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会变矮
为什么人会变矮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了驼背,甚至连个子也变矮了。这是为什么呢?人老了以后,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 中脊柱的退化就是引起老年人变矮的主要原因。人的脊柱是由颈椎、 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共33块椎骨连接而成的。每对椎骨之间都 有一块叫作椎间盘的韧垫,当人在活动时,椎间盘可以起到减轻和减少震荡的作用。大多数人到中年以后,椎体间的椎间盘便开始退化而变薄,假如老年性的退化使每个椎间盘的厚度减少1毫米,那么整个人就会比原来矮2厘米多。因此,椎间盘萎缩变薄是使老年人变矮的一个因素。而由椎体骨质疏松造成的椎体楔形压缩,则使人老之后的脊背不再挺拔,
肠癌病人会变瘦吗
大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隐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应转移、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右半结肠癌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疲劳、腹痛,右半结肠癌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疲乏、乏力、气短等症状。所以说肠癌的病人,晚期一般都会出现消瘦的症状。
这四种行为会让孩子变成矮冬瓜
孩子的个子高低,往往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特别关心的一个话题。孩子长得高,家长肯定会比较放心;如果孩子长得比较矮小,那么家长会担心孩子是不是营养不良,会担心孩子是不是身体有疾病,会担心孩子是不是受遗传影响……
孩子的个子高低,影响因素有很多,家长也不要过于紧张。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行为是有可能会耽误到孩子长个子的,如果家长和孩子平时经常踩入误区,那么孩子的身高增长可能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家长必须学习了解到底是哪些行为耽误到孩子长个 子。
一、哪些行为会耽误长子
1.吃太饱
很多家长以为给孩子多吃点,孩子的个子就可以长高点,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要想孩子长得好,只需吃到七分饱,这样才可以促进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促使孩子长个子。如果孩子吃得太饱,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肥胖问题,反而耽误孩子长个子。
2.睡不够
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及良好的睡眠质量,会使孩子个子长得更健康更高大,这是因为孩子在睡觉期间可以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而平时睡不够的孩子,生长激素分泌好,自然会耽误了长个子。
3.少活动
经常参加运动的孩子,不仅身体素质比较高,还促进了肌肉的锻炼和骨骼的发育,所以,孩子的个子也就长得更高。
4.乱补钙
有些家长以为给孩子坚持补钙,就可以使孩子骨骼发育得更好,从而使孩子长得更高大,其实并非如此。乱补钙会影响到孩子的骨骼发育,而且会对孩子身高产生限制作用,因此不要对孩子过度补钙。
二、怎么做才能促进长子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只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及提高睡眠质量,才有利于孩子长个子。
2.每天摄入充足均衡的营养
孩子不可以挑食偏食或者暴饮暴食,一定要合理搭配营养,也要注意摄入 适量的食物。
3.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的压力情绪下,会限制了孩子的个子长高。
4.每天适当进行运动
运动才可以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也可以促进孩子骨骼发育,使孩子变得更加健壮。
青春期提前会使孩子身高变矮
我国由于生长发育迟缓造成的身材矮小者超过800万,且每年还在以16.1万人的速度递增,其中0-14岁儿童患病率为3%以上。调查表明:90%以上的矮小症患者有自卑心理,影响人际交往、求学、就业、婚恋等。青春期对人的身高有着非常大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逐步上升。但与此同时,一部分孩子的身高却变得矮小。矮小症与肥胖、早熟一样,严重危害着青少年健康。众多家长带着孩子焦急询问“矮小症的病因”、“青春发育与生长的关系以及骨骼健康”、“营养与生长发育”等问题。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
