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要注意疾病早期信号
老人要注意疾病早期信号
一、小便增多,常上厕所,晚上口渴。或小便频繁,尤其是夜尿增多,尿液滴沥不净。要小心是否得了糖尿病、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
二、上楼梯或斜坡时就气喘、心慌,经常感到胸闷、胸痛。要小心是否得了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等。
三、近日来常为一点小事发火,焦躁不安,时常头晕。要小心是否得了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等。
四、近来咳嗽痰多,时而痰中带有血丝。要小心是否得了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
五、食欲不振,吃一点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就感到上腹部闷胀不适,大便也没有规律。要小心是否得了胃病、肝胆疾病或胃癌、结肠癌。
六、近来酒量明显变小,稍喝几口便发困、不舒服,第2天还晕乎乎的。要小心是否得了肝脏病、动脉硬化等。
七、胃部不适,常有隐痛、反酸、嗳气等症状。要小心是否得了慢性胃病,尤其是胃溃疡或胃癌。
八、最近变得健忘起来,有时反复做同一件事。要小心是否得了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脑软化)等。
九、早晨起来时关节发硬,并伴有刺痛,活动或按压关节时有疼痛感。要小心是否得了风湿性关节病。
十、脸部眼睑和下肢常浮肿,血压高,多伴有头痛,腰酸背痛。则可能是患了肾脏病。
上面介绍的这些老年人疾病的告警信号,能让家人有效的发现老年人隐藏的疾病,能早早的进行预防和治疗,避免了疾病的不断发展,从而保证了老人的健康。
中年人十大疾病信号
一、小便增多,晚上口渴,尤其是夜尿增多,或小便频繁,尿液滴沥不净。医生认为,可能内分泌系统出了问题或泌尿系统发生了故障,尤其要小心是否得了糖尿病、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
二、上楼梯或斜坡时就气喘、心慌,经常感到胸闷、胸痛。这些都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前兆,要小心是否患了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等。
三、近来常为一点小事发火,焦躁不安,时常有头晕、头痛、眼胀的症状,要小心是否得了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等。
四、近来咳嗽痰多,时而痰中带有血丝,经常干咳,要小心是否得了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
五、食欲不振,吃一点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就感到上腹部闷胀不适,且大便无规律或便血、大便不成形,这些是消化系统出现问题的前兆,要小心是否得了胃病、肝胆疾病或胃癌、结肠癌。
六、近来酒量明显变小,稍喝几口便犯困、不舒服,第二天仍然头晕、乏力、食欲下降,这些都是肝功能失调引发的症状,要小心是否得了肝脏病、动脉硬化等。
七、胃部不适,常有隐痛、反酸、嗳气、腹胀等症状,要小心是否患了慢性胃病,尤其是胃溃疡或胃癌。
八、对近期的事情变得健忘起来,有时重复做同一件事,要小心是否患了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脑软化)等。
九、早起时关节发硬,并伴有刺痛,活动或按压关节时有疼痛感,保暖及休息后缓解。要小心是否得了退行性骨关节病。
十、脸部、眼睑和下肢常浮肿,血压高,大多伴有头痛,腰酸背痛,则可能是患了肾脏病。
老人最该警惕的疾病信号
常流鼻血可能血压高。老年人鼻出血,与血压可能有一定关系。北京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宋海涛说,血压升高,可使患者鼻腔血管脆性增加,一旦出现血压波动,血管就可能发生破裂出血。此外,长期高血压,可使鼻腔血管处于淤血及扩张状态,受到外力冲击或血压波动时,非常容易破裂出血,甚至诱发脑卒中的发生。因此,老人如果经常流鼻血,出血量较多且不易自止、出血前鼻部有搏动感等症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流口水是中风前兆。临床统计发现,很多老人在中风发作前会有突然流口水、眩晕等症状,由于没有及时告知家人,等到数小时后发生中风,再送医院,便因错失抢救时间而留下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因此老人如果突然出现一过性说话困难、视力模糊、眩晕或站立无力、嘴角歪斜、流口水,都是暂时性脑缺血的表现,可能发展成脑血栓或脑出血,应尽快告知家人,送附近医院急诊。
