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运动时注意事项 运动时间巧掌握
糖尿病病人运动时注意事项 运动时间巧掌握
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应坚持3-4次中低强度运动;饭后1-2小时左右开始运动,因为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从运动前准备活动到运动后恢复整理,每次运动应持续30-60分钟;在达到理想的运动强度后应坚持20-30分钟,这样才能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糖尿病病人运动时注意事项 运动对糖尿病病人的益处
1) 有利于控制血糖。运动能增加肌肉对血糖摄取和利用,运功后肌肉和肝脏还会摄取大量葡萄糖补充糖原消耗,血糖会进一步下降,中等量运动降糖作用能够维持12-17小时。
2) 改善脂类代谢。有规律的运动可以提高肌肉中脂蛋白酶的活性,加速脂肪分解,使血脂中的三酰甘油得到缓解,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3) 有利于控制体重。运动能够消耗热量,减轻体重,2型糖尿病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通过减轻体重可缓解胰岛素抵抗。
4)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通过适当的运动增加脂肪、肌肉等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量及与胰岛素结合的能力,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5) 改善心肺功能。运动可以提高最大氧量,是循环和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并能增加血管弹性,增强体质,改善精神状态等。
6) 给病人带来生活的自信心和乐趣。
糖尿病运动时间 七类糖尿病患者不宜运动
1.I型糖尿病患者:这类患者胰岛素绝对缺乏,运动会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增加,在缺乏胰岛素的情况下,不能氧化分解酮体,从而增加酮症酸中毒的危险。
2.糖尿病合并患有肾病,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者应该主动减少运动量,尿中有酮体者严禁运动。
3.糖尿病合并有明显的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及青光眼者,也不适宜运动降糖,应该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参加运动。
4.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压大于160/100毫米汞柱者不能运动,应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时再运动。
5.合并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急性感染,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肺结核的糖尿病患者禁止运动。
6.有明显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影响四肢,肌肉的感觉和运动者,必须在有效的保护和监测下进行运动,糖尿病病足患者必须进行评估,降低运动量,严重者要停止运动。
7.妊娠,腹泻,呕吐,不能进食,有低血糖危险,血糖太高,胰岛素用量太大者最好不要运动。
心脑血管病人的运动方法
高血压患者;适当运动有助于高血压病的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可选择体力负担不大,动作简单易学,不过分低头弯腰,动作缓慢有节奏、竞争不激烈的项目,并量力而行,由简单到复杂。
但运动治疗是高血压病治疗的辅助方法,不能替代药物。如果患者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晕眩、头痛、恶心、呕吐、明显的心绞痛等症状,要暂停运动。
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与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一样重要。
糖尿病者最好选择有减重作用的运动,健走是最理想选择。运动时间最好在饭后1~2小时,每次约30分钟到1小时,一周坚持至少3次。
心脏病患者:研究发现,冠心病病人运动锻炼一段时间后,心肌供血情况改善。
糖尿病病人运动时注意事项 运动方式选择多
低强度:购物、散步、做操、太极拳、气功等;
中强度: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梯、健身操等;
中高强度:跳绳、爬山、游泳、球类、跳舞等;
糖尿病病人运动时注意事项
运动注意事项:
请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计划。每次运动开始前,要注意选择低强度的运动进行热身。每次运动结束前,注意5-10分钟的恢复运动,不要突然停止。应选择和脚、舒适的运动鞋和袜,运动后注意检查脚是否有异常。
运动最好安排在餐后30分钟至1小时。运动量大或激烈活动时,以避免运动中引起胰岛素加快吸收所致的低血糖。如有条件请在运动前后注意监测,以掌握自己的运动强度与血糖变化的规律。请在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以便出现低血糖时能够及时纠正。运动必须与饮食、药物治疗相结合,合理安排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获得最佳治疗效。运动过程中注意心率变化及感觉,如轻微喘息、出汗等,以掌握运动强度。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憋气、出虚汗,以及腿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若休息后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
老年糖尿病运动指导
1、糖尿病运动保健时的着装
应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服装。夏天以舒适透气棉质衣服为好;潮湿天气宜选择多层防潮外套,能较好的抵抗湿气:寒冷天气选择多件薄的衣服,比臃肿的外套具有更强的保热能力,而且运动时觉得热时可随时脱掉外衣;足底病变者足部皮肤增厚感觉迟钝,运动时要穿棉质袜子,鞋子选择鞋面透气好、鞋底柔软、宽松的运动鞋或胶底布鞋。
2、老年糖尿病运动保健的方式