中医诊断骨质疏松,使用国际标准,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量丢失了-2.5个SD,也就是丢失了将近30%的骨量,这时候无论患者是否有明显的症状,都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主要有三大症状,第一个是腰背疼痛,这种疼痛以静息痛为主,越到晚上越痛,安静的时候痛,如果白天受寒也会出现腰背疼痛,甚至是全身骨痛。第二个是身高变矮,驼背畸形,在骨质疏松阶段,骨头慢慢被压扁,特别是腰椎、胸椎的每一个锥体, 变矮0.5公分、0.1公分,所有的锥体整体变矮,出现驼背畸形。第三个是容易发生骨折,现代医学叫做脆性骨折,所谓的脆性骨折是指没有暴力或者轻微的暴力就会发生骨折,比如下雪天,老人走在路上,稍微崴一下脚,脚滑一下就容易骨折。
中医把有症状的骨质疏松叫做骨痹,无症状型的叫做骨痿,通过中医辨证,骨质疏松可诊断为肾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两虚证、血瘀气滞证。
肾虚证,根据个人的情况不同,比如有些人腰背疼痛,还伴有腰膝酸软,而且遇冷疼痛加剧,小便清长,夜尿增多等等。舌象胖嫩,边有齿印,脉沉迟,有时候无力等等,这是以肾阳虚为主的骨质疏松。肾阴虚为主的骨质疏松,患者在更年期就会出现五心烦热,烦燥易怒,夜间出汗,脉细数,舌红少苔等症状。肾气虚或者肾阴阳两虚的患者多表现为五心烦热,夜间潮热,小便清长等症状。肝肾阴虚证,患者表现为烦燥易怒,心慌等等更年期一类的症状。脾肾两虚证,脾脏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有些人长期胃口不好,饮食差,水谷精微不能化成营养,不能濡养骨,导致骨质疏松。血瘀气滞证,患者常有腰背疼痛的症状,多由于血瘀导致疼痛发作。还有一些人会伴有痰湿比较重,苔是滑腻的等等。
经常熬夜人会变傻
我们知道清代有一个皇帝雍正,他是为了批阅看不完的奏折而经常彻夜难眠,结果,在位只有十几年,就因为过度劳累而病逝,年仅50多,因为他是皇上,心里装的是天下,要为万民谋福祉,尽管对他帝位的得来还有很多不解之谜,但是他确实是一个勤勉的好皇帝,为乾隆盛世打下来良好的基础,但是,却以他的健康做了代价。后人评说这位皇帝,就是因为过度劳累才英年早逝。可见熬夜是多么的伤身体。
但是对于现代的都市人,熬夜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白天的时间大都献给了工作,因为要生存要发展,只有下班以后的时间才是自己的,但是这个时间或许还有应酬,或许还要拓展一下人际关系,或许还要做一些琐碎的事情,因此,很多人是不得不熬夜,于是,亚健康的人群越来越多。
而且,家电业、通讯行业的迅猛发展,电视已经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娱乐,上百个电视台的节目足以让人们大饱眼福,满足各种需要,连续剧的热播让很多人可以每天晚上守着电视先睹为快,而通宵达旦。而电脑和手机也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一个人身上一部手机都是少见的,少则2个,还有更多的,在电脑上打游戏,用手机玩游戏,都会让人乐此不疲,睡觉的时间总是到了大半夜。这些都给熬夜制造了充分的客观条件,也就导致了更多人健康状况出问题。
但是,这些亚健康或许人们不在乎,但是最近一则研究报道,常熬夜会变傻,这恐怕是所有人都不希望得到的结果吧。那为什么熬夜会让人变傻呢?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本笃教授及学者们做了这样的研究,他们将被研究者分成2组,借此观察如果缺乏睡眠,是否真会对脑部造成伤害。研究结果结果发现,整晚没睡的受试者,其脑部中的一种化学物质NSE and S-100B,就会呈现上升趋势,整晚不睡觉,这种物质上升的幅度虽不及脑部损伤,但是因此而增加的化学物质,依然会对脑部组织带来很大的负面的影响;而且专家也提醒,缺少睡眠或者睡眠不足,除了对大脑造成损伤,还可能会导致阿兹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以及多发性硬化症发生。总之,熬夜是无一利而有百害。
工作讲效率,生活也是要讲效率的,而且,生命的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能为了生活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健康才是第一位的,有健康不一定拥有一切,但是失去健康一定会失去一切,为了健康,请千万不要经常熬夜。
老人变矮可能患了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多表现为腰背酸痛,身高缩短,驼背,易骨折。有50%的骨质疏松患者没有症状,有的在发生骨折后才被发现。女性骨量丢失以绝经期为分水岭,50岁或绝经期前每年丢失0.5%~1%的骨量,到了绝经期后的5年内,骨量丢失率增高6.5%。
洛阳的赵女士今年57岁,前不久,她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回来看她,第一句话就是:“妈,你怎么变矮了?”赵女士很吃惊,拿出卷尺一量,身高竟然比原来低了5厘米。
