是人体每天新生成的600毫克尿酸,其中100毫克是由食物中摄取,有500毫克是由体内细胞分解、衰亡,产生的内源性嘌呤转化而来,至于排除的600毫克的尿酸,小便中排泄占450毫克,汗、粪便中排泄占150毫克,正常情况下,机体周而复始地按照这个节奏和规律进行着有序的工作,但这个平衡一旦被打破,不管原因是尿酸生成过多,还是尿酸排泄减少都会出现尿酸增高,导致高尿酸血症,最后形成痛风。
排尿酸处方药:排尿酸药主要包括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马隆等。该类药物可以阻止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出,从而起到降低人体内血尿酸水平的作用,副作用就是多排尿酸的同时也把人体其它微量元素也排出体外,会造成低血钠、低血钾、低血钙,所以不能长用,而且还对肝、肾有副作用,更不能长用。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是别嘌醇。该药是一种强力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它也是迄今为止惟一能有效减少尿酸生成、降低人体内尿酸水平的药物。虽然别嘌呤醇的不良反应较少,但肝肾功能不全者也应慎用。
碱化尿液的药物: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本无降尿酸作用但可碱化尿液,增加尿酸在血中的溶解度,使尿酸不易在尿中积聚而形成结晶。
排尿酸功效茶:益元本草降酸茶可以恢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能力,实现多排尿酸的效果。
痛风是一种由于瞟吟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为特征。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问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者除少数因酶缺乏所致外,大多病因不明,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为遗传性疾病。继发性者则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本病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男性为多,男女之比约为20:1。全年均可发病,但以春秋季多见。
中医将本病归属“痹证”、“历节”等范畴。认为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主要病因。如脾胃虚弱,则运化失司,湿浊内生,日久化热,流注经脉为病。长期恣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脾虚生湿化热,湿热之邪痹阻脉络则为病。也可感受湿热之邪,或寒湿之邪化热,闭阻经络关节而致病。
蒲公英茶哪些人不宜喝 喝蒲公英茶能降尿酸吗
有一定将尿酸的作用。
蒲公英本身也是一味中药,泡水或者泡茶喝有清热利尿的作用,尤其反复泡水或者泡茶喝的话,可以增加体液体量,进而有利于尿酸的代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降尿酸的作用。
但是本身高尿酸患者是不能用饮食或者一些保健的方式代替药物,喝蒲公英茶只是辅助,首先还是要遵从医嘱治疗高尿酸,并且脾胃不好的建议少喝蒲公英茶,不然可能会加重脾胃不适的症状。
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是什么
人体尿酸正常值为150~416微摩/升,血清中的尿酸浓度取决于尿酸生成和尿酸排泄之间的平衡,当人体血清中尿酸浓度高于416微摩/升时,我们称之为高尿酸血症。
吃嘌呤含量较高食物选用含或少量含嘌呤食物牛奶蛋类、精细谷物、蔬菜(除含量高者)水类,增添些含量稍食物瘦肉、鱼、鸡等嘌呤溶于水水煮汤食用。机盐维素供给要充维素BC促进已沉积尿酸盐溶解。控制热能摄入维持理想体重;蛋白质摄入宜高按每0.8g/kg标准体重供给乳、蛋类含嘌呤极少作物蛋白主要源,另外喜欢饮茶朋友饮用九味避风汤类降酸茶,萃取种纯植物精华饮入口能降低尿酸高继减少尿酸复发期饮用预防痛风病发。
一般认为,血中尿酸超过360微摩尔/升,视为高尿酸血症。临床上,当血尿酸超过390微摩尔/升,才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超过420微摩尔/升时,高尿酸血症已十分明确。大多数痛风病人的血尿酸值均超过420微摩尔/升。病理生理学上,血尿酸的溶解度在420微摩尔/升以上,已达到了超饱和状态,此时血尿酸极易在组织内沉积而造成痛风。因此,从临床诊断的角度出发,目前一般认为,当血尿酸值超过420微摩尔/升时,即可肯定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为390微摩尔/升虽然也属高尿酸血症,但尚未达超饱和状态。
关于文章介绍的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希望你们可以记住它,这样对于你们辨别高尿酸血症是有很大帮助的。想要治疗高尿酸血症,主要是要及时的发现疾病的存在,想要我们去医院检查血液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血清中尿酸的浓度。
高尿酸血症是什么病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病互为因果
一方面,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可以导致高尿酸血症,此种原因是高尿酸血症的最常见病因,约占90%。
另一方面,尿酸盐结晶在肾脏沉积,可以形成肾结石和慢性肾脏病,出现腰痛、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等。有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恶化速度更快。研究显示,血尿酸每升高1毫克/分升,肾脏病风险增加71%,肾功能恶化风险增加14%。因此,合理治疗高尿酸血症,有利于保护肾脏。
土茯苓能降尿酸吗
目的:观察土茯苓对酵母致高尿酸症小鼠的血清尿酸( UA)、肾功、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寻找防治高尿酸血症的中药制剂。方法: 8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
这种情况是不是尿酸高的原因?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喝土茯苓熬的水,往脚上喷云南白药。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问有什么好办法让它消肿?打青霉素管用吗? (...
