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刺血拔罐疗法
带状疱疹的刺血拔罐疗法
刺血拔罐法是我亲身体验过的治疗带状疱疹简单、安全、有效的疗法,希望能够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拔罐后的注意事项是:多喝水补充失去的体液,如果平素贫血,可能会有头晕的现象出现,那么可以在施行操作前准备阿胶口服液或者是丹参口服液备用,注意这一点,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1先准备以下医疗器具:真空拔罐器或者是玻璃罐(拔罐器具)、梅花针、洁尔阴洗液(代替酒精做皮肤消毒液:洁尔阴洗液本身具有杀虫止痒的效果,也不会像酒精抹在伤口上有疼痛的感觉,同时挥发比较慢,皮肤不会干燥难受)、棉球。
2先用拔罐器在患处拔罐,留罐至局部皮肤变紫红(一般很快局部皮肤就会很紫),取下罐后用梅花针局部扣刺至出血,然后再将罐拔上,在同一患处反复进行这样的操作,一般会是如下的变化:出血、水汽多、粘稠的液体。
3最后,取下罐,用棉球蘸取洁尔阴洗液做局部皮肤消毒。可以每天操作一次。
得了荨麻疹可以拔罐吗 注意:拔火罐的12大禁忌
1、皮肤溃烂或严重过敏者不能拔火罐。
2、有接触性传染病(如癣疥类)者不能拔火罐。
3、皮肤肿瘤或皮下不明包块者,局部忌罐。
4、有出血倾向疾病(血小板减少、白血病)不宜拔罐,尤其禁刺血拔罐。
5、颈部、心尖部以及体表大血管处不宜拔罐。
6、妇女月经期、妊娠妇女的腹部、腰部、乳房部不宜拔罐,,必要时手法宜轻。
7、急性骨关节软组织损伤,局部禁忌拔罐。
8、面部忌用重手法拔罐。
9、重水肿者或关节肿胀者忌用拔罐。
10、精神高度紧张,急躁或抽搐不合作者,忌用拔罐。
11、6岁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年人拔罐忌用重手法。
12、精神病、水肿病、心力衰竭、活动性肺结核,眼、耳、乳头、前后阴、心脏搏动处、大血管通过的部位、骨骼凸凹不平的部位、毛发过多的部位等均不宜用拔罐疗法。
针刺放血配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痛苦会让很多患过病的人想起来都后怕,多发于腰腹部,开始皮肤潮红,有水泡的出现,然后成片,形成一条带状,不仅奇痒还剧痛不止,如果发作时期短,水泡会干扁,结痂掉落,如果想痛苦减轻那么最好以针刺放血配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
选用七星针一枚、三棱针一枚、玻璃火罐4~6个、消毒纱布若干。选穴为患处周围、耳部风溪穴(于耳轮结节前方指区和腕区之间)和相应部位敏感点。操作:先针患处周围,后针耳穴。患处皮肤充分暴露,碘伏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绷紧患处周围皮肤,若局部小红点(水疱)散在且少,可提捏局部皮肤,右手握七星针后端,食指压在针柄上,使用手腕之力,快速叩刺患部周围皮肤,使皮肤隐隐出血。术后视叩刺面积大小选适当型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以患处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起罐后用纱布将污血擦净;再用按压法找出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和风溪穴,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部穴位,右手持三棱针点刺,挤出少许血液用干棉球拭去。每日1次,耳部穴位左右轮换。
典型病案:刘×,男,39岁。4日前曾有感冒症状,左侧腹部及右上臂内侧皮肤刺痛1日。查局部皮肤有数个小红点,触之刺痛,苔黄腻,脉弦滑数。腹部用七星针围刺拔罐后,在罐内又出现三个红点。臂部用同样方法但未出现新红点。最后施三棱针点刺耳穴。次日痛减,2次痊愈。
带状疱疹由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内蕴,复感火热时邪,湿热蕴蒸侵淫肌肤经络而发。采用刺血拔罐加耳穴点刺治疗该病确有良效,尤其是对于初期带状疱疹,七星针用强刺激手法刺后,即可见出血点,再用火罐吸出针孔内瘀血,具有活血化瘀,宣泻湿热火毒,以达“通则不痛”之功。通过刺血拔罐可以控制已发小疱疹,防止其进一步发展。祖国医学认为耳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十二经脉有密切联系,刺激耳部穴位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病变。耳穴风溪穴,主治皮肤瘙痒等皮肤疾患,点刺该穴和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具有开窍泄热、活血化瘀、消炎镇痛的作用。
火针拔罐有效治疱疹
带状疱疹既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器官移植、艾 滋病、大手术之后,也可引起如面瘫、三叉神经痛、内脏带状疱疹等疾病,甚至可导致失明、耳聋、死亡等严重临床事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以上者。临床证实,老年人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