为找到原因,赵女士来到骨质疏松诊疗中心就诊,该中心教授估计,赵女士身高“缩水”与骨质疏松有关。经过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老人患了中度骨质疏松。教授说,当骨质疏松到一定程度时,椎体的结实程度就会降低,经长时间挤压,椎体会变形,相邻椎体的距离缩短,这也是赵女士变矮的真正原因。
骨质疏松症多表现为腰背酸痛,身高缩短,驼背,易骨折。有50%的骨质疏松患者没有症状,有的在发生骨折后才被发现。女性骨量丢失以绝经期为分水岭,50岁或绝经期前每年丢失0.5%~1%的骨量,到了绝经期后的5年内,骨量丢失率增高6.5%。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寿命大幅增加,多数女性一生中有1/3以上的时间将在绝经期里度过。当绝经期女性出现身高变矮时,就要留意是不是患骨质疏松了。
大豆异黄酮有效预防治疗骨质疏松
目前,在各种有关植物雌激素的介绍中,都把它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优点放在重要地位,尤其是发现植物雌激素对于人体雌激素受体中的β受体作用特别有效,而骨骼恰恰是含有雌激素β受体最丰富的部位。换言之,同样补充植物雌激素,得益最多的人体各个器官中,骨骼可能是最为“幸运”的一个器官。
于是,近来有关使用植物雌激素作为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的宣传就开始多了起来。而含植物雌激素最多的就是“大豆异黄酮”了,大豆异黄酮是天然植物雌激素,没有任何副作用,并且可以有效改善更年期症状,延缓衰老,所以,中老年女性朋友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补充一下大豆异黄酮,一方面预防骨质疏松另一方面又能缓解更年期症状。
老人驼背变矮查查骨质疏松
专家,年纪大动不了,查骨质防疏松
据统计,目前我国5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有近7000万人,但就诊人数不到1/900。人到中年,骨质就会开始缓慢流失,导致骨质疏松,尤其是当人们长期坐着或站着长久保持某一种动作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而且,长时间骨质疏松不加以注意或治疗的话,除了疼痛,驼背、身高变矮也是骨质疏松的一大症状。专家表示,脊椎椎体前部多为松质骨组成,此部位负重最多,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骨质疏松患者需要服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一般需服药3年,有骨折史的需要3—5年。不过,每次服药都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才行。
疑问:要想提早预防这种事情发生,怎么做好?
最好的补钙食物是牛奶
人在35岁以前,骨代谢非常旺盛,摄入的钙很快吸收进入骨骼中沉淀,骨骼生成迅速,骨钙含量高,骨骼最为强壮。35岁以后,骨丢失将逐渐大于骨形成,体内含钙量将逐年减少。如果在35岁以前让骨骼最大限度地储存更多的钙,可以为中年后减缓骨量丢失速度打下良好基础。每人一天一杯奶(牛奶和酸奶都可以)有助于骨质健康。另外补充一些钙剂(正规的、国家批准的)也是可以的。特别是很多人喝牛奶不习惯的可以改成喝酸奶或者其他奶制品。
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如鱼类中多含钙质,沙丁鱼100克中约含钙220毫克;带皮干虾100克中含钙200毫克;水豆腐中含钙145毫克100克;冻豆腐中可达590毫克100克;干紫菜中为290毫克100克,干羊栖菜中含钙量达1400毫克100克,萝卜叶中也有210毫克100克。
适度运动预防骨丢失:
适当进行跑步、跳绳等有氧运动,通过肌肉舒缩刺激骨骼以增强骨骼质量和密度。而且这种生活方式要一直坚持,才能尽量减少骨量流失,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率。
每天坚持室外体育锻炼,例如走路、慢跑和有氧运动。既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促进钙的吸收,又可增加肌肉的负荷,增强肌肉对骨、关节的保护作用。
吸烟、酗酒、高盐饮食、喝大量的咖啡、活动过少或过度运动等均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要尽量避免。
戒烟:吸烟者一般比非吸烟者体重为轻,这使他们的危险性增加,此外钙的吸收也会减少,骨坏死。吸烟的妇女绝经期会提前,而且吸烟会降低雌激素水平,吸烟还会减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治疗骨坏死。
7保证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食物是最好的自然钙源。牛奶和酸奶的钙含量最高,下列食品也含较多的钙:绿叶蔬菜、贝类、鱼、坚果、豆腐。如果您不能食用奶制品,那么补钙就能弥补您食物中钙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