鼻子不灵预示老痴。美国神经紊乱症与中风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嗅觉减退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征兆。研究发现,大脑海马区的记忆中枢与嗅觉中枢毗邻,一旦海马区出现萎缩,记忆力减退和嗅觉异常就可能同时出现。研究者表示,70岁后嗅觉逐渐变得迟钝属于正常衰老现象。但是如果嗅觉失灵提前,或者突然发生嗅觉失灵,则应尽早接受相关检查。
总觉口渴是糖尿病信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科张锦副教授说,如果老人经常口干口渴,可以排查一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早期常有口干、口渴等不适,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导致渗透性排尿增多,体内失去大量水分而口干喜饮,大多情况下,口干口渴的程度是与血糖增高的程度成正比。
经常犯困要排查多种病。上了年纪,有的老人越来越爱打盹,常常坐着就迷迷糊糊睡着了。大脑衰老、耐氧能力减退,或者新陈代谢减慢、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差都是诱因。但要注意的是,老人常犯困,一定要排查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病如慢性肾炎、甲状腺机能减退等。尤其要当心的是,犯困频繁或看着电视就睡着,常常是认知障碍症的早期表现。
宝宝睡觉不安稳怎么回事
且常伴有口臭气促、腹部胀满、口干、口唇发红、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症状。
疾病信号:
可能是积食。现在的饮食结构让儿童罹患成人病的比例越来越高,所以谨防孩子患上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
还伴有小脸发红和发烧信号。
疾病信号:
这可能是在提示父母,孩子患上了湿疹或是中耳炎,仔细观察孩子耳道有无红肿现象,皮肤是否出现红点,如有应赶紧带孩子去看耳鼻喉科。
疾病信号:
宝宝可能是得了蛔虫病,或是消化不良。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是蛔虫病可用宝宝专用的驱虫药驱除;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不要一次给宝宝喂得太多。
并伴有两颚骨部位及口唇发红、口渴,喜欢喝冷饮或者大量喝水,有的还有手足心发热等症状。
疾病信号:
这是阴虚肺热所致,提示孩子可能患上了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感冒、肺炎等(是的话,父母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还伴有哭闹,哭哭才睡。
疾病信号:
很可能是宝宝肠胃循环紊乱。特别留意宝宝有没有腹泻、呕吐,或进食不规律的现象。如果有,应该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诊治。
睡觉不安稳,好像受了什么刺激惊吓。
疾病信号:
可能宝宝过度疲劳,避免让宝宝在白天长时间玩耍,或是室外活动过多,不要吓唬宝宝。
宝宝在入睡后将面贴着床,小屁股高抬,还伴有口腔或者舌头的溃疡、哭闹不停、烦躁不安等症状。
疾病信号:
宝宝出现这个情况,就是中医上所说的“心经热”,俗称心火大。原因通常是孩子患了急性热病后余热未尽,这提示了孩子的病尚未痊愈,需要坚持治疗。
宝宝入睡以后突然坐起来,双眼发直、惶恐不安地粗喘大气,并且啼哭不止。宝宝这时仍然意识不清,一般要20分左右才能有所缓解,这就是夜惊症。
疾病信号:
如果宝宝因为做了可怕的梦而惊醒,面色苍白、心跳加快,这大多是梦魇的表现(这不是疾病)。
这在医学上称为宝宝”夜间惊恐症“。
疾病信号:
一般是由于白天受到不良刺激,如惊恐等引起的。所以,父母平时不要吓唬宝宝,让宝宝在白天保持情绪平和。
疾病信号:
消化不良,宝宝身体太热,也很可能是在发烧。晚上睡前不要让宝宝吃太多,不要让宝宝穿着厚衣服睡觉,避免给宝宝盖过厚的被子。
疾病信号:
蚊虫叮咬,或纤维物缠住。检查一下是否有蚊虫叮咬的痕迹,如有应立即为宝宝涂上专用药膏;如没有,检查一下手指或脚趾是否有小丝线、头发等缠着。
恶心的疾病信号
