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水肿的分类
肾水肿的分类
肾病性水肿
是肾病综合征的四大特征之一。因组织间隙蛋白含量低,水肿多从下肢部位开始。
①由于长期、大量蛋白尿造成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产生水肿,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
②继发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钠水潴留在肾病性水肿发展中也将起重要作用。此外,部分患者因有效血容量减少,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加重水肿。
肾炎性水肿
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因组织间隙蛋白含量高,水肿多从眼睑、颜面部开始。
发病机制: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的同时,肾小管的重吸收无相应减少,有的反而增加,因而发生严重的球-管失衡,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下降,导致钠水潴留所致。肾炎性水肿时,血容量常为扩张,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因高血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而使水肿持续和加重。
淋巴水肿分为哪几种
如果你对淋巴水肿不够了解,那要怎么样有效的进行治疗呢,只有对病症掌握充分,才能帮助治疗,但是由于淋巴水肿在病情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同的症状,所以根据病程,淋巴水肿可以分为好几种,那么是怎么划分的呢?下面请专家来详解一下。
专家解释,按照病程进展,淋巴水肿可以分为:潜伏期,组织间液积聚,淋巴管周围纤维化,尚无明显肢体浮肿。具体有内容如下:
Ⅰ期,呈凹陷性浮肿,抬高肢体可大部分或完全缓解,无明显皮肤改变。
Ⅱ期,非凹陷性浮肿,抬高肢体不能缓解,皮肤明显纤维化。
Ⅲ期,肢体不可逆性浮肿,反复感染,皮肤及皮下组织纤维化和硬化,呈典型“象皮腿”外观。
肾水肿的治疗
1、限制钠盐摄入:肾炎或肾病性水肿都有钠水滞留,都必须限制钠盐摄入,但要适当,长期禁钠可致低钠血症。
2、利尿:必要时在限钠同时投以利尿药,可促进钠水排出而缓解水肿,并可缓解高血压和减轻心脏负荷。
3、控制蛋白尿:对肾病性水肿必须控制蛋白尿,可用免疫抑制药(地塞米松、泼尼松等)以恢复肾小球的正常通透性。
肾水肿的描述
症状表现:
肾间质是指肾内的结缔组织、神经、血管和淋巴管等,分布在肾单位及集合小管之间。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肾间质水肿是指在肾间质中积聚了过多的体液。
伴随症状:
尿量减少,头晕,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腹胀等。
肾水肿的诱因
肾水肿的病因常见有:
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
②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液体容易由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
③血浆蛋白水平降低,特别是白蛋白水平降低,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容易移向组织间隙。
④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加重了水钠潴留。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肝脏,心脏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
肾水肿吃什么
1、多吃黄瓜也能消除肾病引起的水肿,做法就是吃黄瓜的时候连黄瓜皮一起吃了,如果想效果更好的话就连黄瓜的藤蔓、瓜蒂一起煮水喝,但是胃寒的人不易多吃黄瓜。
2、多吃土豆也能消除肾病引起的水肿,这是应为土豆因营养丰富,又被称为“长在土里的苹果”,它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分,而无机盐中的钾含量很高,钾不仅能帮助身体排出因食盐过多而滞留在体内的钠,还能促进身体排出多余水分。
3、应该吃红豆,这是由于红豆中除了含有丰富的钾还含有利尿的皂苷,所以红豆对于因为肾脏功能衰竭引起的水肿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4、应该多吃西瓜,这是应为西瓜中含有一种叫做瓜氨酸的,有很不错的利尿作用,而且瓜氨酸也是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物成分之一,多吃西瓜还能治疗因为心脏病、高血压等引起的水肿。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建议吃。
肾水肿的病理
