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功能不足吃黄体酮可以吗
黄体功能不足吃黄体酮可以吗
黄体酮不足的表现
1、孕妇孕酮低,不孕不育是最为明显的症状。
2、孕酮低的症状外在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不全、纤维囊性乳房、胆囊疾病、低血糖等症状不易被发现,不过还会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体重增加、阴道干燥、乳房胀痛等症状。
3、女性生理反应就是:平时多腰酸,月经紊乱、量少、色暗,伴有血块,还常提前来潮;来潮前,乳房胀痛,情绪烦躁。
黄体酮不足的原因
有些女性去医院检查,医生会说孕酮(孕激素主要由黄体产生,故又叫黄体酮)低。但是很多女性都不知道原因,下面介绍下孕酮低的原因。孕酮低是指黄体功能不全,黄体分泌孕酮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以致子宫内膜分泌不良,从而导致孕卵着床困难或早孕流产。
黄体功能不全可能与垂体分泌的LH,FSH不足或垂体催乳素分泌过多,过少有关;有的是由于孕卵本身不成熟,对促性腺素不敏感;有的是黄体本身合成孕激素能力不足,或者与雌孕激素之间的比例不协调等因素有关,雌孕激素主要由卵泡和黄体产生,主要作用是刺激青春期女子外生殖器,阴道,输卵管和子宫的发育和生长,刺激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能影响代谢机能,对青春期发育与成长起促进作用。
孕激素通常要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作用,为受精卵在子宫内种植和保证妊娠作准备,如使子宫内膜由增长期转达变为分泌期,以利胚汔着床,且可使子宫不易兴奋,保证胚胎有较“安静”的环境。
孕激素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子宫肌,适应孕卵着床和维持妊娠,由于孕酮受体含量受雌激素调节,因此孕酮的绝大部分作用都必须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发挥。
黄体功能不足才需注射黄体酮
如果孕妇检查后确诊是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孕酮水平低,则可以补充黄体酮。但现在一些孕妇一旦发现阴道出血等先兆流产症状,就急着用黄体酮保胎,对此专家并不认同。流产也是胚胎自身自然淘汰的过程,1/3以上的自然流产是因为胚胎存在染色体问题,而且越早发生自然流产的,胚胎有问题的比例越高。如果确实是胚胎自身存在问题,那么保胎也无济于事。
怀孕早期最好每隔一个月做一次检查。一旦出现腹部疼痛、阴道出血等先兆流产症状,要尽快到医院通过B超检查看是否是宫外孕,胚胎发育是否正常;如果怀孕已经六七周,可以查胎芽及胎心波动情况。
黄体不足的表现
黄体不足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同时主要是身体的黄体酮含量不足。在治疗上主要是采用注射黄体酮进行补充,还有就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及时的采用一些治疗方法也是对于黄体酮治疗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黄体功能不足可以导致卵泡发育不良、黄体生成不完全和黄体本身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调。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不孕症为数不少,约占全部不孕症的3%—10%。患有本症的病人平时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只是可在几次月经周期中无排卵现象,有时则月经过多过频或经期延长。
治疗方法:如果是黄体功能不全,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激素作补充治疗,即缺少什么激素就补充什么,另一种是用药物来刺激黄体疗法。这些药物有女性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克罗米芬、调经促孕丸等。此外,对于血中催乳激素太高引起的黄体功能不全则需要用降低催乳激素的药物如溴隐亭等。
如何判断: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是:一般可有月经周期过短,经前淋漓出血,生育期妇女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等。判断是否黄体功能不足,一般需测基础体温,如黄体期体温短于12天。或体温上升较慢,下降较早,上升幅度小于0。5℃。或黄体期体温波动较大,均为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
血清黄体酮水平最能反应黄体功能
一般测定中期黄体期的血清黄体酮水平反映黄体功能,当血清黄体酮≥9.54nmol/L(3ng/ml)时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变化。不少研究发现排卵周期中黄体酮水平在9.54—31.8nmol/L(3—10ng/ml),在中期黄体期黄体酮水平在31.8nmol/L(10ng/ml),因此认为黄体酮<31.8nmol/L(10ng/ml)为黄体功能不足。但应注意黄体酮为脉冲式分泌,若取血时正值脉冲式分泌的低谷,则黄体酮水平可较低,为此有作者提出在预期的月经前第4、6、8天分别测定黄体酮水平,3次黄体酮值的平均值<47.7nmol/L(15ng/ml)为黄体功能不足。有作者发现黄体期的黄体酮水平在2—3小时内可有10倍的升降,认为多次标本测定可准确反映黄体分泌黄体酮的功能,但临床应用不方便。