关于土茯苓熬水喝能降尿酸吗?解答结果:病情分析: 土茯苓有一定的降尿酸作用,青霉素则没有。要注意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影响和身体疲劳性的损伤。 指导意见: 注意...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用。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防治痛风。 土茯苓30克,水煎分多次服,用于痛风发作期和...
土茯苓对高尿酸症小鼠血清尿酸的影响,郭淑云;张薇;张琰;-中国药业2012年第13期杂志在线阅读、文章下载。尿酸是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物质,在较低等生物如啮齿...
临床常用土茯苓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1,2〕。研究显示,土茯苓具有降尿酸作用〔2〕,对体外XOD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4〕。土茯苓主要有黄酮类、有机酸类等...
痛风性高血压与高血压疾病有关联吗
痛风病是一种顽固性极强的关节炎症,一般常见发病人群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尤其是患有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
痛风病的发作人群中有大部分是患有高血压疾病的人,由于高血压通常和高尿酸水平相关,一些研究提示高尿酸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之一,痛风性高血压是继发于尿酸结晶沉着导致的肾损害,即所谓痛风肾。
另外,由于尿酸盐的溶解性较低,也可使肾锥体部位出现对结晶的炎性反应而后影响到血压调节。
高血压患者如发生高尿酸血症,其血尿酸水平常和肾血流动力学有关,能反映高血压病引起的肾血管损害的程度,并可作为肾硬化的一个血流动力学指标。
通常,病程愈长,尿酸愈高,病情愈重,肾血流的损害愈重。
痛风患者如合并高血压,可影响尿酸排泄,使高尿酸血症更加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高血压本身有引起肾功能减退的趋向,进而影响肾排泄尿酸的功能:
①高血压痛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
②高血压时血管紧张素、儿荼酚胺浓度升高,引起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使组织缺氧,血乳酸水平升高,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缺氧,乳酸生成增多,后者对尿酸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使尿酸分泌减少,影响肾排泄尿酸,造成尿酸潴留;
③高血压患者长期使用某些利尿剂如噻嗪类、氨苯蝶啶等,亦影响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使尿酸重吸收,尿酸排出减少。
高尿酸血症可出现于未治疗的高血压病人,它反映肾血流量下降。高血压引起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与肾硬化共同导致肾血流的降低和恶化,从而加重了高尿酸病情的发展。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常高于正常人,约25%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伴高尿酸血症,使用利尿剂治疗的患者中,约有40%一50%患者伴高尿酸血症。
痛风性高血压与高血压疾病有关联吗?当我们阅读完文章后可准确的解答问题,对于两种疾病患者都必须做好治疗,高血压是复杂的疾病,而痛风也是全身性且复杂的疾病,在治疗上就必须使用最正规的方式,也要使用合理的药物控制,当患者无法承受痛风的刺激后,身体关节、等部位会出现很多症状,将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尿酸高不止痛风还伤肾
危害 无症状尿酸性肾病更可怕
傅君舟介绍,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每天代谢产生的尿酸主要从肾脏排出体外。过量的尿酸形成结晶,如果沉积在关节,就会引起大家所熟知的痛风性关节炎,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小的结晶还常常会沉积在肾脏,引起一系列可以危害肾脏的疾病。
