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胃癌怎么办
得了胃癌怎么办
一、手术治疗:患者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法,也是根本有效的方法。早、中期病例,可进行根治性切除,晚期病例,可行姑息性切除。即使肿瘤不能切除,相当一部分的胃癌病人也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如通过转流术(捷径术)缓解梗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等。因此说,患者一旦确诊为胃癌,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抓住最佳时机治疗胃癌。
二、化学治疗(化疗):化疗可作为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治疗,消灭机体残存的癌细胞;也可在术前、术中应用,控制癌细胞的转移,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晚期病例,则可以缓解病痛,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除少数一般体质差不能耐受化疗副作用以及早期胃癌病除外,大多数胃癌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都需接受化疗。化疗的药物一般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使用,以抑制癌细胞的分化生长,以提高手术疗效。
三、免疫疗法:免疫治疗胃癌是用癌细胞制成的瘤苗及免疫增强剂,使患者对癌的特异性免疫能力提高可用胃癌特异性转移因子、干扰素等。在化疗间期应用免疫疗法,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清除体内残存的癌细胞,避免更多的癌细胞分化而来。
四、放射治疗:胃癌的治疗中放射治疗较少应用。近年研究认为,某些胃癌病人术前或术中进行放疗可提高切除率,改善预期效果。个别病例,还可用放疗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命时间。
五、中医中药:采用中药治疗胃癌可以抑制癌细胞分裂,也可以利用其活血化淤、软坚散结等功能来抗癌,还可用以缓解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但是疗效过程比较漫长,需要坚持治疗。
哪些人容易得胃癌
哪些人容易得胃癌?
1、爱吃油炸的人
油炸的食物因为质地比较坚硬,不容易咀嚼得非常细碎和搅拌得十分均匀,会影响它在胃和小肠中的消化。食物经过油炸以后,大部分颗粒被包在油脂里,减少了和蛋白或淀粉接触的机会,因此较难消化,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出现反酸、恶心等不适。这都是比较伤胃的。
2、抽烟成瘾的人
抽烟的人以为尼古丁只会进入肺,殊不知,烟雾也会随着消化道进入胃,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缩、痉挛,胃黏膜出现缺血、缺氧症状,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胃部溃疡。
3、嗜酒如命的人
适量饮用低度酒,能增加胃部血液的血流量,但长期或一次大量饮用烈性酒,会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溃疡的重要元凶,感染上这种病菌大多是由于饮食不洁、相互传染所致。
适量饮用米酒、葡萄酒等低度酒,避免大量饮用白酒,不喝劣质酒。喝酒前要适量进食,以减少酒精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分餐制可以降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尤其是家中有人患上胃溃疡时,分餐制就非常必要了。
4、喜欢吃太烫食物的人
人体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黏膜就会被烫伤。像刚沏好的茶水,温度可达80—90℃,很容易烫伤消化道。如果经常吃过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反复地烫伤、修复,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癌症。
5、用药不谨慎的人
很多药品,如解热镇痛抗炎类(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止痛片)、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地塞米松、可的松)等可直接或者间接地损伤胃黏膜,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引起炎症与溃疡,危重的会发生胃出血与穿孔。千万不要滥服药,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时,最好吃点胃黏膜保护药。
6、喜欢吃熏肉的人