尿中黄体酮代谢物孕烯二醇-3α-葡萄糖苷酸(pregnanediol-3α-glucuronide,PGD)与血中黄体酮水平相关,若收集一昼夜尿标本测定PGD水平能反映24小时的黄体分泌功能。因PGD随年龄和月经周期变化,故实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症怀孕了注意什么 预防流产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容易出现黄体功能不足,所以怀孕后可给予绒毛促性腺激素支持黄体功能,或直接补充黄体酮预防发生流产。
孕酮低吃什么好
孕酮低是指黄体功能不全,黄体分泌孕酮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在医嘱下补充天然黄体酮,吃些大豆之类的食物辅助增加孕酮(黄体酮),不能单独只在食物中获取,因为食物中含黄体酮很低
备孕吃黄体酮的作用 备孕期间怎么补充黄体酮
黄体酮有口服和注射两种剂型。如果经过激素六项检查后,确诊的确属于黄体功能不足者,为了受孕可从基础体温上升的3-4天注射黄体酮,并不间断使用9-10周,直到母体可自然分泌孕酮为止。
注意:首先必须弄清楚是否缺乏黄体酮,黄体酮具有副作用,要慎用黄体酮,在孕酮缺乏的正常情况下使用黄体酮不会带来危险。
黄体酮是一种孕激素,对黄体分泌不足、孕酮缺乏引起的先兆流产是有用的,但是黄体酮保胎的使用面是很有限的。
排卵后保胎吃什么药好
1、排卵后保胎吃什么药好
其实很多促排卵的病人,在排卵后除了会用黄体酮类药物之外,还会用到其他的药物,如绒促性素、雌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等。只是黄体酮类的药物是最常用的。
2、为什么排卵后要吃保胎药
2.1、促排卵的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内源性黄体功能不全。
有资料显示,在自然月经周期, 育龄期女性黄体功能不全发病率为3%~10%,在促排卵周期中,12%~32%的患者会出现黄体功能不全,表现为黄体发育不良, 分泌孕酮不足或黄体过早退化, 致使子宫内膜分泌反应性降低,临床以内膜发育与胚胎发育不同步为主要特征, 与不孕或流产密切相关。
2.2、黄体酮类药物有助于改善黄体功能不全,提高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
黄体功能不足能怀孕吗
1、什么是黄体酮?黄体不足的原因是?
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在体内对雌激素激发过的子宫内膜有显著的影响,是维持妊娠所必需的。黄体功能不全是指卵巢黄体分泌孕酮不足,而引起的月经失调、早期流产、不孕等症。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由于多种雌激素分泌失调导致。
2、缺少黄体酮会有何症状?
黄体功能不全表现为:月经失调、流产和不孕等。黄体功能不足可以导致卵泡发育不良、黄体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调。
3、怎样判断黄体功能是否正常?
检查黄体功能不足,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基础体温测定,从黄体期的长短,体温上升的幅度以及下降的时间可以推测黄体功能。如果不符合下面条件之一的,就说明黄体功能存在着问题:
(1)当高温比低温高出0.3~0.5°以上。
(2)排卵后高温天数保持在12天(一般黄体的寿命在14天,排除排卵后一天可能低温,以及月经来以前的1天降温,只要维持在12天的都是正常的,但是不要可意的去追求长达14天的高温)。
(3)从低温爬升到高温很快。
(4)在高温区的体温上下波动不是很激烈。
(5)YJ来潮后,体温回到低温区。
4、黄体功能不足如何治疗?
黄体不足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激素作补充治疗,另一种是用药物来刺激黄体分泌激素,这些药物有女性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克罗米芬、调经促孕丸等。
妇科专家指出,一般女性会出现不孕不育的情况,这是由于黄体功能不足造成的,一般人卵巢排卵,卵泡将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雌孕激素,分泌量于排卵后7~8天达高峰,然后会迅速下降,但是当垂体促性腺激素及雌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导致卵泡发育不好,黄体不足。
黄体功能不足包括黄体期缺陷和黄体期缩短,可引起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而致孕卵不易着床,或虽着床而早期流产。有些妇女受孕后流产极早,可能仅见到月经周期延迟了1天至数天。临床上无从察觉是流产,有人称之为隐匿妊娠。黄体功能不足约占不孕病因的3%~8%。
黄体功能不足的病因可能是来自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功能欠佳或LH/FSH分泌的时相与协调不适当,也可因子宫内膜的雌激素增殖作用准备不足或内膜对黄体激素反应欠缺,部分原因可由高催乳素血症引起。近年有报道,黄体缺陷常发生在不孕症的治疗过程中,如临床上常见经克罗米芬治疗后,诱发排卵率虽高而妊娠率相对较低。有人报道,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到黄体期缺陷占20%~50%。因此,用诱发排卵药物不应仅观察其是否能促成排卵,还需注意排卵后的黄体功能是否良好。此种现象也可出现于用溴隐亭、HMG加HCG或GnRH脉冲式给药时,故用药后的黄体功能缺陷必须留意观察,加以防治。
黄体功能不足临床表现:一般可有月经周期过短,经前淋漓出血,生育期妇女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等。判断是否黄体功能不足,一般需测基础体温,如黄体期体温短于12天。或体温上升较慢,下降较早,上升幅度小于0.5℃。或黄体期体温波动较大,均为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但需注意应连续测定3个月经周期方可确定。
还有就是,如果在月经来潮12小时内取子宫内膜,如果会出现分泌不良,也可作为黄体不好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