应指导糖尿病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方法。糖尿病患者当病情稳定时可从事任何运动。最适合老年病人的运动是持续、有规律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走、快走、散步、跑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骑自行车、气功、游泳、跳舞、长跑、登山等等。采用适中运动量,可根据自己情况制定运动计划。运动应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避免过劳引起酮症。坚持运动“三步曲”即:运动前要热身,伸腰踢腿准备活动;运动时要逐渐加大强度;运动后要做恢复运动,强运动量后不可马上停下来。
3、掌握运动的量和时间
对于老年人运动量不宜过大,可规定每天的常规运动量,强度控制在最大氧气消耗量的40%~60%为宜。心率=170一年龄为宜。例:65岁,则心率=170--65=105次/分。坚持长期运动,每周至少3次,每次进行30~40分钟。如能坚持每天运动效果更佳。
4、不在空腹时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对已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特别要注意低血糖,它可在运动当时或运动后24小时出现。冬天室外运动要注意避免受凉,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防止手足冻伤,做好防护。运动时如果出现头昏、心慌、乏力、手抖、强烈的饥饿感,表示低血糖反应,应立即停止运动,进食或吃含糖食物,症状即可缓解;或求助他人帮助,严重者立即送医院。脏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适合哪种运动
糖尿病的防治需要从饮食治疗、运动、合理用药、自我检测及糖尿病教育等五个方面入手。其中运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健身锻炼可防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年龄及爱好,选择诸如散步、中速步行、慢跑、健身操、跳舞、太极拳、爬坡、上楼梯、骑自行车及游泳等运动。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不要选择剧烈或对抗性运动,以免出现心悸、气促。糖尿病患者适合40%-80%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运动,每周5次或者更多为宜,而且运动时要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
生理学研究已证实,糖尿病患者人运动开始的前5分钟至10分钟达不到降血糖的目的;运动20分钟至30分钟,降血糖的目的最佳;运动时间超过40分钟,虽然血糖可以降低,但血中脂肪酸增加,会加重糖尿病病情。
糖尿病患者不宜选在清晨运动,且运动应在餐后30分钟至60分钟进行,且不宜过量运动。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可备几块糖果,以便急用。最好能有人结伴运动。
1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之前,不宜参加锻炼;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运动量不能太大,以免诱发眼底出血;对于血糖控制不好,血糖大于13.3mmol/L或有尿酮体阳性、严重感染、严重心血管疾病、严重微血管病变以及肝、肾、肺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不宜进行运动。
糖尿病病人要注意调整好运动节奏。
在运动前要做简单的热身活动,逐渐加大运动量,以使心、肺功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运动快结束时,至少要有5分钟的减速调整。
糖尿病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
糖尿病专家进言:糖尿病患者应该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并把运动作为一种疗法。
运动的好处 据有关专家研究,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适当的运动可增加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血中葡萄糖被子肌肉等组织的利用增加,使血糖降低。有些国病人,用运动锻炼配合饮食治疗,甚至可以使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即使中、重度的糖尿病患专利号,只要恰当地进行运动,也有利于病情改善。
运动的项目 糖尿病病人可根据病情、年龄与受好,选择诸如散步、中速步行、慢跑、广播操、太极拳、爬坡、蹬楼梯、骑自行车、游泳等非剧烈或对抗性的运动。
运动的“度” 糖尿病病人毕竟有另于健康人,参加运动锻炼时必须注意掌握好分寸。病人每日或每周有数日定时进行锻炼,每次时间以持续20-40分钟为宜,这样才能使用权运动治疗达到“火候”。运动时间的掌握极为重要,既不能运动时间过长,也不能运动时间过短,否则达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或者使病情加重。生理学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运动开始的5-10分钟,达不到降血糖的目的;运动时间20-30分钟,隆血糖的作用最佳;运动时间超过40分钟,虽然血糖可以降低,但血中脂肪增加,会加重糖尿病病情。运动时要以不出现心悸、气促为度。
运动的节奏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调整好运动的节奏,在运动前要做简单的热身运动,逐渐加大运动量,使心肺功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运动快结束时,至少要有5分钟的减速调整。
运动的时机 有人担心,运动时机掌握不当会诱发低血糖,实际上这不应成为糖尿病病人参加运动锻炼的障碍。但患者在锻炼时应注意时机,如不要在胰岛素和口服隆糖药物发挥最大效应时做运动锻炼。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空腹时运动也容易诱发低血糖,但用药期间,通过一段时间的运动锻炼后,可能会有低血糖的症状,若减少用药量,上述症状消失血糖稳定,则应认为是运动增加隆糖疗效。为了做到有备无患,病人在运动时,身上可备几块糖果,以便应急。
运动的禁忌 必须指出的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之前,不要参加运动锻炼;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虽然不禁忌运动锻炼,但也以散步、一般的步行锻炼为安全;有视网膜病变的病人,运动量不能过大,以免诱发眼底出血;若有心、肝、肾、肺功能不全或急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运动当属禁忌之列。
总之,糖尿病病人大多为中老年人,许多病人并发有高血压、主航天血脂和心血管病,病人在开始运动时要本着量力而行,适宜勿过的原则,绝不能运动过度。