中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观察研究有千余年历史,对其病因病机已形成了明确和较为统一的认识,当前中医界普遍采用的是《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规定的“蛇串疮”疾病与证候诊断标准,其证候分类包括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等三种类型。
火针加拔罐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火针赞刺法)是汇集了火针疗法、刺血疗法、火罐疗法与赞刺针法等传统针灸方法的优势特色,本法以火针、火罐作为主要器械,结合了火针烧针法、火针刺法、赞刺针法与拔火罐法的操作手法。通过将火针针尖烧红至发白,其高温灼刺皮损局部,凭借火针针身粗大以及赞刺针法的多针浅刺,能够造成疱疹皮损局部完全开放,再加上火罐强力的吸附作用,使局部毒邪与恶血尽数裹挟而出,受损局部得到新血充分濡养从而达到止痛和愈病之功。
什么情况下刺血拔罐
刺血拔罐疗法适用于“病在血络”的各类疾病。
病人经过刺血拔罐后可直接疏通血脉,消除瘀滞,解除神经压迫,改善局部营养代谢,缓解麻痛等症状,正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便是这个道理,而且临床上凡是经络中气血壅滞不通,瘀血形成,或久病入络等症皆可用此法治之,治疗范围颇广。
不过通常不对儿童采用刺血拔罐疗法,因为儿童通常不会有淤血或黏稠血。
带状疱疹的刺血拔罐疗法
概 述刺血拔罐法是我亲身体验过的治疗带状疱疹简单、安全、有效的疗法,希望能够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拔罐后的注意事项是:多喝水补充失去的体液,如果平素贫血,可能会有头晕的现象出现,那么可以在施行操作前准备阿胶口服液或者是丹参口服液备用,注意这一点,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步骤/方法:1先准备以下医疗器具:真空拔罐器或者是玻璃罐(拔罐器具)、梅花针、洁尔阴洗液(代替酒精做皮肤消毒液:洁尔阴洗液本身具有杀虫止痒的效果,也不会像酒精抹在伤口上有疼痛的感觉,同时挥发比较慢,皮肤不会干燥难受)、棉球。
2先用拔罐器在患处拔罐,留罐至局部皮肤变紫红(一般很快局部皮肤就会很紫),取下罐后用梅花针局部扣刺至出血,然后再将罐拔上,在同一患处反复进行这样的操作,一般会是如下的变化:出血、水汽多、粘稠的液体。
3最后,取下罐,用棉球蘸取洁尔阴洗液做局部皮肤消毒。可以每天操作一次。
两招巧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本病多为急性发病,临床表现为密集成群的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分布区域,常伴剧烈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易发生后遗神经痛,所以治疗带状疱疹不能简单采用一种治疗方法,需要多种方式一起。
带状疱疹既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器官移植、艾滋病、大手术之后,也可引起如面瘫、三叉神经痛、内脏带状疱疹等疾病,甚至可导致失明、耳聋、死亡等严重临床事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以上者。临床证实,老年人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
中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观察研究有千余年历史,对其病因病机已形成了明确和较为统一的认识,当前中医界普遍采用的是《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规定的“蛇串疮”疾病与证候诊断标准,其证候分类包括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等三种类型。
火针加拔罐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火针赞刺法)是汇集了火针疗法、刺血疗法、火罐疗法与赞刺针法等传统针灸方法的优势特色,本法以火针、火罐作为主要器械,结合了火针烧针法、火针刺法、赞刺针法与拔火罐法的操作手法。通过将火针针尖烧红至发白,其高温灼刺皮损局部,凭借火针针身粗大以及赞刺针法的多针浅刺,能够造成疱疹皮损局部完全开放,再加上火罐强力的吸附作用,使局部毒邪与恶血尽数裹挟而出,受损局部得到新血充分濡养从而达到止痛和愈病之功。
#p#副标题#e#
诊断标准
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适应证
1.带状疱疹急性期(病程<7天);
2.适宜年龄范围8岁~85岁;
3.适用于急性期各型带状疱疹。
禁忌证
1.血友病患者及患有其他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
2.合并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