肾炎性水肿发生机制,主要是球-管失衡导致钠水滞留所致。其实质是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而不伴有肾小管重吸收的相应减少。由于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发生肿胀和增生。炎性细胞渗出和纤维蛋白的堆积和充塞囊腔,使后者变得狭窄,以致通过肾小球的血流大为减少,肾小球的有效滤过面积又明显下降,其结果是肾小球钠水滤过显著下降。但此时完整的肾小管仍以正常速度重吸收钠和水,故产生高渗性少尿甚至无尿。大量钠水滞积于体内,引起血浆容量和血管外细胞外液量的明显增多,组织间液因而增多而不能被淋巴回流所代偿,于是出现全身水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因炎症而通透性增高,故可出现蛋白尿,但低蛋白血症不明显。当然钠水滞留可稀释血浆蛋白,但此因素引起次要作用。
慢性肾小球炎有时也可伴有水肿,但不及急性肾小球肾炎明显。因残存肾单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偿。如出现水肿,其发生机制与下述因素有关;
①正常肾单位明显减少使滤过总面积明显下降;
②持续的肾性高血压加重左心负担,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
③长期蛋白尿所致的低蛋白血症。
肾水肿的后果
一般为单侧单发,也有多发或多极性者,双侧发生少见。下面为你做详细的介绍。1、家族史:多囊肾家庭成员中有类似患者,多发肾囊肿患者家族中往往无类似患者。2、囊内容物:多囊肾内为尿液,多发肾囊肿内是体液(似血浆),其中含红细胞等。3、病因病机方面:多囊肾是常染色遗传病,多发肾囊肿可以是先天的(胚胎时期形成),可是创伤、炎性、肿瘤等引起。4、并发症及危害:多囊肾可出现血尿、高血压、浮肿、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多发肾囊肿一般不会出现高血压、肾功不全等。
肾水肿怎么治疗
1.治疗原则
患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差异较大,因此,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因为单纯性肿的甲状腺功能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除非患者有美容要求或有压迫甚至怀疑肿瘤的情况下,采取放射碘碘131治疗或手术治疗。
2.不治疗、临床随访
许多单纯性患者甲状腺肿生长缓慢,局部无症状,甲状腺功能正常,可不予特殊治疗,临床密切随访,定期体检、B超检查。另外,要定期检测血清TSH水平,以及早发现亚临床甲亢或甲减。如有明显的致腺肿因素存在,应予去除。
3.TSH抑制治疗
部分单纯性的发病机制与TSH的刺激有关,用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内源性TSH的分泌,从而防治甲状腺肿的生长,TSH抑制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
TSH抑制治疗前,应检测血清TSH水平,若血清TSH水平正常,则可进行TSH抑制治疗,若血清TSH<0.1mU/L,则提示有亚临床甲亢,不应行TSH抑制治疗。TSH抑制治疗时应检测血清TSH水平或甲状腺摄I率(RAIU),一般认为血清TSH<0.1mU/L或RAIU<5%为完全抑制,高于这水平为部分抑制。一般认为,血清TSH水平抑制到正常范围的下限水平即可。对于TSH抑制性治疗的有效性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治疗时需要将TSH抑制到正常值以下,并注意长期抑制TSH治疗可能造成心脏和骨骼的副作用。
肾部囊肿的分类
成人型多囊肾:成人型多囊肾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肾囊肿疾病。多囊肾肾脏实质内充满数不清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圆形囊肿,囊内含有液体,小的肉眼看不到,大的可有数厘米,故称之为多囊肾。表现为夜尿增多、腰痛、高血压等。尿检有血尿、少量蛋白尿,常会缓慢地发展成为慢性肾衰。有10%的多囊肾病人伴有肾结石,30%的人伴有多囊肝。有经验的医生借助B超、静脉肾盂造影可确诊此肾囊肿病变。
[1] 单纯性肾囊肿 :单纯性肾囊肿可能是一种先天性异常肾病病变,是单侧或双侧肾及有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与外界不相通的囊腔,多数是单侧,故称单纯性肾囊肿。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病率可随便年龄增长而增高,50岁以上的人做B超,有50%可以发现这种肾囊肿。借助B超、CT可确诊此病。
获得性肾囊肿:获得性肾囊肿,主要是因尿毒症或透析治疗后才发生的。与年龄无关,而同血液透析的时间有关。肾脏原本没有肾囊肿,据文献报道,透析时间超过3年的,大多数病人会出现囊肿。它的一个肾内至少有4个囊肿,直径多为2-3公分,有些囊肿可以发生感染,甚至癌变,B超或CT检查可确诊此病。
水肿的分类
水肿的分类方法有:
① 根据水肿波及的范围分为全身性水肿( anasarca )和局部水肿( local edema );
② 根据水肿发生的部位命名,如脑水肿、喉头水肿、肺水肿、下肢水肿等;
③ 根据水肿发生原因分为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炎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淋巴性水肿、特发性水肿(原因不明)等。
全身性水肿
按照其病因可分为以下类别:
(1) 心源性水肿:风湿病高血压病 梅毒等各种病因及瓣膜 心肌等各种病变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
(2) 肾源性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盂肾炎肾衰竭期 肾动脉硬化症 肾小管病变等