“最常见的是尿酸性肾结石,患者常常因为感染而出现疼痛和血尿,而此类患者通常也伴有痛风。”傅君舟介绍说。此外,如果尿酸形成的微小的结晶沉积在肾组织,并阻塞肾小管,就会引起尿酸性肾病。有些患者会出现腰酸背痛、血尿或蛋白尿,通过肾穿刺检查一般能及早发现病情。“但最可怕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没有症状的,直到出现尿毒症甚至肾衰竭时才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高尿酸血症常常还会与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一系列代谢综合征互相影响,互相加重病情,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危险。因此,近年来医学界已经将高尿酸血症列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提醒 高尿酸血症年轻化趋势明显
“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曾经有一个统计数据,高尿酸血症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3%~1.4%,但10年后,这个数字已达到13%~14%。目前,虽然没有最新的统计数据,但按照估算,我国最少有一亿多高尿酸血症患者。”傅君舟说。
不仅如此,高尿素血症的发生还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我曾经接诊过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他是生意人,平时应酬多,经常喝酒,爱吃动物内脏、海鲜等富含嘌呤的食物,年纪轻轻就痛风了,之前一直靠吃止痛药维持,但后来出现了蛋白尿,说明尿酸已经对肾脏造成了损害。”傅君舟提醒年轻人,如果出现疲劳、疲倦感就要注意了,这很可能是一个信号,需要及时来医院做血尿检查。确诊以后,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外加药物的治疗,一般一两个月就能恢复正常了。
但医生们在临床中,却经常遇到对高尿酸血症诊治不当而导致重度肾损害等严重后果的患者。如:不少人虽然发现血尿酸高,但因没有不舒服,就不去就诊;很多医生忽视对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进行有关检查;不根据肾功能状况、是否有肾结石等选择恰当的降尿酸药物;听信广告,长期单纯接受中医药治疗;对痛风反复发作者,不从根本上去治疗高尿酸血症,而是长期服用有较强肾脏毒性的止痛药;在用药物控制血尿酸水平正常后,就停药并不再随访……这些情况都应当引以为戒。
预防 人到中年,每年查次尿
据了解,嘌呤核苷酸80%由细胞代谢产生,20%源于饮食,可见血尿酸水平受饮食影响较大。人类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
当高尿酸血症出现后,接受正规的治疗是很有必要的。“药物治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改变生活方式。”傅主任给患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1.饮食:少吃含嘌呤的食物,多吃素,少吃肉,远离动物内脏和海鲜。
2.限酒:啤酒会严重抑制尿酸的排泄,白酒、红酒次之,患者最好不要碰酒,实在不行就喝少量的红酒。
3.饮水:一个人正常饮水要每天达到1500毫升,饮水量过少会引起结石。
4.运动:每天保持30分钟以上的运动量,“慢跑、快走、羽毛球、乒乓球、太极拳都可以,不要太剧烈就好。”
另外,人到中年,肾功能会走下坡路,最好能每年做一次尿液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高尿酸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中医药治疗痛风,在临床上,痛风发作时多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应辨证为湿热瘀夹杂,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以控制临床症状。药用制川乌、制草乌、汉防己、秦艽、赤芍等10余味中药,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日煎一剂,分二次服用。1~2周为一疗程。一般1~3天起效。痛风间歇期的治疗,目的是预防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保护肾脏和降低血尿酸水平。间歇期多辨证为脾虚湿困,浊毒瘀滞,治宜健脾利湿、祛瘀通络和降低血尿酸水平。
2.芥末泥湿敷(民间偏方)芥末粉调和温水成泥后,沾于湿布、纱布、纸上敷于痛风患处(也用于风湿、神经痛、肩酸痛),每日更换一次,自可减轻痛苦,然而芥末泥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敷于皮肤上会有灼热感,故可用水和稀一点,有减轻痛风之疼痛效用。同时,取桧木的节,约十五公克以水煎煮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