3.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者;
4.精神病患者不能配合治疗者;
#p#副标题#e#
5.瘢痕体质者;
6.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婴幼儿;
7.面部、会阴部带状疱疹。
技术操作方法
一、器械准备
1.火针针具:点刺专用火针,以钨钢为原材料制成。中号火针直径为0.75毫米,粗火针直径为1.2毫米。
2.火罐:1~5号通用玻璃火罐。
3.医用脱脂棉球、止血钳、95%的酒精,火柴或打火机。
4.购置火针困难或在应急情况下,可以规格为0.30毫米×25毫米的标准针灸针代替火针,但限烧针10次。
#p#副标题#e#
二、详细操作步骤
1.患者体位:根据带状疱疹皮损部位取坐位或卧位,以患者自感舒适、利于放松、便于医生操作为宜。
2.选穴、治疗次序及消毒:在疱疹起止的两端及中间选定治疗部位,先于最早出现皮疹的部位即发疹的始端——“蛇头”施行治疗,再于后发疱疹的中间部—— “蛇腰”与尾端——“蛇尾”施行治疗。如果患者皮损面积较大、局部疱疹数量较多,可分批治疗。以75%酒精行常规皮肤消毒,若皮损局部已发生皮肤破溃者则换用安而碘消毒,以减轻患者疼痛。
3.火针赞刺
针刺次数:根据疱疹簇的大小确定所刺针数,以簇中疱疹数量的1/3~1/2为宜。
火针烧针:左手持止血钳夹持浸有95%酒精的医用脱脂棉球并点燃,使火焰靠近患者皮损部位并距先前选定的针刺部位10厘米~15厘米,注意防止火焰或燃烧的酒精滴下灼伤患者。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将针尖,针体探入火焰的外焰烧红或烧至发白。
火针赞刺:烧针后以疱疹簇为单位呈“品”字形点刺。要求时间在1秒钟以内,针尖仍发红时果断、迅速地刺入带状疱疹皮损部位,直入直出,不得歪斜、拖带。水疱、丘疹或红斑区采用中、粗火针点刺,进针深度以针尖刺破疱疹,达到其基底部为度。对于较大的脓疱或血疱即直径>0.5厘米者,用粗火针点刺,刺后用消毒脱脂棉球挤净疱液。
4.拔火罐及留罐
根据疱疹簇面积大小,选用适当型号的火罐于火针点刺后在受针局部吸拔,以火罐能罩住疱疹簇,使火针刺点被纳入罐内为度,如果疱疹簇面积过大,可并用多个火罐。固罐时间5分钟~10分钟,以局部皮肤轻度瘀血为度,通常可拔出少量血液或渗出液。若起罐后局部出现血疱,可再用火针点刺。
治疗结束后,以消毒棉球擦净局部皮肤表面污液。
三、治疗时间及疗程
患者就诊的前3天每日行本法治疗1次,之后隔日治疗1次。本疗法无固定疗程限定,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病人耐受情况决定治疗次数,当疱疹结痂、疼痛消失即可终止治疗。通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本法治疗9天内的痊愈率高达90.9%,且无后遗神经痛发生。
刺血拔罐禁忌 刺血拔罐后
刺血拔罐后在刺血部位会抹上封穴膏,针孔会马上得到修复,一般8—12小时针眼就会愈合,但为安全起见12个小时内不洗澡为好,因为拔罐后皮肤十分脆弱,立马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身体受凉感冒。
刺血拔罐可改善血液循环、调理气血等,但一旦饮酒,其酒精进入血液后,会增快心率、血压升高,变稀的瘀血易移动,很可能出现不良副作用,因此刺血拔罐后的一周最好不喝酒。
拔罐会加速身体局部的血液循环,表面肌肤毛孔也都处于张开状态,同时刺血拔罐后人身体还有些虚弱,如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导致心率过快,身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风寒等其他病毒,因此建议刺血拔罐后休息1—2天再恢复高强度运动,期间注意补充营养,以帮身体尽快复原。
两招巧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既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器官移植、艾滋病、大手术之后,也可引起如面瘫、三叉神经痛、内脏带状疱疹等疾病,甚至可导致失明、耳聋、死亡等严重临床事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以上者。临床证实,老年人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
中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观察研究有千余年历史,对其病因病机已形成了明确和较为统一的认识,当前中医界普遍采用的是《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规定的“蛇串疮”疾病与证候诊断标准,其证候分类包括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等三种类型。
火针加拔罐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火针赞刺法)是汇集了火针疗法、刺血疗法、火罐疗法与赞刺针法等传统针灸方法的优势特色,本法以火针、火罐作为主要器械,结合了火针烧针法、火针刺法、赞刺针法与拔火罐法的操作手法。通过将火针针尖烧红至发白,其高温灼刺皮损局部,凭借火针针身粗大以及赞刺针法的多针浅刺,能够造成疱疹皮损局部完全开放,再加上火罐强力的吸附作用,使局部毒邪与恶血尽数裹挟而出,受损局部得到新血充分濡养从而达到止痛和愈病之功。