(3) 肝源性水肿:肝硬化肝坏死 肝癌急性肝炎等
(4) 营养不良性水肿:
① 原发性食物摄人不足 见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如严重灾荒)所致的饥饿;② 继发性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多种病理情况 如继发性摄食不足(经性厌食 严重疾病时的食欲缺乏 胃肠疾患 妊娠呕吐 精神神经疾患 口腔疾患等) 消化吸收障碍(消化液不足 肠道蠕动亢进 吸收面积减少等) 排泄或丢失过多(大面积烧伤和渗出 急性或慢性失血 蛋白尿等)以及蛋白质合成功能受损 严重弥漫性肝疾患等
(5) 结缔组织病所致的水肿:常见于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等。
(6) 变态反应性水肿:如血清病等。
(7) 内分泌性水肿: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DH SI-ADH),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分泌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下丘脑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8) 特发性水肿:该型水肿为一种原因未明或原因尚未确定的(原因可能一种以上)综合征
多见于妇女 往往与月经的周期性有关
(9) 其它:贫血性水肿、妊娠中毒性水肿。
局限性水肿
(1) 静脉梗阻性水肿:常见于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等。
(2) 淋巴梗阻性水肿:常见于丝虫病的象皮腿、流行性腮腺炎所致胸前水肿等。
(3) 炎症性水肿:常见于丹毒、疖肿、蜂窝组织炎等所致的局部水肿。
(4) 变态反应性水肿:常见于血管神经性水肿、接触性皮炎等。
肾性水肿
由于肾脏的功能障碍造成的机体水肿称为肾性水肿。
肾性水肿原因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肾小球滤过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好,从而导致水钠潴留,此时常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组织间隙中水份潴留,此种情况多见于肾炎。另一种原因是,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肾性水肿的特点
水肿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颜面部、足踝部,以晨起为明显,严重时可以涉及到下肢及全身。肾性水肿的性质是软而易移动,临床上呈现凹陷性浮肿,即用手指按压局部皮肤可出现凹陷。
肾水肿的鉴别
(1)心源性水肿:在右心功能不全、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时,因体循环的静脉压增高及毛细血管滤过压增加而引起水肿。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首先发生于下垂部的水肿,常从下肢逐渐遍及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腹水或胸水。水肿形成的速度较慢。水肿性质坚实,移动性较小。心源性水肿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心脏病病史和体征。测定静脉压明显升高是诊断的重要佐征。
(2)肝源性水肿:肝硬变在腹水出现前常有下肢轻度水肿,首先发生于足踝部,逐渐向上蔓延。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严重时出现腹水、胸水。各种慢性肝脏病病史以及肝功能损害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等均为诊断的依据。
(3)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消耗疾病、长期营养缺乏、蛋白丢失性胃肠病、重度烧伤等所致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1缺乏等均可产生水肿。皮下脂肪减少所致的组织松弛、组织压降低,会加重水液的潴留。水肿常从足部逐渐蔓延至全身。
(4)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①粘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当病情严重时,由于皮肤被粘蛋白和粘多糖浸润,产生特征性的非凹陷性水肿,称为粘液性水肿。常在颜面和胫骨前发生。②药物性水肿:应用某些药物后可引起水肿,其特点为用药后出现轻度水肿,停药后逐渐消退。较常见的药物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睾丸酮、雌激素、胰岛素等,萝芙木、硫脲及甘草剂量过大等也可引起水肿。③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也为水肿的常见原因之一,其特点为月经前7~14 天出现眼睑、踝部及手部轻度水肿,可伴有乳房胀痛及盆腔沉重感,月经后排尿量增加,水肿及其他神经官能症状逐渐消退。④特发性水肿:主要表现在身体下垂部位,多见于成年肥胖妇女,常与情感、精神变化有关,伴疲倦、头昏、头痛、焦虑、失眠等神经衰弱表现,立卧位水试验为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