肠胃疾病恶心可能由反胃引起,也可能是更严重的疾病的信号,如心脏病或中风的警告信号。女性极度的恶心伴随和感冒相似的症状可能是心脏病的信号。另外,如出现恶心、乏力、食欲减退,还可能是病毒性肝炎的早期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很多女性在月经来前会恶心,半数妇女怀孕时会恶心,早晨起床后喝杯薄荷茶,症状也许会立即消失
发生在饭后:恶心可能性诊断:肠胃疾病、肝炎。
饭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多数是消化不良、胃炎、肠炎、痢疾、食物中毒等胃肠疾病。假如恶心伴有厌食、疲乏,应警惕病毒性肝炎,及时就诊并隔离。假如恶心伴有咽部不适,可能是慢性咽部的炎症。假如育龄女性假如未经避孕(或避孕失败)而超过4周尚未行经者,要考虑是否为早孕所致。
如何身体小症状是小病还是大病
头痛。
小病信号:工作压力太大,精神紧张、疲劳;三餐吃不饱、血糖过低;长时间呆在温度较高、空气不流通的屋子里。这些原因导致的头痛虽然令人烦恼,但并不危险。
大病信号:如果大脑的一侧反复出现持续性的、与心脏同时跳动的抽痛,并逐渐蔓延至整个大脑,则很可能是颞动脉炎在作怪。该病多发于老人,不及时处理将导致失明。如果头痛很突然、程度严重,则有可能是中风或脑动脉瘤的信号,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果头痛伴随发热、脖子发僵等症状,极有可能是病毒或细菌性脑膜炎,它能对大脑造成永久性伤害,不及时治疗具有致命危险。如果头痛只在大脑一侧,并且一整天都感到恶心,那很可能是患上偏头痛。
呕吐。
小病信号:如果由吃得过饱、酒或咖啡喝得过多导致,服用胃酸中和药物能缓解,那就不用担心。
大病信号:消化不良的感觉逐渐演变成肚脐周围的疼痛,然后疼痛又转移到腹部右下方,有可能是阑尾炎。如果每次运动后,总感觉到消化不良,且服用胃酸中和药物不见好转,那很可能是心脏病。如果吃了油腻食品,腹部右上方出现由轻到重的疼痛,则有可能是胆结石。
腹胀。
小病信号:吃了豆类食品或吃得过多、过敏性肠道综合征、月经来临时,都会让腹腔有胀满感。
大病信号:如果腹胀经常出现,并伴随尿急、恶心、骨盆或腹部疼痛和一吃就饱的症状,很有可能是早期卵巢癌的征兆。虽然卵巢癌的发病率并不高,但是及时发现对治疗至关重要。
寒战与发热。
小病信号:如果症状能在一周内减退,多喝水、多休息就能缓解,那么尽管放心,多是由感冒或流感导致的。
大病信号:突然发烧、喉咙疼痛、吞咽困难并感到恶心,有可能是链球菌感染所引发的类似中毒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因为它还有可能是肺炎的最初信号。
身体十大疾病信号
1 眼 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眼睛也是观察身体的一个窗口。
两眼大小不一,要警惕眼部肿瘤。眼球突出,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表现。眼睛闭合不全,估计是眼肌有问题。看看结膜有否充血,如果是,可能是感染,如结膜炎。眼白学名叫“巩膜”,巩膜发黄,就是黄疸,有可能是肝、胆疾病,如果巩膜有棕黑色的斑,要留神色素瘤。眼睛斜视,可能是眼位不正,一般小孩子居多。如果角膜的边缘发白,一般见于高血脂患者。
2 笑 容
除了表达情感,某些情况下,笑容还有“健康情报员”的作用。
正常人脸部是对称的,如果脸部一侧肌肉麻痹,笑容就不对称了。如果开窗睡了一晚或者空调吹猛了,起床后一侧的鼻唇沟消失,笑起来脸是歪的,那就是面神经麻痹了,需要及时就医。中老年人,有动脉硬化或房颤、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一侧脸发木、僵硬,要警惕脑卒中的可能。
3 视 力
很多人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坐车玩手机,躺在床上看书,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造成视力下降。小孩成长过程中需要做好视力监测,因此家里买个视力表很有必要。另外,如果家里有确诊弱视、近视的小孩,有个视力表,定期查查,能监测视力发展的情况。
不同眼病在视力上会有不同的异常:近视眼,近的看得清,远的看不清;老花眼,看远的清楚,看近处不清楚;白内障,看远看近都不清楚。如果看事物的颜色改变、大小改变、深浅度改变,一般是眼底问题。糖尿病视网膜出血,会突然感觉眼前有遮挡、黑影、飞蚊样。
专家强调,人们看东西一般都用双眼,很少只用一只眼。以至于如果一侧眼的视力下降,双眼视力会起到掩盖的作用。有的就诊病人双眼视力为1.0,可一只眼视力已经降到0.2了,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所以,自检视力特别需要测单眼的视力。可以用小纸板挡住一只眼,再看视力表,这样能及早发现视力下降的问题。
4 黑 痣
电影《非诚勿扰2》热播以后,很多人都开始留意身体上是否有可疑的痣,以防范黑色素瘤。