#p#副标题#e#
诊断标准
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适应证
1.带状疱疹急性期(病程<7天);
2.适宜年龄范围8岁~85岁;
3.适用于急性期各型带状疱疹。
禁忌证
1.血友病患者及患有其他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
2.合并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
3.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者;
4.精神病患者不能配合治疗者;
#p#副标题#e#
5.瘢痕体质者;
6.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婴幼儿;
7.面部、会阴部带状疱疹。
技术操作方法
一、器械准备
1.火针针具:点刺专用火针,以钨钢为原材料制成。中号火针直径为0.75毫米,粗火针直径为1.2毫米。
2.火罐:1~5号通用玻璃火罐。
3.医用脱脂棉球、止血钳、95%的酒精,火柴或打火机。
4.购置火针困难或在应急情况下,可以规格为0.30毫米×25毫米的标准针灸针代替火针,但限烧针10次。
#p#副标题#e#
二、详细操作步骤
1.患者体位:根据带状疱疹皮损部位取坐位或卧位,以患者自感舒适、利于放松、便于医生操作为宜。
2.选穴、治疗次序及消毒:在疱疹起止的两端及中间选定治疗部位,先于最早出现皮疹的部位即发疹的始端——“蛇头”施行治疗,再于后发疱疹的中间部——“蛇腰”与尾端——“蛇尾”施行治疗。如果患者皮损面积较大、局部疱疹数量较多,可分批治疗。以75%酒精行常规皮肤消毒,若皮损局部已发生皮肤破溃者则换用安而碘消毒,以减轻患者疼痛。
3.火针赞刺
针刺次数:根据疱疹簇的大小确定所刺针数,以簇中疱疹数量的1/3~1/2为宜。
火针烧针:左手持止血钳夹持浸有95%酒精的医用脱脂棉球并点燃,使火焰靠近患者皮损部位并距先前选定的针刺部位10厘米~15厘米,注意防止火焰或燃烧的酒精滴下灼伤患者。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将针尖,针体探入火焰的外焰烧红或烧至发白。
火针赞刺:烧针后以疱疹簇为单位呈“品”字形点刺。要求时间在1秒钟以内,针尖仍发红时果断、迅速地刺入带状疱疹皮损部位,直入直出,不得歪斜、拖带。水疱、丘疹或红斑区采用中、粗火针点刺,进针深度以针尖刺破疱疹,达到其基底部为度。对于较大的脓疱或血疱即直径>0.5厘米者,用粗火针点刺,刺后用消毒脱脂棉球挤净疱液。
4.拔火罐及留罐
根据疱疹簇面积大小,选用适当型号的火罐于火针点刺后在受针局部吸拔,以火罐能罩住疱疹簇,使火针刺点被纳入罐内为度,如果疱疹簇面积过大,可并用多个火罐。固罐时间5分钟~10分钟,以局部皮肤轻度瘀血为度,通常可拔出少量血液或渗出液。若起罐后局部出现血疱,可再用火针点刺。
治疗结束后,以消毒棉球擦净局部皮肤表面污液。
三、治疗时间及疗程
患者就诊的前3天每日行本法治疗1次,之后隔日治疗1次。本疗法无固定疗程限定,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病人耐受情况决定治疗次数,当疱疹结痂、疼痛消失即可终止治疗。通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本法治疗9天内的痊愈率高达90.9%,且无后遗神经痛发生。
#p#副标题#e#
四、关键技术环节
1.火针点刺:强调“红”、“快”、“准”。红——烧针完全,保证针尖足够温度。快——火针点刺操作进针、出针过程果断迅速,避免拖泥带水,减轻患者疼痛。准——针刺时眼明、心静、手稳,准确地多针点刺在疱疹上,进针深度以刺破疱疹达到其基底部为度。
2.拔罐:用闪火法拔罐,视疱疹簇面积大小选用口径适当的火罐,以罐口能覆盖疱疹簇,使针刺点被纳入罐内为度。为了提高疗效,保证适宜的出血量,火针点刺后应迅速加用拔罐。留罐时间可根据施术部位皮肤颜色的变化情况、患者的体质及耐受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等加以综合判断,适当调整。
五、注意事项
1.在治疗带状疱疹的时候一定要加强训练以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如医生本人畏惧火针者,不要轻易施用火针疗法。2.火针针具因反复多次加热烧灼,易发生老化,即变形、变软而影响临床操作,要选用品牌火针并定期检查火针质量,对品质降低的火针要及时更换。3.火针针刺前要注意无菌消毒,消毒后避免局部再污染。4.火针针刺及拔罐时注意防止火焰或燃烧的酒精滴下灼伤患者。5.关节、大血管及重要脏腑与器官周围慎用火针。6.面部及其他肌肉菲薄部位宜选用细火针,减轻患者疼痛。7.治疗过程中医生要细致观察皮肤的颜色及患者的反应,出现滞针、疼痛剧烈、出血、晕针、感染等意外情况时,按照意外情况应对方案及时处理。
刺血拔罐治湿疹的效果好吗
选取阿是穴(病灶皮损部位)、大椎穴、肺俞、血海、隔俞、曲池、蠡沟等穴刺血后拔罐,留罐10~15分钟。应根据病灶皮损部位的大小,确定罐具大小多少,以覆盖全部皮损区为标准。每日1~2次,至皮损处结痂后脱屑愈合为止。操作方法具体情况还要因人、因病而异!!!