腌肉、熏鱼等加工肉类制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极易形成亚硝酰胺,在胃中直接诱发肿瘤,这也是沿海地区胃癌高发,及日本人胃癌发病率高的原因。瑞典科学家发现,每天摄入加工肉类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喜欢熏制食品的人,要减少食用频率,偶尔尝尝即可。要注意熏烤时食物不宜与火直接接触,熏烤时间不要过长,烤糊的部分一点也不要吃,因为这样的蛋白质已经变性。此外,吃烧烤的同时,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也能起到对抗致癌物的作用。
7、空腹吃酸性食物的人
人在空腹时,胃酸的浓度较高,这时候如果再进食大量酸性水果,会使胃酸和水果中的成分结合,形成难以溶解的沉淀物。一旦沉淀物结成大块,就会使胃内压力升高,引起胀痛,产生胃胀、泛酸等一系列不适的反应和消化道疾病。
比如柿子含有柿胶酚、果胶、鞣酸和鞣红素等物质,在空腹时吃,易引起“胃柿结石症”。山楂味酸,能行气消食,但空腹吃太多,肚子反而更饿,并会加重胃病。建议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山楂、柠檬、杨梅、李子等酸性较高的水果,以免增加胃酸分泌,刺激胃黏膜,影响溃疡愈合。
8、爱吃汤泡饭的人
吃汤泡饭,会使食物在口腔内还未嚼烂,就滑到胃里,加重胃肠道负担。也会让唾液分泌得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营养不能被完全吸收。再加上味觉神经没有受到应有的刺激,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最终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和营养不良。
汤泡饭不适合长期吃,偶尔吃一次则要做到细嚼慢咽,从而减轻胃肠负担。最好能把吃汤泡饭的习惯改成饭前喝汤或喝稀饭。饭前少量喝汤,不但能湿润口腔和食道,还能刺激口腔和胃产生唾液和胃液,有助于消化。
9、三餐不定时的人
胃是一个习惯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胃黏膜造成损害。饥一顿,饱一顿,经常不吃早餐,有时又暴饮暴食,加之开夜车、生活无规律,让胃癌发病有了“良好”的土壤。经常三餐不定时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
不能按时吃饭的人,身边应常备点苏打饼干、速溶燕麦等零食,实在来不及去吃饭也要往肚子里填点东西,对抗胃酸,别让胃“空转”。但这个方法只能作为偶尔应对,如果长期这样做,对胃一样有伤害。
10、边吃边看的人
早餐在路上解决,而中餐又对着书本、电脑屏幕,这样会让胃很不舒服。消化是一项紧张而繁重的工作,需要大量充足的血液,如果这时人体处于运动中,会大大分流了胃肠道的电力供应,必定会影响到它的正常消化功能,最终导致胃炎,甚至出现胃下垂。
11、喜欢吃辣的人
适当吃辣能给健康加分,然而过度吃辣会使消化液分泌过多,引起肠胃黏膜充血、水肿、肠胃蠕动剧增。对于喜欢吃辣的人,可在吃辣前喝杯牛奶,保护胃黏膜。对于胃肠不好或是身体燥热的人而言,如果实在拒绝不了辛辣食物的诱惑,可选择一些微辣的食品。
胃癌调查研究报告
在5188份肠胃健康问卷中,有76.27%的公众对于自己的胃健康抱着“感觉可能有点小毛病,但自认为没事,忍一忍就过去了”的态度。而对于胃病检查的金标准--胃镜检查则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51.04%的受调查者对于内镜检测持有恐惧态度。而在面对日常的肠胃不适时,能够做到主动接受定期肠胃检查的人,不足3%。
全球每年934000新发病例,42%(近40万)的新发病例数在我国,胃癌在我国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约每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胃癌形式更加严峻。据统计,中国目前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胃癌,且近五年来19岁至35岁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三十年前翻了一番。
据了解,湖北武汉的一位先生因为怀疑自己得了胃癌,近一年来总共做了一百多次B超检查。虽然做好养胃很重要,但是这种焦虑的情绪并不可取,大家只要在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多加注意,就一定可以远离胃癌的。
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癌到底有多大关系
幽门螺杆菌(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近几年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加和许多单位福利的提高,体检中常常会增加幽门螺旋杆菌筛查这一项。于是,便有不少人被筛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拿到报告单的一刻,许多人的心就开始七上八下,想“我是不是胃癌的高危人群?怎么才能杀死这些菌啊?不立即根治我会不会很快得胃癌啊?”为此,专家解释,并不建议所有人都去筛查幽门螺旋杆菌,查出来是阳性不意味着一定要根治,也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
吃什么容易得胃癌
吃什么容易得胃癌?