黑素细胞痣(又称黑素痣、色素痣)有先天及后天之分,先天性的出生时就已存在,后天性的一般到学龄期或更大些才出现。如果痣是黑色的,并不高出皮肤表面,称为交界痣;如果痣呈黑色或褐色,略高于皮肤表面,是复合痣;如果黑色,或淡褐色,或皮肤色,呈半球状隆起于皮肤表面,有的中央有一根或几根毛,则称为皮内痣。
大的、直径在5厘米以上的先天性色素痣主张手术切除。后天性色素痣,如果是长在手掌、足跖、外阴部等易摩擦部位的交界痣主张切除,其余痣的癌变可能性极低,不必做预防性切除。事实上,多数恶性黑素瘤是在正常皮肤上发生的。在我国,肢端是恶性黑素瘤的好发部位。恶变多发生在中老年,诱因是反复的创伤。如果发现有以下情况,应该提高警觉,及时到医院确诊:后天性色素痣短期内增大,直径超过6毫米;色素痣的色泽变得不均匀,边界不清楚;容易破溃、出血;中老年人出现的不对称性黑斑;指、趾甲根或甲周围的皮肤有褐色或黑色的斑。若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必要时,需取小块病变皮肤进行病理检查。
5 色 斑
除了痣的变化,皮肤的颜色和斑块也是重要的自检信息。
对老年人来说,常会出现以下3种颜色的皮肤改变:一是白色的斑点,圆形,一般5~10毫米大小,是老年性白点病;二是红色的丘疹,呈半球形隆起于皮肤表面,一般3~5毫米大小,为老年性血管瘤。这两种情况主要见于躯干及四肢。在40岁后就可以出现,出现后形状不会增大,但数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三是褐色斑,俗称老年斑,多见于面部及手背等外露部位,也可见于躯干及四肢。老年斑大小不等,可慢慢增大,有的可逐渐高出皮肤,表面不平呈乳头状,黑色或黑褐色,称为“脂溢性角化症”。这3种病变都属于老年性皮肤改变,是良性的,不会发生癌变,因此不必紧张。如果色斑突然长大、外形变得不规则、发生溃疡和出血,或者突然出现瘙痒和刺痛感,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就医。
6 乳 房
一般乳腺自查应每月一次,对月经规律的女性,最佳时间应该选择在月经后的5~7天,因为这几天雌激素水平最低,乳腺较松软、无胀痛,容易发现异常。
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很简单,面对镜子,两手叉腰,观察乳房的外形;再将双臂高举过头,观察两侧乳房的形状及轮廓有无变化,皮肤有无红肿、皮疹、浅静脉怒张、皮肤褶皱、橘皮样改变等;观察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是否有抬高、回缩、凹陷,乳头里有无分泌物溢出,乳晕颜色是否改变;最后,放下两臂,双手叉腰,两肘努力向后,使胸部肌肉紧绷,观察两侧乳房是否等高、对称。
除了观察,还应用手触摸自检。一侧手指并拢,缓慢触摸对侧乳腺各部位是否有肿块或其他改变,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还要轻挤乳头,观察有无排液,如发现有混浊、微黄色或血性溢液,应立即就医。最后应检查双侧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
专家表示,可摸到的肿块至少已有1.5~2厘米大小,年轻女性、浅的肿块容易摸到,年长者、肿块深的,不容易摸到。因此,除了自检乳腺,一定要定期去医院接受专业体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7 淋巴结
淋巴结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及全身各个部位,大多数都位于人体的浅表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最多,并集结成群。
正常人体的淋巴结像米粒一样大小,质地较软,光滑且可移动,很难触摸到。如果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质地变硬或变软、破溃或触及波动等,就要当心。颌下淋巴结肿大多与口腔、面颊部炎症相关,耳前淋巴结肿大常由眼睑、颊、耳颞部发炎引起,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消化道肿瘤转移等。
多数部位的浅表淋巴结可通过触摸自检。将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指腹按压的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滑动);滑动的方式应取相互垂直的多个方向或转动式滑动。通过自检,可尽早发现淋巴结的异常。特别是淋巴结明显肿大或迅速变大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8 四 肢