大椎穴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寒之效;曲池穴,祛风解表、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之效;血海穴具有理血调经,祛风除湿的作用,是治血之要穴,对湿疹、瘾疹、丹毒等皮肤病疾患有较好的疗效。肺俞具有发汗解表、祛风除湿之效,对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蠡沟穴,具有疏肝利胆、调经利湿之效,对皮肤疾患有一定的帮助。阿是穴疗法,就是在病灶处及其附近位置刺血拔罐,排出毒素和垃圾,直至病灶消失。
对于带状疱疹也可以采用刺血拔罐的方法治疗!!!
带状疱疹真顽固,刺血拔罐能根治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神经痛为特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初起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继之多数成簇的水疱、自觉灼热疼痛。水疱多发生于身体的一侧,沿着外周神经部位呈条带状分布,一般不超过前后正中线。此病最常见于胸胁部或腰部,亦可见头面部、外阴、四肢,严重者可见有发热、头痛、倦怠、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皮损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
中医学认为此病又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火带疮”、“串腰龙”等,多因肝胆火炽或湿热内蕴,复感时令毒邪,内外相结,湿热毒邪搏结,壅结皮肤所致。病症初起多为肝胆湿热,气滞血瘀,后期多为经络阻滞,余毒不清。本病好发于春秋季节,以成年人为多。
相信随着上述我们大家的学习,广大朋友们对刺血拔罐治疗湿疹是否能达到更好效果的这个疑问,心中也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更标准的定论。当然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刺血拔罐的整个过程都是非常严谨的,所以我们在进行这项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到一些相关专业的场所进行。
针刺放血配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
选用七星针一枚、三棱针一枚、玻璃火罐4~6个、消毒纱布若干。选穴为患处周围、耳部风溪穴(于耳轮结节前方指区和腕区之间)和相应部位敏感点。操作:先针患处周围,后针耳穴。患处皮肤充分暴露,碘伏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绷紧患处周围皮肤,若局部小红点(水疱)散在且少,可提捏局部皮肤,右手握七星针后端,食指压在针柄上,使用手腕之力,快速叩刺患部周围皮肤,使皮肤隐隐出血。术后视叩刺面积大小选适当型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以患处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起罐后用纱布将污血擦净;再用按压法找出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和风溪穴,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部穴位,右手持三棱针点刺,挤出少许血液用干棉球拭去。每日1次,耳部穴位左右轮换。
典型病案:刘×,男,39岁。4日前曾有感冒症状,左侧腹部及右上臂内侧皮肤刺痛1日。查局部皮肤有数个小红点,触之刺痛,苔黄腻,脉弦滑数。腹部用七星针围刺拔罐后,在罐内又出现三个红点。臂部用同样方法但未出现新红点。最后施三棱针点刺耳穴。次日痛减,2次痊愈。
带状疱疹由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内蕴,复感火热时邪,湿热蕴蒸侵淫肌肤经络而发。采用刺血拔罐加耳穴点刺治疗该病确有良效,尤其是对于初期带状疱疹,七星针用强刺激手法刺后,即可见出血点,再用火罐吸出针孔内瘀血,具有活血化瘀,宣泻湿热火毒,以达“通则不痛”之功。通过刺血拔罐可以控制已发小疱疹,防止其进一步发展。祖国医学认为耳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十二经脉有密切联系,刺激耳部穴位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病变。耳穴风溪穴,主治皮肤瘙痒等皮肤疾患,点刺该穴和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具有开窍泄热、活血化瘀、消炎镇痛的作用。
治疗结果显示,针刺放血配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明显,在治疗初期带状疱疹效果更是显著。待继发成片状水疱后,效果稍差,所以提倡该病在早期应及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