1、常吃熏烤肉
在1933年苯并芘被确定为强致癌物质。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冰岛国家胃癌发病率很高,这与他们常吃熏烤肉有直接关系。为从根本上避免苯并芘对食物的污染,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少吃熏制和烘烤食品,诸如熏肉、熏鱼、香肠、烤肉、烤鱼及烤羊肉串等,以减少胃癌的发病率。
2、过量食盐
若过量摄入食盐,不仅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和脑血栓,且易患胃癌。世界卫生组织的艾罗拉博土,曾研究日本南北部癌症的差异,认为食盐消费量与胃癌发生有关系。山东某县是我国胃癌高发区,该县居民普遍吃咸菜,每日平均吃咸菜者占96%,每天平均摄入盐量高达46克左右。高盐饮食诱发胃癌主要是盐会损伤胃粘膜,促使胃壁上的细胞萎缩,从而容易诱发癌变所致。
3、吃霉变的食物
食物中霉变是由污染霉菌所引起,霉菌中有些是产毒真菌,是很强的致癌物质,某些食物在产毒真菌作用下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可以在胃又可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而致癌。
4、肥甘厚腻太过
中医的肥甘厚腻之品,属于甜味、油腻性食物。从临床研究来看,甘味食物即淀粉类、糖类食物,摄入过量易导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能促发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胰腺癌。
5、长期食用盐腌食品
腌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在胃内适宜酸度或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
6、大量食用酱油
据日本实验表明,酱油中含有干酪胺等三种物质,当与人的唾液中所含的硝酸相遇后,会反应生成具有突然变异原性的致癌物质。如日本人患胃癌的比较多,其原因是与日本人在生活中大量食用酱油有关。干酪胺是酱油原料中的氨基酸发酵而产生的物质,每1毫升酱油中含有干酪胺1-2毫克。请在日常生活中以适量食用酱油为好。
远离胃癌的5条生活准则
1、多吃天然新鲜的食物,避免过于粗糙的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尤其是加工休闲零食。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维生素C缺乏,是食道癌、胃癌高发区居民饮食的共同特点。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这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以降低疾病风险。
2、食物清淡,低盐少调料,忌过冷、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油炸熏制腌制食物。
3、养胃选择易消化的食物,细嚼慢咽,食物经过充分咀嚼后再下咽。如果吃东西时狼吞虎咽不细加咀嚼,就会把大块的食物送到胃中,增加胃的负担。长此以往,胃将不堪重负。
4、吃粥,但不要吃泡饭。粥是将米彻底煮烂,米中的淀粉溶入了水中,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状态,容易消化吸收。泡饭的状态不同:米是米水是水。而在吃泡饭时人们大多会和吃粥一样,不多加咀嚼就下咽,从而给胃带来较大的负担,所以常吃泡饭比较伤胃。
5、饮食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均衡营养。很多人的胃病都是吃出来的,是长期饮食不规律、食物不合理造成的,不良饮食习惯会引起多种消化道疾病。
癌症多与生活习惯有关,养生之道网提醒,想要远离癌症就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少饮酒、少抽烟,不熬夜,不久坐,多吃蔬菜水果,按时体检,坚持锻炼等。
容易引发胃癌胃病有哪些
胃癌是病友们有很大几率得的一种癌性病症,其实很多人都可以不得胃癌的,我有一个朋友因为工作的应酬,几乎天天都有酒场,他患有很严重的胃病,但是一直没有太注意,在前不久得到他得了胃癌的消息,在去医院了解情况下才知道有很多不注意的胃病就可以引发胃癌!
1如果你长时间的胃痛,并且发现你得了萎缩性的胃炎的话,你就要多加注意了,因为萎缩性胃炎的最终归宿就是胃癌。要多做检查,提前发现癌变细胞。
2如果你经常会得胃溃疡,并且,在饮食上没有收敛,什么都吃没有一点顾虑的话,你要注意胃部在多次溃烂的情况下,极有可能易发胃癌。
3一旦在你的胃中检查有胃息肉的话,不管胃息肉的大小都要及时的去医院做检查并且及时的切除,在切除后要定时的去做个病例检查,预防切口处癌变。
胃溃疡容易得胃癌吗
不一定
如果慢性胃溃疡患者没有长期得到有效治疗,那么胃溃疡有可能转化成胃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会得胃癌,之所以会转化为胃癌还与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习惯、经常抽烟喝酒、情绪波动等因素有关。
盐吃多了会变丑?还有 引发胃癌
早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欧洲的科研人员就发现高盐饮食的人群胃癌发生率高。
后来的一系列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盐摄入量和胃癌风险之间有正相关性。翻译过来就是:吃得越咸越重口,越容易得胃癌。
所以,越是坚持少盐、低盐的饮食,越有利于预防胃癌。
胃癌发生的因素都有哪些
免疫因素:身体免疫系统能力差的人较容易得胃癌。更确切的可以说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容易患各种疾病。经常锻炼身体,做好身体的保健很重要。
饮食因素:经常食用霉变食物、咸菜、腌制或烧烤食品,以及过多食用食盐,都会增加得胃癌的危险性。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降低胃癌的发生。
环境因素:不同国家与地区胃癌发病人群数量有着明显的差异。近年有人调查,在胃癌的高发区,人体对硒的摄入量明显低于低发区。均说明地理、环境因素在胃癌的病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遗传因素:家族有胃癌病史的人群,患胃癌的几率比常人要高。胃癌还有家族性聚集的倾向。研究发现,胃癌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很高。还有一些资料表明胃癌发生于A血型的人较O血型者为多。
胃部疾患:经常胃部出现疾病的人容易患胃癌,特别是常年酗酒、作息不规律或者饮食不当,造成胃出血、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病的患者,可能会由胃部病变,转变为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