骨骼和四肢是人体的支撑,对它们的关照可不能疏忽。
平常要注意经常看一看,关节有无红肿、结节或形状改变等;四肢肌肉是否对称、有光泽;下肢有无静脉曲张等。经常使用电脑的人,还要注意手腕的活动度、手掌部的肌肉是否有异常,以防“鼠标手”。
此外,借助一些小工具也可以帮助检查肌肉的力量、恢复情况等,比如时下流行的握力球、握力器等。比如脑卒中的病人,一侧神经受损,导致手臂肌肉瘫痪,握力就会明显不如对侧。另外,在脑卒中的康复阶段,用握力球可以促进神经肌肉的恢复。
9 腰 围
如今,肥胖已经是公认的健康大敌。可以通过体质指数(BMI)来衡量肥胖程度,BMI在19~24为正常,24~28为超重,28以上算肥胖。
除了常规的测体重,还有一个简便易测的指标对代谢机能非常重要,那就是腰围。目前认为,男性腰围大于或等于9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5厘米,就属于中心性肥胖了。男性表现为“将军肚”,女性则为“苹果腰”。中心性肥胖往往意味着心脏、肝脏等重要脏器都被脂肪围困,是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的高危因素。家里备一个简单的腰围尺,经常测测自己的腰围,就可以帮我们预知这些健康风险。
10 血 压
随着年龄的增高,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因此,对中老年人来说,随时掌握自己的血压情况,是重要的保健功课。
人的血压全天是波动的,其中早晨、上午是一天中最高的时段,上了岁数的人,特别是有高血压家族史或“三高”患者,早晨起床后应量一下血压,也可以在下午、睡前各量一次。全天血压都应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心、脑、肾等脏器的健康。
老年人疾病有什么危险信号
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平时多注意健康状况的自我监护,可以及时发现疾病,有利于及时诊治,避免意外发生。
胸闷气喘如果在安静的状态下总感到胸闷、胸堵或心悸怔忡,胸中突然蹦一下或停一下,或在上楼(3-5层)以后心跳气喘半小时左右,有时还可能心脏停跳(即期外收缩),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心脏。
食欲改变因疲劳或感冒偶尔一两顿饭不想吃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超过一星期就应警惕了,胃部及消化系统其他器官(肝、肠)的肿瘤通常有这些症状。有一种进食发噎的现象更应注意,如果总是发噎,并且愈来愈重,这种情况可能是食道肿瘤的征兆,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排便异常正常人都有一定的大便习惯,中老年人如果两个月内排便的习惯发生了变化,时而便秘,时而腹泻,时而两三天才排一次便,有时却一天两三次或更多地排便,这是肠道功能紊乱的最早征象,必须进行检查。因大肠及直肠肿瘤,在早期就常有这类症状。
无端出血不该见血的地方,如果突然出血,要引起警惕,例如痰、粪便、尿、鼻涕中,不论是血丝、血点、血块,都应警惕。老年人痰中带血,大多是肺部肿瘤的最早症状。
头晕头痛如果清晨醒来,头脑仍是昏昏沉沉,头晕头痛,有可能是高血压或脑动脉开始硬化的迹象。
四肢发麻凡是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如平白无故四肢发麻,有时甚至手脚大片麻木,有时则有犹如昆虫在四肢爬行的痒麻感,再加上头痛头晕,这些都是中风的前兆,必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脑卒中(中风)的发生。
连续咳嗽平时无任何呼吸系统疾病也没感冒的中老年人,如果忽然经常咳嗽,就必须去做胸部检查。因为这种咳嗽有时是肺癌的最早信号,尤其是干咳,咳不出多少痰者,这是深部的支气管受到刺激的结果。
日渐消瘦这里指的是没有明显原因而日渐消瘦,有时在一两个月内体重减轻六七公斤或十来公斤。这种进行性的消瘦,大都表明体内有消耗性的疾病,对中老年人来说,主要是肿瘤的可能性较大。
口腔白斑口腔白斑是一种口腔黏膜角化病变,末期可有恶化趋势,它是口腔内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白斑常发生于口腔内颊部、舌背及硬腭等部位。
排尿异常对男性中老年人来说,如果忽然出现尿频、尿急,每次排尿总像是没有排尽的感觉,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男性的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肿瘤在压迫尿道。需及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